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心细的孩子会成功,因为孩子只有胆大心细,才能成为生活的主人和强者,才能真正赋予生活以美善,才有新发展,才能体现人的尊严与荣耀。丧失生活的勇气,成了胆小鬼、可怜虫,不能面对生活的挑战,就会丧失生活的一切。不思考、鲁莽、轻率,就会搅乱生活的秩序。胆大心细才能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应付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机。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胆大心细的优点呢?
◆首先为孩子设立一个标准
父母要告诉孩子胆大心细的标准。不少孩子认为胆大就是不怕死,敢打敢冲,这种理解是肤浅的、片面的。父母要告诉孩子如何胆大才是正确的。为朋友义气打伤同学不是勇敢,在课堂上起哄不是胆大,与老师对抗、不做作业、翻越街上的栏杆、骑飞车都不是勇敢。真正的胆大、勇敢应该体现在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尊严、家庭的名誉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上。
胆大体现在学习、工作和思想斗争各个方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不怕危险,但不莽撞。如不怕黑暗,不怕独自在家和独自赶路,不怕动物,不怕严冬酷暑,不怕牺牲。其二,不怕困难。不畏学习艰苦,不畏路途遥远,不畏新任务与新变化。其三,勇于斗争。勇于承认错误,勇于同坏行为和坏思想作斗争。其四,不惧痛苦。不怕打针吃药,不向病痛屈服。
心细即在行动之前对事情正当与否、如何行动有迅速而周密的思考,因而行动起来面面俱到,有条不紊。一个人只有心细,办事才会稳妥。父母要让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让孩子做到凡事三思而行。
◆为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勇担生活的重任、勇斗歹徒,会让孩子自豪和崇敬。相反,父母若怕困难、对黑暗流露出恐慌、在歹徒面前吓得发抖,就会让孩子感到羞愧,从而消极地影响孩子。
另外,用勇敢者的形象感召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在历史传记和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勇敢人物的故事。父母可以讲机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舍己救人的赖宁、克服困难捐助贫困学生的小学生李扶阳。可以讲历史故事,如“李寄斩蛇”的故事,小女孩李寄冒着生命危险,砍死大蛇,为民除害。父母还可以与孩子共读有关勇敢者的文学作品,如《红岩》。作品中的英雄人物会激发孩子真正的勇敢精神。
◆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孩子胆大心细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父母要多给孩子实践的机会。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就注意孩子勇敢精神的培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居里夫人把大女儿带到战争前线救护伤员,让她在艰苦环境中锻炼。1918 年,居里夫人要两个女儿留在正遭德军炮击的巴黎,并教育她们:在轰炸的时候不要躲到地窖里去发抖。
父母要大胆地让孩子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独立承担责任。当然,父母给孩子锻炼胆大心细的机会,也要进行相应的知识教育。知识可以帮助孩子消除恐惧,也可教会孩子如何勇敢。如带孩子爬山时,告诉孩子如何跋山涉水。带孩子上街时,告诉孩子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知识。
◆不要恐吓孩子
孩子怕某物、某种情境,常与父母的恐吓有关,如父母在黑夜里吓唬孩子说房外有“鬼怪”、“坏人”,结果孩子害怕黑暗。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参加夜间活动,鼓励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鼓励孩子在课堂上大胆发言。
◆让孩子自己多思考
让孩子胆大,重要的是教孩子如何胆大,这就要养成孩子遇到问题多思考的习惯。一方面,父母要让孩子思考自己行为的意义。让孩子知道走夜路是勇敢的表现;体育比赛不怕累是为班上争荣誉;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是为了学习进步和掌握知识;勇斗歹徒是为了人民生活的安宁等。父母要引导孩子把他对行为的正确理解化作道德观念。一旦养成了道德观念,孩子的勇敢行为就会更自觉、更自然。另一方面,父母要让孩子思考如何实施勇敢行为,不能盲目。他就有了做出勇敢行为的心理准备。如交给孩子新任务,引导孩子提出完成任务的方案;孩子当了班干部,让孩子思考怎样发挥一个班干部的作用,如何做好工作。孩子思考得越多,他就越有胆量,行动就越果断,办事也就越细致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