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确是一幅触目惊心的人民受难图。托尔斯泰在这里提出尖锐的问题:人民的苦难是怎样造成的?谁是罪魁祸首?人民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
托尔斯泰探索卡秋莎·玛丝洛娃和全体苦难人民不幸的根源,发现罪魁祸首就是沙皇制度,就用锐利的笔锋进行无情的揭发。法庭审理玛丝洛娃是一出十足的讽刺剧。庭长急于同情妇幽会,心不在焉,只想赶在6点钟以前草草收庭。法官因为一早跟老婆吵架,老婆威胁不给他饭吃,开庭后他始终为此事忧心忡忡。而那个一心跟玛丝洛娃作对的副检察官是个无耻的好色之徒,又是个无可救药的蠢货。陪审员们(包括当时的聂赫留朵夫在内)也是一伙没有头脑、没有责任心的老爷。就是这样一批混蛋造成了玛丝洛娃的冤案,也使许多无辜百姓坐牢甚至送命。
总之,沙皇专制和官方教会是完全建筑在对人民的压迫和欺骗之上的。他们虐待人,折磨人,审判人,惩办人,杀害人。无辜的人民遭殃,他们无动于衷,一心要清除他们心目中的危险分子。他们不但不会宽恕他们认为有罪的人,而且不惜冤枉大量无辜的人。事实上,他们宁可惩罚千百个没有危险的人,以便除掉一个他们心目中的危险分子。这是一种多么残酷的统治术!
《复活》结尾引用了大量《圣经》章节,这反映托尔斯泰晚年一方面彻底否定沙皇制度,同上流社会决裂,另一方面他在精神生活上极端苦闷,找不到一条出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不得不从他长期矛盾的宗教观中寻求慰藉。这是托尔斯泰——19世纪最复杂的伟人——的大悲剧。但即使有这样的结尾,也无损于《复活》这部艺术杰作历久不衰的夺目光辉。(草婴)
19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成书的一部,被认为是托尔斯泰创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没有《战争与和平》史诗般的恢弘气魄和明亮的诗意,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澜与不安的骚动——它,完全体现了一位伟人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本书中,作家目光的犀利、描绘的精确、笔力的雄浑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这与作品内容的严肃性是相符合的。面对人类的苦难,作家保持了高超的镇静,然而读者却不得不为见到的景象而深受震动。托尔斯泰在这里的挖掘比以往都要深。可以说整个俄国都被他翻了出来。他再现的艺术世界已经达到可作为一面“镜子”的程度,伟大而真实!评论家斯塔索夫赞誉道:“整个19世纪还不曾有过这样的作品。它高于《悲惨世界》,因为这里没有一点幻想的、虚构的、编造的东西,全都是生活本身。”正因为作品除去了浪漫主义的委靡因素,因而整个显出了威力,如同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一般。然而这不是一座普通的雕塑,而是一座宏伟的纪念碑。它把19世纪末整个俄国的现实熔铸进去,上面刻有穷人、贵族、狱吏、监犯、革命者、医生、妓女、学生、农民、商人、律师、法官、教士……里面混合了忏悔、怜悯、感恩、真挚、热情、宽容;无耻、欺诈、放荡、侈靡、冷酷、自私、凶残……作者在书中唱出了人类艺术最崇高的歌:“我们为不幸者撒一掬泪,人世的悲欢感动我们的心。”
托尔斯泰早、中期的作品有着灵魂的骚动,这主要在于他世界观的动摇。然而到了晚年,他自己已有了一套安抚灵魂的药方,即所谓的“托尔斯泰主义”。尽管其中的消极观点向来为人们所批判,但其思想的内核仍出于人道主义,而非像一些人所认为的是基督教的教义。因此许多人认为其中最后几章的说教是与整个作品不和谐的,仿佛是作者硬塞进去似的。对此我不敢苟同。说它削弱了作品的批判力度是有道理,说它破坏了作品的艺术性则是虚妄。我们应当尊重作者的意愿:他无意要把它写成一部张牙舞爪的书,尽管它也是对沙皇宝座的一次异常勇敢、异常有力的抨击。也许正因为它是以这种悲天悯人的气势写出来的,才显得更具感染力。
确实,当我们打开这本书时,不禁感受到有一种心灵的复活——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即使是当代,许多人也许正在悄然地埋葬自己这些美好的感情却毫无所觉。在这种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复活》这样的作品来唤醒沉睡的心吗?正如花草需要春天的甘霖才能长出新绿,人类需要博爱与同情才能继续不息,日进无疆。抑或这就是使《复活》不朽的原因!
