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47664100000008

第8章 易经概论(7)

揲蓍法很繁琐现有一更简化的方法,安好太极把其余四十九根筮竹左右手分开,右手的那一部份先放在右边,然后左手部份的筮竹四个一数,若余数得一或二或三则第一变必为五,若余数为四则第一变之数必为九;若得五之数则取五根筮竹放在左边,若得九则取九根筮竹放之,此为第一变。把剩下的四十或四十四根筮竹再左右手分开,右边持有部份先放在右边,取左手筮竹四个一数若是余数为一或二,则第二变为四;若余数为三或四,第二变必为八之数,然后把第二变的四或八根筮竹放在第一变筮竹之右边。再把所有剩下之筮竹三十二、三十六或四十再左右手分开如第二变时之程序可得第三变之数为四或八。合第一变、第二变、第三变之数可得上述八种情况之任一种,此乃第一爻。

第二爻之形成过程亦如上述,将四十九根筮竹左右手分开,重复第一爻之产生过程可得上述八种情况之一。至于第三、四、五、六爻之产生亦如是操作。

简揲法只是简化了挂筮竹在手指上的程序及还要数右边筮竹之时间,以一十八变而论时间可节省三分之二,其余均与揲蓍法一样。

(3)铜钱占卜法

准备三枚铜钱进行摇卦,乾隆币最佳(如没有取其它类似钱币亦可)。有“乾隆通宝”字的一面叫做“阴面”有文字的为阴面,而反面叫做“阳面”。用其它类似钱币者,有人头的一面是阳面,反面是阴面。将三个硬币双手合扣,然后上下摇动使铜钱在掌内能自由翻滚,摇四、五次或七、八次都可以,然后把铜钱轻置于桌上,共摇六次而成卦。

当铜钱掷于桌面之时有下列四种情形发生:

1、三枚铜钱皆出现“乾隆通宝”字面,此为老阴记为“×”,这是阴极变阳。

2、三枚铜钱皆出现反面此为老阳,记为“O”,这是阳极变阴。

3、三枚铜钱有二枚出现“乾隆通宝”字面而一枚出现反面,此为少阳记为“-”。这是为不变动的阳。

4、三枚铜钱一枚出现“乾隆通宝”字面而二枚出现反面,此为少阴记为“--”。这是不变之动得阴。

共摇六次而成一卦,铜钱法与揲蓍法一样会出现无变爻、一爻变等的多种情况。但是,其解析方法同揲蓍法类似。

(4)太极丸法

据《三儒理数集》记载:用霹雳枣木制太极丸,如无霹雳枣木,则可用檀香木等代替,制成圆木珠三丸;每颗切成六个面,如骰子形,但骰面大,而此珠切面小,取面务要均匀使其走盘不定,取其圆滚之义,但切面勿过小,过小则切面不着地。三个面上各刻三点,另三个面上各刻二点,六面共刻十五点,其它两珠亦如此制作。合二三得五,是五行之数也;计一丸得十五,是河图中宫十五之数,也是洛书纵横十五之数。这种方法以一丸而配四象五行八卦河洛之数,刑同六合,道备三才,并且“以数变卦”可说新颖完备。所以木丸近似蓍草,然而没有揲蓍法之繁琐,又不会像铜钱卦法过于简易,所以这种方法是最适宜的占卜法。

(5)梅花易数占卜法

相传,梅花易数占卜法是由北宋易学大师邵康节所创。他依据先天八卦,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原理,进行占卜推算。

由于,数字有单位和多位之分,所有采用数字占卜的时候,要区别对待。例如:单位数起卦要加时辰作内卦。多位数一般用一分为二,即分二段各除以八,并分别取余数作上下卦。逢奇位数时数位少的一组作外卦,数位多的一组作内卦,以对应天清地浊,天轻地重,阳少阴多的自然法则。

