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帮父母读懂幼儿心:儿童心理解读与教养行为引导
47844400000017

第17章 育儿案例解析(5)

那么,宝宝继续保持聪明的表现方式有哪些呢?通常来说,这些宝宝已经不满足于小学式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他们会提出很多问题,并且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从来不以获得表面的答案为满足。再有,他们对各方面的事情都有广泛的兴趣,同时会专注地去追求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每天都显得忙碌而安静。特别重要的是,他们开始展现出创造性与原发性思考,有非比寻常的想象力。

妈妈越焦虑聪明宝宝越被动

如果你的家里有个聪明宝宝,若他快乐而满足,同时幼儿园也能提供适当的刺激,那并不需要特别的帮助。但早期了解宝宝的天性和幼儿心理发展规律非常重要,如果宝宝的“玩中学”的方式不被妈妈理解,妈妈反倒表现得很焦虑,宝宝的学习能力被低估,孩子可能会采取一种被动消极的态度去面对妈妈设置的学习任务,而几个月或几年的问题行为、退缩、抑郁的心理及行为可能相随而生。

宝宝的聪不聪明牵扯哪些妈妈的心呢?一般说来,在工作上学习上特别要强的妈妈容易对宝宝的聪明更在意些;还有,羡慕别人学历的妈妈们,也特别希望宝宝能在学习上、大脑的聪明程度上补偿自己的失落感;再有,那些教养宝宝就要看到成绩的妈妈往往看到宝宝做游戏就容易焦虑,她们希望宝宝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为宝宝的聪明而焦虑的妈妈要注意了,每一个宝宝都是天才,即使是弱智和残疾的宝宝也有天赋才华,所以,妈妈根本不必要为宝宝的聪明而担心。孩子一生是全面发展的过程,幼儿时各方面发展得越圆满,长大后孩子的发展张力就越大;幼儿期间宝宝要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如感知觉动作、良好平稳的情绪、充沛丰富的情感、永不枯竭的好奇心、饱满而充实的生活方式、优秀而适应的个性社会性、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作息习惯、人际交往能力,这些都影响着孩子的聪明,而智力方面则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动手实践能力、创造力等。所以,要放手让宝宝尽情去做他想做的有意义的事,同时,妈妈们要做好宝宝们游戏中的“伴儿”。

专题12如何帮助宝宝学会自控?

孩子好像不会自控

只要是征征想要的东西,她一定要得到,玩具、食物、看电视、生气了想打谁,否则就气得大哭,妈妈经常心一软就答应她了。可是征征晚上睡觉也特别磨,劝征征上床睡觉是件特别费劲的事,征征总是磨着多玩会儿,上床了也要求妈妈讲故事,讲一个,再讲一个,讲一百个,最后妈妈只好跟征征大发脾气。可发脾气根本不管用,而且,征征能在接下来的几天,把妈妈发的脾气再还给妈妈!

自控力需要及早培养

像征征一样,不少宝宝都有自控力方面的问题:宝宝特别好动,注意力特别不集中真让人发愁;宝宝动不动就用大哭来要挟并且哭起来没完没了;宝宝一看动画片就不想关电视,控制不住自己,常让妈妈不耐烦;宝宝想要什么东西就一直磨,直到妈妈神经快衰弱时答应他为止。许多妈妈都谈到培养宝宝自控力是个大难题。

自我控制是人有意识地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语言行为的一种意志品质,是人的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证明自制力缺乏的人做事不考虑后果,只顾眼前利益,而且在长期利益失去之后又不能保持情绪的稳定,容易悲观、自责、沮丧、一蹶不振。如果在幼儿期间对孩子放任自流,一味地满足他们,一旦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想要的必须要立刻得到,否则就会大发脾气、难以忍受,这样会大大消磨他们的自制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不利,比如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早恋、游戏上瘾等。

宝宝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对个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极为重要,自我控制能力并非生来就有,它是孩子在后天的环境中,随着认知的发展和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让孩子从小学会控制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宝宝的自控差各有缘由

每个宝宝的自控表现都各有特点,其中的缘由更不尽相同,而且,宝宝虽然表现出自控力很差,而仔细分析背后的原因总是有情可原的,要真的想帮助宝宝学会自控,需要妈妈先分辨缘由,再实施有针对性的方法。

