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糊涂学(历代经典文丛)
47675900000015

第15章 糊涂修身篇(7)

一百年后,这块风水宝地被政府圈定为格兰特将军的陵园。纽约市政府遵守墓地的契约,依旧保留孩子的坟墓,而格兰特将军就安置在他的身边;格兰特将军是美国第18届总统,南北战争时期的北方军统帅。

1997年,时任纽约市市长的朱利·安尼来到格兰特将军陵园,隆重纪念将军逝世一百年。与此同时,作为土地主人的代表,朱利·安尼市长亲自签约,承诺让无名孩子的陵墓永远存在,并把这个故事剡在了墓碑上。

一份普通的契约能够维持两百多年,不能不让人感叹。道理很简单,我承诺了,就一定做到。

人品高洁的文征明

文征明是明代大画家,大书法家,大诗人,是沈周的高徒。

文征明父亲文林曾任温州太守,居官清廉,他教出的儿子戈征明也很节俭。文林死后;文征明生活困难,其父的僚属凑集了一大笔金钱接济他,但文征明坚辞不受。这些僚属很是称赞文征明的人品,便集资造了一座“却金亭”,以资纪念。

御史俞谏怜爱文征明,想周济他,便关心地问道:“早晚生活可好?”

文征明道:“早晚还有粥吃。”

俞公见其衣衫褴褛,便说:“你的衣衫破旧了。”

文征明道:“只是雨水打湿了,衣裳似乎旧了!”

俞公见文征明淡泊自甘,终不肯接受周济,只好作罢。

文征明与俞公的问答,颇见修辞委婉之美。

文征明五十四岁时,曾投职翰林院待诏,甚得皇帝赏识,但他看不惯朝政之腐败,竟然拒绝提拔;辞官回苏州建造了一所“玉罄山房”;“玉罄山房”与沈周的“有竹居”,唐伯虎的“桃花坞”齐名,三者都暗含象征意义。文征明用“玉罄”两字,表明了他洁身自好的品格。

文征明与祝枝山,唐伯虎交谊甚厚。有一次,祝枝山,唐伯虎约文征明同游竹堂寺。祝与唐喜欢嫖妓,但文征明却不同流合污;这次游竹堂寺前,祝。唐已设下圈套,先让一群妓女藏在寺内,待文征明进入寺中,这群青楼女子便一拥而上,并苦苦纠缠,文征明却不上当,乘机溜走了。

文征明德行高洁,又是诗、文、书、画的高手,他享年九十,这是上天对其捷才的报答。

三、修身养性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中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和一”的境界。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道通天地、思如风云,心中常乐,且可成为男儿中之豪情。

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丈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实践。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写道:“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

茶是一种中正平和之物,通过品茶能平和人的心情,茶的审美境界能清除人的烦恼,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这样的和谐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体现,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之一的《中庸》道:“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日本的“茶道”是在我国唐代“茶宴”、“茶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和、敬、清、寂”称为“茶道四规”,是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内心的尘垢、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但其宗教色彩较浓,程式比较严格、复杂。儒家“中庸”思想被引入朝鲜半岛,创造了“中正”的朝韩茶礼精神——“清、敬、和、乐”或“和、敬、俭、真”,要品茶人在处事上不可过度也不可不及,劝人要有自知之明,认为人的性情暴躁或偏激不合中正精神,只有这样,人与人就能和谐相处,从而使消极的生活方式变成积极的生活方式,使悲观的生活态度变成乐观的生活态度。中国茶道有不同的提法和表达方式,给人留下想象、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次的人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茶艺形式和思想内容。中国茶文化景观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万千气象,一切顺乎人的自我之性、茶的本能之性与天道自然之性,没有僵死的模式和框框,如九天行云舒卷自如,如长江流水跌宕奔流。而今已纵横流布于普天之下,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都浪漫而潇洒地品饮起源于中华大地的茶;整个世界已“没有不饮茶的国家,没有不饮茶的民族”,也没有了不饮茶的宗教。

