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改进孩子学习习惯全攻略
47762100000044

第44章 预习让学习事半功倍

当你全神贯注时,你完成工作的速度和效率会相当惊人,就像是一个广角或可调焦距的镜头,只要缩小焦距,你就可以朝着你所想的方向前进。

——吉米·罗恩(世界顶尖的潜能大师)

肖老师工作的时间不长,为了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她开了几次主题班会,这次班会的主题是关于预习的问题。在班会召开之前,肖老师私下里已经向部分同学们征询过这一问题,发现不少孩子对于预习并不在意,认为预习效果很差,不如上课的时候仔细听。肖老师并不认同这种看法,于是就组织了这次主题班会:预习面面观。

在班会上,孩子们畅所欲言:最近的一次预习是什么时候,自己一般在什么时间预习,预习哪些科目,采用什么方式,对于上课有无效果,预习与不预习有没有什么差别等等。

王强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说:“我想不起来自己最近一次预习是什么时候了,好像很久都没有预习过了。什么时候有时间,什么时候就提前看看书,谈不上什么方法,随便翻翻课本。预习的话,上课的内容熟悉一点,听讲好像容易些。不过没有什么明显差别。”

总结起来,多数同学都不重视预习问题,有空就看看书,没空就算了,没有什么计划。至于预习时间和预习方法,大家也没有什么想法,都是很随意,感受不到预习的效果。

肖老师的这一调查很有代表性。不少孩子不重视预习。但是,在心理学和学习论中,很多教育家都强调预习的重要性,认为好的预习可以对课堂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而孩子们反映预习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应是他们缺乏时间安排和规划,没有注意方法。如果能够在这些方面改进一下,会有较大改善。

课前预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明显的提高孩子学习的效率,激发孩子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预习可以使孩子的学习有针对性,减少盲目。孩子经过预习再去听讲,上课的积极性和目的性往往比没有预习时要强。实际上预习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再加上个人能力的限制,因此,不可能在预习全部领会教材的内容,总会遗留一些不懂的问题,盼望着上课时得到解决,这样,听课时的积极性和目的性自然就比较强了。

预习可以使孩子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系统化。著名专家杨再隋教授也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孩子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已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时必要的。孩子在预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地方,在求知欲作用下,会自主地回想以前学过的知识点,来帮助解决新的问题,这样,就构成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预习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有了课前预习基础后,孩子的课堂听课就可以提前思考问题,或是在老师提出问题尚未给出解答时,自己便提前认真思考,提出自己的设想、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以积极参加集体讨论,也可以对老师即将要讲解的例题自己先做一遍。

总之,孩子的思考活动要尽可能地赶在老师讲解之前,然后把自己所想的与老师的或同学们的见解做一番对比:自己错了,想一想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错;自己对了,也想一想自己成功的经验和体会,有无不足之处,有无更好的解决方法。

可见,预习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不但不能淡化,而且要大力强化,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提高预习的效果呢?

首先,对预习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的孩子对预习缺乏认识,每天疲于应付作业,所以会说:“作业太多,没有时间提前看书!”缺乏自信的孩子认为:“老师没有讲过,所以看不懂!”还有怕麻烦善找借口的孩子会说:“都预习了,还上老师的课有什么用?”由于对预习的偏见、忽视以及方法上的不当,也就直接影响预习的效果。

如果没有从一件事情中深刻体验到好处的话,这种事情就会得不到强化和巩固。如果对预习的方法、意义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能更规范地开展预习,使预习成为学习的习惯,对孩子学习产生很大的促进后,预习的行为也就容易得到巩固和继续。

其次,合理安排预习的科目。现在的孩子学习科目繁多,如果在预习的时候没有计划的把所有的科目都加以预习,肯定会出现疲惫、时间不够、预习质量难以保证等一系列的现象。所以,预习前必须解决好安排预习科目的问题。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科目都需要用同样的精力来预习的,一定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于自己擅长的科目来说,只需花一少部分的精力就可以达到预习的效果,而对于那些自己感到吃力的科目,就必须集中精力来预习。

另外,在安排预习科目顺序的时候,可以按照难易程度的不同来搭配不同的科目,也可以注意文理的搭配。因为人的大脑在连续做同一件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容易会造成脑力疲劳。适当的调节,不仅可以减少脑部疲劳,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预习的效率。

第三,合理安排预习的时间。课前预习所花费的时间要因人而异,对于学习较好的孩子,只需花费少量的时间,因为他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很少遇到听不懂,或者是不明白的情况,预习的目的只是为了理清教材体系和听课的条理。所以,抓住每节课的空当时间预习是对于学习较好的孩子应该应用的效率最高的方法,对于学习较薄弱的孩子,预习应该更细致和深入一些,应在前一天就开始进行。

第四,找出教材中的重点和疑点。预习时,一定要把新课内容的重点和疑点找出来,然后把重点和疑点带到课堂上去。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所找的重点和疑点时,一定要认真地一边听、一边思考,听出老师讲解的思路。如果孩子在经过老师讲解后,仍然对有些问题感到不明白,就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向老师发问,直到把预习中找出的疑点弄明白为止。

最后,针对不同的学科采取不同的方法。预习时,不能千篇一律,不同的学科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预习,抓住不同的要点。比如,预习文科时,要把重点放在排除生字、生词、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写作风格上;预习理科时,要把重点放在数学的定理、定律、概念和原理上等等。

好的预习方法,可以让孩子们在预习的时候避免盲目无头绪的情况,帮助孩子们更好的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