案例一:推倒积木,扔东西,到处乱跑

大成两岁半上的幼儿园,班上老师经常告诉妈妈大成在幼儿园的表现,说他自控力差,总干些“小坏事儿”,比如,小朋友玩堆积木时,他会跑过去一把推倒,然后跑到一边嘻嘻笑;看着窗外有人,就扔东西出去,别人上课时,他坐不住到处乱跑,坐着也会有小动作,说他,他又从不认错。

大成的妈妈开始认真在家观察他,发现儿子在家很省心,特别喜欢自由自在地玩,喜欢玩会动的东西,要是专心的话学新东西也很快,而且总说不喜欢上幼儿园。

大成的自控问题的关键主要在于两点,一是大成比一般的宝宝需要更长一些的入园适应期,老师和父母都耐心一些培养和等待;二是大成的天性非常自由好动,对于这样的孩子妈妈要在家里经常和孩子一起玩亲子互动游戏,不能让大成总自己一个人沉浸在游戏活动中,只有这样,大成更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案例二:在我家就是要我自己的玩具

阿豆的好朋友果果来阿豆家里做客,阿豆把家里的玩具箱一下子推倒,玩具洒了满地,两个人眉开眼笑地玩了起来,阿豆得意地向果果介绍自己特别喜爱的新玩具——高速小赛车,并且很有风度地对果果说:拿着,我给你先玩。两个妈妈也挺高兴,相互聊了起来,两个男孩子玩得多好啊。过了一会儿,阿豆和果果那边好象说话声音高了起来,好象阿豆也想要玩自己的新赛车,而果果还没玩够,阿豆妈训斥自己的儿子不懂得谦让弟弟,弟弟是客人,应该照顾他,阿豆委屈地一把扔了赛车,还借着蛮劲儿一下把果果推倒在地上,果果哇哇大哭起来。

阿豆觉得在自己的家里应该玩自己的玩具,而且他觉得自己让果果玩的时间也差不多了,也该轮到自己了。其实阿豆的需求是很合理的,妈妈不该直接训斥阿豆,而是应该建议让阿豆和果果协商一下,轮流玩,或转移一下注意力,比如“吃水果的时间到了”。宝宝的自控力都是有极限的,对于自己特别喜爱的玩具,而且是自己的所有物,并且在自己的家里,宝宝的自控能力相对弱一些是十分正常的。

几类培养宝宝自控力的游戏

游戏是宝宝们发展身心品质的主要学习活动,因此,妈妈可以根据自己宝宝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游戏,并在游戏中结合自制力、坚持性、自觉性和延迟满足这四项自控能力培养的要素,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1.操作性游戏

利用游戏材料,发展幼儿小肌肉,以控制手部精细动作为主要活动形式的游戏。例如自制拼图、拆卸旧物件、种小植物等。

在操作游戏中,对材料的操作和摆弄是激发幼儿游戏兴趣的源泉。由于幼儿会专注于手部动作和材料本身,所以在规则简单的情况下,幼儿的自控坚持性表现得比较突出。

2.娱乐性游戏

创设情境,使孩子通过模仿角色感受情节乐趣,从而使他在遵守游戏规则中学会控制自身情绪情感。例如:“老鹰捉小鸡”、“摸瞎”、“捉迷藏”等游戏。

一般,孩子对动作的控制要优于对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娱乐性游戏正是通过激发孩子兴奋的情绪过程,通过动作的控制来调整自己的情感。

3.运动性游戏

以大肌肉活动为主,让幼儿在走、跑、跳、钻、投、攀、爬等基本动作中,按照一定的竞赛要求来进行的游戏,培养幼儿运动控制灵活性等。

4.智力游戏

妈妈可以为宝宝选择一些逻辑推理游戏、注意力训练的游戏、多元智能的游戏,这样能初步锻炼宝宝理性面对问题的能力,宝宝遇到问题时,情绪就会稍微稳定一些,而不是急于用耍赖来表达自己。

专题13爱也会使宝贝脆弱吗?

