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旅游找住处是一段网络上的盲婚哑嫁,靠一个名字、几张相片、别人推荐,就委身前往。
这回带孩子到台湾的宜兰走走,在网络游走了好几夜,还是三心二意举棋不定,忽然被一个名字吸引——“明水露”,清幽而带点禅,找对了口味,联系上,就住这里。
原本打算住近市区,因为被这所品味民宿吸引,明知它位处山旮旯,也决定光顾。
“这里是乡下的乡下!”民宿老板陈先生说。
宜兰属乡下地方,我们住的三星乡,属宜兰乡郊,说它是乡下中的乡下,绝不为过。
陈先生虽然在宜兰出生,但未懂事已随家人迁到台北去,在大城市长大、生活、工作、结婚、生孩子……?按部就班。四年前,决定归田园居,在这里买地建屋,过另一种生活。
房子建好了,觉得屋太大,一家四口要用对讲机才能通话,想想,不如做民宿吧!于是,一间本来是两个都市人的dream?house(梦想家园),成了我们今日的落脚地。
“难怪,一桌一椅一花一草都是家的感觉……”我说。
房间的梳妆台,是一台古董木制品;走廊转角的木箱子,原来是几百年的桧木;厕所洗手盆是一块大石头挖空而成;花园外种花养鱼的石盆,原来是从前养猪户的馊水槽……
屋旁尽是田园阡陌,挨着民宿就有一大片稻田,冬天土地要休养生息,与稻穗缘悭了,但不远处的翠绿葱田还是让人心旷神怡。
我问民宿老板何以会在这里做起民宿生意来,他道出的原来是一番父母苦心:“搬到宜兰来是希望孩子有个美好童年!”
城市人的童年已变质,伴随成长的除了物质就是学业,许多孩提故事已渐渐消失,甚至失传。
“譬如从前的人会有回乡过年的记忆,但现代人已没了这种乡土概念,过年放假,只是吃喝外游。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乡下来,长大了,即使要到台北念书打工,也会有留守宜兰乡间的两老,成为他们的牵挂。过年了,回乡守岁,一家人,围炉吃顿团圆饭,重拾童年记忆……”
老板喜欢还乡的感觉,可惜他这代人已没了这种体验,于是,夫妇俩决定为孩子缔造一个乡土童年。
“童年不该只在追学业、上补习班,孩子应该活在大自然,看花看树看草,看农夫的劳苦,看大地的富饶,看稻米如何长成,看萤火虫怎样发亮……”
台北的教育状况,跟香港相差无几。家长疯狂揠苗助长,小孩子一样在学英语、争名校。
前阵子台湾教育部颁令禁止六岁以下儿童上补习班,可见情况严峻。可惜法案未出台已被家长极力反对,最后修例行动胎死腹中,由此可见怪兽潮流力量之大。
民宿老板夫妇为了抗衡畸形世道,迁到宜兰三星乡这片田间,买下一顷土地,建了两幢房子,一间自住,是孩子的快乐童年;另一间做民宿,是夫妇俩的梦。
大屋藏身乡间小路上,从选料、设计到建筑,都由两人一手包办,美丽民宿没有金碧辉煌的外观,却有一片好风景、好空气、好环境,一梁一柱一墙一瓦一杯一碟,都满载心思。
用心,是我们在这里住了几天的一致评语,掏心做事跟混饭吃打份工,人家是会分辨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