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47698900000033

第33章 幼儿起名方法(2)

胡方舟(舫)张一弓(引)

寥三原(源)郝如心(恕)

彭一宁(宇)孟丁戊(成)

蒋重日(昌)贾公木(松)

魏高山(篙)秦日京(景)

姚乃未(秀)沈日华(晔)

拆音其实就是利用反切音去造成一个新字。反切的原理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例如:“毛”其实就是“莫”的声母与“袍”的韵母合并反切发出来的,同样,“该”为古哀切,“诉”为桑故切。其实,反切就是把一个字离析为两个音节。这也意味着可以利用反切的原理变单名为双名。方法之一,我们可以利用古代现成的反切,反切字可以从古书上查得。下面是中国某些姓氏的反切:

王——万方切;卜——博木切;

钱——齐延切;孙——思魂切;

柯——居何切;杨——余章切;

江——古双切;他——陈知切;

柳——力九切;柴——锄加切;

宫——居雄切;周——之由切;

金——居吟切;过——古禾切;

韦——于非切;黄——胡光切;

顾——古慕切;祖——则古切;

但有些人更喜欢自己动手制造反切。因为古人的反切字由于古今读音和字形、字体的流变,许多已经不能准确地反切出现今的字来。并且,古人制造的反切字大多较单一,并且总是那么几个字来回切来切去,没有新意,不如自己制造反切。比如,一个姓王的人想给儿子起名“王宁”,但这个名字肯定会与别人重名。那么他可以试着自己找几对反切音出来一一比较。例如乃铃、南明、男萍、内情、南亭、乃亭、南萍。他最后发现,“乃亭”这个名字应该是最好的,因为他不仅保留了王宁这个名字的义,而且保留了这个名字的音,并且文雅得多。下列一些名字也是今人制造的反切字。例如:

吴吉雅(贾)贾亦房(杨)

史白军(毕)武之光(庄)

白了然(兰)姜万磊(伟)

程鹳归(辉)牛布音(宾)

拆字拆音为名在中国当代人名中,可谓异军突起,独领风骚。

音韵起名法

依音韵起名字,最近很流行,特别注意的是名字的音首先要响亮明朗。除了这个基本要求之外,名字的声韵还应该富有乐感,叫起来朗朗上口。还要注意意义要好,不然要闹出笑话来的。

让人听得清楚明白,是对名字声韵的最起码的要求,否则名字的交往功能就不能很好地得到体现。因此,起名的时候,就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声韵哑仄的字眼。

一个声韵哑仄的名字和一个声韵响亮的名字给人的感觉自然会有所不同,读来哑仄自然会让人听来模糊,会使人联想到名字的主人同样是缺乏锐气锋芒,老气横秋的人。然而一个读来响亮,听来清晰的名字效果则大不相同,会使人联想名字的主人光明磊落、气势恢弘等。

毛泽东的名字,最后一个字声韵极其开阔有力,阴平声调又使韵律平稳悠长,富有很强的穿透力。

我国语言的特点之一即是富有变化,要求写诗作词要讲究韵脚,而且骈文、对联等等都要讲究抑扬顿挫,姓名自然也概莫能外。正是基于这些要求,起名时就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个名字是否动听要注意声调的搭配。一般来说,姓名的几个字最好不取同声调的。

另外如果姓是复姓,而且复姓的两个字是同调的,比如,东方。那么起名时若取单名的话,这一个单名用字就不要和姓氏字同调:若取双名,则双名第一个字不要和姓氏字同调。

二要注意声韵母的配合。

我们起名字,自然要力求好读,避免绕口,这就需要加以注意,不使所取的名字的几个字出现上述情况。

文字被人读出来就会有高低不同的发音,有的字音响亮上口,好听悦耳,有的则生涩、拗嘴、刺耳。因此,起名时还要讲究字的发音。名字从字义上考虑还不够,在起名时既要考虑字的意义还要兼顾字的发音。使名字叫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要做到名字动听,具体做法如下:

①力避声母相同。

声母是指汉字音节开头的辅音,如果姓和名的声母相同,读起来就不响亮,而且很绕嘴。例如“李梨”这个名字的声母都是“L”,所以不好听;“王武”这个名字也犯了同样的毛病,既逆耳又顶舌。

②力避韵母相同。

韵母是指一个汉字的音韵,除声母外其余的音素。起名时,如果名字的韵母相同,读起来也不响亮。例如“张广旺”(韵母都是ang)这个名字就不太好听,还有“于玉秋”等等。

③力避同声组合。

汉字的字调同声组合,也就少了声调的变化,当然也就没有音乐节奏感可言,起出的名字,也就不响亮,不好听。

自然,姓名各字的音韵组合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总的原则是尽量讲究好听、响亮,使名字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为佳。