易数占卜的方法,不受工具局限,体现了很强的灵活性。可以说,随时随处都可以占卜。例如:电话号码——8523697,七位数,取前三位相加为上卦,取后四位相加为下卦,。上卦为15,除以8余7,为艮卦;下卦为25,除以8余1,为乾卦,即得山天大畜卦。起卦时,凡得单数以上少下多,凡得双数为均分,均除以8取余数为卦;两数相加除以6的余数即为动爻,具体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

《周易》占卜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上述方法之外,还有时间起卦法、方位起卦法、测字起卦法等。其实,纵观各种占卜方法,虽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方式起卦,但是其所依据的占卜理论却是一般无二的,所以我们只要真正的掌握了《周易》的文化内涵,那么,在占卜的道路上,自然就能触类旁通,得心应手了。

《周易》是一部难学、难懂的奇书,之所以难学、难懂就是因为,其中存在大量的易学专用术语,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理解和阅读。然而这些术语又是我们正确理解《周易》的关键,所以若要理解《周易》,就必须攻克这些专有术语,但这些专有术语究竟代表着什么含义呢?

(1)什么是互卦

互卦,只用八卦的名称,勿需用六十四卦的名称,可分为上互卦和下互卦。互卦以重卦去除初爻和上爻,以中间四爻分作两卦。以地天泰为例,下卦乾卦的互卦为兑卦,上卦坤的互卦为震卦。但是,乾坤两卦没有互卦,乾的变卦为坤,坤的变卦为乾。

(2)什么是变卦

变卦,指的是摇卦后得到的六个爻中有老阴老阳的要变,变之前的卦为本卦,变后的为变卦。

如摇得乾为天卦,2爻至上爻都为少阳,初爻为老阳,老阳爻就要变阳为阴,得到天风姤卦,这里本卦就是乾为天卦,变卦为天风姤卦。

(3)什么是重卦

重卦,指的是重叠八卦以成六十四卦,每卦由两个单卦组成,共六爻。唐·孔颖达在《周易正义·第二论重卦之人》中说:“然重卦之人,诸儒不同……今依王辅嗣,以伏牺既画八卦,即自重为六十四卦,为得其实。”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说道:“数学的程度渐渐进化,晓得三三相重,八八更可以得六十四种不同的方式了,于是乎数学的秘密更加浓重起来;一百九十二片的长砖(阳爻)和三百八十四片的短砖(阴爻)便一片一片地都发出神秘的声音,神秘的天启来了。这便是重卦,这便是繫辞,这便是《周易》之所以产生。”

(4)什么是旁通卦

旁通卦,旨意蕴于阴阳相反相成的变化,并从中发掘两卦六爻阴阳相反者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关联。其大意可为:此阴则彼阳,此阳则彼阴,阴阳彼此感应而交通。例如:既济与未济、师与同人、乾与坤就互为旁通。

(5)什么是错卦、综卦

“错”,即错卦,又称对卦和旁通卦,指阴阳相对的卦;“综”,即综卦,又称反卦和覆卦,指将一卦颠倒过来所得的卦。在六十四卦中,每两卦为一组,气候卦就奔都是乾卦的综卦,如:屯蒙、需讼、师比等;遇到其综卦与本卦一样时,即变为错卦,如:乾坤、颐大过、坎离、中孚小过等卦。

(6)什么是得位

每一个卦从下到上顺序排列着六爻,爻可分为阴爻和阳爻,每一爻所处的位置,也有阴阳之分。第一、第三、第五爻的位置,被称之为“阳位”;第二、第四、第六爻的位置,即是“阴位”。如果阳爻处在阴位的话,这就叫“不得位”,反之就叫做“得位”。简单点说,就是阴爻处于阴位,阳爻处于阳位,这就是“得位”。

