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功父母的7堂课
47666100000028

第28章 好父母要胜过好老师(4)

⑷抗干扰练习。

等孩子在无干扰的环境中的专注力大大得到提高后,可以考虑在他的注意力训练空间中,放上“干扰湖”。例如,他在做积木游戏时,父母可以在一旁看电视;他在看儿童读物时,可以稍稍打个岔。孩子在这过程中会有注意力涣散的现象,会有反复,但最终他的抗干扰能力会逐渐上升。

54. 会输的孩子才会赢

生活是一个宏伟的竞技场,大家尽可以在那里进行争取胜利的较量,但必须老老实实地遵守比赛规则。

——[俄国]帕斯捷尔纳克

这个社会处处充满竞争,几乎每个人都想赢。父母从小灌输给孩子的教育,也是如何获得成功的技巧和决心。但是,没有人能保证一生都会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失败的痛苦,例如考试会失利,恋爱会遭拒绝,要求得不到满足,努力得不到回报等。如果孩子从小在一个赢的环境中长大,只会赢,当他进入社会后,一旦遭受挫折,就会特别脆弱。有些孩子竟因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和偶尔的错误,放弃了自己年轻美好的生命。

某少年艺术团到国外演出时,一位10岁男孩子第一次但当独唱,由于紧张而跑调了,唱得很难听,他的心理非常的脆弱,竟然上吊自杀了!

《新民晚报》曾刊登过一则新闻:一位学生从上小学以来一直品学兼优,一次考试因身体原因没发挥好而没取得好成绩,竟然离家出走,因为她不能原谅自己这个错误,认为丢了脸。

每年升学考试后总有一些学生因各种原因而走上自杀,自暴自弃的道路。

……

绝大多数父母都有“怕孩子输”的心态,他们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生活,维护孩子脆弱的自尊心。可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失败,无论父母多么爱孩子,也不可能代替他去经历失败的痛苦。会输的孩子才会赢。因此,除了教给孩子如何去赢,还要教会孩子如何面对输。要教育孩子在顺境中不忘形,在逆境中能坚强。让孩子懂得“最终不被打倒的才是真正的强者”的道理。

教会孩子不怕输,不但能使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可以走得更加平稳,父母也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这种教育要从孩子幼儿时期就开始,从小培养他们直面失败的意识和勇敢面对输的能力。

⑴让孩子尝一尝失败的滋味。

有些父母在各种比赛、考试中总是想尽办法,让孩子一定要胜利,而不愿意看到孩子失败,例如,与孩子下棋时家长有意输给孩子,孩子参加各种比赛时不惜“走后门”让孩子赢得比赛。这种教育让父母很累,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孩子步入社会后,通常无法正确面对生活道路上的各种挫折和失败,容易沮丧、恼怒,甚至丧失信心。

父母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应让孩子经历失败,体验失败的滋味,教会他们从失败中查找原因,吸取教训,增强其不怕输的能力。这样,他们在将来就能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⑵让孩子学会输得起。

有些家长过于在乎输赢,例如,家长见孩子考试没考好,就不问青红皂白,大声呵斥孩子,下次一定要赢着回来。父母的这种只能赢不能输的心态,会让孩子产生想赢怕输的心理,精神包袱十分沉重,结果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往往难以成为学习尖子。一旦在测试时出现失误时,感到万分的沮丧,由此半途而废,索性对学习产生了厌倦。由于孩子处处在意输赢,活动中处处想占上风,凡事都认为自己应该是第一,因此难以与同伴们友好相处。

在家庭教育中要培养孩子输得起的心态,重视过程,不要太在意结果的输赢。失败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一蹶不振。父母要告诉孩子,失败不可避免,失败背后的意义是吸取经验和教训,争取下一次的成功。

⑶让孩子自己应对失败。

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各种挫折和失败时,家长不要立即伸出援助之手,而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解决。父母需要做的是鼓励孩子,并在关键时刻指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要事事包办代替。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在摸索中,孩子们就慢慢成长。

当然,让孩子自己应对失败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是否能承受,不要把孩子一下子压垮了。像举重一样,一开始少一点砝码,一点一点地增加,从孩子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顺,顺其自然地教给孩子应对挫折和失望的正确态度。

点石成金: 设计自我诱导语增强挫折承受力

父母教育孩子根据自身情况编写10条左右的诱导语,如“我能正确认识挫折”“我有足够的挫折承受能力”“我能战胜任可困难”“危机出现就是机会”等,然后督促孩子根据这些自编诱导语进行想象训练,或者在镜子面前对自己说这些话,注意声音要大。每天可训练1~2次。

55.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教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让孩子想学、会学,比只要孩子“学会”重要得多。

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授之以方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是实现“教为了不教”的正确途径。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体,父母的教育目的要得到实现,必须通过孩子的积极思维活动才能实现。

如果父母只关心孩子学习到什么知识,而不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不指导孩子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就很难获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常以“头悬梁,锥刺骨”“梅花香自苦寒来”“十年寒窗苦”等古训来激励孩子。父母的本意是要教导孩子向那些有毅力的人学习,在学习上要用功。但这种教育方法却在无意间传递了一种错误的信号:学习是必然要与痛苦联结在一起的,一个人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忍受巨大的痛苦。

