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要掌握的心理学:谁的孩子是未来新贵
47845500000052

第52章 孟母三迁——好环境是孩子成才的保障

相传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就丧父,全靠母亲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孟子的母亲是一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儿子能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有一天,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孩子打架,她觉得这样的环境不适合孟轲学习,于是搬家了。搬家后,又有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一个大炉子,有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正在打铁。而孟轲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孟母左思右想,觉得这里的环境也不适合孩子学习,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他们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这天,孟轲看到有一个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经过,他们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然后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进去。孟轲觉得很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把一根小树枝当成死人埋了下去。他一直玩到孟母找到他,才回家。孟母看他这样也无心学习,只好又搬了一次家。

这次的家在一所学堂隔壁,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先生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都带领着孩子们摇头晃脑地念书,调皮的孟轲见此也跟着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孩子终于喜欢念书了,她非常高兴,于是把孟轲送去了学堂。

可是没想到孟轲竟然逃学了。孟母知道后非常伤心,她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就把他叫到了身边,对他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说完,她拿起剪刀,将织机上快要织好的布一下子给剪断了。

孟轲顿时愣住了,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受到了震撼。他终于开始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最后终于成为了一代大思想家。

有很多调查研究表明,如果家长喜欢看书读报,孩子也会照着大人的样子做,看书写作业也比别人认真。这是因为,孩子在学习成长中模仿和比较思维都非常强。所以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非常有必要。

有很多家长在家中总是一边口上要求孩子“快看书”、“快写作业”,而自己却一边看电视,一边和朋友大声聊天,聊到兴头上,还会和朋友喝几盅,甚至搓几把麻将,在这样的环境中,又怎能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呢?孩子会在心里认为:凭什么大人就高人一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自己就只能呆在屋子里学习,真是太不公平了。

这样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家长越是督促孩子学习,孩子愈不想学,虽然他们眼睛盯着书本,心却不知飞到了何方。孩子的学习渐渐就成了一种形式,他们的学习能力自然就不会加强。但是如果家长能给孩子做出好榜样,多陪孩子读书,家中的学习气氛自然会浓厚一些,孩子也自然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田军的儿子从小就非常聪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会算 20 以内的加减法了,当时别人都夸他孩子是神童。可是自打上了小学后,孩子的成绩却每况愈下,后来竟然跌到了倒数几名。他急得打骂孩子,却没有一点成效。

田军非常羡慕邻居林运,他儿子和自己的儿子一般大,可是每次考试却能拿第一名。这孩子小的时候似乎比自己的儿子还笨啊,怎么现在成绩却这么好了?田军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原因就出在他自己身上。

田军平时对孩子的要求不可谓不严,经常隔三差五地检查孩子的作业,他还费尽心思地设了几种奖励:比如考了80分奖什么东西,考了90分又奖什么东西,考100分奖什么东西??可是他的教育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从没考虑过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田军很喜欢喝酒,而且经常叫一帮朋友到他家里来喝,猜拳行令,一喝就是大半夜。还喜欢打麻将,两口子一有空就呼朋唤友地来家搓麻将,吵得邻居都不得安宁,更何况在同一个房间的孩子。而且有时候甚至通宵达旦地玩,连饭都不做了。在这样的环境下,让孩子如何能安心学习呢?

也许有的父母觉得现在房间的隔音设备很好,孩子听不到,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可是心呢?孩子的“心”难道就听不到,就不知道父母在干什么吗?所以,改掉那些诸如搓麻将猜拳行令之类的坏习惯,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吧!相信这比任何“奖励”更有效。

孩子们天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潜在的认知能力,只要给他良好的环境,他的天赋能力就能得以健康生长,结出丰硕的果实。最糟糕的做法是强迫孩子学习,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甚至让孩子们对学习心怀惧怕和排斥。

现在有很多家长都为孩子的学习而犯愁,对孩子来“软”的,孩子不听,对其来“硬”的,更是不行,一家人急得团团转,却没有办法。其实,要求孩子认真读书,家长说的再多再好,还不如给其做出榜样,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附录:培养未来新贵应该知道的心理学规律

心理学 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在 1968 年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出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作用。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心理学 规律二:超限效应

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而引起心理极度烦躁或逆反心理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

妈妈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经常会有“超限效应”的发生。妈妈在和孩子沟通过程中,总是会担心“孩子对自己说的话没有听进去”或是担心“自己说的话没有力度”,因此,妈妈就通过“反复说”“持续说”的方式以望能引起孩子的重视,并使他们根据妈妈的要求改变自己。妈妈这种急切的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妈妈“认为只要多说反复说就能达到效果”的想法是错误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同样的刺激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对刺激对象的作用会逐渐减弱,这种现象一旦出现,不仅不会出现妈妈期望的效果,有时反而会引起孩子更大的心理逆反。当然,“超限效应”不仅仅就是妈妈语言的罗嗦和重复,还表现在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对孩子产生过大压力等情况中。如前几年发生过的徐力杀母事件就是一个“超限效应”产生的悲剧。徐力的母亲是一位好母亲,她省吃俭用,把家里的所有事情都包揽下来,只是为了孩子好好读书,将来能有出息。她要求孩子每次考试都要排在班级前10名,徐力无法达到母亲的要求而感到绝望,最后终于对整日唠叨不断的母亲产生逆反心理,导致了用榔头砸死母亲的悲剧发生。

