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论”,把“仁政”作为自己的思想核心,并以士的身份在各个诸侯国间进行游说,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是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想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他只有退隐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专心著书立说,他的著作有《孟子》七篇。
孟子在儒家学派中占有很高的地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孔子和孟子,被后人合称为“孔孟”。
孟母教子
孟子三岁时父亲就死了,全靠母亲把他抚养长大。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很注重对他的教育。
孟子家原来住在乡间,靠近坟地,送葬、祭坟的人常常不断。幼小的孟子和小朋友们时常出没于墓地之间,学着送葬的人哭丧的样子,有时还偷供果吃。敏锐的孟母立刻感到这个环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便毅然将家搬到了集市上。
热闹的集市上商人小贩络绎不绝,孟子又常常跑到集市上去玩,观看小贩们卖货,久而久之,又模仿起商人叫卖、骗人的样子来。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就再一次搬了家。
这回的新家是个靠近学堂的地方,许多既有学问又懂礼仪的读书人都聚集在这里,读书的气氛很浓。小孩子很喜欢模仿,孟子又渐渐开始学习念书和学堂中的一些礼仪。孟母这一次很放心,就带着孟子在此定居下来,把他送进学堂里读书。孟子开始时对学习很有兴趣,可时间一长就厌烦起来,很不用功,随便玩耍,有时还逃学,孟母很焦急。有一次,孟子逃学回来,正在织布的孟母看见了,立刻拿起一把剪刀当着孟子的面把织布机上的经线全部割断了。孟子见状惊呆了,连忙问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孟母语重心长地说:“求学跟织布一样,把线割断了就无法织成布;读书要点滴积累,如果不时时用功,温故知新,就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就永远成不了有用之人。”
从此,孟子牢记母亲的话,不再逃学,发愤攻读,立志成材。他长大后,逐渐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后来,他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去深造,逐渐成为一名卓越的思想家和杰出的儒家学派的大师。
《孟子》中的小故事
《孟子》七篇是记录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同时还是一本优秀的古代散文集,在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有着较高的地位。它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孟子》中有很多小故事,都很有教育意义。
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讨论政事,梁惠王说:“我对国家很尽心了吧?河内饥荒,就把那里的民众迁移到河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去,河东饥荒时也这样。了解一下邻国的政绩,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君王。可是邻国的民众不见减少,我的民众不见增多,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答道:“大王喜好打仗,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战鼓咚咚响,交战开始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奔逃,有的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下了。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而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行不行呢?”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但同样是逃跑。”
孟子说:“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希望你的民众比邻国多了。”
后来,人们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成语比喻那些以小失败嘲笑大失败的人,还用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孟子告诫弟子们学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并讲了一个故事:弈秋是古代有名的棋手,有两个人慕名而来,同时拜他为师。弈秋一心想把自己的棋艺传授给他们,讲课特别认真。一个学生特别用心地听他讲课。另一个学生表面上也在认真地听课,而实际上思想很不集中,他看到大雁从窗外飞过,就联想到要吃大雁的肉……
弈秋讲完课,就叫两人对弈。开局不久,就见分晓:一个从容不迫地能攻能守,一个手忙脚乱地应付。弈秋一看,两人的棋艺相差悬殊,就对棋艺差的学生说:“你们两个人一起听我讲课,他能专心致志,而你呢,心不在焉。”
成语“专心致志”由此而来,形容做事或学习时一心一意,能够聚精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