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磨刀石:专注与圆融解码
47859000000003

第3章 磨刀石(自序)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群热血奔流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有一个小伙子兴致勃勃地来到东北某国有林场当了一名伐木工,血气方刚的他立志在这个广阔天地有所作为。第一天上工,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一口气伐倒十棵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回家的路上,他想,明天要更上一层楼,力争伐十一棵树。结果,第二天,忙活了一天,只伐倒九棵,他有些纳闷,昨天还伐了十棵呢,今天怎么还不如昨天呢。心有不甘的他暗自发誓:明天无论如何要超过昨天。第三天一早,当别人还在睡觉时,他就起了个大早马不停蹄来到工地,甩开膀子干了起来。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忙碌了一天,只伐倒七棵树,累得全身像散了架一样,手上还磨出了血泡。十分沮丧,不停地唉声叹气,心想,怎么一天不如一天呢?

收工回家的路上,正好遇到一位大爷,他问道:“大爷,您伐了几棵树?”

“也就十棵。”大爷轻松地回答让他羞愧不已。

小伙子有些不好意思,过了一会儿说:“大爷,我第一天也伐倒十棵,第二天伐倒九棵,怎么今天才伐了七棵,咋回事?”

大爷拿过他的锯子和斧子在手上当了当(试试是否锋利),然后告诉他:“家伙钝了,回头我给你拾掇拾掇。”回到家,大爷将他的锯齿锉了锉,斧子磨了磨交给他。翌日,他终于心满意足地伐倒十一棵树。从此,小伙子真正地明白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真谛。

钝刀子割肉需要费很大劲,刀刃锋利,阻力小,穿透力强,能够轻而易举把肉切开。当今,不好说有多少家长只知道报补习班、请家教、延长学习时间、增加作业量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懂得怎么帮助孩子把学习的刀磨快。很多孩子带着一把“钝刀”去学习,结果,使出了吃奶的劲,仍然无法得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这和那个初出茅庐一味苦干而不知道磨刀的小伙何其相像。

青少年学生学习的刀,简单地说就是脑子,多数时候注意力无法集中,大脑思维散乱、飘忽不定的人脑瓜子笨,学习起来相当吃力,唯一的结果是对学习的厌恶和抱怨,求学像炼狱一样,苦不堪言,怨声载道。静则生慧,大脑思维专注纯一,一心向学,这样的学生聪明有钻劲,没有突破不了的知识障碍,当然容易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

1965年,一名曾经在英国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的韩国学生,惊奇地发现,每天喝下午茶的时候,学校的咖啡馆和茶社总能看到很多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知名教授、艺术大师、商界精英等社会名流的身影。他们个个优雅地在那里一边享受美味的茶饮,一边谈论学术思想,或天南地北地闲聊,交流心得,用瞬间的灵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或在舒缓的音乐陪伴下休息,生活是那样悠闲自得。

这样的场景,瞬间颠覆了他打小形成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即大凡成功人士都要历经艰辛,肉体和精神饱受空前的折磨和煎熬,才能苦尽甘来,出人头地。后来,他写了一篇《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的论文,告诉人们,只要你所从事的是一份真正有价值的职业,并对此抱有浓厚兴趣,专心致志地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够获得成功。因为人的一生中,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地、体面地干好一件事。

论文一发表,即刻得到其导师及剑桥校友——当时韩国政坛一号人物朴正熙的赞和。于是,他将《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的论文写成了一本书,伴随着韩国的经济一起腾飞,作者成了韩国泛亚汽车公司的总裁。

英国知识精英通过无拘无束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潇洒自如地登上事业顶峰,在于他们有一个专注而睿智的大脑,形成了优良的思维品质,很容易通透知识的障碍,使成功显得从容不迫,不那么艰涩,还能够在读书生活中感受到人生快乐。相比而言,今天的中国孩子书包愈来愈重,压力愈来愈大,导致脾气暴躁,行为乖张,顽劣不堪,遭因于落后的教育理念使然。我们一向很少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一味地崇尚古人“头悬梁、锥刺骨”,倡导读书不但要“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苦练,甚或把“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奉为成功的圭臬。丝毫察觉不到这样实际上野蛮地打乱并破坏了孩子们生物节律,造成生理和精神紊乱,体内巨大的潜能长眠不醒,难以挖掘出来,生命的本钱严重透支。然后,勉强拖着“强弩之末”的疲惫身体去学习,不但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还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成人后生活和工作无任何质量可言。即便在我们的知识分子阶层也因为长期精神压抑,思想保守失去应有的灵光,平素同事间互相提防多于随性交流合作,各自为政,孤军闭门造车者居多,鲜有沙龙式的切磋。东西方学习氛围和文化理念上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再能干的理发匠也不能用钝剃头刀求得生意的发达;天下也找不到一个能工巧匠用钝锯、钝斧做出精良的家具来。因之,提高青少年的学习能力首要的是教会他们磨刀的方法,习惯于先把学习的刀磨快,把机体那股神秘力量的源泉激活,然后,让他们带着快刀亮剑去学习。即,帮助每个学生培养一个优质的心理硬件和条理清楚有教养的头脑,促使思维品质的提高。让他们在内心平静专注的前提下建立积极的情感准备,唤醒内在的巨大潜能,提高对读书的渴望和发现学习的水平,将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以此塑造乐观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体味读书之乐,免受求学之苦,还孩子们幸福的童年,使他们快乐地成长成才,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辉煌,让人生以华丽的英姿亮相,以精彩的表演落幕。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变成伟大的现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2012年12月19日

于北京景山雅阁

吴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