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他们是建安文学中颇有代表性的七位文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最早提出“七子”之说的是曹丕。“建安七子”是除了“三曹”以外的优秀文学家,“七子”之说得到了后世的普遍承认。建安七子在文学创作上形成了建安风骨,留下了许多名篇。
七子以写五言诗为主。五言诗是直到东汉后期才兴盛起来的新诗体,桓灵之时“古诗”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艺术上更臻于精美。如徐干的《室思》就比同一题材的《青青河畔草》或《冉冉孤生竹》写得细腻深厚。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出北郭门行》等都作于汉末战乱发生之前,其写作时间不一定比“古诗”晚,它们在五言诗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就更加值得重视。
“七子”写了大量的小赋,他们在张衡、蔡邕等已经取得的成就基础上,为小赋的进一步繁荣作出了贡献。“七子”的小赋有三点值得注意:一、取材范围更加扩大,题材的普通化、日常化,进一步冲淡了过去大赋的贵族性质;二、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更趋加强,直接描写政治事件的作品有所增多;三、抒情色彩愈益浓厚。对于“七子”的赋,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曾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也表示了同样的意见,还特别认为王粲、徐干二人是曹魏一代的“赋首”,说他们可与宋玉、司马相如、左思、潘岳等并列。
孔融的章表,陈琳、阮瑀的书记,徐干、王粲的论说文,在当时都独树一帜。它们的共同优点就是曹丕所说的“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贯注了作者独特的气质。“七子”散文名篇有孔融的《荐祢衡疏》、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阮瑀的《为曹公作书与孙权》、王粲的《务本论》等。“七子”散文在形式上有逐步骈化的趋向,尤以孔融、陈琳比较显著。他们的一些作品对偶整齐,又多用典故,成为从汉末到西晋散文骈化过程中的一个不能忽略的环节。
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王粲。他的《七哀诗》和《登楼赋》最能代表建安文学的精神。《七哀诗》之一的《西京乱无象》描述了他由长安避乱荆州时途中所见饥妇弃子场面,深刻揭示汉末军阀混战造成的惨相及人民的深重灾难,使人触目惊心。《登楼赋》是他在荆州时登麦城城头所作,主要抒发思乡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愁恨,富于感人力量,是抒情小赋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