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人管人术
47708500000024

第24章 管人智术(24)

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李白巧借酒醉之机公然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了高力士,没给他留丝毫的面子,这样做自然可以泄一时之愤,但他却没有想到由此而产生的严重后果,得罪一个小人而断送了自己的功名前途,这样做值得吗?应该说,笑到最后的还是高力士。

历史上这些沉痛的教训,提醒当代的每一名管人者,在你管人时,特别是在管理小人时,任何时候都要加上一百二十个小心,随时防止小人在你背后下绊子、打闷棍。

要随时警惕某些人,这种人花在追求个人利益上的时间,可能要比他们花在追求公司利益上的时间多好多。

对于这种人,你必须连蜘丝马迹都不能放过,以避免他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与公司的利益发生冲突。

6.学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匹狼跑到牧羊人的农场,想扑杀一只小羊来吃,牧羊人的猎犬追了过来,这只猎犬高大凶猛,狼见打不过也跑不掉,便趴在地上流着眼泪哀求,发誓它再也不会来打这些羊的主意了。

猎狗听了它的话,看了它的眼泪,非常感动和不忍,便放了这匹狼。

没想到这匹狼在猎犬回转身的时候,纵身咬住了猎犬的脖子,幸亏主人及时赶来,才救了猎犬一命。

这个寓言告诉人们,对于那些奸佞小人万不可有“妇人之仁”,应该以牙还牙,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若是心慈手软,只能深受其害。

所以,在管理小人时,面对小人的圈套和陷阱,你必须保持冷静。

在对方处境不妙时,不妨痛下杀手,“痛打落水狗“。

若对方想用毒计整治你,侮辱你时,最好用对方讲的道理、方法、要求,照样画葫芦,反还给对方,使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且还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明朝时,浙江绍兴有一家大当铺,当铺管事有一次收购了一件古玉器,以为是稀世之宝,立即付了一千两银子给当者。

事后发现这是一件赝品,当铺老板一定要这个管事负责赔偿。

这个管事家境贫寒,心急如焚,实在没有办法。

后来受人指点,要他去向有“赛诸葛”美称的徐文长求救,徐文长很同情这个管事,于是便向他面授机宜。

在一般人看来,这件事已无可挽回了,因为典当者不知何人,去往何处,如何追查。

几天以后,当铺老板准备了一桌酒席,宴请当地名流和同行。

酒过三巡,他忽然站起来对客人说:“我今天之所以宴请大家,是因为敝铺前些时候以一千两白银收购了一件天下罕见的古玉器。

这件古玉器实在是一辈子也难见到一次,再过几天,这件宝物的当期就要满了,在典当人按期领取之前,趁此机会拿出来,供大家鉴赏一番,为的是让大家开开眼界。

”说完,就命那名管事入内取“宝玉”。

不一会儿,管事便急急忙忙捧出一件古玉器出来。

刚要走到众人面前,却不小心滑了一跤,将古玉器摔了个稀巴烂。

老板大骂管事疏忽,一面命人收拾碎片,一面谢客,连声说“对不起!”

此事传遍了绍兴城,也惊动了那个典当者。

他想:“假玉器被当铺打碎了,我按期去赎当,他们没有原物,只好再行赔偿,我也可以再敲他一笔银子了!”于是凑足了一千两银子,按期去赎物。

当铺管事看了当票,收点了一千两银子,便把那件玉器归还了他。

骗子惊呆之后,无话可说,知道上了当,只得乖乖地拿着假玉器走了。

无独有偶,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见。

1926年,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由于工作忙,时间紧,连头发也要挨上一个多月才去理一次。

一天,鲁迅路过厦门闹市区一家颇为讲究的理发厅时,忽然想到自已好长时间没有理发了,就信步走了进去。

理发师见他身穿一件灰土布的旧长衫,脚穿一双旧皮鞋,打心眼里就瞧不起,冷冰冰地招呼坐下后,就拿起工具胡乱地剪了一通,不到10分钟就理好了。

可是,出乎他的意料,鲁迅竟然随手抓了一把钱给他就走了。

理发师仔细一数,天哪,竟多给了好几倍!心想:这位先生真不错,下次再来理发,一定得认真地给他理好,此人有来头,还是热情招待才好。

过了一个多月,鲁迅真的又来到了这家理发厅,恰好又碰到那位理发师。

鲁迅虽然还是那副打扮,但却受到了超乎寻常的热情接待。

那位理发师不但递烟献茶,还足足磨蹭了一个多小时才把发理完。

可是这次出乎他意料的是,鲁迅拿出钱来,认真地点数清楚后交给他,分文没有多给。

理发师感到很奇怪,便硬着头皮问原因。

鲁迅的回答使理发师十分难堪。

鲁迅说:“上次你给我乱剪,我就乱给,这次你给我认真地剪,我当然就要认真地给!理由就是这么简单。

”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以上两例,都是采用“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妙策,整治小人的精典之作。

