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光踢椅子
把人的生活改造得更美好才重要,而不是整日沉溺在自怜的深渊。
有一日,我正在学步的小女儿丹娜想将一把小椅子搬到厨房里去,因为她想站上去拿冰箱里的东西。我一看到这一情景,急忙冲过去,但还是没来得及防止她从椅子上摔下来。当我扶起她,看她摔伤没有,这时只见小女儿朝那张结结实实的椅子狠狠地踢了一脚,并且还十分生气地骂道:“就是你这坏家伙,害得我摔倒了!”
如果你留心一下幼儿的生活,你一定会听到或见到更多类似的故事。对孩子们来说,他们的这种行为是极其自然的。他们喜欢责怪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或是毫不相干的人物,似乎这样就可以减轻自己跌倒的痛苦。他们的这种表现当然是正常的。
但是,假如这种反应行为模式和习惯一直持续到成人期,那可就麻烦了。自古以来,人们就普遍存在着一种诿过于人的不良倾向。偷吃了禁果的亚当,就最后把过错全都推诿于夏娃身上:“就是那妇人引诱我,我便吃了。”
一个人迈向成熟的第一步应该是敢于承担责任。我们生活于世,就要面对生命中的许多责任,绝不可在受难或跌倒的时候,像孩子一样去踢椅子出气。
那为什么有如此众多的人都喜欢诿过于人呢?细想一下也不奇怪,因为责怪别人比自己担负起责任肯定要容易得多。想想你自己,你是否经常喜欢责怪父母、老板、师长、丈夫、妻子或儿女,我们甚至喜欢责怪先祖、政府,以及整个社会,甚至责怪自己不应该来到人世。
对那些不成熟的人来说,他们永远都可以找到一些理由——当然是外部环境的理由——以解脱他们自身的某些缺点或不幸。比如,他们的童年极为穷困、父母过于贫苦或过于富有、教导方式过于严格或过于松懈、没有受过教育或健康状况恶劣等等。
也有人埋怨丈夫或妻子不了解自己,或是命运与自己作对——你有时不禁要感到奇怪:为什么这整个世界要一致起来欺负这些人呢?对这些人来说,他们从没想到要去克服困难,而是先去找一只替罪羔羊。
我还记得,我的一名学员有一天下课之后跑来找我。那天,我们的课程是训练学员记忆别人的姓名。我记得那位学员向我这么说道:“我希望你不要指望我能记住别人的姓名,这正好是我的弱点。我一向记不住别人的名字。”
“为什么呢?”我问道。
“这是我们家的遗传。”她回答道,“我们家族的记忆力一向都不好,所以,我也不期望在这方面有什么改善……”
“小姐,”我诚恳地说道,“你的问题不在遗传,而是一种惰性。因为你认为责怪家族的遗传要比努力提高自己的记忆力要容易得多。请你坐下,我来证明给你看。”
我帮助她做了几个简单的记忆训练。由于她十分专心,因此效果良好。当然,要她改变原有的观念需要一些时间,由于她愿意接受我的建议,终于克服了困难,记忆力大有改善。
如今的为人父母者,除了记忆力衰退之外,还有各种大小事情会遭受儿女的抱怨,范围从掉头发到日常生活的许多挫折等。
举例来说,我认识一名年轻女子,她常常抱怨自己的母亲如何影响她的一生。原来这个女孩还很小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守寡的母亲只得外出工作,以维持生活并教育年幼的女儿。由于这位母亲能干又肯努力,因此后来成为极有成就的女实业家。她细心照护女儿,让女儿受最好的教育,但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她的女儿把母亲的成功视为自己最大的障碍!
这名可怜的女孩子宣称:自己的童年完全被毁坏了,因为她随时处在一种“与母亲竞争”的生活状况里。她的母亲迷惑不解地说道:“我实在不了解这孩子。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努力工作,为的就是想给她一个比我更好的机会,创造更好的条件。但实际上,我只是给她增添了一种压力。”
奇怪的是,像乔治·华盛顿,他虽然没有高贵出身或功绩显赫的父母,但他一样能推动历史,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亚伯拉罕·林肯,他幼年的物质条件极为匮乏,一切须靠辛勤劳动,这也没有对他产生什么不良影响。而且林肯也没有想着去责怪他人。他曾在1864年做过这样的陈述:“我对美国人民、基督教世界、历史,还有上帝最后的审判——均负有责任。”
这可说是人类史上最勇敢的宣言。除非我们也能在其他人面前以同样的勇气承担下自己的责任,否则我们就还不算成熟。
最简单、也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逃避责任的方法,就是去找一位心理医生,然后躺到他的诊疗椅上,花一整天时间谈论我们的种种问题,以及为什么我们会变成目前这个模样的原因。这也是极奢侈的一种现代高级享受。
假如有人告诉你,你的一切麻烦均来自幼年时期不正常的待遇——如占有欲过度的母亲,或专治过度的父亲——假如这样的说法能让你觉得舒服,并且价钱又付得起的话,我倒不反对你就这么样一辈子依靠心理医生的支持。
威廉·戈夫曼医师曾写过一篇极精彩的论文《乳儿精神病学》。文中提到目前日益增多的“心理密医”,是如何把大家宠坏了。戈夫曼医师指出,许多向心理医生求助的人通常喜欢“为自己的弱点及与世俗格格不入的行为找出一个心理学上的借口。”这样他们就似乎得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安慰。当心理学一直为那些不能面对成人世界的人寻找托辞的时候,更有许多人继续把他们的诸多困难,归咎于外在的各种因素。
在较早时期,星相学是人们热衷的对象。“我的生辰八字不好”或“我没有一颗幸运的行星护佑我”,这些都是16世纪时,人们对许多困难或不幸最常做的解释。
但是,莎士比亚在《恺撒大帝》一剧当中,却让罗马名将恺撒说出如下的话:“亲爱的布鲁塔斯,这过错并非由于我们所属的星辰,而是我们有一种听命的习惯。”
假如你相信《圣经》中对耶稣事迹的描述,你便会明白耶稣最引人注意的品质之一,便是他择善固执、毫不妥协的性格。当有人找他帮忙或医病的时候,他不会浪费时间去细查对方的潜意识,或去找出何人或何事该为此人目前的困境负责任。
“拿起你的被褥回家吧!不要再犯罪,你的罪已被赦免……”
耶稣的态度很显然是表示:把人的生活改造得更美好才重要,而不是整日沉溺在自怜的深渊。
英国的都铎王朝有个奇怪的习俗,就是王家的小孩都请有一名所谓的“挨鞭子的男孩”。由于冒犯皇族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因此王家的小孩也不可随便侵犯。但小孩难免都有顽皮不守规矩的时候。为了让属下谨守不冒犯皇族的规定,便用钱请来一个“替罪羔羊”,以承受王家小孩应受的责罚。据说这种职位还相当热门,许多人都抢着要做。这不仅是因为可以支领薪水,也是因为以后可以进一步进入王家工作,因此成为许多人追逐的目标。
当然,这种行业目前已经不存在,但对许多幼稚或不成熟的人来说,这种“替罪羔羊”的形式仍然存在。假如他们找不到人可以当做责怪的对象,还可以责怪多变的时代、现代生活的不安全感、国际形势的混乱及其他耸人听闻的情况等等。
前不久,我和一位朋友一起参观一个书展。那位朋友时常自诩自己现代艺术的知识十分丰富。我当时看到一幅画,作风十分草率,便无意中说出自己的感觉。我对那位朋友说:“我家里有个3岁小孩,搞不好可以画得比这更好。假如这是艺术,我便是米开朗琪罗了。”
朋友回答道:“你对人类精神的痛苦,难道没有丝毫感觉吗?这位艺术家所要表现的,是原子时代人类所受的压力与迷惑。”
不错,就连一位画得不知所云的艺术家,也可以把自己的无能归罪于原子时代!
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假如原子时代能对人类带来任何希望或满足,而不是破坏或死亡的话,则我们需要的是坚强、成熟的个人,即那些能够、而且愿意为自己行为承担责任的人。
对那些希望自己不仅是长大,而且是迈向成熟的人来说,他们的第一个规则应该是:
要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光踢椅子!
困难并不意味着不幸
对喜欢规避责任的人来说,困难则成了最好的挡箭牌。
我十分欣赏一位名叫爱德华·道喜的人。他在我家附近经营一家租车店,专门出租高级客车。他很善于听人讲话,心胸开阔,又喜欢接受新事物,因此具备多项才能。有一天,我和他谈到一个话题,我们认为那些伟人和成功者通常也都是能够克服困难的人。接着,爱德华问我:“你听说过一位名叫纳达尼·包德齐的人吗?”
