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改变80后男生的30堂智慧课
47886800000041

第41章 80后男生不要锋芒毕露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人不知我,心里老大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年轻人,总是希望在最短时间内使人家知道你是个不平凡的人。于是,很多人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注意自己,就不自觉地露出了锋芒。

无疑,锋芒是刺激大家的最有效方法,但既是锋芒就会给人造成伤害。那些经验老到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和光同尘”,毫无棱角。从表面上看,个个都好像是庸才,其实个个都是深藏不露,不是他们不够聪明,而是他们懂得藏锋露拙对自己的好处。

如果一个人做事毫无顾忌,言语锋芒毕露,便会得罪人,被得罪了的人自然会对他心怀不满,甚至成为他的破坏者。那么,当他的四周都是阻力或破坏者的时候,其立足点都没有了,哪里还能实现扬名立身的目的?

锋芒太露,必遭人忌。我们常见有一些人,稍有成就便得意忘形,以为自己聪明绝顶。这是非常愚蠢的。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一个人对自己本能的爱,如果引向自命不凡,引向傲慢,则会损己不利人。

龚遂是汉宣帝时代一名能干的官吏。当时渤海一带连年发生灾害,百姓不堪忍受饥饿,纷纷聚众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束手无策,宣帝派70余岁的龚遂去任渤海太守。

龚遂单车筒从到任,安抚百姓,与民休息,鼓励农民垦田种桑,规定农家每户种一株榆树,100棵茭白,50棵葱,一畦韭菜,养两头母猪、5只鸡。对于那些心存戒备、依然带剑的人,他劝道:“干吗不把剑卖了去买头牛?”经过几年治理,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名声大振。

于是,汉宣帝召他还朝。他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随他一同去长安,说:“我对你会有好处的!”其他属吏却不同意,说:“这个人,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又好说大话,还是别带他去为好!”龚遂说:“他想去就让他去吧!”

到了长安后,这位王先生还是终日沉溺在醉乡之中,也不见龚遂。可有一天,当他听说皇帝要召见龚遂时,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叫到我的住处来,我有话要对他说!”对于这一副醉汉狂徒的嘴脸,龚遂也不计较,还真来了。王先生问:“天子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当如何回答?”

龚遂说:“我就说任用贤才,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王先生连连摇头道:“不好!不好!这么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请大人这么回答:这不是小臣的功劳,而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龚遂接受了他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听了果然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任以显要而又轻闲的官职。

做属下的,最忌讳的是恃才傲物、自矜其能。自以为有功便得意忘形,总是讨人嫌的,特别容易招惹上司嫉恨。表白自己的功劳虽说合理,却不合人情的捧场之需,是很危险的事情。

三国末期,西晋名将王浚于公元280年巧用火烧铁索之计,灭掉了东吴。三国分裂的局面至此方告结束,国家又重新归于统一,王浚的历史功勋是不可磨灭的。岂料王浚克敌制胜之日,竟是受谗遭诬之时,安东将军王浑以不服从指挥为由,要求将他交司法部门论罪,又诬告王浚攻入建康之后,大量抢劫吴国的珍宝。

这不能不令功勋卓著的王浚感到畏惧。当年,消灭蜀国,收降后主刘禅的大功臣邓艾,就是在获胜之日被谗言构陷而死,他害怕重蹈邓艾的覆辙,便一再上书,陈述战场的实际状况,辩白自己的无辜。晋武帝司马炎倒是没有治他的罪,而且力排众议,对他论功行赏。

可王浚每当想到自己立了大功,反而被豪强大臣所压制,一再被弹劾,便愤愤不平。每次晋见皇帝,他都一再陈述自己伐吴之战中的种种辛苦以及被人冤枉的悲愤,有时感情激动,也不向皇帝辞别,便愤愤离开朝廷。他的一个亲戚范通对他说:“足下的功劳可谓大了,可惜足下居功自傲,未能做到尽善尽美!”

王浚问:“这话什么意思?”

范通说:“当足下胜利凯旋之日,应当退居家中,再也不要提伐吴之事,如果有人问起来,你就说:‘是皇上的圣明,诸位将帅的努力,我有什么功劳可夸的!’这样,王浑能不惭愧吗?”王浚按照他的话去做了,谗言果然不止自息。

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不仅要克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还要有谦虚让人的美德。做人不要太张扬、太咄咄逼人,更切忌恃才自傲,不知收敛。

80后男生的小智慧

锋芒太露,必遭人忌。我们常见有一些人,稍有成就便得意忘形,以为自己聪明绝顶。这是非常愚蠢的。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一个人对自己本能的爱,如果引向自命不凡,引向傲慢,则会损己不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