很值得每一个管人者好好借鉴。

7.“刀下用”,管小人的妙法

管理真正的君子,关键是要以诚相待,真心实意;管理小人,就是要“刀下用”,也就是你一定要比他更高,使他的所有“鬼把戏”都难逃你的手掌心,看他还敢胡做非为?只有在你面前老老实实听喝,才能留下“狗命”。

“伪君子”有时比小人更可怕,所以管理“伪君子”的办法,无妨用用管理小人的方法,甚至更狠一些,将“刀”直接压在脖子上才好。

《韩非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国有个人叫阳虎,他经常说:“君主如果圣明,当臣子的就会尽心效忠,不敢有二心;君主若是昏庸,臣子就敷衍应酬,甚至心怀鬼胎,但表面上虚与委蛇,然而暗中欺君而谋私利。

”阳虎这番话触怒了鲁王,他因此而被驱逐出境。

阳虎跑到齐国,齐王对他不感兴趣,他又逃到赵国,赵王十分赏识他的才能,就拜他为相。

近臣向赵王功谏说:“听说阳虎私心颇重,怎能用这种人料理朝政?”赵王答道:“阳虎或许会寻机谋私,但我会小心监视,防止他这样做,只要我拥有不至被臣子篡权的力量,他岂能得遂所愿?”赵王在一定程度上始终控制着阳虎,使他不敢有所逾越;阳虎则在相位上全力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终使赵国威震四方,称霸于诸侯。

生活中的许多日常用品、用具都安有把柄,方便使用。

在人际关系学中,寻找把柄、制造把柄主要用于控制他人,管住他人,使其乖乖为我所用,听我调遣。

每个人都有弱点,这些弱点利用好了便是很好的把柄。

性格急躁者可用激将法,连他的趣味、喜好也可以被用作打开其欲望之门的钥匙。

只要拿他最喜欢或最忌讳的东西去诱惑或打击他,他就必定上钓无疑,授你以把柄。

他人的隐私如绯闻、受贿、罪行等也可以使其受制于你。

在管人时时不时拿出来用那么一用,你想他还不乖乖地对你俯首听命?

汉代的朱博本是一介武生,后来调任地方文官,利用一些巧妙的手段,竟然顺利地制服了地方上的恶势力,被人们传为美谈。

在长陵一带,有个大户人家出身的名叫尚方禁的人,年轻时曾强奸邻居人家的妻子,被人用刀砍伤了面颊。

如此恶棍,本应重重惩治,只因他大大地贿赂了官府的功曹,而没有被革职查办,最后还被调升为负责治安的守尉。

朱博上任后,有人向他告发了此事。

朱博觉得真是岂有此理!就马上把尚方禁找来。

尚方禁心中七上八下,只好硬着头皮来见朱博。

朱博仔细看了看尚方禁的脸,果然发现有疤痕。

就将左右退开,假装十分关心地询问究竟。

尚方禁作贼心虚,知道朱傅已经了解了他的情况,就像小鸡啄米似的接连给朱博叩头,如实地讲了事情的经过。

头也不敢抬,只是一个劲地哀求道:“请大人恕罪,小人今后再也不干那种伤天害理的事了。

“哈哈哈……”没想到朱博突然大笑道:“男子汉大丈夫,难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

本官想为你雪耻,给你个立功的机会,你能好好干吧?”这时的尚方禁那里还敢说半个不字。

于是,朱博就命令尚方禁不得向任何人泄露今天的谈话情况,要他有机会就记录一些其他官员的言论,并且及时向朱博报告。

听到这里,尚方禁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他赶紧表态要好好干。

从此之后,尚方禁这个名副其实的小人加“无赖”俨然成了朱博的亲信和耳目。

自从被朱博宽释重用之后,尚方禁对朱博的大恩大德时刻铭记在心,所以,干起事来就特别地卖命,不久,就破获了许多盗窃、杀人、强奸等犯罪活动,使地方治安情况大为改观。

朱傅遂提升他为连守县县令。

抓刀要抓刀柄,制人要拿把柄。

智者在小人下属身上发现了弱点,从不会轻易放过,而是抓住他的“小辫子”使他乖乖地听话。

这种方法在管理小人下属时特别有效。

言归正传,又过了相当一段时期,朱博突然召见那个当年受了尚方禁贿赂的功曹,对他进行了独自的严厉训斥,并拿出书写工具,要那位功曹把自己受贿的一个钱以上的事通通写下来,不能有丝毫隐瞒。

