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提倡学习,倡导努力加强自己素质,但我们不主张一个人在学点儿东西后,口中说的,手里做的都是书中东西,而不会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本领。多元化社会要求我们要学活知识,而不能只做一个只懂书本的“书呆子”。北大人从来没有尽信书的做法,就在于他们知道学习应该是用自己的心去学,得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一味相信书本与权威。
有一个公子会背诵一些驾驶海船的守则,如船驶进漩涡、碰到逆流、遇到有礁石的激流险滩,应当怎样掌舵、怎样拨正航向、怎样稳住船身等,背得滚瓜烂熟,说得头头是道。
他对大家说:“在海上驾驶船只的各种方法,我都知道。”大家听他讲得头头是道,十分相信他的话,便辞去原来掌舵的舵手,由这位公子代替掌舵。
第一次出海途中,他们的船驶进有漩涡的激流之中,公子一边口里念口诀一边摆弄船舵。然而,他背的这套一点儿也不管用,船还是在原地旋转,不能前进。最后,他和全船的商人都落水淹死了。
这里还有一个大家可能都熟悉的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因有大将廉颇而在战争中屡屡获胜。最后,秦国派人施反间计。赵国君听信小人之言换下了主将,用赵括来代替廉颇。赵括的父亲原来也是一位将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然而,赵括并不像他父亲那样注重实效。他自信于他已经熟读兵书,掌握了各种计策。所以,他不听父亲和家人的劝告,执意上了战场。而这时,他一贯的“纸上谈兵”的做法早已被间谍报知秦国,秦国马上起用了能征善战的名将白起。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赵括也赔上了自己的性命。
人们常常说赵国君昏庸,要不是他下令更换主将,战争结局不是这样的。但其实更为主要的是,如果赵括像他父亲那样或者像廉颇一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呢?历史不会因我们的猜想而改变,长平之战几十万士兵被坑杀,其实都是赵括“纸上谈兵”之过啊!
听北大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寓言:
在大草原上,日上中天,一位动物学家和一头犀牛不期而遇。动物学家一下慌了神儿,须知犀牛一旦嗅到可疑的气味,便会往散发气味的地方狂奔过来,横冲直顶……
但眼前这头犀牛在不断摇头,动物学家紧皱的眉头一下又舒展开了。
犀牛背上的犀牛鸟焦急地提醒他:“科学家,我主人的脾气喜怒无常!你最好在主人未动之前先动,赶快逃走吧!”
但见动物学家扬了扬手中的一本书,气定神闲地说:“放心吧,这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根据《犀牛习性科学研究指南大全》第十二章第十二节的分析,犀牛摇头无非有两大重要信号:其一,摇头说明它对另一方没有敌意,它不会主动进攻另一方;其二,摇头说明它可能见到了漂亮的异性,因发情而摇头。我是人,它不会连我也感兴趣吧?”
犀牛鸟刚要说什么,但动物学家立刻把食指竖到嘴前:“请安静!这正好能让我和犀牛来一次近距离‘亲密接触’!”
接着,动物学家便神情自若地和犀牛“对峙”起来,双方大概相持了一分钟,犀牛突然冲了过去,动物学家当场被顶倒在地,身上多处骨折。
动物学家倒在地上,奄奄一息地说:“怎么会这样,这书上明明是说……”
犀牛鸟失望地摇头:“我本来是想告诉你,主人刚才并不是真正在摇头,它是在驱赶钻进耳朵里的苍蝇……唉,可怜啊……”
我们看到这里一定会笑这个动物学家,可是,在笑过之后想一下,我们会不会也犯这样的错误呢?
北大人总结过这样的道理:读书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要理性思考,不断怀疑。要知道,我们读的书也都是人写的,即使是一些伟人、哲人或者名人写的,这些人不同样也是人吗?既然同样是人,他们也就有可能犯错误,我们不能被他们一时的错误所误导。另外,有些人写书的时候,出于种种目的,还会歪曲甚至是篡改了原本的事实,因此,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注意甄别。
欧洲中世纪,在自然科学领域,亚里士多德被奉为“导师”,人们认为世间所有的科学问题都已经被亚里士多德解决了,剩下的任务,就是要好好学习“导师”的著作了。然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终于开始打破亚里士多德的神话,大胆地对这位“导师”提出了质疑,其中最为著名的人物要算伽利略了。
伽利略在阅读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时候,看到亚里士多德有一条定律:即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空中落下,那么下落时候的速度与两个物体的重量严格地成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一公斤重的物体和一个十公斤重的物体同时从空中落下,十公斤重物体的速度是一公斤重物体的十倍。
伽利略在看到这个定律之后,并没有同中世纪社会的其他人一样,盲目地相信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而是自己亲手进行实验和计算,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亚里士多德这条定律是错误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和重量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伽利略跟别人提起这个发现的时候,遭到了众人们的嘲笑。当时很多著名的教授学者都对这个年轻人敢怀疑“导师”感到十分可笑,有的人甚至嘲笑伽利略说:“有谁会相信一颗炮弹会和一根羽毛以同样的速度自空中下落呢?”
然而,伽利略却并没有被权威吓倒,反而更勇敢地向他们发起了挑战。伽利略准备当众做一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当时的好多人都认这个年轻人会大大地出丑,就很快答应了他的提议。于是,著名的“斜塔实验”就这样发生了。
到了实验那一天,伽利略拿着两个铁球:—个重一公斤,一个重十公斤,带着助手一起登上了著名的比萨斜塔塔顶。在众目睽睽之下,伽利略将两个铁球同时从塔上扔了下来。事情的结果让那帮缺乏怀疑精神、一味迷信权威著作的教授学者们目瞪口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都在地上砸了一个大坑,根本分不出谁先谁后!
伽利略用自己的实验证明亚里士多德著作里描述的这一条定律是错误的,物体落地的速度和其重量没有丝毫关系。
学理科的应该具有怀疑精神,这样才能像伽利略一样,发现真正的科学定理。那么,学文科的需不需要怀疑精神呢?应该说更加需要。因为学文科的面临的往往不全是别人一时的失误,更多的时候是有人处心积虑的作伪,此时如果不进行充分的怀疑,很容易被书本所骗。
西方谚语说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中国的史官历来把写史书称作“修史”。
人们对待历史一直仿佛就是这样的:对待同一件事情,因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也就有不同的历史叙述。现代史学已经证明,完全真实地再现历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读史书时如果全部吸收书中观点,不敢提出质疑,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历史的意义就在于它不只是书写往事,而是在于通过研究昔日的兴衰成败和荣辱得失,为后人提供经验和教训。至于是否真的是史实,只有通过尽量多的角度和观点,来找到一个相对客观的真实吧。
既然历史的叙述有这样的特点,那么我们在读历史书籍的时候,就一定要先存一个怀疑的念头。我们首先就要考虑,这本书的作者是谁?他的立场是什么?他和谁站在一边?他有什么目的?通过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再来看历史,就会清楚多了。对于作者和书的怀疑,也正是自这些问题开始。
靠“纸上谈兵”的赵括,害死了数十万人,其血的教训又有多少人真正吸取了呢?我们现在也有那么一些人,总以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学过点儿东西,便不可一世,到处吹嘘自己的能耐。其实,明白人只要稍微听几句,就能知道越自以为是的人,说话做事越没有自己的思维,全是照搬书本上前人的成就的。一个人如果像这样读书学习,能有什么大的成就呢?还是多点怀疑精神吧,那样可以让你领略更多的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