字义起名法

根据字义起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用太显俗气的字眼。

名字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一个重要工具,而且在很多场合,往往影响人的第一印象。有的字眼给人很庸俗、浮浅直露的感觉,比如“财旺”、“大富”、“双喜”、“柱子”、“富贵”、“翠姑”等,很容易让人误解,显得有些粗俗、土里土气。

名字不同于乳名,是要在孩子出生十五天内报请户籍机关登记的法定本名,要用一辈子,以后除非符合更改本名条例规定,名字一般是不准随意改动的。因此,给孩子起名选字一定要慎重,以免将来改名麻烦。人们不大容易把“大妞”与时髦、聪慧的现代知识女性连在一起,也不会把“慧智”与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视为一体。

太土的名字,在文学的意义上却有大俗即是大雅的表现,譬如我国青年诗人王小妮,有俗中见雅的效果。还有“珍妮”来自美国的著名小说家,它对于我们现代的女性都是十分适宜的。这种对起名文化的高层次的把握,需要深厚的知识底蕴,它多来源于文化阶层。

(2)要顾及名与姓组合后的字义变化。

起名字字义组合很重要。几个字连在一起就可能会变为另一个意思,就不再是一个好名字了。如:“温柔”这个名字,就是姓与名的最佳结合。“柔”单独看时并没有特别动人的意义,但把它与姓“温”放到一起,立刻就构成了一个高雅、隽永的好名字。起名时一定要考虑到姓氏可能包含的意义,以及不同字词组合的效果。

(3)取带洋味的名字时应注意的倾向。

现在起洋名字已悄悄流行起来。如果用好,听起来挺有新意的,因为舶来品毕竟和国有的不同,可是如果用得不当或滥用那就很俗气了。如亨特的名字,冠在我们的身上,就有些不伦不类了。与大俗即大雅说法相反,过于洋化不仅失去了本真,而且容易变成俗不可耐。因此起名时还要多斟酌,权衡利弊得失,注意掌握分寸。以免使人徒生厌恶感,影响与别人的正常交往,也妨碍自己的事业发展。

仰贤达意法

用愿望理想命名法起名字,就是将自己的愿望,通过姓名的方式表达出来。如仰慕先贤或表达爱国、向党、志勇等。另外还有表达纪念意义,体现兴邦报国,振兴中华的赤子之心等。

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字长卿,小名犬子。谈起司马相如,人们便会想到他与卓文君私奔的故事。

司马相如年轻时勤奋好学,读书不倦,为人潇洒倜傥,疏放不羁。据《史记》载:“司马相如者……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

另外,人们常常把祖国比作自己的母亲,也常常为自己是祖国的儿女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种情感经过理性化的升华,交织成牢固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信念,从而形成其神圣的爱国主义思想。这种爱国主义所生发出来的强大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民族昌盛、驱除鞑虏、惩治腐恶而献身。起名可以通过文字表达这些意愿,如:

方永忠、项心忠、韩爱国、钟向党、李红军等。

起名还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对先贤的仰慕。学习、尊敬、超越先贤之情,对一生的事业具有重要的激励和鼓舞作用。如:

叶朝辉、童永春、冯骥才、费振刚、袁宏道、马致远、辛弃疾、康有为、张金有、丛培香、赵金禾、毕必成、路长琴等,这些名字蕴含着自己美好的理想。

这样的名字是起名者应该效仿的:寄托着崇敬、向往之情,凝聚着思念情愫,蕴含着感人的故事。

另外,命名时也可以表达对古代的制度和人物的景仰,类似于孔子所说的“信”字作为自己的名字。如:

雷渊,字希颜(颜回);

曹子舆,字希孟(孟轲字子舆);

吴中旦,字希周(周公旦);

范学朱,字用晦(朱熹字用晦);

祖蒙正,字希吕(吕蒙正)。

有些仰慕先贤昔哲者,则直接在名字中间加仰、慕、宗等字。如:

钱宗尼、于慕渊、方敬舆、鲁希良、明式鸿、吴仰何、聂景白等。

述志起名法

以圣人之志表示自己心迹,如吕必用,表现出强烈的用世之志;他后来仕宦无望,改名为吕不用,字耕田。

人来到世上,谁也不能对自己的父母加以选择,也无法选择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社会。以济世安民、治国安邦、远大抱负的人名,在历代名人中也很多。