宝宝好像过于脆弱

女孩儿果果特别娇嫩可爱,妈妈长得就很漂亮,果果长得像妈妈,妈妈觉得女儿的脸蛋和笑容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妈妈亲吻女儿的脸蛋永远都亲不够。果果的衣服,果果房间的家具和墙纸,妈妈都精心为果果选最好的,果果妈妈爱这个女儿胜过爱自己的生命,愿意为女儿做一切。

妈妈最近挺焦虑,女儿两岁多去了幼儿园之后,一直还挺听话的,老师也说果果适应性挺强。近些天果果就是不愿去上幼儿园,经常做出很为难很痛苦的样子,可怜巴巴地含着眼泪看着妈妈说:妈妈,我太累了,我在家休息一天,我喜欢你,妈妈,我爱你。

每逢这个时候,妈妈不像坏脾气的妈妈那样简单粗暴,相反,是倍加关心,她总会很同情地看着女儿,蹲下身来,搂抱住女儿,一下又一下亲着果果的脸,说的话比女儿还动情:好宝贝,亲宝贝,你乖乖地去幼儿园,妈妈下午就去看你,我陪你上轮滑课,这样,我就能第一个接你了。女儿亲了又亲妈妈,妈妈也回应着,同时,抱了又抱果果。可尽管妈妈极尽耐心,果果还是在幼儿园门口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果果的哭声揪着妈妈的心,妈妈也每次含泪地看着果果老师拉着果果的小手进幼儿园大门,消失在楼门口,妈妈真希望自己换成果果的老师,就这样牵着女儿的手,紧紧地牵着,走一辈子。

是妈妈的爱让女儿这么脆弱吗?

如果是朋友这么说、老师这么说,妈妈都能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平时太溺爱果果了?可偏偏是果果爸这么说自己,果果妈尤其不能接受!不为什么,就是丈夫一张口,果妈就想给他堵回去,她对丈夫任性已经习以为常了。随着果果对上幼儿园这件事的抵触情绪愈演愈烈,果爸对果妈的责备也越来越重,说都是果妈惯的,别跟孩子那么腻味,你越腻着她,她越娇气,越离不开你。而且果爸还准备就在近期,找个时间,好好批评一下果果,让果果自己担待一下自己的事情,别什么事情都找妈妈。妈妈都跟爸爸急了:宝贝本来就脆弱,你那么大声音训果果,宝贝女儿还不得受心理刺激啊?!爸爸也快急了:你这么惯着她,将来刺激她的人就不是我了!果果妈想象不到还有什么人能刺激果果,只是,她坚定地认为,幼苗就是要呵护,任何灵丹妙药都抵不上妈妈的爱。

可是,果果对妈妈的“折磨”也开始升级了,果果会找各种理由拖延晚上睡觉的时间,一趟一趟地上厕所,幼儿园老师也反映果果不睡午觉,一遍一遍地上厕所,每次上厕所都告诉老师,而且眼睛紧紧盯着老师说:老师,我要尿尿。老师说,你不用跟我说了,你自己去吧。可果果每次都告诉老师,为什么呢?因为原来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果果频繁尿尿,老师就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就接孩子去看病了。果果盯着老师看,就是为了让老师再给妈妈打电话,这样老师就能来接妈妈了。

妈妈的“关怀强迫”会使宝贝脆弱

果妈说,自己小时候,妈妈就是这样对自己的。让她回忆当时是她更需要妈妈,还是妈妈更需要她。她沉思一会儿说,幼小的时候当然她也需要妈妈,但另一方面她也觉得妈妈需要她,离不开她,她要陪着妈妈才安心。

如果稍微仔细观察果妈,你就会发现,果妈说话速度很快,开心的事情,她会急匆匆地说出来,不开心的事情,更会使她焦虑。妈妈这样说话吐气,宝贝也会感同身受地模仿。要知道,孩子是用身体来学习身体、用感觉来学感觉的,幼儿的心理发展是感知觉动作思维,尤其是对于离他血缘最近朝夕相处的妈妈,举手投足、话音神情都对妈妈极尽模仿和学习,可急匆匆地焦虑地来表达爱的方式并不符合生命的健康规律,更不符合幼小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孩子常常会感到气息不均匀,内脏活动、内分泌、神经系统都会受影响,精神自然受影响。

当今,像果果妈这样的职业女性真的是十分辛苦而且可敬,她们有学历、有知识、有爱心,对生活有着很高的理想,工作上和男人同工同酬,家里她们想奉献爱心。然而,关注点过多时,她们的精力往往分配不够,就容易对孩子的爱也“快节奏”起来。所以,请辛苦的妈妈对宝贝慢慢地说话,慢慢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