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47698900000003

第3章 千奇百怪话姓名(2)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号以代替名字。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取号。对此,《周礼》解释说,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和美称。早期的号具有这一特点,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如老子别号广成子,范蠡别号鸱夷子皮等。先秦时期有名字又有号的人并不太多,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取号的人仍不是很多,名载史籍者仅有陶潜别名五柳先生、葛洪别号抱朴子等数人。但是,到了隋唐时期,伴随着封建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达,在名、字之外另取别号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皆属此类。到了宋代,取号之风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熟知的《水浒传》108将个个都有别号,正是代表着当时的社会风气。明清人更把取号视为一种时髦,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几乎人人有号。正如清人凌杨藻在《蠡勺编》一书中记载的那样,其时“闾布村垄,嵬人琐夫,不识字者莫不有号,兼之庸鄙狂怪,松兰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弟则必‘水’”,伯‘松’则仲必‘竹’,不犹大可笑也哉。近闻妇人亦有之,向见人称‘冰壶老掘’,乃嫠媪也”。甚至一些落草为寇的盗贼也有别号。如上述书中举了一个县官在审理一桩窃案时,责难犯人为自己开脱罪责,犯人突然说道:“守愚不敢。”县官不解其意,一问左右,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称别号。

在用字上,取号与取名、取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数多少的限制。从已知的历代别号来看,有2字号,也有3字、4字号,甚至还有10余字、20余字的别号。如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别号就有12字,即“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至于一位叫释成果的法师,别号的字竟达28个之多,即“万里行脚僧小佛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事兼理仙鹤粮饷不醒乡候”。一个人的别号竟然用了近30个字,真可谓古今一大奇观。

因为古人取号有较大的随意性,并且不必加以避讳,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饱受文字狱和避讳之苦的明清人,促使他们在名字之外更取别号来表现自己。当时的大多数人都取一个别号,但有些人的别号也有好几个。如清初画家石涛法名弘济,别号清汀道人、苦瓜和尚、大涤子、瞎尊者,达四个之多。

综上可知,我国古人的称谓远比现代人复杂,他们有姓、名又有字、号。这种姓、名、字、号的并存,既适应了当事人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也为中国的姓名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关于人名的其他常识

通过对人名意义、属性和古人名字特点的了解,我们基本上对中国名字有了个大概了解。但日常生活中,我们仍然会遇到不少像小名、浑号及笔名的情形。下面,我们再做简单介绍,供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人名的常识。

首先是“小名”。小名是人在少儿时所用的名字,又称乳名、奶名、幼名或小字。我国取小名的习惯起源很早。在西周时期,人们都是在出生后不久即取名,其目的只求能与别人区分开来,而不大讲究名字是否典雅。如周公之子名禽,孔子之子名鲁人,魏公子名虮虱,汉代司马相如名犬子。从这些名字可以看出,古人取小名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由于小名一般只在家庭内部使用,所以,不仅古人不重视,而且现代人也仍然很随意。如“小毛”、“小狗”、“小花”、“小囡”等一些似乎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名字,在目前城乡各地的学龄前儿童中仍有使用。

在取正式名字前取个小名,古今都有这一习惯。在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人人都有小名。如魏武帝曹操小名阿瞒,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北朝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狒狸伐,北周文帝宇文泰小名黑獭,宋孝宗赵奋小名小羊,明太祖朱元璋小名重八。上述这些,无不都是称孤道寡的帝王。至于一些圣贤名宦,也都有小名。如孔子小名丘,王献之小名官奴,陶渊明小名溪狗,谢灵运小名客儿,王安石小名獾郎。男人如此,女子也不例外。如汉武帝皇后小名阿娇,唐寿昌公主小名虫娘,明代女画家马月娇小名元儿等等。尽管小名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不及正式的名字及字、号,由于从古至今人人都有,因此,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

再者是“诨号”。诨号又称诨名、绰号、混名、花名、野名、外号、徽号、雅号,是在姓、名、字、号、小名之外的又一种称谓。这种称谓一般是由别人根据当事人的外貌、性格、特长、嗜好、生理特征、特殊经历等特点而取的,大多带有戏谑、幽默、讽刺等色彩。如我国夏朝最后一位国王夏桀因为力大无穷,能把牺牲(作祭品用的畜牲)推动,因此被人送诨号“移大牺”。据研究,夏桀的诨号也是我国有史可考的第一个诨号。

诨号所用的词语大都通俗易懂,便于记忆,所以大多流传较广,其影响力甚至可以超过原来的名字。如东汉末年农民起义中,有一批出色的农民英雄,作战时勇猛顽强,平日里与队友们亲密无间,彼此都以诨号相称。其中说话声音大的被称为雷公;走路轻捷的被称为飞燕;眼睛大的被称为大目;姓张的英雄爱骑白马,被人称为张白骑;姓于的英雄满脸胡须,被称为于氐根。由于他们的诨号影响很大,以至连名字也没有留下,至今我们也不知道他们的真名是什么。

为别人起诨号,并且通过诨号反映某人的某些特征,或者表达起名者的某种情感,这种现象在我国很早就有,上述把夏桀称为“移大牺”便是一例。综合研究这些诨号,可以知道它们有时是一个群体的标志,如西汉末年的农民军因红头发而被称为“赤眉军”,明清时期入侵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因红头发而被称为“红毛番”等;有些诨号指某一行业,把茶楼伙计称为博士,把替青年男女牵线搭桥的称为媒婆、红娘等;有些诨号指某些人的行为或性格,如称圆滑的人是水晶球,懒惰或蛮横的人为三不管(懒惰的人,衣、食、住不管;蛮横的人,天、地、人不管)。

