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成功心理指南
47665900000059

第59章 与人他相处的心理(5)

我们重视和善于交际,还包括重视和善于重修旧好和化敌为友。做到这些当然需要抓住时机,掌握方法技巧,但最重要的是要自由主动,运用心理策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才能掌握时机和技巧。

对于无关紧要的敌意,宽容大度,不予理睬,可以装聋作哑,或是转移话题,让对方无趣而止,绝不可斤斤计较,发生无谓的冲突。

对于有辱人格、有伤大体的讥讽攻击,应当予以还击。但这种还击不是争吵,而要采取婉言、暗示、幽默等等巧妙的方式,做到有礼有节。这种还击仅仅是为了自卫,维护自己的尊严或整体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出气。

发现抓住时机,向对方表示关怀体贴,给予帮助,促成和解,从而加深或重建友情。

在这方面,《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可以说是一个典范。

黛玉、宝玉和宝钗构成了一种微妙的“三角”关系。对于宝钗与宝玉的亲近,孤傲清高的黛玉自然心酸嫉妒,把宝钗视为“情敌”、“心腹之患”,因而每有机会,黛玉总要对宝钗贬损一番。然而宝钗总是采用恰当而巧妙的办法予以化解,对于黛玉无关紧要的敌意,她不以理睬;对于某种有辱人格的讽刺挖苦,予以适当的回敬:一旦发现了转机便紧紧抓住,努力争取和解。

有一次,贾母等人猜拳行令随意玩乐,黛玉无意中说出了几句《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艳词。黛玉这样的名门闺秀怎么能读禁书,说艳词?这会被人指责为大逆不道。好在许多读书很少的人没有听出来,但此事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宝钗,然而宝钗却没有感情用事,图一时痛快,借此机会让黛玉难堪。

事后,到了背地里,宝钗便叫住黛玉,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尚未出阁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她先给黛玉来个下马威,让对方感到问题的严重。黛玉只好求饶说:“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我以后再也不说了。”宝钗见她满脸羞红,不再往下追问。这种适可、宽容的态度又让黛玉觉得感激宝钗还设身处地、循循善诱地开导黛玉在这些地方要谨慎一些才好,以免授人以柄,“一席话说得黛玉垂下头来吃茶,心中暗服,只有答应一个“是了”。

此事之后,宝钗守口如瓶,没有向任何人透露一点黛玉失言之事。她的信守诺言,使黛玉改变了对她的成见。黛玉诚恳地对她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而我又是多心的,竞没有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那样教导我……”至此,宝钗和黛玉已达成和解。宝钗的最大优点、可爱之处就是善解人意,珍重友情。她并不以和解为止,而是和解之后对黛玉关怀体贴,加深相互之间的感情。她深知黛玉心中的苦楚,黛玉生病,她来探望,当得知黛玉怕别人说三道四而不愿熬燕窝的时候,立刻将自己家的燕窝送给黛玉吃。当黛玉悲叹自己孤苦伶仃的时候,她便劝慰道:“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便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就替你解一日。”如此劝慰体贴,便使黛玉觉得宝钗到底是个可以相伴谈心的知己,自然更加亲近。宝钗又说:“我虽有个哥哥,但你也是知道的,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咱们是同病相怜!”一个同病相怜,一下子使两颗心紧紧贴在一起。宝钗如此善解人意,又很会说话,怎能不使原先对她抱有敌意的黛玉视她为可靠的知己呢?

看来运用心理策略,化解矛盾,需要调动一切必要的方法和技巧,但其根本的因素还是树立自由平等的意识,贯彻双方皆赢的原则。要能够做到这种交际的境界,你就应该调节自己的情绪。

首先应该真诚待人。尔虞我诈的欺骗和虚伪的敷衍都是对人际关系的亵渎。真诚不是写在脸上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伪装出来的真诚比真正的欺骗更令人讨厌。记住一句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之,人恒敬之。”

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我们、喜欢我们。别人喜欢我们往往是建立在我们喜欢他们、承认他们的价值的前提下的。

其次,你应该让别人觉得与你交往值得。也就是说,你必须提升自己的人格和才能。长期以来,人们最忌讳将人际关系和交换联系起来,认为一谈交换,就亵渎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其实,我们在交往中总是在交换着某些东西,或者是物质,或者是情感,或者是其他。

所以,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无论怎样亲密的关系,都应该注意从物质、感情等各方面“投资”。但在其中,应该注意的是要不怕吃亏,不要急于获得回报和不要付出太多。