我问他是不是一位对航海术相当精通的人。
“不错,就是他!”爱德华说道,“纳达尼·包德齐生于1773年,享年65岁。他在10岁之前,大部分是以自修的方式学习,如拉丁文等。因此他能阅读牛顿的《数学原理》。到21岁时,他已经算是一位相当优秀的数学家了。由于他喜欢航海,又开始学习航海术。据说,在一次航程里,他教导全体船员(包括船上的厨子)如何用观察月亮与星座的关系来计算船舶的位置。后来,他写了一本有关航海术的书,并且成为经典之作。这对一个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的人来说,实在不简单,你说是吗?”
我十分赞同爱德华的观点。包德齐的确是个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的人。也许没有人告诉过他:“要想当一名科学家,大学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训练。”因此,他能不顾一切向前冲,并且用自学的方式得到各种必要的知识。对纳达尼·包德齐或爱德华·道喜这类的人来说,困难只不过是一句无聊话。
对喜欢规避责任的人来说,困难则成了最好的挡箭牌。你也许听过许多人把失败原因归咎于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对这些人来说,假如他们真的上了大学,他们仍能为自己找出许多理由。而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则不会如此,他们会想办法去克服困难,而不是找借口去规避困难。
亚历山大·贝尔有次向朋友约瑟·亨利抱怨自己的工作不顺利,认为那完全是由于自己缺乏有关电机方面的知识。约瑟·亨利是华盛顿区一家工学院的校长,他虽然同意贝尔的说法,却没有向贝尔说:“真不幸,亚历山大,你没有机会学习电机课程真是太不幸了!”
他也没有告诉贝尔该如何去申请奖学金,或如何向父母请求帮助。他只是简短地告诉他:“去读吧!”
亚历山大·贝尔果然就去攻读有关电机的课程,最后并成了历史上对传播科学极有贡献的人。
那么,贫穷会不会是失败最有力的理由呢?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是爱荷华一名铁匠的儿子,后来又成了孤儿;IBM的董事长托马斯·沃森,年轻时曾担任过簿记员,每星期只赚两美元。这些著名的成功人士,都没有认为贫穷是他们的障碍。他们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工作上面,因此根本没有时间去自怜。
罗伯·路易·史蒂文森一生多病,却不愿让疾病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与他交往的人,都认为他十分开朗、有活力,并且所写的每一行文字也充分流露出这种精神。由于他不愿向身体的缺陷屈服,因此能使他的文学作品更多彩,更丰盛。
历史上,许多举世闻名的人物都有身体上的缺点。如:拜伦爵士长有畸形足,朱利亚斯·恺撒患有癫痫症,贝多芬后来因病成了聋子,拿破仑则是有名的矮子,莫扎特患有肝病,富兰克林·罗斯福则是小儿麻痹症的病患者,而海伦·凯勒更是从小就又聋又盲。
谈到女演员,我们不能不提到“女神莎拉”。莎拉是个私生女,而且长得并不出众,因此童年时代饱受折磨,生活似乎完全没有指望。但她克服重重的困难,后来终于成为舞台上不朽的人物。
我有一位好朋友的儿子,长得十分高大英俊,就是自小患有口吃的毛病。这男孩在学校里的成绩一向很好,也很为同学所欢迎。从小学开始,他的父母就为他找过许多心理专家和口吃治疗专家来帮忙,却没有什么成效。
一天,男孩回家告诉父母,说是他将代表全体毕业学生在毕业典礼上致辞,男孩并兴致勃勃地立刻开始准备讲稿。男孩的父母亲也提供不少意见帮助他准备讲稿,但一直都没有提到该如何在演讲时避免口吃这个老毛病。
毕业典礼终于来临。当天晚上,男孩起立开始发表演讲。他站得挺直、端正,会场观众都鸦雀无声地注视他,因为许多人都知道男孩患有口吃的毛病。男孩一开始讲得很慢,但很有信心,接着便很顺利地把15分钟的演讲说完,没有丝毫凌乱或迟疑的地方。等他讲完之后,全场报以热烈掌声,因为大家都知道,这男孩是如何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陷和困难,理当得到应有的赞赏。
住在新泽西的卡尔顿·葛立夫是个生意人。一日,他开车经过莫里镇的一个十字路口,正好见到一名眼盲的少妇,牵着一条狗要穿过街道,卡尔顿急忙踩住煞车停了下来。
不多久,一名男士走到卡尔顿的车旁,说明他是那名少妇的训练师。
“以后请不用紧急煞车,像刚才那样。”他解释道,“这狗是训练用来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假如每部车子都像刚才一样停下来,狗会以为这是应有的状况,而不会特别警觉。这么一来,一旦有车子不这么停下来,事故便会发生了。”
这故事留给我极深的印象。不仅是因为那位训练师言之有理,而且是因为得知那名少妇能采用这样的训练来克服自己的缺陷,继续自己正常的生活。
这些人都是具有成熟心灵的人。他们不会陷于自己的困难当中,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它、接受它,然后想办法加以克服、解决。他们不会去乞怜,不会绝望,也不会去找借口逃避。
洛埃·史密斯曾写过一本极富鼓舞性的传记《一个完整的生命——在死神的门口》,写的是有关艾莫·赫姆的故事。艾莫·赫姆出生在俄亥俄州的亨特维,当时他的医师如此说道:“这婴儿活下来的机会不大。”
但是赫姆还是活下来了。虽然90年来,他因右半身严重受伤而时常痛楚不已,但他还是没有向死神屈服。由于他不能从事劳力工作,便转而努力阅读。1891年,也就是他28岁的时候,他成了卫理公会的传道士。他曾历经两次致命的事故,都没有因此而失去信念,反而引起有名的巧克力制造商约翰·惠勒的注意,在经济上加以援助。几个月之后,这位倒在死神门口的传道士,顺利地出了院。
艾莫·赫姆开始兴建教堂、募集传道基金,并时时帮助当地的学校和医院。这名“单肺传教士”募集了将近300多万美元,以从事他认为有意义的慈善活动。到了69岁的时候,他“告老退休”,但还是继续工作。他又举办了上千次的讲道、写了两本书、为教会和其他慈善机构募集了50万美元,并且担任20余所专业学校的董事,个人曾捐助5万美元以兴建在加州大学附近的一所教会。
艾莫·赫姆从不知“缺陷”这两字的意思。他只知道自己有生命,而且这生命有个目的。他已把自己有生的九十多岁充分使用,并使自己的名字成为“勇气”的代名词。
在这个高速的原子时代,处处强调年轻与活力,致使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不免要感叹自己的“缺陷”。有时,他们会感到自己过时了,就要被放进废物堆里了。
我记得好几年前,纽约卡耐基训练班里有个身材瘦小、年纪已74岁的女学员,她坦然承认不知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余生。
这名女学员曾当过教员,一直到强制退休才停止。她的储蓄不多,因此必须时时保持忙碌,这对经济和精神上都十分重要。由于她曾担任过教员,有很多教学经验,因此便到各个幼稚园去讲故事。她的故事都经过特别挑选,并且用幻灯片来加强效果。
听了她的话之后,我鼓励她把这当做事业来做。
也许受了我的鼓舞,这名女学员开始了她的晚年事业。她知道,年纪并不是一种障碍或缺陷,相反的,由于多年的教学经验,她现在更有能力把故事讲得更好,更动人。
她先去找“福特基金会”,因为这个组织一直很积极推动文化工作。她把计划写下来,内容包括许多为幼稚园学童所设计的故事节目。她不仅用口讲,并且拿东西让大家看,因此很容易被接受。她充满温馨和富有戏剧性的讲述方式,使她大受欢迎。
如今,这名女学员已把自己的热忱和信心带到美国各地,并把欢乐带给成千上万个孩童。她不愿让自己的年纪成为障碍或偷懒的借口,她不说:“我太老了,没有办法工作谋生。”相反的,她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经验,然后把构想付诸行动,因此做得非常成功。对这么一位74岁的人来说,岁月并没有使她变老,而是变得更成熟。年纪对她不但不是缺陷,反而是一大助力。
萧伯纳对那些时常抱怨环境不顺的人很感厌烦。他说:“人们时常抱怨自己的环境不顺利,因此使他们没有什么成就。我是不相信这种说法的。假如你得不到所要的环境,可以制造出一个来啊!”