从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可以发现许多关于古人诨号的记载,其中大多数诨号都充满睿智和幽默色彩。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因早年隐居不仕而被称为“卧龙先生”,刘备也因为两只耳朵出奇的大而被曹操称为“大耳儿”。又如三国孙吴时有一对夫妻,感情极好,出双入对,被人称为“比肩人”。后来,他们的儿子和儿媳也是如此,又被称为“小比肩人”。唐朝武则天时,有一个名为张元一的人,喜欢给社会名流起诨号。如他因苏微举止轻薄,便取诨号为“失孔老鼠”(意思是不着窝的老鼠)。他本人肚大腿短,也被人取了个“逆水蛤蟆”的诨号。又如《水浒传》中,蒋忠因身高大力而被取诨号为“蒋门神”,鲁智深因出家后不戒烟酒而被称为“花和尚”,时迁的偷窃技术高超而称“鼓上蚤”,孙二娘因蛮悍凶狠而称“母夜叉”。此外,我国古代还有一些充满幽默的诨号,如汉代贾逵身高出众,人称“贾长头”;隋朝韩俊娥专门为隋炀帝催眠,人称“来梦儿”;唐朝李程常在日过八砖(日影投在砖上的位置,计时用,约在八九点钟)时上朝,人称“八砖学士”;卢怀慎身为宰相而事事推于另一位宰相姚崇,人称“伴食宰相”;唐朝宰相白敏中夫人在白敏中富贵以后才嫁到白家,人称“接脚夫人”;宋仁宗幼年时常赤脚在宫中行走,人称“赤脚大仙”;蜀州知州孙道夫遇事精明,人称“水晶灯笼”;谏议大夫赵需曾上书建议禁养鹅鸭,人称“鹅鸭谏议”;欧阳修作《五代史》常用“呜呼”二字,人称“欧呜呼”;明朝弘光皇帝在亡国时仍下令捕捉蛤蟆治病,时称“蛤蟆天子”;清朝一位做糕饼的出钱买了个员外官,时称“花糕员外”。上述这些诨号,仔细回味起来,都是很有情趣的。

到了近现代,为别人取诨号、叫别人诨号的风气依然盛行,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诨号对人有褒贬作用,不同诨号对被取诨号的人来说,所采取的态度和产生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一个贬义的诨号可能使当事人感到难堪,共至引起不愉快或十分严重的后果。古代一位名为郭倪的将军常自称“卧龙”,但带兵打仗无一不败,甚至在人面前流眼泪,因此被人讥为“带汁诸葛”。这样的诨号对他来说,无疑要比“卧龙”难受得多。另外,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把一位足智多谋的乡村学究奉承为“智多星”、“赛诸葛”,他一定会高兴异常;如果叫他“狗头军师”、“阴间秀才”,他显然会极不痛快。因此,奉劝那些爱给别人取诨号或者爱叫别人诨号的青年朋友,在生活中还是尽量称呼别人的姓名好。

还有一种较为盛行的便是“笔名”,笔名大多指作家、著作家等文化人在发表作品时不愿使用本名而另外所取的名字,又称著作名或假名(针对原名而言)。关于笔名的来源,一般认为它兴起于明清时期,是话本小说流行以后而出现的一种命名现象。当时作者所写的东西多属乡里民间流传的故事、传说,被一般文人士大夫认为登不得大雅之堂,为了避嫌,便取一个新名字来发表自己的作品。此后,由于这种取名形式的确有较大的实用性,便广为文化人所采用。

我国早期以笔名刊署于著作之上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是《金瓶梅》的作者。由于他在书上署名“兰陵笑笑生”,至今我们还不知他的真实姓名。相传他的父亲被当地的一位恶霸害死,而这位恶霸喜欢读书,在读书时又习惯用食指蘸取唾液翻动书页。为报父仇,他便写了《金瓶梅》一书,并在书页上涂上剧毒,想法让人送给恶霸。恶霸一见,果然爱不释手,连翻带看,最后终于中毒身亡。这则故事虽然有些离奇,但也可知作者没有在书籍上署自己的真实姓名,的确有他的苦衷。当然,取笔名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特别是到了清代以后,由于满族统治者大兴文字狱,一些文人士大夫想著文表达对现状的不满而又要保全自己,因此也在自己的作品上署上笔名。

清乾隆年间流行的《豆棚闲话》署名“圣水艾衲居士编”,清末《老残游记》署名“洪都百炼生撰”,《邻女语》题“忧患余生著”,等等,无不属于这种情况,到了近现代,由于出版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以后,提倡“一人一名”,立表字、起别名的传统习惯被禁止,文人取笔名之风也异军突起。如果考察一下中国现代文坛,绝大多数作家都曾使用过笔名。其中,一些最知名的人物,如郭沫若用过30个笔名,茅盾取过90多个笔名,鲁迅的笔名更多达140多个。由于笔名常见于报刊书籍之上,人们经常接触的是书报而不是作者本人,因此就使作者的笔名产生广泛影响,其真正的名字反而鲜为人知。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如提起巴金、茅盾、曹禺、鲁迅、老舍、郭沫符、冰心、金庸等名字几乎无人不知,但要提起李尧棠、沈德鸿、万家宝、周树人、舒庆春、郭开贞、谢婉莹、查良镛等名字,也许知道的人并不多。其实,后面这些名字正是前面那些人的原名,只是他们都是用笔名闻名于世的。

笔名不仅具有可以隐身,使用起来灵活便捷的特性,在取法和形式上也多种多样。有些笔名为了纪念某件事情或为了怀念故土而取的,如近代著名文学家许地山对幼年时父亲所讲的落花生印象深刻,后来便以“落花生”为笔名;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出生在沫水、若水流域(即今四川乐山境内的大渡河和雅砻江),为纪念故土,便以“郭沫若”为笔名发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