茶性苦也。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哲理的。

饮茶可以“清心”,这本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三国时,华佗在《食论》中就有“苦茶久食,益思”的说法,至今我们在茶具上,仍然可以见到“可以清心也”的字样。所谓“清心”,就是排除杂念和烦恼,使心地清澈纯净。

据陈香白教授研究:中国茶道的核心是“和”。“和”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中和、和谐、和易、和乐、和平。一个“和”字,不但囊括了“敬”、“清”、“廉”、“俭”、“美”、“乐”、“静”等意义,而且还涉及天时、地利。

人们在百忙之余,悠闲地坐在与尘世忧患相隔绝的茶室中,茶室的古朴静谧,使人如坐深山,好象置身于寂静的大自然之中,自然会忘却一切烦恼,产生“反璞归真”的感觉。听着炉子上水沸腾的声音,看着茶师们优雅的沏茶姿态,体味人生奔波中难得的片刻宁静与休闲,真是一种高雅的享受。

饮茶本身就有驱除烦恼的作用。茶叶所含的咖啡碱,使人饮后神清气爽。热茶可发汗,代替心理宣泄的作用,当人们心烦意乱或过分劳顿之际,一杯热腾腾的茶喝下去,汗水一出,颇有“涤烦疗渴,换骨轻身”之感。

四、修身养性箴言

天有道,地有规,人遵循,切莫违。生死命,富贵天,不争取,非实言。’日出作,日落宿,劳与逸,要有序。白天动,夜间静,动与静,养生命。动养身,静养心,学养脑,食养魂。年在春,日在晨,早活动,有精神。种庄稼,养花鸟,猫与狗,也热闹。练书法,学画画,苦与恼,全搬家。唱唱歌,跳跳舞,忧与愁,全没有。读读书,看看报,天下事,全知道。下象棋,打麻将,输与赢,扔一旁。勤劳作,闲游逛,劳过度,身体伤。民生存,食为先,觅谷菜,养分全。日三餐,要正常,不暴饮,七八量。中西药,尤可贵,除病邪,亦必备。身患病,求医治,信科学,莫迟疑。人有情,性有爱,贪色重,身受害。亲人故,必悲哀,生死别,要想开。不顺事,莫气烦,忍与让,天地宽。无私欲,心底宽,秉气正,乐无边。要做人,心要正,扬美德,人称颂。对待人,善为本,互帮助,共前进。多行善,积大德,众人夸,心无愧。与人交,和为贵,生百福,万事顺。扬人长,补已短,虚心学,谨与谦。人敬尺,我敬丈,心换心,谊永长。尊别人,如尊已,亲朋乐,自己喜。害别人,如害己,善恶报,是常理。财是福,又是祸,用不当,出大过。偷与抢,拐与骗,犯律刑,坐大监。嫖与赌,吸大烟,损身体,众人烦。恶劣习,身不染,心神安,精神焕。善者颂,恶者厌,惩腐恶,敢当先。扬正气,树良风,今人赞,后人颂。立宏志,要适中,创大业,学愚公。要致富,靠劳动,勤与俭,家产丰。览群书,广读报,靠科技,财富造。小家庭,要温暖,老与少,不可偏。老爱幼,幼尊老,人本性,天地造。父母生,血汗养,如不孝,丧天良。树有根,水有源,夫妻情,紧相连。海水枯,山石烂,夫妻爱,永不变。粗布衣,家常饭,白头老,幸福年。对子女,莫宠爱,靠教育,培英才。教子方,要得当,炼优钢,当栋梁。身为官,学包公,铁无私,为政清。为官正,为官廉,为官清,明镜悬。父母官,是公仆,爱庶民,辛茹苦。扬正气,除邪恶,为百姓,生命豁。千民颂,万民赞,包青天,荚名传。官大小,不清正,坑国家,害百姓。千人骂,万人咒,世代传,永不休。爱祖国,人本性,为国家,要尽忠。国强盛,民有光,国衰弱,民遭殃。男和女,老与少,壮国威,齐踊跃。中华魂,炎黄魄,屹东方,显神威。说修身,谈养性,胸怀宽,心神静。看问题,要辩证,一分二,牢记清。正视已,自知明,莫求全,有耐性。日月久,常自省,历沧桑,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