事实是,假如每个人成天都认为环境不好,当然就会把自己的过失诿诸“缺陷”或种种其他原因。在我年轻的时候,常因自己长得比别人高而气馁不已。经过好几年之后,我才逐渐明白,身高跟其他许多与生俱来的条件一样,可以有好处,也可以有坏处,完全看自己的态度而定。
假如别人有两条腿,而我只有一条腿;假如别人富有,而我比较贫穷;假如我长得胖、瘦、美、丑、金发、黑发、害羞或进取——无论哪一点使我与众不同,都很可能成为我的缺陷——只要你自己这么认为!
不成熟的人随时可以把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看成是缺陷、是障碍,然后期望自己能受到特别的待遇。成熟的人则不然,他先认清自己的不同处,然后看是要接受它们,还是加以改进。
因此,如果你想使自己变得成熟,第二个规则是:
不要在乎困难,也许它是一种幸运的开始。
拥有自己的信仰
人不是因为没有信心而跌倒,而是因为不能把信念化成行动,并且不顾一切地坚持到底。
假如我问你是否相信美国是个充满机会的国度——也就是说,只要能力与精力许可,人人都能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你极有可能会回答:“是。”一声清脆而响亮的“是”,并且还会有别人在旁边摇旗呐喊,表示赞同。但是,你相信的程度如何呢?假如你此时正失业在家,完全没有收入,新的工作又全然无望,你仍会相信这种说法吗?你不但相信,而且会采取行动以证明此话的真实性吗?
有个人便如此相信,他名叫雷纳·川伽,住在密苏里州独立市的雷德街。在1928年,川伽先生继承了一笔价值10万美元的产业。但到了1938年,他却宣告破产。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我的父亲不但事业成功,而且为人慷慨。在我高中的时候,只要我需钱花用,他都允许我随时用银行的账号开支票。到了我上大学的时候,我更是精于此道了。我完全不知钱的价值,更不知道要用什么方法去赚取,我只知道如何用父亲的账号去签写支票。
我这样的生命方式一直继续到父亲过世。父亲去世的时候,留给我一块相当大、而且十分值钱的土地,位置就在密苏里河下游靠近莱新顿一带。我开始以农夫自居,但不多久,大萧条横扫全国各地,我第一年的财务便呈现严重赤字。我抵押了一片土地去偿还债务和填补银行存款,但不景气。继续维持下去,使我不得不把那片抵押的土地以极低的价格卖出。由于我仍然需钱花用,便又以同样的方法陆续把田地抵押,并最终卖出去。
最后,算总账的日子终于来临了。我知道我已一无所有。假如我要继续活下去,得出去找一份工作——那是我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我苦不堪言,夜晚都不能入睡。我唯一的技能是开支票,但这方法已行不通了。我完全不知所措。
一天晚上,我从噩梦中醒来,终于知道自己必须面对事实。我对自己说,滑雪橇的童年日子已过,现在你已长大成人,当然行事也要像个大人。起来吧,要起来工作!
除了面对自己的困境之外,我也开始找出自己究竟信仰什么。以前,我一直人云亦云地认为美国是个充满机会的国度,只要努力,便能达到追求的目标。如今,虽然正值萧条时刻,工作机会不多,但我个人仍有一些长处。
我的健康情形良好,有一份大学文凭和一些商业知识——又有从失败和错误中所得到的经验和体会。现在,我需要的是采取行动,而不是浪费时间去感叹自己的不幸遭遇。
我完全了解自己的生活和想法。对我来说,找份工作并不容易。但是,我不能让自己颓丧下去,我必须强迫自己用信心来取代恐惧和疑惑。我要相信这个国家是个充满机会的地方,只要有决心,人人都可争得一席之地。就是这份信念,使我能够不轻言放弃。
这份信念终于得到证实。我在堪萨斯市的一家财务公司找到工作,并在那里愉快地工作了4年。后来,我辞去职务,再度回到农地上。这一次,事情进行得顺利多了。我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信用,并逐渐扩大事业的范围。我买进卖出,便获得不少利润。感谢多年来失败给我的教训,这一次,我是走上成功之路了。
我失去的产业,都被我再度赚了回来。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但更重要的,是把这些宝贵经验都传给了两个儿子。这比单独只给他们财富要有意义多了。
由此可知,我们必须信仰某些事物。但是,假如我们没有就此信仰去采取行动,一切仍然无用。只有信心而没有作为,是无济于事的。
川伽先生的故事是迈向成熟的最佳例证——他从一个被娇宠、不知责任为何物的男孩,在一夜之间认清自己不但要有所信仰,并且要因此采取行动来印证这个信仰。在此之前,川伽先生像孩童般的逃避现实,但是,他对美国的信心,使他能像成人一样再度面对现实。
《如何度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作者约翰·席勒告诉我们:“成熟必须靠学习得来。”而且通常必须经过心瘁的苦难才能学到。这也正是李莉安·赫德里所学得的教训。
赫德里太太住在加拿大的沙卡契文市,是个快乐、平凡的家庭主妇。她的生活一直顺遂无事,直到有天发生一场可怕的车祸,使她毫无防备地掉入一个大深沟里。
起初,大家以为赫德里太太的脊椎骨断裂,后来,根据X光显示,虽然她的脊椎骨并没有碎开,但骨骼表面仍因擦伤而长出刺状物。医生吩咐她卧床静养3个星期,并且,还带来另一个坏消息。
医生告诉她,由于她的脊椎骨有严重的僵硬现象,也许在五六年之后,会全身无法动弹。
赫德里太太描述当时的心情时说道:
我愣住了。我一向活泼好动,又从没遇到过不顺利的事。但现在,不幸终于发生了。卧床静养的时间由3星期延长到4星期,然后是5星期、6星期……我的勇气和乐观此时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恐惧……我只觉得自己一天比一天衰弱。
一天早晨,我从梦中醒来,发觉自己的思绪如水晶般清澈透明。我告诉自己,5年的岁月不算短,我可以做许多事情以帮助家人。只要我继续用药物治疗、不多求,并且有决心战胜病魔,说不定还能改善自己的状况。我不想毫无奋斗便宣告投降,我一定要尽可能勇往直前。由于我这么相信,并且又下了决心想要立刻能有所作为,这么一来,恐惧和无力感立刻消失不见。我挣扎着起床,想要立刻开始新生活。
“我找了两个字当成座右铭,时时不停地提醒自己:向前,向前,向前!”
“这已是五年半以前的事了。如今,我再度身体检查,医生认为我脊椎骨的情况良好,看起来可以继续维持另一个5年。医生要我保持愉快的心境、对生命感兴趣,并且继续向前行。这正是我的信念。只要我身上的肌肉还能活动,我一定会继续走下去。”
赫德里太太的确是另一个鼓舞人心的例证。她成熟的表现来自一个信念,并且根据这个信念采取行动。
当然,仅有信仰并不足以让我们变得成熟。信仰的好处是能增强勇气,使我们在接受考验的时候,不至于临阵退却。除非我们以信仰做基础,然后付诸行动,否则任何道理原则都没有什么用处。
有时候,我们的行动和信仰也会有矛盾的地方。举例来说,有名妇女笑着告诉我,店里的女售货员多找了50美分的零钱给她。我问她是否打算把钱退还,并向那位女店员说明理由,她听了大不以为然。
“当然不啊!”她提高了声调急急地说道:“那是她的过失,当然得由她负责。想想看,若是她少找了钱给我,不就是我吃亏了吗?”
