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诗里,季节与季节感作为题材与意象,几乎构成了不可或缺的要素。只要设想一下,从历来被视为古今绝唱的诸作品中除掉这一要素会如何,这种不可或缺的程度立刻就会清楚了。”这是一个日本汉学家对于中国诗歌中的季节意识的印象,他是用推论的语言来表达其印象的。
春天,“轻柔的微风,风吹竹林的声响,吐芳的桃花,新绿的柳树,以及为久别的情侣带来信息的飞翔的大雁”,都给人以诗情;秋天,“天高气爽,知了的鸣唱,井架的辘轳声,捣衣声,飞往南方的大雁”,都给人以感兴;因此,春秋是转换的时季,是诗人吟唱的传统的题材。这是法国汉学家们对于中国诗歌中的季节意识的印象,他们是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其印象的。
他们的说法都表明了一个共同的事实:中国诗歌中的季节意识特别发达,而其他诗歌里的却未必如此。
中国诗歌的这一特色,大抵来源于中国风土的影响。因为中国(至少是其主要地区或作为历代文明中心的地区),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国家,因而中国的诗歌中才会出现发达的季节意识。
尽管世界上许多地方(如北美洲、澳洲、非洲等)都有季风现象,但以亚洲南部和东部的季风现象最为显著。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中南半岛以及印度半岛等国家和地区,都有明显的季风现象,而尤以中国和印度最为显著。由于中国的海陆分布方位,海洋和陆地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以及中国特殊的地形的影响,使中国成为世界著名的季风气候的国家。
季风气候使四季的差异变得异常明显。来自北方高原上的季风带来了秋天的干爽与冬天的严寒,来自东南海洋上的季风带来了春天的温润与夏天的炎热。中国诗人对于季节变化的敏感诗心,便是由这种季风气候所孕育的。
与此形成参照的是日本和朝鲜,由于它们也是季风气候的国家,因而在它们的诗歌中,同样洋溢着浓厚的季节意识,当然在表现方式上与中国诗歌自有不同。
不过,中国诗歌中的季节意识之所以特别发达,还与中国诗人的时间意识和人生意识特别发达有关。中国诗人从季节的变迁中,看到了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流逝:“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驱车上东门》“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阮籍《咏怀》其三》)于是他们的季节之歌,也就成了时间之歌和人生之歌。
从季节的变迁中看到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流逝,这是中国诗人的季节意识的主要内容之一。因而季节意识的发达,也正是时间意识和人生意识的发达的表现。在其根底上,中国诗人的季节意识乃是与其时间意识、人生意识乃至历史意识相通的。
于是就有了伤春,于是就有了悲秋,于是中国诗歌就多了一层其他诗歌所少有的魅力,表现出了其他诗歌所少有的智慧——洞察季节与时间、季节与人生之奥秘的魅力与智慧。
人生几何春已夏
春天是过渡的季节,冬天经过春天过渡到夏天;春天是变化的季节,万物在春天里发育生长。总而言之,春天是一年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季节之一。
中国诗人是自然之子,他们认为人生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在变化的春天,他们也常常感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因而在他们的春天意识中,也就充满着时间意识与人生意识。反之,也正因为他们是带着时间意识和人生意识来看待春天的变化的,因而他们也就对春天的变化表现出了特殊的敏感。
宋代诗人王淇的《暮春游小园》诗,看起来就像是一篇流水账似的花信报告:“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可为什么这样的内容会被中国诗人认为是诗歌的素材呢?为什么这样的诗歌会给读者以一种隐约的感动呢?其实也无非是因为花事的变化象征了春天的变化,春天的变化象征了时间的流逝,时间的流逝象征了人生的流逝。诗人和读者感动于花事的变化,也就是感动于春天的变化,也就是感动于时间的流逝,也就是感动于人生的流逝。
因此,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中国诗人常常会既感到喜悦,又感到惆怅,因为春天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也象征着人生的新的流逝的开始。古诗《回车驾言迈》的诗人便有这样的感觉:“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诗人在看到万象更新的春天景物时,联想到了人生新陈代谢规律的无情,从春天的自然的变化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流逝。又如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诗的“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长安遇冯著》诗的“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苏轼《法惠寺横翠阁》诗的“人言秋悲春更悲……不独凭栏人易老”,也都表现了在春天感受到时间和人生流逝的悲哀。
