书城文学感动心灵的精美散文
47654500000016

第16章 母爱的港湾(7)

那时,我家住在小院的二楼,餐厅的窗子外是一棵五层楼高的大垂柳,每到夏天,枝叶繁茂,我家餐厅便格外清凉。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可口的饭菜,我不爱吃香嫩润滑的鳝鱼肉——那时可是夏日的抢手菜——简单的家常煎豆腐就轻而易举地满足了我。母亲这时总是笑我没有口福,那么好吃的鳝鱼肉都不爱吃,人家的小孩抢都来不及呢。这时,我则会享受地咂咂嘴巴,半是神气半是撒娇地对母亲说:”哼,我才不稀罕那个什么鳝鱼呢,我就是喜欢妈妈做的煎豆腐!”然后故作夸张态,一块一块不停地往嘴里塞。这时的母亲拿我也没辙。一脸温和地笑着说:“好,好,你慢慢吃,慢慢吃,没人跟你抢。”就这样,炎热的夏天因为有了母亲的煎豆腐和使人备感阴凉的垂柳相伴,我总是觉得特别愉快,特别清凉。母亲很懂得养生之道,对于豆腐的营养她也了解得很清楚,所以豆腐成为我们家的常菜,尤其是我爱吃的小葱煎豆腐。有时候当我食欲不佳,略发小脾气的时候,母亲就会神秘地对我说:”那怎么办呢。要不我们明天来一道小葱煎豆腐?”一听这话,我自然高兴了,饭也一粒不剩地吃光了,为的是母亲高兴了,明天会做出更加美味可口的煎豆腐啊。

如今,外出读书已经许多年了,故乡和母亲远在千里之外,很难随时随地吃到母亲亲手煎制的金灿灿、香喷喷的豆腐,但是自小形成的对豆腐的偏爱从未消退或是减弱过,在食堂和餐馆只要有机会我就会挑上一道豆腐做的菜,小葱拌豆腐也好,红烧豆腐也罢,麻辣豆腐也可,虽然比不上母亲的煎豆腐,但是只要看到它们,吃到它们,我就会怀念起美好的童年,想起我的故乡,幽默诙谐的父亲,还有永远慈眉善目的母亲。

时间一晃而过,我升入小学六年级。为了考上重点中学,我也在积极努力着。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大规模的水痘热在全校范围内流行开来,我也不幸成为其中的受害者。生过水痘的人都会知道得了那种痘会是怎样一种难受劲。全身上下无处不出,头发里,手板心,脚掌下,眉毛里,甚至眼睑上都会长出一些豆大的水泡来,晶莹透明,痒躁难耐。据说也不能够用手挠,若是不小心挠出水来,水流过之处不久也会长出同样的痘子。脸上的痘子更是不能挠破,否则以后会留下不可磨灭的伤口,即若干个凹入皮肉的小洞。但是它偏偏使人觉得奇痒无比,非挠不可。而且那时偏偏正值入学考试前夕的酷暑,又痒又热,心情躁闷,我根本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白天的我在父母的监管和自己的控制下还可以忍住不挠破,可是一到夜里就特别难受,母亲这时总是守候和偎依在我身旁,给我扇扇,鼓励我,不时给我在痘子周围挠挠痒,以缓解我的病状。当我熟睡后,母亲也不能好好休息,她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我熟睡之后,手会不由自主地去使劲挠破身上、脸上的痘子,她要好好看护着我不听话的手。我难受着,可是我已经睡着,在梦中我美美地享受着凉爽和舒适,而母亲不论是醒着还是梦中都不曾有片刻闲适。

一个星期了,我的水痘还不见好转,水痘粒依然晶莹透亮,甚至又多了点油光可鉴,没有一丝退弱之势。为了让我尽快摆脱痛苦,以最佳的状态投入考试,母亲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偏方——黄豆炖猪脚。与其说这是治疗的偏方,还不如说这是不得已的选择,它的基本原理就是以毒攻毒。黄豆和猪脚在家乡那边叫做“发物”,生暗病的人是不可以吃的,要不然病情只会被它们催发得越来越厉害。母亲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把两样“发物”混合在一起“狠了心”让我吃下。果然,次日,我水痘的长速就呈现出疯狂之势,昔日油光可鉴的水痘已变成颗颗“娇鲜欲滴”的饱满“露珠”,吹弹即破。疯狂的长势也带来了极端的痛苦,燥热和骚痒使我难受得坐立不安,寝食难眠,手也止不住地在身上乱挠,身上的痘被我挠破了,母亲见势只好和父亲按住我的双手,以免我在脸上乱抓。他们心疼地不停对我说:“好孩子,忍忍吧,明天就好了,明天就好了。”这时,我分明看到了母亲眼中的红涩和湿润。