假如我们要认真质疑这名妇女的诚实度,当然她就要自取其辱了。她对女店员的过失似乎采取幸灾乐祸的态度,甚至到了不顾体面的地步。这种不磊落的行为,完全暴露出她不诚实的品格。
有名会计师也告诉我他接受面谈的经过。他曾应征一家公司的会计职务。由于这个职务须处理极大的款项,公司便派了一名心理学家来与他面谈,借此详细观察他的品格与诚实度。那名心理学家问了他一个问题:“假如你有机会可以溜进一家戏院看电影,不用付钱,你会这么做吗?”心理学家知道,假如一个人不能在小事上表现诚实,则在有机会获取大利益的时候,就更不会感到犹豫了。
我们的信念往往借行动表现出来。耶稣曾说过:“凭他们所结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是的,只有行为才算数。如果我们不能遵行,则任何哲学理论叫得喧天价响,对我们也没有丝毫益处。我们所结的果子将是苦的,我们的生命也是假冒伪善的。
我们一旦有了坚定的信念,就应当付诸行动。
在夏威夷有一名建筑承造商,坚信人不可轻言放弃。他不但如此坚信,并且时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因此事业做得十分成功。他的名字叫保罗·玛哈。
在1931年的时候,玛哈先生在建筑和工业界四处打听,想要找一份工作。他年轻没有经验,因此处处碰壁,工作完全没有着落。由于当时经济不景气,没有公司需要增聘工程或制图人员,就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也往往遭到解聘。
“我实在感到气馁。”玛哈先生坦承道,但后来我决定,假如没有人愿意雇我,我就自己来做。我从亲友那里借了500美元,然后成立了一家小型的建筑承造公司。
不景气吗?当然是的。想要盖房子的人,谁会愿意找一名没有经验又没有名气的人来做呢?但无论如何,我鼓起勇气,下定决心要干到底。就凭这么一种信念和坚持,我终于找到了几份小生意做。
“我的第一笔生意是承造一栋2500美元的房子。由于缺乏经验,估价不准,结果赔损了200美元。但是,有了这次失败的经验,接下去的几桩生意便弥补过来了。由于我坚信人不可轻言放弃,终于度过了一生中最大的难关。”
不错,人不是因为没有信心而跌倒,而是因为不能把信念化成行动,并且不顾一切地坚持到底。
如果你想变得更加成熟,第三个规则是:
拥有自己的信仰并付诸行动。
你是独一无二的
心灵的成熟过程,是持续不断的自我发现、自我探寻的过程。除非我们先了解自己,否则我们很难去了解别人。
我一向热衷园艺,亲手料理一个相当有规模的玫瑰园,这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不少乐趣。一日,正当我陶醉在盛开的玫瑰丛中,我忽然想道:“这些玫瑰,粗看起来都十分相像,是吗?其实不然。只要仔细看,便会发现它们朵朵不同。甚至连属于同种的类别,开出来的花都彼此不太一样。如生长的速度、花瓣曲卷的程度、颜色的均匀与否等等,只要仔细分辨,均可发现它们各有独自的风姿。”
不仅自然界如此,人类的情形也更如此。亚瑟·吉始博士对古代的生活及民俗极有研究,他曾说过:“没有两个人的生活遭遇是完全相同的……每个人均有他与众不同的生活遭遇。”不错,每个人的生活遭遇都是独一无二的。尽管构成人体的基本因素相同,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很奇妙地自成一格,绝不与人雷同。
要想迈向成熟,我们首先得了解并接受这个事实,因为这便是我们与他人沟通的基础。除非我们真正把他人视为独立的个体,正如我们本身的情形一样,否则,我们很难与他们建立起有意义的关系来。
这听起来很容易,不是吗?但做起来却困难重重。例如:我们常自认是个没有阶级歧视的国家,实际上,却到处充满了阶级歧视。我们常常把别人定位在某个阶层——如,普通百姓、中上阶层、中下阶层、大众市场、低收人群、街头浪民、白领阶层、蓝领阶层、上流社会,等等——这些都反映出我们不愿或不能把别人视为独立个体,而只能把大家看成没有特色、没有个性、没有姓名的群体之一。
我们自身的情形也是如此,也是别人归类的对象。许多社会研究或调查人员,几乎对我们无所不知:每天喝多少咖啡、有几辆车子、什么品牌、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收听什么电台等等。
这一种归类通常强调“定位”、“无藩篱”、“社会流动性”等,以顺应我们评定某族群的需要,而完全忽视个人的独特性。个性主义现已遭到破坏,甚至已濒于灭亡。无怪乎我们现在对自己的独特性已愈来愈没有概念,甚至不敢去思想或采取与他人不同的行动。
当然,现代人对如何使自己变得“独特有个性”这方面的知识,的确充满了渴求。姑且不论社会对我们的评定归类、对我们顺应群体的要求带来什么压力,在内心深处,我们仍知道并希求自己能与他人有所区分。为了表达这种渴求,解除这种束缚,许多人被送到心理分析家的诊所或精神治疗师的病院里。甚至有许多人用酒精、药物来麻醉自己,使自己完全失落。
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这些疾病呢?要如何才能使我们更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要如何才能以更成熟的态度去认识自己?这里有3点建议:
1.每天抽出时间独处,以进一步认识自己
由于现代生活的忙碌紧张,我们愈来愈少有时间给自己深思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抽出时间来面对自己、认识自己。
但是,不同的人通常有不同的独处方法。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他通常在人群拥挤的街道上,一面散步,一面冥思。“这种方法,可以使我达到忘我的境界,而想出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来。”他这么解释。
我喜欢到附近的教堂去,以寻求片刻的宁静。这种方法可以安定神经,恢复精神,并使自己的心灵变得清澈起来。
我也喜欢接触大自然。对我来说,我并没有充裕时间可以散步或从事什么户外活动。但我可以独自到花园里走走,甚至只坐在窗旁偶尔眺望窗外的蓝天或树木,都可以让心灵得到极好的休息。每次见到季节的变迁,无论是面对一望无垠的风景,或只是一片小小的土地,都可以使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更使我自己也融入其中,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有些人也许比较喜欢静室独处,或用其他自我隔离的方式。总而言之,每天抽一小段时间出来,不受干扰,如此才能好好体验你自己,你的生活、信仰和种种行为。历史上许多哲学家或思想家,便时时独处静修,也都从中获益匪浅。如耶稣、佛陀、施洗约翰、笛卡儿、蒙田、拜伦等。
2.要打破习惯的束缚
我们时常把自己深裹在习惯或习以为常的无聊事件里,在里面窒息而不自知,得用火药或极大毅力才能将之破除。想想看,我们有多少人每天都不断重复相同的行为,生命因此变得迟钝、没精神并且毫无创新的能力。
住在俄克拉荷马州的一位年轻妇女,是卡耐基训练班的学员,她把自己如何突破习性束缚的经过告诉我们:
我先生和我都是电视迷,每天傍晚一下班回家,便立刻打开电视,然后一面吃速食餐,一面看电视,直到就寝时间为止。我们很少去拜访亲朋好友,或阅读书报,或到外面去参加各种活动。因为一想到就要因此错过某某电视节目,活动便自然取消了。假如有人来拜访我们,我们也常常心不在焉,只盼望赶快回到电视机面前。一天,我和几个老朋友一道吃午餐,发现自己很难和他们打成一片,因为他们所谈的话题我都不清楚。我很少到别的地方去,也很少阅读什么报章杂志,我几乎很少做其他事——除了每天看电视之外,没有其他嗜好。
我回去和丈夫提到这个情形,并告诉他,我们得想办法把这个习惯改掉。他极表同意,我们便开始计划要如何去做。我们先报名参加某些成人教育的晚间课程,也开始偶尔去打打保龄球;我们到朋友家拜访,或到图书馆借书来看,并大声念出来给大家听。我实在很高兴终于摆脱了坏习惯,也发现这无论是对工作或婚姻,都大有帮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与他人的关系也更亲密、更有价值。
这两人原本深陷在习惯的泥沼里,不能自拔,但经过两人共同努力,才把自己拯救出来。
3.发现生活中什么东西最能让我们感到满足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1878年写给妻子的一封信里,最能表现出这种思想:
“我经常想,为一个人的品格下注脚的最好方法,应该是去找出他的精神或态度来,尤其是发生某些特别事件的时候,使他能感觉到自己最深刻、最活跃的生命来。在这种重要时刻,通常会有一种声音在他内心深处呐喊:‘这是真正的我啊!’……”
换句话说,兴奋时刻会把我们的真正面目呈现出来。因为,感觉到“最深刻、最活跃的生命”,正是最令人兴奋的事!
