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47664100000027

第27章 易经六十四卦(17)

《象传》说:“不速之客来访,恭敬相待,终获吉祥”,说明上六虽然不居于尊贵之九五位,但也没有很大的损失。

【总结】

需卦,是阐述待机而动的道理。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预期莽撞行事,不如蛰伏蓄势,待一切条件都成熟的条件下,自然能够鹤鸣九天。但是,在等待的过程中,也许将会面临很多无谓的责难合非议,然而,对此大可不必理会,更不宜采取任何行动。因为,等待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成功的谋略。

等待时机,一飞冲天

《史记》载:“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春秋战国时期,像齐威王这样,等待时机,一鸣惊人的帝王,还有楚国的楚庄王。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新即位,做了国君。

公元前611年,楚国发生大饥荒。巴国东部的山戎族趁机袭扰楚国西南边境,一直打到阜山(今天的湖北房县一带)。东方的夷、越之族也趁机作乱,派兵入侵楚国的东南边境,攻占了阳丘,直接威胁訾枝(今天湖北钟祥一带)。一直臣服于楚国的庸国也发动各蛮族部落造反。天灾人祸逼得楚国几陷崩溃。而更让楚国雪上加霜的是,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楚国的大臣们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出要他出兵争霸权。但是,楚庄王却对此心不在焉,好像没事人似的,躲在深宫之中,整日打猎喝酒,不理政务,朝中之事交由成嘉、斗般、斗椒等若敖氏一族代理,还在宫门口挂起块大牌子,上边写着:“进谏者,杀毋赦!”

听到这一命令,大夫们无不摇头叹息。在楚文王年代,鬻拳为了劝谏楚文王,敢拿着刀子威胁他,楚文王也不曾将鬻拳治罪,反而给了他极高的待遇和荣誉。敢于直谏,已经成为楚国大夫的优良传统,也为及时纠正国君的错误、确保政令的正确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现在,楚庄王,却以死来威胁众大夫,封住他们的口,不让他们自由地发表意见,实在令人感到心寒。但是,眼下的楚国已是内忧外患,当务之急,就是赶快让楚庄王清醒过来。

当时,大夫伍举,实在看不过去,决心去见楚庄王,劝谏楚庄王放弃荒诞的生活,励精图治,使楚国成为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的诸侯霸主。

有一天,他去晋见楚庄王。正好楚庄王在饮酒作乐,左抱郑姬,右抱越女,穿着一件松松垮垮的衣裳,歪戴着帽子,坐在钟鼓之间,已经喝得七歪八倒了。“伍举,你难道没有听到我的命令吗?敢劝谏我的人,都得死!”楚庄王用一双充满血丝的眼睛狠狠地瞪着他。

乐师们停止了演奏,低着头,不敢说话。

伍举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爽朗地笑道:“老臣年迈,还想颐养天年呢,怎么敢违抗大王您的命令呢?我今天来,一是为了陪大王喝杯酒,助助兴,二来是为了告诉大王楚国发生的一件怪事。”

“哦!什么怪事?”楚庄王来了兴趣。

“三年之前,有一只大鸟从南方飞来,身披五色羽毛,眼睛大于铜铃。这鸟一来就栖息在郢都西南的高山之上,整整三年了,既不飞走,也不鸣叫,百姓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鸟,大王您知道么?”

“这鸟啊……我当然知道。”楚庄王轻描淡抹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退下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说这话的时候,楚庄王看都没看伍举一下,眼睛出神地望着门外的天空。一行大雁正从天边飞过,时值深秋,它们一路南下,很快就要抵达过冬的栖息之地了。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宫中依然是歌舞升平。大夫苏从忍不住直闯进王宫,对楚庄王说:“楚国就要灭亡了,主公难道就这样得过且过吗?”

“大夫难道没有听过我的命令吗?”楚庄王反问道。

“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够听我的意见,我就是触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楚庄王高兴地说:“你们都是真心为了国家好,我哪会不明白呢?”随即,他命令乐师和舞女退下,嫔妃们回到后宫,又命令内侍将众大臣召集起来开会。

这时,楚庄王才和盘道出自己的心声,他说,这三年来,我之所以沉溺声色犬马之中,不问政令,目的就是等待时机,并暗中观察朝野的动态,如今你们敢冒死劝谏,足可见你们都是忠心耿耿的大臣。

从这以后,楚庄王就决心改革政治,整顿朝纲。半个月以后,楚庄王上朝,亲自处理政务,废除十项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刑法,兴办了九项有利于楚国发展的事物,诛杀了五个贪赃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有才干的读书人当官参政,并把敢于进谏的伍举、苏从提拔起来,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一面制造武器,操练兵马。收服了南方许多部落。后来,楚庄王又发兵讨伐齐国,在徐州战败了齐国。又出兵讨伐晋国,在河雍地区,同晋军交战,楚军取得胜利。