正因为如此,在家庭教育中,妈妈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对孩子的要求要在孩子能力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是在孩子通过努力以后可以达成的。这个范围,用维果斯基的理论来说,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指儿童两种发展水平或两种能力之间的区别,它的下限为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或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上限为潜在的发展水平或儿童在他人帮助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妈妈,首先要了解孩子现有的水平和能力,其次要清楚孩子经过努力后可以达到的水平和能力。由此,妈妈才能和孩子一起,制定适合的可实现的奋斗目标,使孩子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更大的发展。

心理学 规律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在 1971 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和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

在学习方面,妈妈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心理学 规律四:南风效应

“南风”法则也叫做“温暖”法则,它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相约比武,看谁能把路上行人的衣服脱掉。于是北风便大施淫威,猛掀路上行人的衣服,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则不同,它轻轻地吹,风和日丽,行人只觉得春暖身上,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北风和南风都是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态度和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

一个高中女学生深深地爱上了她的已婚的男教师而不能自拔,于是写了一封热烈的情书投入了邮箱,过后她又自怨自恨,恐惧万分,怕家长知道责骂,怕同学知道讥讽,怕这位老师从此鄙视她,她因此而感到无地自容,甚至想到死。她想将信从邮箱取出,但已不可能。第二天只好硬着头皮上学。但看看老师的眼光,正常;同学的目光,正常;家长的目光和举动也没有什么异样。她的恐惧感渐渐地减弱了。但依然未免还有些紧张。过了几天,这位男教师借故在班上发了一通牢骚,说现在的邮局真不负责任,常常将我的信件给弄丢了。这位女生听了,终于放心了。

心理学 规律五:霍桑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所说的“霍桑效应”也就是所谓“宣泄效应”。霍桑工厂是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一家分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这个厂请来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在约两年的时间内找工人谈话两万余次,专家们耐心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让他们尽情地宣泄不满。

结果,霍桑厂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奇妙的现象就被称作“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反映了劳动者的心情好坏对工厂的生产力有很大的影响,这对家长有很大启示:作为父母,每天都要处理孩子所带来的大量繁杂的问题,处理过程中难免会有漏洞,甚至是错误,因此往往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和愤恨。对于孩子的不满和愤恨,父母不应该压制和打击,而应该千方百计地让他们发泄出来。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增添他们的热情;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的真实心理,掌握他们的所思所想,以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心理学 规律六:增减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秤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秤盘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

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难免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心理学 规律七:蝴蝶效应

所谓“蝴蝶效应”就是指在巴西的一只蝴蝶拍动翅膀,这个微小的扰动在大气运动中被迅速放大,就可能在美国引起一场风暴。作为妈妈,我们可能也会忽视这些细节、琐事,许多事情我们或许做过就忘了,可它却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了痕迹,这种痕迹可能会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加深,变大,影响他们的一生。

日常的体验告诉我们,一般来说,我们会对自己在乎的人的一言一行比较在意,特别看重他对自己的看法和行为。妈妈对孩子而言,代表了成人的世界,并且拥有评定他们的权利,即使是表面看起来叛逆、自大的孩子,从心底里也是在乎妈妈对自己的态度的。

每一个教育言行,即或如同蝴蝶扇动的翅膀那样轻盈,但在孩子的心中有可能会引起龙卷风,千万马虎不得,随意不得,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深远的前瞻性去启发我们的孩子,使家庭教育更人性化和和谐化。

心理学 规律八:贴标签效应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叫“贴标签效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地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现象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996年,当时的新安江镇教办在全镇教育系统推出了30条“教师忌语”,实际上就是“贴标签效应”在具体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学生吼着“笨蛋”、“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这位学生就真的成了你所说的“笨蛋”了,“贴标签效应”也因此发挥出了它的负向功能的作用。因为这样的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孩子的上进心,伤害孩子的自尊。

要知道,父母一旦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孩子就只能自暴自弃了。

心理学 规律九:登门槛效应

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大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一下子向别人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人们一般很难接受,而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人们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不断满足小要求的过程中已经逐渐适应,意识不到逐渐提高的要求已经大大偏离了自己的初衷。这是因为,人们都希望在别人面前保持一个比较一致的形象,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看作“喜怒无常”的人,因而,在接受别人的要求,对别人提供帮助之后,再拒绝别人就变得更加困难了。如果这种要求给自己造成损失并不大的话,人们往往会有一种“反正都已经帮了,再帮一次又何妨”的心理,于是,登门槛效应就发生作用了。

不仅是对别人,登门槛效应对自己也发生作用。在 1984 年的日本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和1986年的意大利米兰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矮个子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两次夺冠,令人们大惑不解。十年后,他在自传中解开了这个谜:“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 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目标定在40 多公里外的终点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妈妈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对孩子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使每个人都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尤其是对年龄较小的孩子的教育引导,使用目标分解法,运用循序渐进原则,则更会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