再次,你应知道维护别人的自尊心,你就能够得到别人的友谊。简单地说,就是给人家面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人际交往中处处奉迎别人。在不危及他人自尊心的情况下,陈述与对方不同的意见,或者委婉地指出对方的不足,是不会影响人际交往的。

最后,创造一种自由的气氛,让人感到与你接触轻松愉快。不须戒备,就能够打破人际隔阂,化解矛盾,建立友谊。

20.使他人感到人生的幸福

在众多监狱探访者中,塞拉·马丁虽然远不如弗罗依小姐那样赫赫有名,但事实上她所做的工作却更为出色,并充分体现出女性的真诚与勇气。

塞拉出身贫寒,10岁时就成了孤儿,失去父母后的她来到雅玛斯镇附近的肯斯特与祖母生活在一起,靠帮别人做针线活儿度日,每天只能赚到可怜的1先令。1819年,一位妇女因虐待自己的孩子而被判监禁,关押在雅玛斯镇监狱中。这一事件一时之间成为小镇上人们的谈资。塞拉,这位年轻的缝纫女工被这一事件的审判报道所深深触动,产生了要去监狱中探访并劝诫这位母亲的想法。以前,每当塞拉路过监狱的围墙时,她都会有一种冲动要到监狱里去探视那些囚犯们,为他们诵读《圣经》,帮助他们重返社会。

终于有一天,她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决定要去见一见那位被囚禁的母亲,于是她走进监狱的门廊,敲了门,请求看守让她进去。由于种种原因,她被拒绝了,但是她没有放弃,她又重返监狱,提出了她的请求,这一次她得到了许可。很快,那位母亲就站在她面前。当这位女囚得知塞拉的来意时,她深深地被感动了,她流着泪向塞拉道谢。正是这些感动的泪水和感激的话语极大地影响了塞拉后来的生活。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位贫穷的缝纫女工一边靠帮别人做衣服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一边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去监狱探望囚犯,帮助他们改邪归正。那时的监狱既没有牧师也没有教师,而塞拉就集这两者于一身,为犯人们诵读圣经,教他们读书写字。除周末和其他闲暇时间外,塞拉还拿出一整天的时间在监狱工作,她说,“我仿佛能感到上帝的祝福”。她教给女囚如何织毛衣、缝纫、裁剪;做成的衣物所得的钱她用于购买新的材料和继续开展她的教育工作。同时,她也教那些男囚编做草帽、便帽、灰色棉布衬衣,甚至还教他们缝缀各色花片。只要这些事情能让他们不再懒散无为,并能帮他们从过去的思想阴影中走出来。塞拉把这些产品收入所得中的一部分钱拿出来设立了一个基金,用于付给他们报酬,这样有助于他们日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立足于社会,而与此同时她也从他们的点滴进步中得到了满足。

由于塞拉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在监狱工作中,她的服装制做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挽救日益萧条的生意,是否需要暂时放下监狱的工作就成了塞拉面临的一个难题。然而,她早已有了决定,她说:“我早已经考虑过自己的得失。而当我向那些犯人传授真知的时候,我感到自己是个对他人有益的人,他们需要我。也算是奉上帝之意,施其恩于人吧,与此相比,我个人的损失,简直就是微不足道的。”塞拉仍然每天花6~7个小时做狱中犯人的工作。很多犯人出狱后很快便融入了社会的正常秩序中,成为了有用的人。要知道,如果没有塞拉的努力,这些人现在很可能仍是一些浪荡的社会闲人。新来的囚犯们往往桀鹜不驯,不服管制,而塞拉最终还是以自己的耐心和宽容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配合。那些挤满了监狱的囚犯们,无论是老道的惯犯、粗鲁的伦敦扒手、无赖的街头阿飞,还是举止不羁的水手和行为放荡的妓女,还有那些走私者和偷猎者,他们无一不被这位充满爱心的妇女的亲切和蔼所打动,在她的帮助下他们中有些人于一生中第一次拿起笔来写字或尝试写作。塞拉获得了犯人们的信任,他们在她面前哭泣、忏悔。对于犯人们的正确想法,塞拉给予肯定和支持,她鼓励那些灰心失望的犯人们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并尽力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帮助他们走入正途。在这位热情好心的妇女从事这项高尚工作的20多年时间里,她几乎没有得到别人的任何鼓励和帮助。她的生活仅靠她祖母留下的每年10~12英镑和加工衣服的微薄收入来勉强维持。在塞拉从事此援助工作的最后两年,雅玛斯镇的镇长得知她的义务劳动为政府节省了监狱牧师和教师的开支(此两项开支为法定支出)后,决定每年给予塞拉12英镑的报酬,但是政府粗俗的态度深深伤害了她的感情。她并不愿成为拿薪水的政府职员,只想以自己倾注了爱心的劳动来换取钱财。