最后,在宋国召集诸侯国开会,于是楚国便代替了齐、晋两国,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3.比①卦

——兴也比师,败也比师

【原文】

比:吉。原筮②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初六:有孚③比之,无咎。有孚盈缶④,终来有它,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六四:外比之,贞吉。

象曰:外比於贤,以从上也。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⑤人不诫,上使中也。

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字词义】

①比:是相亲相辅,择善依附的意思。

②原筮:是古代的占卜方法,有初筮或再筮等不同的解释;元:是始与善的意思。

③孚:是信实的意思。

④缶:是盛酒的瓦器。

⑤邑:是市镇的意思。

【释义】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这一卦,与师卦上下完全相反,彼此是“综卦”,战与和,相互为用。《序卦传》说:“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

群众在一起共同生活,必须相亲相爱,互助合作,服从领袖,才能和谐圆满。所以,在师卦之后,接着是比卦。

以卦形来说,这一卦的主体是“九五”。“九五”阳刚,在上卦至尊的中位,阳爻阳位,至中至正。上下又有五个阴爻追随,象征在一个团体中,群众依附领袖的形象。任何团体,人人相亲相爱,互相合作,追随领袖,和平共处,当然吉祥。

此爻的意思是说,用卜筮来验证,也是具备元始,永远坚贞的德行,不会有灾难。看到其他的人都前去依附,心里不安宁。这才前去,像这些迟来的人,就会有凶险。所以,择善依附,不可迟疑。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彖传》说:相亲相爱,是吉祥的,相亲相爱,是相互辅助,是属下服从领袖。相亲相爱,是吉祥的;用卜筮验证,也是元始,永远坚贞的德行。不会有灾难,因为“九五”阳爻阳位,又在上卦至尊的中位,刚毅中正,具备领袖的条件。心中不安宁才来,是由于上下五个阴爻,都与惟一的阳爻“九五”呼应。后来的人凶险是因为已经走投无路。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这一卦,下卦“坤”是地,上卦“坎”是水,所以说地上有水。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流,这是相亲相辅的象征。古代的圣王,就是以这一卦的精神,建立了万国,与诸侯相亲相辅。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未有它,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初六”是比卦开始的第一爻,说明人人相亲相辅,应由诚信开始,才不会有过失。如果诚信像装满瓮中的酒,必然就会有人前来依附,得到意外的吉祥。这一爻,说明相亲相辅,应由诚信开始。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六二”阴爻阴位,在下卦中位,又与上卦的“九五”阴阳相应;因而,柔顺、中正、上下呼应。“内”指在下卦内,是说相亲相辅,应发自内心,不可失去主动性,坚持纯正的动机,必然吉祥这一爻,说明相亲相辅,动机应当纯正。应发自内心,要求主动。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六三”阴柔,不中不正,上下爻以及应当相应的“上六”,又都是阴爻,以致阴阴相斥,所要亲近的人,都不是应当亲近的人,怎能不令人伤心!这一爻,说明相亲相辅的对象,应当有选择。

六四:外比之,贞吉。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六四”应当与下卦的“初六”相应,但同性相斥,以致不能呼应,于是,转向外面寻求,与“九五”相亲。“之”指“九五”。何况“六四”阴爻阴位“得正”,与阳刚、中正、又在尊位的“九五”相亲,是执着于正道。所以,动机纯正坚定,当然吉祥。《象传》说:向外与贤明的人亲近,是要追随比自己高尚的人。这一爻,强调应依附贤明高尚的人。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九五”是这一卦的主体,惟一的阳爻,刚健中正,又在尊位,因而,其他的阴爻,都来亲近依附,这是最显著的相亲相辅。所以,用王者狩猎来象征,只由三面包围,来者不拒,去者不迫,态度宽宏无私。本着这种合乎中庸的原则,仁至义尽的态度,地方上的人们,就不会恐惧戒慎,当然吉祥。这一爻,说明亲比不可强求,应感化使其自动自发。

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象传》说:“虽相亲相辅了,但没有首领,”就不能善始善终。

【总结】

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往往都是遵循着“物以类聚”的原则。然而,这里所说的类聚,可以分作两种类型:其一是君子类型的,朋而不党;另一类则是小人型的,党而不朋。其实,无论是哪种形态的交往,都属于“比卦”所阐述的范畴之列。然而,众多史实告诉我们,心存不良的朋党,就是祸国殃民的根源,反之则是一个王朝兴盛的巨大推动力。所以,我们在实际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有选择的交往,而且一定要本着诚信,宽容的原则,只有彼此间坦诚以待,才能事半功倍,早日成功。