(7)什么是得中

得中,即居中。每一卦中的二、五爻位为中位,此爻居中。其五爻为“九五之尊”,为君子位。例如,观卦的六二、九五,就是爻位得中,以兹中庸持中道而不倚的中正思想。

(8)什么是比

两个相邻的爻称之为“比”。如一、二爻为比;三、四爻为比。阴阳相比有益,同性相比则为相斥。

(9)什么是乘与承

相邻两爻,上爻对下爻为乘;下爻对上爻为“承”。

(10)什么是相应

内挂的一、二、三爻与外卦的四、五、六爻之间的对应关系,被称之为“相应”。即一、四相应;二、五相应;三、六相应。阴阳相应为宜,同性相应为相斥。

《周易》博大精深,宛如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付出更多的辛勤和努力,才能终生受益。

§§§第三章《周易》的结构文化特点

1.周易三大原则

《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fa,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而所谓的“易”,根据《说文解字》曰:“易”即蜴,是蜥蜴的象形。由于蜥蜴的保护色,随环境不时变化,以变化的含义,命名为“易”,因此。“易”象征着宇宙包罗万象的千变万化。

唐朝孔颖达在《周易正义》道:“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由此可见,易的本质就是变化。后汉的郑玄,在《易赞》中,更进一步的将“易”的定义,高度发挥。他说:“易”这个字有“简易”、“变易”、“不易”这三种含义。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周易》三大原则。

(1)简易

茫茫宇宙,人间万事万物,其中有很多事情,都是以我们目前的智慧所无法解释的。这是因为我们的经验还不够,科学的实验还没有出现,“有其事不知其理”正说明了我们人类的智慧不够。换个角度理解,也就是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

刮风下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天气状况。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刮风是由于空气的运动产生的;下雨是由于冷、暖气流交汇碰撞形成的。但是,早在远古时期,先人们对这种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和解释,于是就对大自然产生了敬畏之情,并顶礼膜拜,把它们尊奉为“风神”、“雨神”。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的人们智慧不够,经验不足。那么,这是不是就说明了,大自然是无法预知和掌控的呢?当然不是。京剧中有一出《借东风》的戏,讲述的是,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故事。想必读过《三国演义》的读者,对这个情节都是极为熟悉的,所以我们再此不作累述。而我们要说的是,当周瑜决定采取火攻的时候,难道足智多谋,老谋深算的曹操会想不到吗?当然想的到。那么,既然曹操料想到了对手会采取火攻,那么他为什么不做防范呢?《三国演义》中交代的很清楚,曹操说,长江流域冬天刮西北风,不可能刮东南风。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周瑜才愁眉不展。然而,被人神话了的诸葛亮却解决了这一难题,他的办法就是——借东风。

细心的观众,也许都不会忘记这个情节。当时,诸葛亮伸出几个手指,那么轮流一掐,便算定了“东风”降至,而且就连刮风的时间,风力大小等等,都算的一清二楚。看到此处,不可不谓之“神”也。其实,当我们懂得《易经》的法则以后,懂了宇宙事物以后,把八卦的图案,排在指节上面,再加上时间的关系,空间的关系,自然的变化规律,天气的变化规律等排上去,自然就可以借来东风了。说白了,这就是把那么复杂的道理,变得非常简化,所以叫作简易。因此,《易经》首先告诉我们的是,宇宙间的事物随时都在变,尽管变的法则很复杂,宇宙万事万物再错综复杂的现象,在我们懂了原理、原则以后,就非常简单了。

(2)变易

《周易》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在时、空当中,没有一事、没有一物、没有一情况、没有一思想是不变的,不可能不变,一定要变的。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原因就是,事物是不断变化运动发展的,河流在不断流动,第一次踏入的河流和第二次踏入的河流已经不一样了。因为河流的河水在流动,河流整个在变化发展,所以前后两条河流已经不是同一条河流了。

毛主席也说:“坐地日行八万里。”这句话,看似荒唐,实际却揭示了运动的真理。因为,即便一个人坐立一处,静止不动。其实,地球本身已经在运动了,而且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所以学《周易》先要知道“变”,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变而且能适应这个变。