这样,孩子的主观经验就把学习与痛苦结合在了一起。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他会一学习就马上感觉到痛苦。又因为人类的天性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所以他会本能地逃避学习。而父母又不能理解孩子的感受,视孩子的逃避行为没有毅力,给予批评甚至打骂,这样更加深了他在学习上的痛苦感觉。

更不幸的是,有些父母或长辈会因为孩子的不学习行为断言孩子的未来会没有出息,从人格上对孩子进行污辱。逐渐地,孩子会完全接受大人们对他的这种评价。他认为自己很笨,不是学习的材料,进而会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自暴自弃,彻底放弃学习,甚至误入歧途。

其实,学习本身并没有快乐或痛苦,完全在于个人主观感觉。如果父母从一开始就向孩子传达了关于学习的正确的理念,并且在学习期间有人正确地指导,使他把学习与快乐结合起来(例如,父母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教会孩子学习),那么他会愿意学习,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一个人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学习态度。如果孩子喜欢学习,他的大脑会被激活,大脑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在学习的内容上,会迅速捕捉到要学习的信息,然后记下来。否则,如果学生自己不想学习,他被人逼迫来学习,那他的注意力会分散,此时对学习的内容会视而不见,非常排斥,压根就学不进去,白白浪费时间。

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主动学习完全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生物学规律,而不必靠毅力,因此更容易持久、坚持。同时,由于他学习的行为增多了,学习的知识也就多了,学习的能力也增强了。当他进入学校后,他已经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很轻松就能适应学校的生活。由于他爱学习的行为,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很有毅力、聪明、有天赋,他会经常被老师表扬,被同学羡慕,被亲友喜欢,孩子也会对自己充满自信。

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提高了,也就意味着孩子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孩子就能做到父母在与不在一个样,做到在真相不会被发现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自尊品格,进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地,真正的实现孩子的自尊、自强、自律、自立。

10岁的芳芳平时勤奋好学,又好动脑,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在开家长会时,学校老师让芳芳的妈妈向大家介绍一下他们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女儿时。

没想到,芳芳的妈妈竟然是这样说的:“我们从来不管女儿的作业,也从不看着她学习。”接下来,芳芳的妈妈这样解释她的教育观点:“从女儿上学之前,我们就开始给她灌输一种观念——学习只是她自己的事,将来就算是有出息也是她自己的事。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给女儿讲这一道理。我们都把责任给了她自己,同时我们也把自由还给了她自己。我们的女儿每天的作业基本上都是在学校里完成的,即使是作业多做不完,她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也是做完作业。我们要求她每晚八点半之前睡觉,有一次她贪玩忘了做作业,到睡觉时才想起,我们却告诉她,作业没完成是你自己的事,只有等着明天挨老师的批评吧,现在是睡觉时间,你一定上床去睡觉。从那以后,女儿就真的再也没有耽误过她的学业。”

一直以来,芳芳的父母都是实行无为而治的教育方法。每当芳芳做错了事,父母从来不打骂她,而只是与她讲道理,一直到她自己明白是自己做错了为止。而当芳芳考试好时,父母会表示欣赏,但不会因此去奖励女儿,因为父母要让女儿明白,学习成绩的好坏其实是孩子自己的事,既然是自己的事,那又凭什么要从家长那里获得奖励呢?

芳芳父母的教育方法,值得很多家长学习。事实上,现在有太多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是一心想让自己孩子成为人才,所以就替孩子做出一切属于孩子自己的选择,也陪着孩子做一切,结果使他们的孩子认为学习仿佛是家长的事,自己在为家长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下去,由于家长剥夺了孩子的学习自由,又把孩子应负的责任担在了自己的肩上,到头来,孩子反而没有了奋发向上的愿望,孩子自然也很难成才。

这些父母最应该做的,是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改为“让子成龙、让女成凤”。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给孩子树立一个比较好的榜样,让孩子能有更多选择的自由,也让孩子有形成更多的责任感,设法去激发孩子的成功热情,激发孩子的潜在的创造力和学习欲望,让孩子自己去渴望成龙,这样一来,孩子才能真正成为一条龙。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孩子学习什么知识其实并不重要,比知识重要十倍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尤其重要的是学习兴趣。因为一旦父母在孩子身上培养出了学习兴趣,那学习能力就非常容易培养起来。而有了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那么学习知识将会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孩子能够易如反掌地学会他想学的任何知识。

点石成金: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⑴父母要多藏书。父母对书的态度足以影响孩子,父母对书的爱、喜欢、重视,可影响孩子对书的热爱。

⑵传达学习快乐、容易的信息,如流露出是困难的、痛苦的便不易学好。

⑶不盯分数,而要欣赏孩子的小进步,让孩子知道爸妈喜欢我这样做,给他从次数上形成本能。

⑷帮助孩子掌握学习规律,设法使孩子保持良好的心境,打消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⑸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多肯定孩子,多进行沟通、交流,建立朋友关系,要用发展的眼光欣赏孩子,只要有特点,不断努力就是值得自豪的。

⑹父母要表达对学习的热爱,和孩子一起学习、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