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曲格平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曲格平像
曲格平,1930年出生,教授、环境科学家,现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名誉院长。
1972年,曲格平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出席了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从此即献身于环境保护事业。1976年后任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代表、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等职位,并获得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质奖章”、“中国首届绿色科技特别奖”、荷兰王储颁发的“金方舟”奖、世界自然基金会“爱丁堡公爵保护奖”等奖项。
曲格平参与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环境政策体系的制定,他积极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到目前为止,分别在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设立了“曲格平奖学金”,以鼓励高校开展环境保护等相关研究,鼓励莘莘学子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努力奋斗。
除本书外,他还著有《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对策》、《中国的环境与发展》、《世界环境问题的发展》、《困境与选择》、《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国人口与环境》、《环境保护知识读本》、《梦想与期待》、《环境科学大辞典》等著作。
20世纪,人类社会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成就。然而,同时也面临着空前的危机: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粮食短缺……所有的这一切,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由于毁林开荒,过度放牧,致使许多地区的森林、草原遭到大肆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日益加剧,自然灾害频发;由于工业生产无节制地排放污染物,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事故接连发生,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由于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多,使得地球温度急剧升高,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发生。此外,臭氧层破坏、生物灭绝、酸雨蔓延等问题的日益加重,也给人类的生存前景增添了暗淡的色彩。生存还是毁灭?这个困惑促人反思,令人警醒。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摆脱这场危机的关键,是人类需要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
改革开放初期,曲格平大胆地提出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八项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从而使中国在经济倍增的20世纪80年代,避免了环境状况的进一步恶化,为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
曲格平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得到国内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同时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我们需要一场变革》精选了20多年来有较大影响的作品,可以看成是对中国当代环境保护历史系统的回顾。曲格平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认真总结国内外的环境保护经验,分析了我国环境的现状,我们所面临的任务,环境污染的症结所在,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等,提出了适合中国基本国情的、具有独创性的环境保护理论。
本书阐释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理论;人口与环境的演变规律和相互作用的机制;运用一般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建立和完善我国环境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政策体系等。并且他指出: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创造出包括适宜的环境在内的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强调在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环境,避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全书语言晓畅,逻辑严密,映现出一位环保老人的远见卓识和拳拳之心。
《我们需要一场变革》通过诸多生动、有趣的事例,系统地阐述了生态环境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向读者提供了许多新信息、新理论,并从生态伦理的高度阐述了保护环境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
“增强绿色意识,营造绿色未来”不仅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而且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目前我国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工业。追根溯源,解决污染,首先要解决工业的污染。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不高速发展工业不行。解决工业污染显然不能靠限制发展、停止发展的因噎废食的办法,而应在发展的同时采取相应的防止或消除污染的措施,求得发展与环境的协调,这是正确的、积极的办法,也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工业污染,不仅危害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影响工农关系,危害广大人民的健康,而且也直接影响工业本身的发展:第一,凡是工业生产污染危害周围环境的,其工厂内的劳动环境必然首先被污染,而且往往更加严重。工业污染的直接受害者是工人,工人长期处在被污染的环境中从事劳动,就要影响他们的健康,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因此,污染危害是对生产力的直接破坏。第二,工业污染腐蚀损坏设备、厂房、下水道等,使设备不能正常运转,仪表失灵,增加维修费用,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第三,清洁的水和空气是许多工业生产的原料或重要条件。被污染的水和空气直接妨害生产的进行,影响产品质量,增加处理费用,加大生产成本。第四,工业污染物都是工业生产中原材料和能源的直接或间接的遗失。污染物,即通常所说的“三废”,排放量越多,原料消耗越大,生产成本就越高,造成国家资源的很大浪费。因此,解决工业污染,已经成为加速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解决工业污染,不是消极被动地处理,而是要预防,要积极主动地去做污染物的转化工作,实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把消极因素变为积极因素。马克思把工业废物的利用称之为新的生产要素。他指出:生产排泄物,即所谓的生产废料,通过人们的积极利用,可以“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工业废弃物是巨大的物资宝库,有人称之为“二次工业原料”,开展综合利用,大有可为。比如有色冶炼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危害很大,如加以利用,可以制成工业需要的硫酸。我国一些重点企业尚未被利用的尾气,以硫酸计就达几十万吨。利用尾气生产硫酸,一不要开矿,二不要运输,建设快、成本低,一举多得。烧碱是造纸的工业原料,每年随废水排放掉的碱就有几十万吨之多,成为污染水源、危害渔业生产的一大害。如果造纸厂把碱都进行回收利用,是一笔多么大的财富啊!
综合利用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开展综合利用,就要打破行业界限,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钢铁厂利用废料生产化工、建材产品,造纸厂同时生产化工产品,火电厂生产建材产品,化工厂生产建材、有色金属产品等等。广泛开展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将大大扩大原料来源,加速工业生产的发展,收到多快好省的效果。
消除污染,保护环境: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多少与采用的生产技术直接相关,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不产生或少产生废弃物和其他不良因素,因而不危害或少危害环境;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使大量的原料和能源变成废弃物或者同时产生射线、噪声、震动等,构成对环境的污染危害。马克思指出:“在生产过程中究竟有多大一部分原料变为废料,这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机器和工具的质量。最后,还要取决于原料本身的质量。”因此,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改进工艺,特别是研制无害环境的新工艺、新技术,就成为对整个工业进行技术改造,挖潜革新的重大课题。
要求工业生产把废弃物减少到最低限度是必要的。但是要求不产生废弃物,在当前对大多数工业部门来说还难以做到。积极的办法就是开展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这同样需要科学技术。“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目前大多数工业废弃物虽有技术处理措施,但往往处理时间长、效果差,装置庞杂,花钱多。还有些污染物没有技术处理措施,只好任其排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厂矿企业要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另一方面科研单位要针对量大面广的污染物进行系统的研究,找出最好的利用和处理方案,把工厂的科学实验活动和专业科研结合起来,把眼前处理污染与长远根治结合起来,使环境科研更好地为消除污染、保护环境、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
为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都了解其重要意义,人人献策,个个动手,同污染作斗争。广大人民群众和处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身受其害,有消除污染、改善环境的强烈愿望,有解决污染的积极性,只要把群众发动起来,污染问题就很容易解决,还要发动群众对环境进行监督。对那些群众反应强烈,污染危害严重的企业,要限期治理,污染严重的,要停止生产,直到解决了污染问题再进行生产。
曲格平教授是一位高级领导人,又是一位杰出学者。他对中国环境保护事业20多年的努力及产生的良好结果,使我们不能不说是他开创了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
——哈佛大学环境委员会主席麦克瑞
曲格平教授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通过他的演讲、报告和文章,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他的环保实践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一个榜样。
——1992年联合国环境奖颁奖公告
曲格平领导并参与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政策体制,提出“谁污染谁治理”的思想,成为把市场经济思想引入环保的最早实践者。
——《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