炼狱般的一天终于顶过去了。很快的,在水痘长到顶峰后,当体内所有的毒素都发泄出来后,它便开始结痂愈合了,而我也最终在那年的夏天顺利进入市重点中学。那时的感受和记忆至今都刻骨铭心,每当回忆起来心中不免发怵,我想那种折磨的滋味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吧,当然更忘不了日夜伴我,陪我度过那段艰难时期的我的母亲。至今见到黄豆心中总有种奇特的感觉,先是心中一阵发毛,转念便回想起母亲那时给我的坚强、勇气和关爱,心中的温暖便渐渐晕开,忍不住买来一些细细品味。

如今远离家乡,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求学,母亲和我之间就如那高飞风筝的牵线,越来越长,越来越细,但是越细反而越能牵动敏感的神经,风筝每一次细微的颤动都能够触动那头紧拽着的双手。

从小生在南方长在南方的我早已习惯了连绵多雨,青山绿水,和风习习,初来北方一切颇感不适,这里的气候、食物对我而言都成为很大的问题,习惯了故乡的水气,习惯了故乡的辣椒,这一切对我已不知不觉成为必需。而在这里,可以接连几个月不见一滴雨水,皮肤也常常因为干燥而发生脱皮乃至是龟裂。咽炎、口腔溃疡、便秘接踵而来,弄得我叫苦连天。还有这里的大风沙,那是我以前想都不曾想到的。终于,因水土不服我病倒下来。电话那头传来的是母亲温暖的细语:

“好些了吗?今天吃了点什么呢?”

“辣子鸡丁。”

“辣椒就不要再吃啦,嘴巴还是得忍一忍的,要不天天上火,口腔溃疡不好受啊,多吃蔬菜和水果。今天还便秘吗?”

“还是有点的。”

“牛奶还在喝吗?”

“嗯,喝牛奶才觉得有力气。”

“牛奶也不要喝了,那个太上火,换成豆浆好了,营养也很高,而且喝了不发胖。我和你爸爸在家买了个豆浆机,天天自己用黄豆榨新鲜豆浆喝,你爸爸每天喝几大碗,便秘一下就好了。”

“嗯,那就不喝牛奶好了,上火浑身都难受,口腔溃疡还便秘,还是豆浆好,价格也便宜。”

“行,那就喝豆浆,记得每天都要坚持喝,多喝点,不要心疼钱,不要把身体搞坏了啊,一个人在外要好好爱护自己,吃好喝好,你啊,还是没长大,不会照顾自己。

“嗯……”

在电话这头的我早已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每天喝着手中的豆浆时,都会体味出更多的滋味,谁说这仅仅是一瓶浓浓的豆浆呢?

母亲对我淡淡如水,但是正应了那句话。“抽刀断水水更流”,母亲对我的爱从来不曾断绝过,总是那般连绵不绝,而且愈久笃浓,愈远弥深。

这些就是我和母亲之间关于豆的故事,或许这根本就不能称之为故事,因为它们没有曲折动人的情节,也没有个性丰满的人物,但是它们确在我和母亲之间每天上演着,深深触动着我的心房,所以它们的的确确是我和母亲之间的故事,但也许它又不仅仅是我和母亲间的故事,因为它们也很可能每天发生在千千万万如我和母亲一样的平凡母女之间,因为豆本就平常,爱本就平淡……

心灵感悟

豆本就平常,爱本就平淡……

两个苹果

文/雷建军

记忆中父亲少言、寡笑,儿时的我一直坚信父爱没有母爱那么来得温柔体贴,要不然,怎么会有《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呢?二十多年来,父子情就这么微妙地维系着。然而,就在去年,我终于明白了我的想法是那么的幼稚,让我悔恨而又无地自容。

儿时,我们家相当贫困,两兄弟读书,给家里造成很大的压力。为了维持家庭生活,父母相继漂泊在南国都市打工。每年春节,我都只能到广东过年。尽管我知道,在广东过年是那样的无聊,缺乏家中的那种气氛。况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更觉得过年没滋味,想想无非就是一天不停地忙于应酬各种来客的拜访。年轻的我总喜欢洒脱和无所牵累,就连行李包都是简之又简,超过了本身的负荷就感觉诸多不便。2001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学校刚放假,我一刻不停匆匆踏上南下的列车。时间也就在无聊中度过。大年初六,我就决定返回家乡,一来会会多年未见的朋友,二来趁此机会办点儿私事。父亲执意挽留,说回家去也没事,家中无人又不方便,我不置可否又强撑了两天。初九,我再也坐不住了。父亲这回没再吭声,只是咕噜了几句,便骑着那辆旧单车出去了,不久便提了一大袋东西,说是带在路上吃,我当时不知为啥,忽然冒出了一句:“提那干嘛?现在坐车的人多,提着多碍事。”便接过他手中的东西摔在了桌上。这时我发现父亲愣了一下,站在一旁不知所措,只是使劲儿地搓着双手,嘴里只是“噢噢”两句,我想起刚才的话说得过重了些。