这种兴奋也许与观念、性格或某种客观情况有关。但无论如何,兴奋本身能让我们摆脱掉习性、厌烦和压抑,然后把我们整个人生动地表现出来。
兴奋的品质是我们工作能否成功的极重要因素,因为情绪的动力是促成我们向前进的力量。伟大的物理学家及诺贝尔奖的得主爱德华·维克多·亚伯顿爵士即说过:“在科学研究的领域里,我认为热忱要比专业技术还重要。”
很显然的,亚伯顿爵士并非表示专业技术在研究工作上不重要,而是认为:热忱——也就是一种兴奋——能使一个人把专业技术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在我44年的演讲教育生涯中,我发现,人们在演讲的时候,其效果当视演讲人对其所讲题目热心的程度而定。不论此人讲的是氢弹、岳母大人或是非洲的热带丛林,他对听众所发挥的影响力,完全与自己对题目感情的强度成正比。
人的个性虽不能改变,但可以借由某些行为呈现出来。要想发觉真正的自我——也就是我们与他人不同、真正具有价值的地方——则必须先去除掉许多人性的束缚,诸如:恐惧、畏缩、自我疑虑、迷惑及僵化人性中心思想的种种积习,等等。这时,兴奋便有如火把,能把捆绑住自我面貌的层层束缚挣脱掉,使真正的自我解放出来。
兴奋有许多面貌,爱便是其中之一。有部电影名叫《玛蒂》,便是叙述两个单调寂寞的人,如何因爱而彼此敞开心灵,迈向一个崭新的世界。
对另一些人来说,兴奋也可说是一种令人振奋的工作、活动或创作行为。耶鲁大学的威廉·林恩·菲尔普教授,曾写过一本名叫《教学的乐趣》的书,内中便详细描述了教学生涯如何使他活得又兴奋、又快乐。
危险或紧要时刻也会让人感到兴奋,因为能把人的某些性格呈现出来。有些灾难像战争、洪水或地震等,通常会造就出不少英雄人物。因为人在这种极具刺激或挑战性的时刻,才会把真正的自我和潜藏能力激发出来。还有一些告老退休,与儿女同住的老年人,虽然平常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用处,但若家庭发生危机或意外打击,他们便能发挥出无比的力量和效率,而变得有如巨塔般令人仰之弥高了。
因此,这便是能使我们发现自我、发现我们与众不同的三种方法:
1.每天安排独处的时刻
2.努力破除束缚自我的种种积习
3.用热忱及兴奋去追求
心灵的成熟过程,是持续不断的自我发现、自我探寻的过程。除非我们先了解自己,否则我们很难去了解别人。根据苏格拉底的说法,“了解你自己”是智慧的开端。那么,“你是独一无二”的说法,便是现代人对古老智慧的新诠释了。
如果你想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第四个规则是:
你是独一无二的。
学会喜欢你自己
成熟的人会适度地忍耐自己,正如他适度地忍耐别人一样。他不会因自己的一些弱点而感到活得很痛苦。今不喜欢自己的人,表现在外的症状之一便是过度自我挑剔。
史迈利·布兰敦在一本书中写道:“适当程度的‘自爱’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是很健康的表现。为了从事工作或达到某种目标,适度关心自己是绝对必要的。”
布兰敦医师讲得很对。要想活得健康、成熟,“喜欢你自己”是必要条件之一。但这是表示“充满私欲”的自我满足吗?不是的。这应该是意味着“自我接受”——一种清醒的、实际的接受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伴以自重和人性的尊严。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著作《动机与个性》中也曾提到“自我接受”。他如此写道:“新近心理学上的主要概念是:自发性、解除束缚、自然、自我接受、敏感和满足。”
成熟的人不会在晚间躺在床上比较自己和别人不同的地方——不会担忧自己不像比尔·史密斯那样有信心,或是像吉姆·琼斯那么积极进取。他可能有时会批评自己的表现,或觉察到自己的过错和效率不彰,但他知道自己的目标和动机是对的,他仍愿意继续克服自己的弱点,而不是自悔自叹。
成熟的人会适度地忍耐自己,正如他适度地忍耐别人一样。他不会因自己的一些弱点而感到活得很痛苦。
喜欢自己,是否会像喜欢别人一样重要呢?我们可以这么说:憎恨每件事或每个人的人,只是显示出他们的沮丧和自我厌恶。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亚瑟·贾西教授,坚信教育应该帮助孩童及成人了解自己,并且培养出健康的自我接受态度。他在其著作《面对自我的教师》中指出: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了辛劳、满足、希望和心痛,因此,“自我接受”对每名教师来说,是同等重要。
今日,全美国医院里的病床,有半数以上是被情绪或精神出了问题的人所占据。据报道,这些病人都不喜欢自己,都不能与自己和谐地相处下去。
我并不想在此处分析导致这种情况的各种因素。我只是认为,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往往以物质上的成就来衡量人的价值。再加上名望的追求、枯燥乏味的工作,处处都使我们的灵魂容易生病。我还坚信,由于普遍缺乏一种有力、持续的宗教信念,更是人们精神迷乱的重要因素。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怀特,在其发人深省的著作《进步中的生命:有关个性自然成长的研究》中提到,现今有一种观念极为流行,就是认为:“人必须调整自己,以适应周遭环境的各种压力。”怀特博士继续指出,这个观念是基于一种理想,也就是认为,“人能毫无问题地去适应各种狭窄的管道、单调的例行公事、强制性的规定及达成角色任务的种种压力等等。但其采取的行动是否成功,则须看其是否具有拒绝、帮助成长或是改进角色的能力;并且要能创造、表现出积极的力量——换句话说,就是在其成长过程当中,要具有创意性的方针和态度。”
我十分同意怀特博士的说法。我们很少人有勇气独树一帜,或很清楚明了自己究竟拥护什么主张。我们的行为通常受社交或经济族群的影响,如衣、食、住或思考的方式,大概都与邻居差不多。假如周遭环境与我们的个性格格不入,我们会变得神经质或不快乐,会感到失落和迷惑——会不喜欢我们自己。
好几年前,有位女学员便曾碰到这种情形。她的先生是位成功的律师,有野心,做事积极,也相当独裁。这对夫妇的社交圈子当然是以先生的朋友为主,也都是相同典型的人——都以声望和外在成就来衡量人的价值。这位太太个性十分安静、谦逊,这样的生活环境常常使她觉得自己十分渺小,不能把长处发挥出来;而她所具有的品质,也常常被忽略、被藐视,因此她愈来愈对自己没有信心,也为自己不能达到别人的期望而痛苦不堪。她不喜欢自己。
这位太太的问题不是不能适应环境,而是不能适应自己。她不能愉快地接受自己的本来面目,而期望能变成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她需要明白: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在生活中表现出来。这种作用必须依着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而不是模仿他人。明白了这点,她才会对自己产生信心。
她自我认同的第一步,是不再用别人的标准来评判自己,而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一套价值观点,然后开始作为生活的依据。她也必须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不要常常批判自己。
不喜欢自己的人,表现在外的症状之一便是过度自我挑剔。适度的自我批评是健康的、有益的,对自我求进步极有必要。但若超过一定程度,则会影响我们的积极行为。
好几年前,有位女学员在下课之后跑来找我,抱怨自己的演讲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当我站起来演讲的时候,立刻意识到自己笨拙、胆怯的表现。”她说道,“班上的其他学员似乎都显得泰然自若,很有信心。但我一想到自己的种种缺点,便失去勇气,无法再讲下去了。”
她还继续分析自己的弱点,并说明得十分详细。
等她讲完之后,我便告诉她:“别尽想自己的缺点。并不是缺点使你的演讲不好,而是你没有把长处发挥出来。”
的确,并不是缺点使我们的演讲、艺术作品或个人性格显得失败。莎士比亚的戏剧里有许多历史和地理上的错误;狄更斯的小说也有不少过度矫情的地方。但谁会去注意这些缺点呢?这些作品闪耀着不朽的光辉——由于它们的优点那么显著,以至缺点都变得不重要了。我们爱我们的朋友,是因为他们的种种优点,而不是缺点。
把注意力放在我们自身的好品质上,培养优点,克服弱点,如此才能不断进步并自我实践。当然,我们也会随时改正错失,却不必一直放在心上。
当耶稣遇到身体或精神受折磨的人,他不会先去查问为什么这些人会如此,也不会过度给予同情。他不会说:“可怜的人哪,你的运气真不好,环境处处与你做对。告诉我,你是如何落难的?”