《复活》里写的虽然是贵族的忏悔,但是托尔斯泰并不是把这个母题当做贵族的专利,他是把忏悔放在人的心灵的内在的、普遍的矛盾中展开的。人都有神性和兽性。当人放纵了自己,就可能堕落;而当人自觉,就可能“复活”,所以托尔斯泰主张以“道德的自我完成”来改变社会的不平等和罪恶。在社会革命激烈的时代,他提倡“勿以暴力抗恶”,是反对阶级斗争的。但是,作为人类寻求精神解放的一种文献,在我们这个把道德的自我完善当成笑话的时代,读这样的书,也许会引起某种惭愧的感觉。(佚名)
名家导读
列夫·托尔斯泰是公认的世界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与他齐名的可能只有英国的狄更斯、法国的巴尔扎克。依我之见,他比狄更斯、巴尔扎克更伟大。他是个人道主义者和和平主义者。他的杰出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既是反映俄国社会生活的史诗,又是剖析人性和人类文明悲剧的哲理之作。
——著名学者赖洪毅我感觉托尔斯泰的确了不起,他笔下《复活》中的妓女玛丝洛娃给人一种圣洁之感,而我们有些小说的所谓“圣洁女性”形象却给人卑琐之感。这就看出大师与普通作家之间的差别了。
——著名作家迟子建《复活》是总结人生的作品,它把人心里肮脏的东西都拿出来了,人内心很复杂,好人和坏人、善与恶都很复杂。
——著名翻译家高莽《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性,一切都以镇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
18至19世纪俄罗斯有一些大名鼎鼎享誉国际文坛的作家,比如果戈理、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谢德林和托尔斯泰等,他们所描述的一幅幅那个时代的俄罗斯社会生活画卷是多么的引人入胜和令人流连忘返!在这些俄罗斯文学巨匠中,最让人倾慕的当属托尔斯泰了,他笔下所刻画的人物一个个是如此的生动鲜明,让你感觉到就好像是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前几天偶有空闲,信手再翻开《复活》一书,很快就为小说里熟悉的章节和人物所吸引,抚卷沉思,不由得浮想联翩。
《复活》之所以能够感动人,就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聂赫留朵夫曾是那个贵族社会中放荡不羁的一员,在他的良心发现之前,他过的是一种纸醉金迷的生活,他认为这是必然的也是应该的,也正是他的这种自以为是害了玛丝洛娃,断送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的美好前程,并最终导致其受审入狱。而在聂赫留朵夫为玛丝洛娃四处奔走的同时,他更多地接触了俄罗斯下层人民,了解到了他们的苦难和艰辛,这又让聂赫留朵夫得以进一步反省自己过去的道德观,小说也借此从社会和个人的道德角度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做了深刻的批判,也让每一个读者思考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思索怎样来进行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一句刚上学的小学生都知道的中国古话,它很形象地说明了每一个人的道德观不是在天生就有的,而是在一个人以后的教育和发展中自然形成的。个人道德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对社会各种事物进行分析研究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道德观。聂赫留朵夫尚能觉醒反悟,为什么我们现代社会里的一些人却是如此的冥顽不化?我想,一个人的道德观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而个人道德又和社会道德相辅相成,社会道德水准的好坏决定了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所以全社会的舆论机器都应该开动起来,大力弘扬正气,鞭打落后。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提及“雷锋精神”了,相反某些地方还出现了问路给钱的做法,一些媒体还对此予以肯定,加以赞同,这究竟是我们道德水准的提高呢还是落后?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佚名)
卡秋莎·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最终未能成为眷属,究竟符合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为什么卡秋莎拒绝聂赫留朵夫的求婚?她究竟有没有原谅聂赫留朵夫,甚至重新爱上聂赫留朵夫?这些问题在《复活》问世时就引起读者和评论界的关注,一直众说纷纭。这种“探讨不尽”的情况既反映作者的构思不落俗套,也显示出真正艺术品的强大魅力。你认为卡秋莎是否原谅了聂赫留朵夫呢?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