如欧阳修,他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坛领袖,也是北宋中叶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

欧阳修名字“修”为儒家“修身”之意。欧阳修之名寓意修身养性,使自己品德高尚。欧阳修青年时,以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40岁那年,欧阳修被贬出京城,到滁州(今安徽滁县)作太守。他怨恨朝廷昏庸,奸臣当道,常以酒解愁,自号“醉翁”,以表示不再过问朝廷政事。“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在滁州他写下优秀散文名作《醉翁亭记》。

项安世,安世乃使世界平安之意。项安世为宋代人,字平父,淳熙进士。后迁户部员外郎。

张康国,宋代人,累官至右枢院事,“康国”,意在国家安康。

廖邦杰,宋代顺昌人,字怀英,任建宁知县,“邦杰”乃邦国杰出人物之意。

魏兴邦,振兴国家之意,与姓氏相配极为明了。相同的名字有王定国,定国乃是国家安定之意。

有名“定国”者,宋代人,字安卿,少有大志,高宋幸金陵,进十五事,政绩显著,真有“定国”之才。

宋振华,即振兴中华之意。

张弘略,宋代人,字仲杰,此人后来果然极善谋略。

另外,如振宇、振寰、兴忠、兴华、振华、国强、爱华等,都是表示其爱国、兴邦之意。

还有的名字虽没有直接表明济世救国的思想,但从另外的角度暗示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忧国忧民思想。

重学起名法

随着社会的巨大变化和进步,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人们的巨大影响和制约作用已越来越为人们所注意。人们要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拥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与才能已是人所共知,人心所向。父母为了子女今后能更好地发展,当然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做到学识渊博,给孩子起名时,这种愿望自然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当然,这与古代人为科举制度所影响而寒窗苦读、登科进仕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古代深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思想的毒害,大都寒窗苦读四书五经,以求金榜题名,迈进仕途。这种形式禁锢了很多人的思想,扭曲了人们的灵魂,我们应慧眼辨金,去伪存真。例如:

文彦博,字宽夫,宋代时策第进士,著有《潞公随》一书,“彦”与“渊”谐音,文彦博即“文渊博”之意。

文林,父辈希望他通读儒家经典,谋求功名。

文行远,字虽然为樵稿,但文却能行远,名字化用典故“文质行文不远”。

孔希学,喜读书,善书法,文词尔雅。

张学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思”二字便是孔子这句名言的精髓。

仇博,字彦文,质敏博学,博善属文。

程端学,人名端学,果真也好学习。

王文渊,意即学问很深,此人经过发奋,终成大学者。

司马才章,章即彰,是显著的意思,才章即文才显著,相类似的名字有李鸿章。

林博,中国科大毕业的少年大学生,人小而聪颖,其父起名为博,其意即是希望他有广博的学识。

童冠贤,冠贤,才中之首,再联系姓“童”更显得美妙,少年就成贤中之冠。

车文博,文博,知识渊博,以至于车载斗量,真乃博学者。

王鹏,字九万,取“大鹏展翅九万里”义。

江含章,江水吐波喷浪,似乎有满腹辞彩,满江文章。

增智起名法

父母既希望孩子将来能有所作为,当然首先盼望他慧敏伶俐,天资聪颖。我们常说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早入林,但资质禀赋也很重要。很多特殊领域的人才对资质禀赋的要求更高。比如音乐家需要有乐感天赋,作家需要有文学天赋,演员需要表演天赋。因此,在起名时,很自然地就牵涉到一起。

孟连思,元代人,博览群书,拜丞相,辞不受,卒后谥号智敏。

何敏中,明代人,洪武年间以才行卓异任祁门知县,“敏中”即思维敏捷之状。

李敏,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原名叫毛姣姣,要上中学时,毛主席给她改名为李敏。毛泽东是根据《论语·圣仁》里“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而起的。毛泽东对她说:“敏有好几种解释,如敏捷、聪敏。《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捷而通达事理,敏还可作灵敏迅速。敏捷多智解,杜甫有诗云:‘敏捷诗千岁,飘零酒一杯。’”

黎自明,“自明”即任何事情自己都很了解,很清楚,“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下面提供一些反映智慧聪明的词组,以供参考:

诚智、睿孜、明睿、慧智、慧中、智祥、少聪、天敏、慧敏、淑敏、敏雅、聪奋、思聪、明慧、慧哲、思远、思清、令慧、聪亮。

独特鲜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