然而,监狱委员会无礼地告诫她:“如果你想要获得许可进入监狱就必须答应我们提出的各种条件,否则将会被赶出去。”就这样,在后来的2年时间里塞拉成了每年有12英镑报酬的监狱牧师和教师。当时的塞拉已经年老体衰,在监狱这种不友好氛围的打击下,她倒下了。在临终之际,塞拉重新获得那种她以前在闲暇时间所拥有的灵感,又开始写作宗教诗歌。也许她的诗从艺术角度看并不那么出色,但是那些充满了基督关爱的诗句却真正发自于塞拉的灵魂深处。事实上,塞拉的一生远比她所写的任何诗句都更加高尚——充满了真诚、勇气、坚毅、爱心和聪慧。

她的这句诗恰恰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吾生之最大愿望乃使他人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21.不可有挖苦别人的嗜好

任何人都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物。有些人甚至非常热衷于鸯己的兴趣,所投注的心力及成果,更可媲美职业水准。你如果好好地在这方面与之交往,你们之间的关系一定能够更加亲密。

无论如何都不能够诋毁别人的兴趣或嗜好,因为兴趣或嗜好就像是信仰一般崇高。

相反,了解对方有什么嗜好,然后投其所好,这是交际的捷径。比方说,有很多人爱唱卡拉OK。在交际应酬时卡拉OK是很受欢迎的。但是,正因为大家都爱唱,所以很容易形成抢麦克风的局面。尤其是有些人一看到自己喜欢的歌就抢先上去唱,根本忘了那是别人点的歌。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就得罪了对方。

如果是有输赢的活动就非得小心留意不可了。不论是高尔夫或是麻将等活动,你总是大胜对方的话,那么下次他再也没有兴趣和你较量了。本来你的目的是在增进彼此的关系,并不计较输赢,如果你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只是一味地要表现自己高超的技术,那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

22.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

世上的万事万物有其本来面目和自然之理。一个女人过日子,必然孤凄;一个男子度时光,必然寂寞。鱼儿必定成群游荡,大雁飞行必定成队成行……这就是事物的道理。

自然的法则就是这样,和为贵,合则全。何况人与人之间呢?圣贤的思想就是依据这些原则形成的,人与人的合作也是因为这些原则而建立起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

然而,人们在相互交往时常常走向它的反面。关系闹翻,翻脸不和时,合作的关系便破坏了,彼此都把对方视为仇敌,并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一钱不值。

天下纷争大乱,和为贵的想法丢了,合则全的做法就成了累赘。强者称雄,各拉一班人马,各立一种旗号,道德标准不统一,是非曲直各执一端,各家学派也都以一孔之见沾沾自喜,并抨击对方。一孔之见如果可取,结合起来便是众人乾坤大。

比方说,耳能听,眼能看,嘴能吃,鼻子能闻,皮肤能感觉,手能灵巧地做事,脚可以致千里,都有各自独具的功能,不能彼此废弃,也不可相互代替,就像万空众技,各有长处,因而,各有自己的用途。虽然如此,但都只是一技之长,不能全面。

人与人闹翻,否定他人,就会自己孤掌拍不响,独木不成林。必须尽快另找合作者。强者称雄,天下纷争,社会的和谐平衡打破了,强者就是在削弱自己,可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所以,了解和为贵、合则全的人,争而不离,争而和合,因而强者更强,吵而更亲,心心相交,不打不相识,事业更繁荣。

不争不吵,不斗不鸣,本来不可。嘴唇与牙齿也有互相冒犯的时候。争而和,争而合,事业便发达,人口便兴旺,事情本来如此。所谓和气生财,“和为贵”,商场上很忌讳结成仇敌,长期对抗。商场上很容易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执不下,甚至争斗不休。或者因为一笔生意受到伤害,从而耿耿于怀。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反目成仇、结成死敌的必要。

有位商界老手说过:“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朋友。”今天可能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争吵,或者为争一笔生意搞得两败俱伤;然而,说不定明天携手,有可能共占市场,互相得利。

所以,有经验有涵养的老板总是在谈判时面带微笑,永远摆出一副坦诚的样子,即使谈判不成,还是把手伸给对方,笑着说:“但愿下次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