不,耶稣是直接进入问题重点。他说:“你的罪被赦免了,回家去吧,而且不要再犯罪了。”
我们的心灵常因罪恶感,再加上过往和现在所犯的种种过错,而显得自惭形秽。我们不能尊敬或喜爱这样的自己。为了让自己跳出这样的情境,我们必须把过去种种埋葬掉,然后重新出发。
为了学习喜欢自己,我们必须培养出面对自己缺点的耐心。这并不意味我们必须降低水准,变得懒惰、糊涂或不再尽心尽力。这是表示我们必须了解一个事实:没有人——包括我们自己——能永远达到100%的成功率。期待别人完美是不公平的,期待自己完美则是愚蠢荒唐的。
几年前,我参加一个组织,其中有一位女会员是地地道道的完美主义者。她对每件事都力求精确,因此凡事不肯诿诸他人,而必须自己亲自去做。她连做个小小的报告都要费去许多时间研究:至于演讲,就更要准备得精疲力竭为止。她讨厌不速之客到家里去,每次请客都要事前计划得尽善尽美——这一位女士费了这么大的苦心,终于把每件事都料理得井井有条,十分完美——一种冷酷的、机械性的完美——没有欢乐、自在或温情。这样的完美,十足令人生厌。
要求自己时时保持完美是一种残酷的自我主义。那表示:我们不能仅表现得和别人一样好,而是要超越其他人,要像明星一样闪闪发亮。我们的重点不是自我发挥,不是为了把事情弄好;我们注重的是要胜过别人,使自己达到傲视他人的地位。
身为一个人,完美主义者也如同一般人一样会犯错,会失败。但他们不能忍受这样的状况,因此会变得痛恨自己,不喜欢自己。
千万别这么苛待自己。有时候,我们要练习自我放松,取笑自己的某些错误,要学习喜欢自己。
在前面一章,我曾提过要每天找出时间独处,以进一步认识自己。独处也是学习喜欢自己的好方法。马里兰州巴尔的摩“赛顿心理学院”的医疗主任李奥·巴德莫医师曾写过:“人们惯常在晚上休息时冥想当日的种种活动。这种独思冥想的习惯,显然是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的好方法。”
除非我们能与自己好好相处,否则很难期待别人会喜欢与我们在一起。哈里·佛斯迪克曾经观察那些不能独处的人,形容他们好像“被风吹袭的池水一样,无法反映出美丽的风景来。”
独处能使我们发现内在的休息港口,能有参详的对象,是我们与外界接触的基础。安妮·马萝·林柏在其著作《来自海洋的礼物》中曾说过:“我们只有在与自己内心相沟通的时候,才能与他人沟通。对我来说,我的内心就像幽静的泉水,只有在独处时才能发现其美。”
独处能使我们更客观地透视自己的生命。《圣经》里有一句忠言:“要安静,便可知道我就是神。”这话至今仍是忠言。独处的确对我们的心灵运动十分有益处,就好像新鲜空气对我们的身体极有帮助一样。
假如我们要依赖别人才能得到快乐与满足,则无疑会为他人增添负担,并影响到彼此之间的关系。要喜欢、尊重、欣赏我们自己,这不但能培养出健康成熟的个性,也能增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如果你想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第五个规则是:
了解并喜欢你自己。
不要盲从因袭
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先是个不盲从因袭的人。你心灵的完整性是不可侵犯的。
“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先是个不盲从因袭的人。你心灵的完整性是不可侵犯的……当我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想用别人的观点去看一件事的时候,错误便造成了……”
这是最不盲从的拉尔夫·瓦多·爱默生所讲的名言。这对喜欢强调“由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以增进人际关系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大震撼。
也许,我们可以把爱默生的话作如下诠释:“要尽可能由他人的观点来看事情——但不可因此而失去自己的观点。”假如成熟能带给你什么好处的话,那便是发现自己的信念及实现这些信念的勇气——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因素。
年轻人或涉世未深的人,常常会害怕自己与众不同……无论是穿着、行动、言谈或思考模式,都尽量与自己所属的圈子认同。家里有青少年的父母,最害怕听到这样的话:“莎莉的妈妈都让她搽口红。”“别的女孩像我这样的年纪,都和男孩出去约会了。”“老天爷,你们要我当个老怪物吗?没有人会在N点钟以前赶回家的。”如此等等。
小孩喜欢与同年龄的人做相同的事,他们很在乎朋友或玩伴对自己的看法。他们需要被自己的同伴接受——这是他存在的最重要证据。假如这同伴之间的标准与父母的标准发生冲突,对他们也会造成极大困扰。对身为父母的人来说,这也正是最让他们头痛的地方。
当我们身处不熟悉的环境,又没有过往的经验可以参考的时候,最好的方法便是顺应一般人的标准——直到我们自己的经验和信心足以给我们力量,然后才能照着自己的信念和标准去做。若是还不清楚自己反对的对象或理由便贸然从事改革,则可算是愚人的行径了。
无论如何,时间会让我们归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来。举例来说,我们会发现诚实是最好的行事方针。这不仅是因为许多人这么教导我们,也是经由我们自己的观察、经历和思索的结果而来,认为犯罪的代价是不值得的。很幸运的是,对整个社会来说,大部分人都对某些生活上的重要基本原则表示同意,否则,我们就要陷于一片混乱了。
但是,就算是基本原则也有受到考验的时候,尤其是一些不随波逐流的人会提出改革——这便是文明进步的动力。比如:人们一向对行之有年的奴隶制度不敢贸然表示反对,直到有少部分前卫人士起来大声疾呼,最后才逐渐得到响应。此外,用酷刑逼供、剥削童工、不人道的刑罚、产品误示等等,实在不胜枚举。这些不合理的现象,一度为大部分人所接受,不曾提出质疑,直到有少部分人起来反对,并坚持到底,事情才有了转机。
要想不随波逐流也并不容易,至少不是件愉快的事。有时,甚至还有危险性。大部分的人宁愿顺应环境,躲在人群当中接受保护,对各种统治者的领导毫不质疑或提出反对——我们不敢做与众不同的事。但是,我们并没有体会到,这种安全其实是虚伪的。大众心理其实最脆弱,最容易被牵着鼻子走的。
像追求安全感一样,人们顺应环境,往往最后变成了环境的奴隶。人的真正自由,是在接受生活的各种挑战,是要不断奋斗,并经历各种争议。著名的战地特派员爱特加·莫勒曾说过:“一般男女并不因追求消极性的德行——如:顺应环境、安全或一般所谓的幸福——而达到人格的完整性,而是凭借承受重担以达到卓越的境地(这也是最大的幸福)。健康的人从不逃避困难,我们的祖先一直就了解这一点。”
我在前面曾讨论过接受责任的必要,并认为这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由这个观点来看,成长应解释成:在父母的保护荫庇之下,逐渐走向自我发展的广阔世界。
假如我们真的成熟,便不再需要后退躲进怯懦者的避难所里——去顺应环境;我们不必躲在人群当中,不敢把自己的独特性显现出来;我们不必盲从别人的思想,而要凡事有自己的观点。
一些认为自己负有某种特别使命的人,并不需要你向他们发表什么有关人性价值的长篇大论。这种人通常为热诚的使命感所驱使,因此变得义无反顾——一种强烈的内在力量,使他们能不顾一切地去面对各种困难。
但一般人——像你和我,或隔壁的邻居——便常常摇摆于各种团体的压力之间。因为我们认为:假如有那么多人反对,想必是我们错了。我们的信念常常被绝对多数所压倒。当大多数人反对我们的时候,我们会对自己的判断失去信心。
也有人认为:那些不随波逐流的人,通常是一些古怪、喜欢哗众取宠或喜欢标榜“与众不同”的人。我们不会以为一个留胡子的人,或一个在大街上打赤脚的人,或穿着T恤参加正式宴会的人,或在剧院内抽雪茄的女士,是一些喜好自由的独立人士,反而会以为他们像动物园里的猴子一般,文明程度不甚高明罢了。
成熟的性格能增进我们的信念,也能驱使我们去遵行这些信仰。每个人对自己、对全人类、对神,都负有一种责任——就是好好运用自身所具备的种种能力,以增进全人类的福祉。
在这方面,爱默生所采取的坚定立场一向赢得我的敬重。他在世的时候,有很多从事反奴隶或其他种种改革运动的人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但都遭到拒绝。爱默生当然同情这些运动,也都希望他们能做得很好。但他却不认为应该把自己的精神与能力放到这些运动上面,因为那并不是他的专长。他非常坚持这个原则,虽然因此遭人误解,也在所不惜。
坚持一项并不获人支持的原则,或不随便迁就一项普遍为人支持的原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当一个不随波逐流的人,愿意在受攻击的时候坚持信念到底,的确需要极大勇气。
有次,我参加某个社交聚会,话题正转人最近发生的某个议题。当时,在场的人均赞成某个观点,只有一位男士表示异议。他先是客气地不表示意见,后来因为有人单刀直入地问他的看法,他才微笑道:“我本来希望你们不要问我,因为我是与各位站在不同的一边,而这又是一个愉快的社交聚会。但既然你们问了我,我就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接着,他便把看法简要地说明一下,立即遭到大家的围攻。只见他坚定不移地固守自己的立场,毫不让步。结果,他虽然没有说服别人同意他的看法,却赢得大家的尊重。因为他坚守自己的信仰,没有做别人思想的应声虫。
在不久之前,美国人还必须靠个人的决断以求取生存。那些驾着驿马车向西部开发的拓荒者,碰到事情的时候并没有机会找专家来帮忙解决困难。无论是任何危机或紧急状况,他们只有依靠自己。生病的时候,没有医师,他们便依靠常识或家庭秘方;印第安人来攻击的时候,没有警察,他们便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机智;要想安顿家庭,那时还没有什么建筑公司,完全得靠自己的双手;想要食物,更是得靠自己去耕种或猎捕。这些人,每次碰到生活上的任何问题,都得立刻下判断、作决定。事实上,他们也一直做得很好。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专家的时代。由于我们已十分习惯于依赖这些专家权威性的看法,因此便逐渐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以致不能对许多事情提出意见或坚持信念。这些专家会这么取代我们的地位,是因为我们让他们这么做。
