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精品文学书系: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
47685900000033

第33章 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由于他在长安时曾经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他又曾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的诗作题材广泛,五言、七言、古体诗等都特别出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被尊为“诗中圣哲”,号称“诗圣”,他同李白并称为“李杜”。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有1400多首,反映了唐朝转折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逐渐衰弱的状况,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社会的愿望,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漂泊的一生

杜甫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从小就下苦功读书,并且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写了不少优秀的诗歌。30多岁那年,他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那时候正是奸臣李林甫掌权的时候,李林甫最嫉恨读书人,怕这些来自下层的读书人当了官,议论起朝政来,对自己不利,于是勾结考官,欺骗皇帝唐玄宗说这次应考的人考得很糟,没有一个够格的。唐玄宗正在奇怪,李林甫又上了一道祝贺的奏章,说这件事正说明皇帝圣明,有才能的人都已经得到任用,民间再没有遗留的贤才了。

杜甫那时候的读书人都把科举考试作为谋出路的途径,杜甫受到这样的挫折,特别懊丧。他在长安过着贫穷愁苦的生活,亲眼看到富贵人家的豪华奢侈和穷人受冻挨饿的凄惨情景,就怀着悲愤的心情,用诗歌控诉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写下的不朽诗句。

杜甫在长安待了十年,唐玄宗刚刚封了他一个官职,安史之乱就爆发了,长安一带的百姓纷纷逃难。杜甫一家也挤在难民的行列里,历尽了千辛万苦,好容易找到一个农村,把家安顿下来。正在这时候,他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就离开家投奔肃宗,哪想到在半路上碰到叛军,被抓到长安。

长安已经陷落在叛军手里,叛军到处烧杀抢掠,宫殿和民房在大火中熊熊燃烧。唐王朝的官员,有的投降了,有的被叛军解送到洛阳去。杜甫被抓到长安以后,叛军的头目看他不像什么大官,就把他放了。

杜甫草堂第二年,杜甫从长安逃了出来,打听到唐肃宗已经到了凤翔,就赶到凤翔去见肃宗。那时候,杜甫已经穷得连一套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了,身上披的是一件露出手肘的破大褂,脚上穿的是一双旧麻鞋。唐肃宗对杜甫长途跋涉投奔朝廷表示赞赏,派给他一个左拾遗的官职。左拾遗是个谏官,唐肃宗虽然给了杜甫这个官职,可并没重用他的意思,而杜甫却认真地办起事来。过了不久,宰相房琯被唐肃宗撤了,杜甫认为房琯很有才能,不该把他罢免,就上了奏章向肃宗进谏。这一来,得罪了肃宗,亏得有人在唐肃宗面前说了好话,才把他派到华州做了个管理学校工作和祭祀的小官。

第二年,杜甫辞去了华州的官职。接着,关中闹了一场大旱灾,杜甫在那里穷得过不下去,只好带了全家流亡到成都。依靠朋友的帮助,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造了一座草堂,在那里过了将近四年的隐居生活。后来,因为他的朋友死去,杜甫在成都没有依靠,又带了全家向东流亡。770年,他因贫困和疾病,死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

杜甫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把他在成都住过的地方保存起来,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

《石壕吏》

杜甫在华州任职的时候,长安、洛阳虽然被官军收复了,但是叛军还没有完全被消灭,战争还很激烈。军队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把百姓折腾得没法生活。有一天,杜甫外出经过石壕村,当时天色已经很晚了。他到一户穷苦人家去借宿,一对老夫妻接待了他。

《石壕吏》半夜里,正当杜甫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忽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杜甫在房里静静地听着,只听到隔壁那个老头翻过后墙逃走了,老婆婆一面答应,一面去开门。进屋的是官府派来抓壮丁的差役,他们厉声吆喝着,问老婆婆说:“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

老婆婆带着哭声说:“我的三个儿子都上邺城打仗去了,前两天刚接到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家里除了我一个老婆子,就只有一个儿媳和吃奶的孙儿,你们还要什么人?”

老婆婆讲了许多哀求的话,可差役还是不肯罢休。老婆婆没有法子,只好到军营去做苦役。

天亮了,杜甫离开那家的时候,送别的只有老头一个人了。

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的情景,心里很不平静,就把这件事写成诗歌,叫《石壕吏》。他在华州的时候,前后一共写过六首这样的诗,合起来叫做“三吏三别”,“三吏”包括《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杜甫一生都生活在动荡之中,他亲眼目睹了许多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他所创作的诗歌大多是描写安史之乱中人民的苦难,反映了唐王朝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称作“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