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淘气的孩子在小区里吵吵闹闹,居民们不知说了他们多少次,都没有效果。有位退休老人对孩子们的吵闹也非常反感,有一天她终于无法忍受,便对那些孩子们说:“你们过来,我给你每个人10美分。你们在这里玩闹,使这里变得热闹了,让我一下子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所以这点钱给你们表示谢意。”
孩子们非常高兴,第二天又来大吵大闹,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次给他们报酬,不过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觉得5美分也不错,所以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可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 2 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他们叫嚷着:“我们在这里吵闹多累啊,一天才2美分!”他们对此很生气,还说再也不为他吵闹了,从那以后孩子们再也没有来吵闹,小区又恢复了安静。
在这个故事中,老人运用了很简单的报仇补偿法,使孩子们觉得他们是在为老人玩。原本他们玩乐是为了自己,但在得到报酬之后却变成为了得到报酬而玩,于是报酬的多少决定了他们的积极性,最后孩子们自觉的行为被操纵了。
这就是德西效应的寓意,它是由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进行的一项实验而提出来的。实验表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反而会导致他们失去自觉性和积极性。这便是所谓的“德西效应”。
一个人的动机通常有两种,即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如果按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能驾驭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如果我们的行为被外部动机操纵了,我们的行为就被左右了,我们就成了外部因素的奴隶。
在家庭教育中,德西效应所揭示的现象很常见,比如,学习原本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是为自己学的,但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父母却给孩子金钱奖励。可是有一天,父母给孩子的奖励少了时,孩子就会感到失望,觉得自己努力学习不值得,于是就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使孩子对学习慢慢失去了兴趣。
所以,妈妈应该引导孩子认清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谁学,增强孩子对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为了增强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妈妈可以给孩子适当的奖励,但要注意奖励的方式方法,要尽量给予精神奖励,比如给孩子赞美和肯定,还可以奖励孩子学习用品,如书本、文具等,而不要直接奖励孩子金钱。
有些妈妈在不经意间流露出金钱至上的观念,和孩子规定:你考80分,我就奖你20元;你考85分,我就奖你30元;你考90分,我就奖你50元。这样无形中就把孩子引入了金钱至上的误区,孩子为了得到更多的钱,有可能更加努力地学习,可是当他觉得考90分很难时,就会想:算了吧,我不想要拿50元钱了,能得到20元就不错了,于是就随便应付一下学习。
另外,如果妈妈哪一次没有履行诺言,比如孩子考了 90 分,而妈妈身上没有50元零钱,就给孩子20元,孩子就会大为不满。还在心想:我给你考了90分,你说要给我50元的,现在只给我20元,他可能表示抗议,也可能自此降低学习积极性,不“为妈妈学习”了。
所以,妈妈要注意激励孩子的方式方法,不要随便给孩子金钱奖励,那样很容易把孩子引入误区,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没有帮助的。作为妈妈,都希望孩子有出息,所以,千万别让“德西效应”出现在你的家庭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