不过,相比之下更为常见的,还是对于春天逝去的惋惜。这大概是因为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因而当春天来临时,喜悦的心情压倒了感伤的心情;而当春天逝去时,自然惋惜的心情会压倒喜悦的心情。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便是“惜春”,也就是惋惜春天的逝去。这既是对于良辰的逝去的依恋,更是对于时间的流逝的痛惜。所以很多诗人在表现春天逝去的内容时,常常会流露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叹。
比如徐幹的“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室思》),从暮春草联想到了人生的短促易逝,暗示了人们之所以惋惜春天逝去的潜在原因。白居易的“三月尽时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柳絮》),一个“更”字,说明惜春情绪不仅是老年人才会有的,而且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东西。而在杜甫的“人生几何春已夏”(《绝句漫兴》其八)中,这种惜春与伤时的关系,得到了最简洁的表达。在岑参的“白发悲花落”(《寄左省杜拾遗》)和陆游的“老去人间乐事稀,一年容易又春归”(《初夏行平水道中》)中,春归也与老去联系了起来。在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中,春天的归去引起了诗人的惆怅情绪。
正是因为中国诗人对于春天的变化特别敏感,因而才写出了一些千古传唱的名篇。比如像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刘方平的《月夜》诗:“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它们都从极其细微之处,辨认出了春天的足迹,聆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显示出了对于季节变化的敏感。又如宋代诗人唐庚《春日郊外》诗的“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梅尧臣《考试毕登铨楼》诗的“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元代诗人贡性之《涌金门见柳》诗的“涌金门外柳垂金,几日不来成绿阴。折取一枝入城去,使人知道已春深”,叶绍翁《游园不值》诗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等,都惊讶于春天的悄然来临,并想与他人分享喜悦,同样显示了对于春天的变化的兴趣。这些表现对于春天的敏感和兴趣的诗歌,已经成为中国诗歌中的真正瑰宝。
满地芦花和我老
在四季之中,最能使中国诗人感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流逝的,除了春天之外,大概就是秋天了。
和春天一样,秋天也是过渡的季节,夏天经过秋天过渡到冬天;秋天也是变化的季节,万物在秋天里成熟凋谢。因而,秋天也是一年之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季节之一。
当中国诗人看到秋天的变化时,他们也自然会联想起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流逝;反之,也正因为他们是带着时间意识和人生意识来看待秋天的,因而他们对于秋天的变化也就特别敏感。晋代诗人张载失题诗的“睹物识时移,顾己知节变”,便正反映了二者间的关系。
而且,秋天和春天不同,春天的变化是“向上”的变化,而秋天的变化则是“向下”的变化。不仅天气是如此,万物也是如此。因此,与用惋惜的心情对待春天不同,中国诗人是用悲哀的心情来对待秋天的。与“惜春”情绪相对应的,正是“悲秋”情绪。当宋玉说“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九辩》),曹植说“四节更王兮秋气悲”(《秋思赋》)时,他们都指出了在四季之中唯独秋天使他们感到悲哀这一事实。
更进一步说,老年在人生中的位置,正类似于秋天在四季中的位置,因而,秋天的到来,自然也就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人生的衰老。“沿着出生—成长—衰落—死亡推移的人生过程,与(只是周期不同)沿着春—夏—秋—冬推移的四季过程,事实是处于共同的时间之中。由于两者推移形态相似而逐渐被意识为相平行,这是很自然的心理。”这就是人们在秋天容易感到人生的衰老的原因吧?
在中国诗歌中,这种秋天的到来与人生的衰老的联想是常见的。早在《离骚》里,诗人就把秋天草木的零落与美人的迟暮联系在了一起:“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九辩》的诗人,则发出了“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的联想与感伤。古诗的诗人也从秋天的到来联想到了人生的迟暮:“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东城高且长》)然后又想到了人生的短促,想到要去追寻理想的爱情。陈琳从绿叶凋落、红花纤谢的秋天景色中,产生了日月流逝、年命衰老的感慨:“嘉木凋绿叶,芳草纤红荣。骋哉日月逝,年命将西倾。”(《游览》)鲍照在秋天的来临与红颜的零落之间建立起了联系:“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拟行路难》其一)左思因为秋天的来临,而感到了壮年的不能永驻:“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杂诗》)石崇因看见秋天树叶凋落而感到日月的易逝:“秋风厉兮鸿雁征,蟋蟀嘈嘈兮晨夜鸣。落叶飘兮枯枝竦,百草零兮覆畦垄。时光逝兮年易尽,感彼岁暮兮怅自愍。”(《思归叹》)陶渊明表达了秋天来临所引起的日月如梭的感觉:“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杂诗》其二)郭璞希望能从秋天重新回到夏天:“时变感人思,已秋复愿夏。”(《游仙诗》其四)文天祥表现了秋天与人生在衰落方面的同一性:“满地芦花和我老。”(《金陵驿》)在上述这些诗人看来,四季的变化象征了人生的变化,秋天的来临象征了老年的来临,时光的流逝象征了生命的流逝,他们因而对秋天的来临感到了深深的悲哀。
