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回来,小女儿小菲忽然爱上了陶笛。
事缘圣诞期间我们举家到宜兰一游,乡村地方,最多就是土产蜜饯,购物狂小菲找不到可买之物,连陌生东西都不放过,那天在一间简陋小店,发现一只陶制甲虫。
“好喜欢,怎么玩的?”
“陶笛,是乐器,不是玩具,你不会吹,我都不会,放下啦!”熟知小菲性格,好喜欢之后就会叫你买,于是我先下手为强。
“我学!”
“怎么学?”
“里面有说明书……”小菲最擅长找理由说服你买东西。
“我都看不明白……”我逃,她追;追不到,另找目标,最后拉到有求必应的爸爸来付钱。
猎物到手,小菲就在店门外即兴演奏,说明书给她翻了两番,竟然吹出一首《生日快乐》来,然后是《奇异恩典》《平安夜》……
从此,沉闷的车程、洗完澡的晚上,她就开始吹她的《绿岛小夜曲》,在田野、在山间,陶笛的声音,与此情此景格外匹配。
两天后,小菲自觉“升了呢”,四孔陶笛不够玩,拉爸爸走进陶笛专卖店,再挑了另一款难度高一点的六孔陶笛。专卖店有专人教授,台湾人卖东西总是不慌不忙,慢慢解释,详细示范,讲了半小时,走前还送小菲乐谱一本,歌曲够她吹到回香港。
从此小菲脖子上多了件新宝贝,两支陶笛挂在身上,胳肢窝夹着她的乐谱,走到哪吹到哪,像个放牧孩童,不同的只是她在放狗。
那天看报看到有儿童陶笛班,忽然怪兽上身,问小菲要不要报个兴趣班上上看。她一听摆手兼摇头,扬着手中陶笛乐谱,说起国语来:“‘这就是你的老师哦!’卖陶笛的阿姨是这么说的。”
对啊,看小菲坐在阳台对着落霞摇头摆脑吹奏起《送别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那是一幕最后的童真,我应该好好留住,别让“兴趣班”三个字来大煞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