我们现今的教育趋势,是针对一种既定的性格模式来设计,因此这种教育方式很难训练出什么领导人才。由于大部分的人都是跟从者,不是领导者,所以我们虽然很需要领袖人才的训练,但同时也很需要训练一般人如何有意识、有智慧地去遵从领导。如此,才不会像被送上屠宰场的牛群一样,盲目地跟着走。
根据教育家华德·巴比的说法,我们的孩童是依照国家所需要的人格特性来施予训练,因此都养成了如下的特性——能社交、平易近人、能随时调整自己以适应群体生活等——没有什么小孩可以例外。畏缩性格被认为是不能适应环境的表现,每个小孩都必须参与游戏,都轮流当领导人;每个小孩都必须针对每个题目发表意见,都必须讨别人的欢喜。
但是,假如要使这些国家未来的主人翁,都能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下愉快地接受训练,我们必须让那些有独立个性的小孩也有独立的空间。如果小孩喜欢阅读,不喜欢玩棒球;或是喜欢音乐,而不喜欢踢足球,都应该允许他们能照自己的意思去做,而不应把他们看成是与群体格格不入的人。
在一般公立学校,那些敢于提高声音,为自己子女的教育方式提出看法和意见的父母们,的确需要勇气。因为通常别人会告诉他们,最好把这些教育上的问题留给那些具有资格的专家去处理。但是,我认识一位住在城郊的年轻人,便勇敢地站出来为自己儿女的教育方式讲话。他是个具有独立思考的人,并对自己的信念极具信心。他不断提出问题,而且独自与一般公众意见奋战。一年之后,有不少人受他的影响,选他出来当社区教育委员会的委员。如今,不但他自己的子女蒙受其益,更有数百名学子因他所提出的意见而连带受到好处。
有许多小儿科医师告诉我们要如何喂养、抚育和照顾子女,也有许多幼儿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该如何教导子女;做生意的时候,有许多专家告诉我们要如何使生意成交;在政治上,我们投票很少是出于个人的选择,大部分是跟从某些特定团体的意见;甚至我们的私生活,也常常受某些专家意见的影响。这些专家观察、制作图表,然后把意见销售给大众,让大众去消化、吸收,并奉之为救世的福音。
大部分人(无论是男还是女),都没有想到自己其实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专家——在他们自己本身、家庭或事业的世界里,他们做某些事,只不过是因为某些“专家”这么说,或因为那是一种流行,跟着做也可以凑个热闹。
爱德加·莫勒常常用所谓的“群体状况”来警告我们——他认为这种东西会扼杀人类个体的珍贵价值。他在《周末文艺评论》中写道:“这种扼杀,正如同令人痛恨的纳粹政权一样。它鼓舞了人性中的残暴和专制成分,这正与美国社会的理想背道而驰。美国的立国精神不仅在维护国家的独立,并且要使人民在国家中受到尊重。假如,美国人因受威胁、贿赂,或被教育成不具独立人格的族群,则就难怪他们也会群集起来反对政府了。”
莫勒最后在文章中作了如下结论:“由于人类还无法达到天使的境界,但这也并不是他们必须变成蚂蚁的理由。”
不可否认的,我们今日最难要求自己达到的诫命便是:“保持自己的真面目。”在这充满了大众产品、大众传播及装配线教育的当今社会,了解自己很难,要维持自己的本来面目更难。譬如,我们便常以一个人所属的团体或阶层来区分他们的属性,如“他是工会的人”、“她是上班的已婚妇女”、“他是自由派”、“他是反动分子”等等。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标有标签,也毫不留情地为别人贴上标签,这很像是小孩玩的“官兵捉强盗”的游戏。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哈洛·达斯,对顺应群体与否的问题十分关切。他在1955年的学生毕业典礼上,以《成为独立个体的重要性》的题目发表演说,指出:
无论你受到的压力有多大,使你不得不改变自己去顺应环境,但只要你是个具有独立个性气质的人,便会发现,不管你如何尽力想用理性的方法向环境投降,你仍会失去自己所拥有的最珍贵的资产——自尊。想要维护自己的独立性,可说是人类具有的神圣需求,是不愿当别人橡皮图章的尊严表现。随波逐流虽可一时得到某种情绪上的满足,却也时时会干扰你心灵的平静。
达斯校长最后做了一个很深刻的结论。他指出:“人们只有在找到自我的时候,才会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到这个世界上来、要做些什么事、以后又要到什么地方去等这类问题。”
澳大利亚驻美大使波西·史班德爵士,在1955年6月受任为纽约联合大学的名誉校长时,也发表了如下演讲:
生命对我们的意义,是要把我们所具有的各种才能发挥出来。我们对自己的国家、社会、家庭,都具有责任。这是我们来到这世上的理由,也能使我们活得更有用处。如果我们不去履行这些义务,社会便不会有秩序,我们的天赋和独立性也不能发挥——我们有权利、也应有一个神圣的机会去培养自己的独特性,并借以追求自己、家人、朋友,甚至全人类的快乐幸福。
如果你想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第六个规则是:
不要盲从因袭。
不要令人生厌
言语乏味的人不但不了解自己、不喜欢自己,甚至也不能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
在我们的周围,很多人总是在不断地给人制造乏味,让人生厌,这种人说不上什么罪过,也算不上什么不轨行为,却对他人有着极大的危害。而且我们生活的这一世界也无法将这些令人乏味的人或事隔绝开来,使它们不至总是纠缠我们;现在的医学十分发达,可以治疗许多疾病,如口臭、便秘、喉咙发痒、头痛、鸡眼,甚至掉头发等等,但至今似乎仍没有什么药方可以治疗这种“令人乏味”的疾病。
假如预防是最好的治疗,那么,在治疗疾病之前,我们须得先诊断出该疾病的原因来。我们现在就先来分析这“令人乏味的人或事”所产生的条件或方式。假如我们发现自己具有这些症状,便可了解为什么上星期雷苹太太没有邀请我们去参加她家的草坪舞会了。
以下是最会令人生厌的几种状况,如果我们事先了解在自己身上是否发生这些情形,并在今后加以避免,那不就成了一个令人喜欢之人么?
1.不停地谈论小孩或宠物的事
“你的小孩好吗?”是一句最普通的问候语,却最会招来一大串令人生厌的报告。
这些报告通常不具什么价值,但只要一打开话匣子,你便得枯坐在那里,让滔滔不绝的话题把你淹没。这类品牌的谈话内容通常是这样的:
你知道,约翰近来就是不好好吃早餐了。就是昨天,他把整碗麦片倒翻过来,盖在自己的头上。你看,真是调皮透顶了!于是,我打电话给小儿科医师。我说,医师啊,我已经想尽各种办法了,但强尼总是不肯好好吃东西。他不是把麦片吐出来,便是把麦片弄得到处都是。最严重的情况就是,他把麦片弄得满身都是。
“医师问我有没有试试看把麦片加点香蕉。但奇怪的就是,强尼从来就不喜欢吃香蕉。他叫香蕉‘蕉蕉’——呵,怪可爱的。他说:‘强尼不要蕉蕉。’胖胖的小手挥个不停,并且还高声大叫,差点把屋顶给掀了。当然,他是比同龄的小孩长得快,我们附近没有一个小孩像他这么有表达能力,真是奇怪!啊,对了,前几天,他还把桌巾从桌上拉下来,然后用那对漂亮的黑眼珠子望着我,说:‘强尼拉拉。’我和他爸爸差点都笑死了。”
天啦,像这种说个没完没了的话题,相信你听到这里也快要烦死了。
可恨的是,这种人能够把各种话题轻而易举地引到他所想要说的方向,无论是多么风马牛不相干的事,都能马上“言归正传”。你若想把话题岔开,比如谈谈马龙·白兰度或洛赫逊,还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他们仍旧只喜欢谈自己的宝贝孩子。
我便遇见过这样的一位女士。假如当时的话题是有关国际关系或牛肉价格的,她都能干净利落地把话题直接引到她女儿达芬身上。她的技巧如下:“啊,你当然不能相信那些俄国人。就在去年夏天,达芬有个大学朋友邀她参加一个到欧洲的旅行团。他们并没有进到铁幕去,只是考虑到要不要去一趟西柏林。达芬问我:‘妈,你认为怎样?’然后我回答……”
就是如此这般。实际上,这些都是心灵尚未成熟的人,因为他们还不懂得交友的第一法则——为别人着想。
不幸的是,这些令人生厌的话题不仅只是来自喜欢话当年的父亲,或是喜欢巨细无遗、凡事交代详细的母亲。像一位住在水牛城的销售员,他刚做成一笔雪胎的生意,因此会不厌其烦地向你详述他如何连哄带骗地要一家百货公司签下一笔价值10000美元的大生意。
或是,你是否听过一名桥牌高手谈到他如何赢得满贯——是3胜1,或2胜?另有些热情影迷,他们喜欢把刚看过的电影情节,丝毫没有遗漏地从头到尾讲给你听,使你听得几乎想用台灯当头向他打下去。
这些令人生厌的话题范围包含甚广,不仅只是有关小孩、桥牌或电影而已,那很可能是丈夫的最大嗜好——重新整修家具,或是爱玛表姐的水果收藏室;那很可能是某兄弟的工作,或是某姐妹的痛苦遭遇;甚至也可能是有关猫狗等宠物的琐事。有次,我在曼哈顿的某个街角碰到一位老朋友,她便用了20分钟向我详述她家金丝雀的消化系统如何出了毛病。
2.谈话没有重点
马克·吐温有篇作品,是模仿一个唠叨乏味的人,如何漫无边际地描述一件事,却从没有讲到要点的经过。故事是这样的:“啊,我跟你讲过我到西部参观哈比印第安村的事吗?我们是星期五早上出发——啊,不是,应该是星期四——记得吗?我告诉过你我们得星期四走,因为星期三我要去看牙医。我上面的牙有点松动,因此要牙医帮我修理一下。天,那个牙医真是啰唆,一直讲个不停。幸好他还懂得做生意。我曾和上司提起过他。说到我的上司,他真是个怪人,什么事都要靠我,因为他老是心不在焉。有天,我对爱拉说:‘爱拉,假如我哪天不干了,你想我的上司会怎么办?’爱拉回答说:‘比尔,假如你辞职不干,我就要回家去找妈妈了。’这不是很孩子气吗?”