启程时间到了,父亲催我上路,并且主动提着我的旅行包,到马路边一见公共车,父亲又使劲儿地伸手示意汽车司机停车。但春节期间,每辆汽车都爆满,根本不理会这些在路边挥手的客人,过了好几辆都是如此。我只得和父亲说:“还是我一个人等吧,您那里还有事。”父亲执意不肯,说:“这边你不熟,司机会宰客。”好不容易等到一辆“老爷车”,父亲便大步走上去,跟司机一番讨价还价。我当时还觉得父亲的确很迂,闹了半天,无非就是一块钱差价。要上车了,父亲嘱咐我要小心,到家后便挂个电话报平安。汽车走了很远,我看见父亲还站在马路边,望着汽车。汽车行走在宽阔的马路上,我突然感觉包里有两个硬硬的东西,急忙打开行旅包,见里面放着两个又大又红的苹果,里面还有一张字条:“儿子,我知道你喜欢洒脱,但这两个苹果还是带着上路吧,以便解渴。”望着这张纸条,我的眼泪便往下流。

那天晚上,坐在车上,我的脑中不断回忆父亲的身影:头顶着烈日,驼着背,在那使劲儿地挥着镐头,嘴里在不停地哼哈哼哈……

心灵感悟

父亲的爱总是严肃而简洁,它的到来从来都没有半点儿拖泥带水,可是在年轻人释然的感动与感悟中,世界上一切的颜色在两个红彤彤的苹果面前,都会黯然失色。

最珍贵的礼物

文/佚名

一位青年即将大学毕业。数月前他看中了一款漂亮的跑车,知道父亲有能力给他买,就对父亲说他非常想在毕业时得到一辆那样的车。

毕业临近,这位青年很希望看到父亲为他买车的迹象。但是,他失望了。

终于熬到毕业典礼的那一天清晨,父亲郑重地把他叫到自己的房间,对他说,他为有这么好的儿子感到骄傲,他非常爱他。

从一进门,他就紧紧盯着父亲手中拿着的那个漂亮的礼品盒。当他终于打开盒子时,却只看到里面装着一本精装的《人生指南》。

他失望至极,根本不想再打开那本书,气愤地对父亲大喊:“你有那么多钱,知道我想要什么,却为什么只送我这样一本书?”他扔下盒子,愤然离家而去。

很多年过去了,这位青年已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有一所漂亮的房子和美满的家庭。当得知父亲已重病在身时,他心想必须尽快抽空去探望父亲。从毕业典礼那天起,他再也没有见过父亲。

当他终于安排时间准备去看父亲时,却接到电话说父亲刚刚去世。

他急忙赶到父亲的家,悲哀和悔恨涌上心头。他翻遍父亲的书房,终于找到了当年他扔掉的那个装有《人生指南》一书的盒子。他含着眼泪打开那本书,这时,从书中掉出一把汽车钥匙和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货款全部付清”,下面是他毕业典礼那天的日期。

父亲将所有财产都留给了他。但在他的眼里,最珍贵的,却是那本《人生指南》。

心灵感悟

父亲将所有财产都留给了他。但在他的眼里,最珍贵的,却是那本《人生指南》。一切都如过眼云烟了,我们似乎更应该替儿子感到庆幸。如果这场误会没有发生,他的现状会是什么呢?不会那么成功,不会跟父亲离那么近,这是肯定的。

奶娘

文/陈雅静

一直没有告诉别人,我有两个妈妈。

一个自然是生我的母亲,而另一个,是我的奶娘。

我是双胞胎中的妹妹。也许是母亲的奶水不足,也许是她没有精力来抚养我们姐妹俩,又或许是因为别的什么,我被送到了奶娘家由她照顾我,直到两岁。

那段记忆在我心中早已如雾霭般飘忽不定,若隐若现。我依稀记得曾经拥有过那样的时光,依稀记得曾经出现的那个女人的身影,但又不确定它们是否真正存在过。对于我来说,真正的童年记忆是从外婆家的天井里开始的。我记得外公的藤椅,外婆的鸭子,小阿姨的泥人。我记得在阳光下透过木制格子窗的尘埃的香气。而这之前的一切,只有模糊的剪影罢了。

当奶娘的身影在我的记忆中清晰起来时,我已经是个大孩子了,早已回到了父母和姐姐的身边,回到了自己的家。那时奶娘自己的孩子,我的弟弟,也已经长大了。那时候,奶娘经常接我去她家,而我和弟弟,总是花一整天的时间呆在一起,做各种孩子们流行的游戏。那样的年华,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逝去了。对于弟弟来说,现在的我,也许只是一个局外人罢了。每年去他家两次,做几天姐姐,然后离开。我就是这样的姐姐,一个观局者,一个匆匆过客。童年的过往,像梦一样的被人遗忘了。我们都长大了,我们都不再是孩子了。这是我的错,因为,先长大的人,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