那位功曹早己吓得筛糠一般,只好提起了笔,写下自己的斑斑劣迹。

由于朱博早已从尚方禁那里知道了这位功曹贪污受贿,为奸为贼的事,所以,看了功曹写的交待材料,觉得大数不差,就对他说:“你先回去好好反省反省,听候裁决。

从今后,一定要改过自新,不许再胡作非为!”说完就拔出刀来。

那功曹一见朱博要拔刀,立时吓得两腿发软脆在地下,嘴里不住地喊:“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只见朱博将刀晃了一下,一把抓起那位功曹写下的罪状材料,三两下,就将其裁成碎屑,扔到垃圾里去了。

自此以后,那位功曹终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做起事来尽心尽责,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是中国古代成功管理小人的两个范例。

它起码给所有管人者两点有益启示:其一,小人往往有其独特的能力,管理的好,常常可以发挥君子所无法起到的作用。

阳虎、尚方禁和那位功曹,毫无疑问都属于小人的范畴,但在主人的“刀”下却能建立奇功,甚至阳虎还成为一代名相。

其二,小人永远是小人。

管理小人就像动物园里养老虎一样,给它做一个漂亮舒服的大笼子,让他在笼子里自由自在地跳跃、奔跑,但任何时候都要紧紧抓着他致命的“小辫子”。

绝不能让他跑出笼子,要随时提防其“伤人”。

8.谨防外表柔弱的“伪君子”

东晋大将军王敦去世后,他的兄长王含一时感到没了依靠,便想去投奔王舒。

王含的儿子王应在一旁劝说他父亲去投奔王彬,王含训斥道:“大将军生前与王彬有什么交往?你小子以为到他那儿能有什么好处?”王应不服气地答道:“这正是孩儿劝父亲投奔他的原因,江州王彬是在强手如林时凭自己的能力打出一块天地的,他能不趋炎附势,这就不是一般人的见识所能做到的。

现在看到我们衰亡下去,一定会产生慈悲怜悯之心;而荆州的王舒一向保守,他怎么会破格开恩收留我们呢?’”王含不听,于是径直去投靠王舒,王舒果然将王含父子沉没于江中。

而王彬当初听说王应及其父要来,悄悄地准备好了船只在江边等侯,但没有等到,后来听说王含父子投靠王舒后惨遭厄运,深深地感到遗憾。

好欺侮弱者的人,必然会依附于强者;能抑制强者的人,必然会扶助弱者。

王应的一番话说明他是深谙世情的,在这点上,他要比“老妇人”(王敦经常称呼他兄长王含为“老妇人”)强得多。

柔被弱者利用,可以博得人同情,很可能救弱者于危难之间。

弱者之柔很少有害,往往是弱者寻找保护的一个护身符,柔被正者利用,则正者更正,为天下所敬佩。

正者之柔,往往是为人宽怀,不露锋芒,忍人所不能忍。

当然,柔还有可能被奸者、邪者所利用,这就很可能是天下之大不幸。

他们往往欺下罔上,无恶不作;在强者面前奴颜卑膝,阿谀奉承,在弱者面前却盛气凌人,横行霸道,他们以柔来掩盖真实的丑恶嘴脸,让人看不到他的阴险毒辣,然后趁你不注意时狠狠地捅你一刀。

这才是最可怕的。

严嵩是一代奸相,可谓赫赫有名,恐怕要永留大名于青史了,但是他奸得确实很有水平,把皇帝玩得团团转。

奸贼在皇帝面前往往是以忠臣的面孔出现的,总是显得比谁都忠于皇上忠于天朝;而在皇帝背后却欺凌百姓,玩弄权术,恶名昭著。

正是这种人才善于耍手腕,以他的所谓柔来战胜对手,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们往往长于不动声色,老谋深算,满肚子鬼胎,对手往往来不及防备便遭到暗算。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总是毕恭毕敬的模样,一般而言,这样的人在与人交际时,大都低声下气,并且,始终运用赞美的语气。

因此,初识之际,对方往往感觉不好意思;但是,交往日久,就会察觉到这种人随时阿谀的态度,而产生厌恶。

观察了解这种类型的人的幼年期,多数受到双亲严厉且不当的管教,而致心理扭曲。

总是怀抱不安与罪恶感,心中有所欲求时,就受到内在自我的苛责。

久而久之,这些积压的情绪经过自律转化,就现形于表面。

这样的表象,是他们所自知的,却是难以修正的,因为借着毕恭毕敬的态度,他们才能平衡内在的不安与罪恶感,并且压抑益深,态度益甚。

也就是说,他们外表的恭敬,并非内在的反映。

这种人常常过分使用不自然的敬语,常是敌意、轻视、具有警戒心的表示。

因为常识告诉我们,双方关系好时是用不着过多恭敬语的。

比如:贵府的千金真可爱!你丈夫又那么健康,实在令人羡慕……类似口头的礼貌,并不表示对你的尊重,而是表示一种戒心、敌意或者不信任。

公平地说,毕恭毕敬的柔弱者,大多并非是什么恶人邪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