结果,你一直都不知道那个哈比印第安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3.踢到铁板了
这种典型的人,较诸健谈的人当然为数较少,但也值得一提。
当你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找出一个意气相投的话题来当做谈话的材料,却发现完全是对牛弹琴。你试了又试,想要逗他讲出一些东西,但得到的只是面无表情的反应,或几声单调的“哦”而已。假如幸运的话——我可从来没有过——或许可以听到一句比较具体的问话——“是吗”以作为你“单人秀”的奖励。
这种人似乎完全没有感性。想从他身上挖掘出什么智慧或礼貌性的反应,就好像打算到外星球去发行股票一样困难。他们不会对你感兴趣,只会永远保持那种马铃薯似的安静,绝不受外界干扰。他们正如同威廉·史特格笔下的漫画人物重新复活——假如那也可以称之为“活”的话。
4.不管谈什么,都一直要争论不休
与这种典型的人交谈,任何话题都会像回力球一样,反弹打到你脸上。
这种人似乎知道每件事的答案,并且能断然用几句话,便很有效率地结束任何讨论,别人都没有再发言的余地。假如你同他有不同的观点,他会毫不客气地指出你得了严重的斗鸡眼。
“天啊,你疯了吗?”他大声咆哮,“难道你不知道这事早经证实,就是……”或是,假如他当天情绪较好,则会放低声音告诉你:“不是的,先生,你完全错了!我告诉你……”
这种毫无情趣的人,其实也是不成熟的表现。麻烦的是,他们总会告诉你一些事——断然地、结论性地、鲁莽地——而且也不是你特别喜欢听的东西。
应付这种人,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无论他讲些什么,都要表示同意的样子。否则,纵使温和地表示不同意,那么,一场消耗战便要弄得你精疲力竭了。与这种人交谈,你很难期待能彼此讨论或交换看法,因为他只注意如何把自己的意见说清楚,并且像摩西颁布律法那样具有不可侵犯的权威性。
5.永远唱低调的人
这些人对事都充满悲观的看法。在他们眼中,这世界简直像地狱一样。他们对人生没有什么指望,认为人世间到处是傻瓜、骗子和各式各类恶毒的人;甚至连气候也变了——当然是变得不稳定,变得比以前更坏了。
与这种人谈上十几分钟,你大概也会不知不觉地感染上这种低调,变得闷闷不乐起来。因为这种气氛跟坏天气一样,具有不良的影响力,无论你自己的情绪有多好,只要气候一变,也很难不被卷入风暴里了。
我认识一位太太,正是这类人的典型。每次见面,她都要向我详细报告近况。不幸的是,似乎总没有一件是好事。
“我刚去逛街,想要买些厨房窗帘的布料。”她会这么开始,“没有一个店员过来帮忙。我足足等了有十几分钟。他们不是很忙,只是走来走去,或聚在角落里聊天。当然,他们偶尔也望我一眼,但大概觉得我不像是什么有钱人,不值得特别侍候。其他店的情形也是一样,我最近真是受够了!还有,我的健康情形也愈来愈坏。医师说,他实在不知道我日子是怎么过的——我的消化功能已快要完全丧失了!还有这天气,总是使我的骨头疼痛难当。像我这种情形,也许你会以为我的家人多少会关心我一点,但是,不瞒你说,若我需要什么帮忙,这可是我最后会考虑的地方。”
我仅是举出一小部分而已。这些人所能抱怨的,可是毫无止境。
无论是喜欢诉苦的女孩,或是健壮的大男人,这类人只要一开口,通常是说个没完没了。他们把自己放在舞台中央,是各方注意的焦点。只是,听众所能回报的,大概只是一个大大的、深长的哈欠,并希望自己就此失去意识,直到话题结束为止。
对这些令人苦恼的人士,最麻烦的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言谈令人生厌。正如我们所说,没有人会故意惹人讨厌。这些人,他们认为自己是各种集会的活力泉源,是聪明伶俐的社交家、是提供情报或珍贵信息的人。也许你和我也正是这一类型的人,只是自己毫无所觉罢了。
所幸这类状况还是有迹可循,只要我们留心观察,随时警觉,应该还能及时挽回我们的听众。
比如,有些听众会现出不自然的微笑或眼神。如果我们正滔滔不绝地谈到自家的小威利如何讨人喜欢,然后,发现听众正坐立不安、心神不宁的样子,那时我们便要赶快停止话题,或是让对方也有机会可以谈谈他们家的孙女儿。当然,接下去便是轮到你受苦了。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迹象,是对方开始偷偷地看手表。假如,他们开始用力甩手表,或是把手表拿到耳朵旁边,其用心就更明显了!你那时若不立即打住话题,就要明白对方已开始在内心嘀咕,甚至开始咒骂了。公开演讲的人士尤其应该随时注意这种“看表征候”。
飘忽的眼神也是一项不可忽略的警示,那是对方对目前的话题不感兴趣的表示。例如在一个鸡尾酒会上,我们正好逮住一个可怜的家伙倾听我们发言。那时,假如他急切地想摆脱苦难,唯一的方法便是用乞求的眼神向经过的人求救。当然这个方法一点效用也没有,没有人会傻得愿意同他交换位置。因此,假如你尚有些人性的话,最好赶快停止话题,放了那个可怜的家伙。
也许你会问:以上谈到的问题,究竟与心灵的成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这么说:言语乏味可以显示出说话的人缺乏智性、想象力和对人的敏感性,而这些特性都是完成健全人格、能对别人有正常反应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言语乏味的人不但不了解自己、不喜欢自己,甚至也不能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由于他不能使别人了解自己的基本需要,并得到满足,因此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也很难去了解并满足他人的需要。为了补偿内心的空虚,这种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琐事上面,并过分加重这些琐事的重要性。他的沟通方式与其精神层面一样毫无趣味。他绝不是个真正有趣的人——而是现代人沉浮在人世间的悲剧象征——没有坚定的支持力量或对事物有一定的看法。
言语乏味是人格生病的一种症状,也是人格不再成长的一种现象。
人若是心灵成熟,或心智继续成长,就能与人讨论任何事情而不致引人生厌。因为凡是经由他处理的每件事,都会变得有意义。同样的事,言语乏味的人处理起来是毫无趣味,但成熟的人却能将其变得活泼有朝气。
但这些令人生厌的人,却是使我们愿意为成熟而更努力的最大刺激因素。因为这些人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假如我们不努力,终有一天也会变成那副模样。所以,如果你想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第七个规则是:
时时注意自己身上的那些令人讨厌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