即使在那些仅仅表现出对秋天的来临之敏感的诗歌中,也流露出了一种不同于春日的来临之欢欣的轻愁。如韩偓的《已凉》诗:“碧栏杆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又如周密的《西塍秋日即事》诗:“络纬声声织夜愁,酸风吹雨水边楼。堤杨脆尽黄金线,城里人家未觉秋。”其中都蕴含着某种带有感伤色彩的衰落之感。
人生看得几清明
在中国诗人看来,四季的变化与人生的变化既是平行的,又是对照的。所谓平行的,意思是四季的变化也就是人生的变化,我们上面所说的都是这方面的例子;所谓对照的,意思是四季的变化是循环不已的,而人生的变化则是一去不复的。
这种季节与人生关系的双重性,引起了中国诗人的双重悲哀:当他们从平行的角度来看待季节与人生时,他们为季节的变化所象征的人生的变化而感到悲哀;而当他们从对照的角度来看待季节与人生时,他们又为季节的循环不已与人生的一去不复的对比而感到悲哀。
汉代的诗人,曾经唱过这样的悲歌:“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郊祀歌·日出入》)这是汉代的一首祭祀歌曲,可其中却流露了中国诗人对于季节与人生关系的看法。所谓“日出入安穷”,是说时间的永恒性。“时世不与人同”,则指出了时间的永恒性与人生的短暂性的对比。“故春非我春”以下四句,依据对“故”字的理解不同,可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把“故”读为“因此”、“所以”,意思是一般的四季与自己无关;另一种是把“故”理解为“过去的”,并让它一直贯注到下面几句,意思是过去的四季与自己无关。不管是哪一种意思,在把四季分为两种,一种是过去的或一般的,简言之与自己无关的四季,一种是与自己有关的四季这一点上没有什么不同。那么,将四季分为与自己无关的和与自己有关的这两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联系上面两句“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来看,应该说正是表现了这样一种意识:即四季的变化是循环不已的,而自己的生命则是一去不复的。所以,只有那些与自己的生命有关的四季,才是属于自己的;而那些在自己的生命结束后还将循环下去的四季,则是与自己无关的。这里,非常富于象征性地揭示了中国诗人心目中四季与人生既平行又对照的关系。
《九辩》的“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偕”,照王逸注的说法,是“寒往暑来,难追逐也”的意思,也流露了季节的循环不已与人生的一去不复的对照意识。当杜甫说“今春看又过”(《绝句》)时,“今春”也就是“我春”的意思,也就是与诗人有关的春天的意思。它的过去,象征了诗人又一段生命的流逝。因而,在这里季节与人生是平行的,它们都是一去不复返的。杜甫又有“渐老逢春能几回”(《绝句漫兴》其四)这样的诗句,正好点明了上述诗句中隐含未露的意思。当刘希夷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时,前句用每年照例开放的花儿,象征了四季的循环不已,后句则以每年都有变化的人生,象征了四季的一去不复,两句同时表现了四季在与人生无关时的循环不已和与人生有关时的一去不复的双重性。汉乐府《董娇饶》的“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何如盛年去,欢爱永相忘”,正可以作为刘希夷这两句诗的注脚。
这种季节的循环不已与人生的一去不复的对照,由于像春天和秋天这样的季节的美好,而使诗人感到了更深的痛苦。比如唐寅的《花月吟效连珠体》诗,在描写了花前月下的春日美景后,发出了这样的痛苦叹息:“人生几度花如月,月色花香处处同。”——春天的花月是非常美丽的,但这却反而引起了诗人的痛苦,因为花月能够年年常好,而人生却消受不了几度。苏东坡的《东栏梨花》诗也表现了相似的心理:“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春日梨花的美好,反而勾起了诗人的惆怅,也无非是因为诗人意识到,这样的美景会年年出现,而自己的人生却是短促易逝的(苏东坡的这两句诗在当时很受人称道,据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说:“绍兴中,予在福州,见何晋之大著,自言尝从张文潜游,每见文潜哦此诗,以为不可及。”大概就是因为它说出了诗人们的共同心声吧)。
这种季节与人生关系的既平行又对照的双重性,正是季节具有既推移又循环的双重性、而人生却只具有只推移不循环的单一性的对比所决定的。在这里,二者俱有的推移性固然诱发了中国诗人的悲哀,而季节所独有的循环性同样增加了中国诗人的痛苦。而且,毋宁说,正由于意识到了二者的平行性,二者的对照性也就更容易被尖锐地感觉到,从而也就更加剧了对于人生的推移性的痛苦。正如松浦友久所说的:“四季的过程是反复的,人生却是不可反复的。即由于不带有推移变化中的反复功能,联系到这一点,人生与四季又是完全‘相反’的。但那种相反,由于存在于推移功能相似之中(不管是潜在还是显在),就不能不被更加对比鲜明地意识到,并造成人生一去不复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