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前551~前479)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
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在30多岁的时候开始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传说他的学生有3000多人,其中著名的有72人。
孔子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重视“礼”、“义”,主张实行“仁政”,因此他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孔子晚年的时候回到了鲁国,专心整理古代的文化典籍。他曾修订了《诗经》、《尚书》和《春秋》,对于文化典籍的传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同《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对后世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孔子创办杏坛育人
孔子生活的时期,教育比较落后,学校都是官府创办的,因此称作“公学”。只有极少数贵族子弟才有入公学受教育的机会,而且公学里的教育理论十分落后,学生们根本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他们在学校里比身份、比地位、比享受、比阔气,不用心学习,不求上进,而许多想要学习的平民子弟却没有进入公学受教育的机会。孔子看到这种现象,十分着急,他想:长此下去,怎么能培养出治理国家的有用之才呢?于是,他决定自己创办学校,为了和“公学”区别开来,他把创办的学校称为“私学”。
私学开学这一天,孔子家的小院里非常热闹。孔子亲自带领一伙青年垒土筑坛,有的刨,有的铲,有的运……这时正是盛夏,天气十分炎热,大家累得汗流浃背,可是谁也不肯休息一下。这些人中有和孔子小时候一起放牛的牧童,有孔子当吹鼓手时的伙伴,有许多亲朋好友,还有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听说孔子招收学生不讲门第,也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帮忙。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一个不错的讲坛就筑成了。还有人移来了一棵小银杏树栽在讲坛边。小银杏树舒展着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孔子凝视着它,仿佛看见小银杏树在迅速长大,枝繁叶茂,杏果满枝……他轻轻地抚摸着笔直的树干,若有所思,自言自语地说:“银杏结的果实很多,象征着弟子满天下;树干挺拔直立,象征着弟子们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以治病,象征着弟子们学成之后可以有利于国家和百姓……这个讲坛就取名杏坛吧。”
孔子私学的入学手续很简单,学生们只要带着一只贽雉,表示对老师的敬意,行过拜师之礼就可以了。
第二天,有许多人来拜见孔子,在这些人里,有几岁的孩童,有十几岁的少年,甚至还有年过半百的长者,他们很有秩序地依次拜见老师。
孔子在杏坛讲学从此,孔子便每天在杏坛讲学。由于学生原有的文化程度不一样,孔子就把他们分成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学初级“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高级班学高级“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时孔子一个人讲不过来,就让高级班里学习成绩优异的人给初级班的学生们讲课。
孔子兴办私学,开创了教育普及的先河。它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普及到平民,把学校从“官府”移到“民间”,扩大了学校教育对象的范围。孔子的博爱精神对中国后来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
《论语》是对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论与行为的实录,是孔子的弟子记录整理的。它的语言精练而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家学说中最主要的经典。以下是《论语》中的几则,对我们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学习知识并按时去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有修养的人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复习了旧知识,又领悟了新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冥思苦想却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两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道:“孔文子(谥号)为什么称他为‘文’呢?”
孔子说:“(他)聪敏而又喜欢学习,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因此称他为‘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默默地记住学过的东西,努力学习从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而不感到厌倦,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几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它,(看出)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它。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论语》是集中体现孔子思想的儒家经典,也是世界上完整记录哲人言行最古老的文献之一,能启迪人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