兴也比师,败也比师

朋党之争,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社会现象。他们为了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不约而同的走在一起,并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小集团。朋党间彼此相互倾轧打压,从而把一个好端端的庙堂,搞的乌烟瘴气,更有甚着,会直接影响着一个王朝的覆灭。朋党之争的始作俑者,就是唐朝末年的牛、李之争。

牛、李之争起于唐宪宗时代。元和三年(公元808年),朝廷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选拔人材,举子牛僧儒、皇甫湜、李宗闵三人在对策中痛斥政治腐败、贪官污吏的种种罪行,确实触及到当时的社会弊端。他们的策文被主考官杨於陵、韦贯之评为上等,要求朝廷优先录用。这件事让宰相李吉甫知道了。李吉甫是个士族出身的官员,他本来就瞧不起科举出身的官员,现在出身低微的李宗闵、牛僧孺居然敢批评朝政,揭了他的短处,更加生气。宰相李吉甫对此大为不满,认为三人策文是危言惑众,诋毁朝政,向宪宗皇帝弹劾主考杨於陵、韦贯之和复试官裴垍、王涯等四人评卷不公之罪。宪宗皇帝依宰相李吉甫之言,将杨、韦、裴、王四人贬出朝廷,举子牛僧儒等三人不予录用。此事闹得朝野哗然,民情鼎沸,世人纷纷为牛憎儒等鸣冤叫屈,谴责宰相李吉甫妒贤忌能,对朝廷构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压力。唐宪宗为了平息风波,于同年把宰相李吉甫贬为淮南节度使,把先前贬出的翰林学士裴垍召回担任宰相职务。经过这番黜升进退之后,朝臣之中自然形成了以“直言极谏”考试为起因的对立派别,在此后的一切政治活动中均染上了对立两派的政治色彩。

李吉甫死后,他的儿子李德裕依靠他父亲的地位,做了翰林学士。那时候,李宗闵也在朝做官。李德裕对李宗闵批评他父亲这件事,仍旧记恨在心。

唐穆宗即位后,又举行进士考试。有两个大臣因为熟人应考,私下里托过考官,考官钱徽没卖他们的面子。正好李宗闵有个亲戚应考,被选中了。这些大臣就向唐穆宗告发钱徽徇私舞弊。唐穆宗问翰林学士,李德裕说真有这样的事。唐穆宗就把钱徽降了职,李宗闵也受到牵连,被贬谪到外地去。

李宗闵认为李德裕成心排挤他,就对李德裕恨之入骨。牛僧孺自然是对李宗闵同情不已。从此之后,李宗闵、牛僧孺就跟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李德裕也跟士族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逐渐演变成了朋党之争。

唐文宗即位以后,李宗闵当上了宰相,就向文宗推荐牛僧孺,也把他提为宰相。这两人一掌权,就合力打击李德裕,把李德裕调出京城,当西川(治所在今四川成都)节度使。

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文宗驾崩。第二年武宗继位,建元会昌。牛党失势,李德裕则被提升为宰相,于是,他掌权之后,就开始大力碾轧牛党之人。由于他在行使职权的时候,独断专行,排斥异己,所以得罪了很多朝中达官显贵,不仅为牛党所痛恨,其他在职官员也对他满腹牢骚,但是,碍于他位高权重,所以他们都只得忍气吞声。直到会昌六年(公元846年)武宗死,宣宗即位,才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宣宗一向讨厌李德裕飞扬跋扈的作风,即位之后即贬他为东都留守,并将李党从朝廷各级岗位上纷纷逐出,又将牛党令狐绹、崔铉等人召入为相,牛党首领牛僧儒也返朝为官。不久,李德裕由东都留守贬为潮州(今属广东)司马,再贬为崖州(今海南岛琼山东南)司户,大中三年十二月十日卒于贬所。长达40余年的牛李党争,至此才告结束。

后来史学家研究表明,牛、李两党,长达40年的争斗,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促使唐朝迅速走向衰落,直至灭亡。

朋党之争,一直以来,都备受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然而,这种现象却仿佛春风吹又生的野草,屡治不绝。

宋仁宗执政期间。除了西夏有阶段性边患之外,其余都是太平盛世,同时也是北宋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时期。然而,繁华胜景的背后,却在悄无声息地上演着可怕的新、旧两党的争斗。

以旧党为代表的是宰相吕夷简,出自名门,是太宗时期著名宰相吕蒙正的侄子。他官僚资深,久掌中书,任宰相近20年,深得皇帝信任。新党则是以范仲淹以及韩琦、富弼、欧阳修等名家为代表的改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