(3)不易

不易指的是,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的,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是“神”、是“主宰”、是“佛”、是“菩萨”。哲学家叫它是“本体”,科学家叫它是“功能”。但是,无论它叫什么名字,反正这个东西本身是永恒不变的。中国人常说“万变不离其宗”,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掌握《周易》的三大原则,是学好易学的基础。同时,也给很多迷信易经占卜的读者敲了个警钟,《周易》的每一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只有在工作和学习中,努力的提高自己,并脚踏实地的辛勤付出,才能结出累累硕果。

2.《周易》的结构模式

《周易》包括本文与解说两部分。本文的部分,称作“经”;解说的部分,称作“传”。本文的“经”,由六十四个用象征符号的“卦”,与所附解说的“卦辞”、“爻辞”构成。六十四“卦”,是由—与--两种称作“爻”的符号,由下而上,顺序以六画构成。

在最下面的符号称为初爻,最上面的符号称为“六爻”,其间从下向上依次为二三四五爻。阳爻“—”(—长横)又称“九”,阴爻“--”(两短横,中间有空格)又称“六”,如果初爻是阳爻,那么初爻也可以说成“初九”;如果“六爻”是阴爻,那么“六爻”也可以说成“上六”。

阳爻与阴爻的属性相反,“—”(阳爻)代表阳、刚,男、君、强、奇数等,象征积极的事物;“--”(阴爻)代表阴、柔、女、臣、弱、偶数等,象征消极的事物。在解说的“传”中,多使用概括性的用语“刚”与“柔”,或“阳”与“阴”。

初爻加二三爻成一个“卦”,称为“内卦”,也称为“下卦”;四五爻加六爻成另一个“卦”,称为“外卦”,也称为“上卦”。

由于,爻是卦的基础单位,所以在占卜的时候,是绝对不可忽略的。然而,在占卜学中,有个名词叫做“动爻”。顾名思义,动爻指的就是发生变动的爻。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关于动爻的断法。

汉代易学大师京房认为:

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辞断之。

一爻动,以动爻之爻辞断之。

两爻动者,则取阴爻之爻辞以为断,盖以“阳主过去,阴主未来”故也。如天风姤卦,初六、九五两爻皆动,则以初六爻断之,九五爻为辅助之断。如果所动的两爻如果同是阳爻或阴爻,则取上动之爻断之,如既济卦,初九、九五两爻皆动,则以九五爻的爻辞为断。

三爻动者,以所动三爻的中间一爻之爻辞为断,如履卦,九二、九四、九五等三爻皆动,则取九四爻的爻辞为断。

四爻动者,以下静之爻辞断之,如火水未济卦,九二、六三、九四、六五四爻皆动,则以初六的爻辞断之,如初六、六三、九四、六五等四爻皆动,则取九二爻的爻辞断之。

五多动者,取静爻的爻辞断之。

六爻皆动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以“用九”、“用六”之辞断之,如乾卦六爻皆动,则为群龙无首,吉。

乾坤两卦外其余各卦,如果是六爻皆动,则以变卦的彖辞断之,如天风姤卦六爻皆动,则以乾卦的彖辞断之,因为姤卦是自乾卦变来,姤卦是在八宫卦的乾宫之中。

“卦”的构成,是由下而上,最下方的位置,称作“初”,顺序而上,为“二”“三”“四”“五”,最上方的位置,称作“上”。

例如开始的乾卦,全部是刚爻,由下而上的六爻,称作“初九”“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又如第二卦的坤全部是柔爻,由下而上的六爻,称作“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在乾、坤两卦中,除了有形的六爻之外,还有无形的“用九”“用六”。这是例外,在其他各卦,都只有“初”到“上”的六爻。

据传,伏羲画八卦之后,感觉难以象征宇宙包罗万象错综复杂的变化。于是,在八卦的基础上,推演出了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的后面,附有解说全卦的“卦辞”,也称作“彖辞”。“彖”是一种有利牙的兽名,是断的意思,亦即“卦辞”是每一卦的占断。《卦辞》是周文王撰写的,《史记·自序》中说:

“西伯(周文王没有称王时的爵位)囚前羑里,演《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