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经典的文化常识
47869500000103

第103章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通常指人本学唯物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以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和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费尔巴哈由于把庸俗唯物主义同一般的唯物主义混为一谈,避免采用甚至反对“唯物主义”这个术语,因而将自己的哲学称作“人本主义”。车尔尼雪夫斯基也将他的唯物主义学说称作“人本主义”,并把他的哲学著作命名为《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他们都反对把灵魂和肉体分割为两个独立的实体,反对把灵魂看作第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但他们所了解的人,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只是抽象的、一般的人,而不是社会的人。他们不是联系具体历史、联系社会实践来考察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会性。

人本主义的五类起源:①在历史上,人本主义是14世纪下半叶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是构成了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人本主义也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是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哲学。②作为“主体哲学”或“意识哲学”的一派,胡塞尔现象学也可以被称为人本主义。他同康德一样,以自我为出发点,力求为科学知识奠立基础。③来源于现象学中“哲学人类学”的舍勒的反形式主义价值哲学强调人格是道德行动的中心,似乎同人本主义一致,但人格主义并不能令人成为善和恶的尺度,然而流行于美国的人格主义或精神主义通常也被叫做人本主义。④我们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找到了真正的、完全的人本主义。他的著作《有和无》是把现象学、存在哲学和人本主义冶于一炉的集中体现,是人本主义充分发展的表现。⑤狄尔泰及其后继者的方法论解释学强调社会、人文科学要求对人本或社会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自然科学采用一般规律来说明所研究现象显然不同。在整个哲学领域内,早期解释学可以说属于人本主义范畴,是同科学主义对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