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要放下架子
47903700000019

第19章 放下“架子”,才会更有面子(1)

1. 没架子的领导受人欢迎

有一次,美国总统罗斯福和一个牧场工头一起除外打猎,他看见前面来了一群野鸭,便追过去举起枪来,准备射击。但这时他的助手——那位工头看见树林中还躲着一只狮子,忙举手示意罗斯福不要动,罗斯福一心想要野鸭,根本没有理睬助手的暗示。结果狮子在树林中听到了响声,便立刻跳了出来,飞快的逃走了。等到罗斯福意识到,又赶紧把他的枪口移向狮子时,还没有来得及开枪,狮子就已经逃离了视线。

当时牧场工头非常生气,瞪着愤怒的眼睛,向他大发脾气,骂他是个傻瓜、冒失鬼,最后说:“当我举手示意的时候,就是叫你不要动,你连这点规矩都不懂吗?”

面对身份低下的牧场工头的“责骂”,罗斯福丝毫没有放在心上,而是放下总统的身份,像小学生一样,虚心的听着牧场工头批评自己,并且勇敢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后来每次打猎,他都向这位牧场工头请教,学到了不少关于打猎的知识,罗斯福打猎的技术也提高了。并且,当人们得知这件事后,更加爱戴这位没有架子的总统了。

罗斯福贵为美国总统,却能在一个牧场工头的面前放下了架子,人们怎能不喜欢他这样的人呢?罗斯福后来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这与他的任何时候都不摆架子是分不开的。

一个领导放下放下架子,将自己放在和普通人相同的位置上,这是尊重别人的一种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们都有友爱和受人尊重的心理要求,人人都渴望平等地成为家庭和社会中真正的一员。所以任何在别人面前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的不尊重人的语言和行为,都不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懂得适时的放下架子,方能赢得好人缘。

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面,曾有这样一段场景:

官道上缓缓驰来两头毛驴,驴后还跟着一个人。众人正收拾东西,谁也没在意。那两头驴竟下了官道,向接官司亭奔去。捕快朱文一见,提着水火棍怒喝道:

“站住!骑驴的瞎眼了?这是接官司亭!再要往前走,小心把驴腿打折了。”

但是,走在前面的骑驴人不仅没有被吓倒,还哈哈一笑,说道:

“我就是奔接官司亭而来的!”

朱文一听此话,不由得仔细打量来人,前边这位,四五十岁模样,瘦巴巴的,虽然穿着长衫,但看上去像一个仆人。最后那位步行者显然是个赶脚的,脸上布满灰尘,被汗水一冲,脸上横一道竖一道的,倒像个唱花脸的,根本就不像官员的样子。朱文以为他戏弄自己,于是大怒道:

“大胆刁民,竟敢来接官司亭胡闹,不怕吃板子吗!”

话音未落,后面骑驴的年轻人赶到面前问道:

“你们在此接迎的是哪位官司人?”

“是从安徽调来的新任江宁知府刘大人。”

“你们看,这位就是刘大人。”年轻人指着刚才说话的那位说道。

“胡说!”朱文举起水火棍作势要打人,还边骂道,“刘大人乃是朝廷官司,一定是八面威风,哪有骑驴上任的?你们敢冒充朝廷官司员,不是找打吗?”

这时,赵武等人也围了上来。毕竟是捕头,行事比朱文稳重一点儿,又问了几句,见对方出语不凡,便仔仔细细地围着两人看了一遍,见那位四十多岁的主子后背隆起,正是罗锅。

事后,朱文赶紧道歉赔罪,刘墉一点官架子都没有,笑一笑就原谅了他。

虽然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场景,却因为刘墉上任时平易近人的装扮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刘墉当时的身份,他的行为确实难能可贵,他愿意在众人面前主动放下自己的架子,平息自己的威风,所以也很自然地将自己融入到了平民百姓之中,人们无不感受到他的平易与随和。这些,都是刘墉深受当时百姓的爱戴,从而名垂青史的重要原因。

还有一位大人物更具传奇色彩:

法国的巴黎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花园城市的美丽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劳动。

巴黎以她的美丽和古老的欧洲文明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一天,一位美国的阔太太来到这座城市游览。她在林阴道和草坪中散步时,忽然看见一个老头儿弯着腰正在花坛里浇水。他是那样认真,那样勤恳操劳,他那一丝不苟的姿态,足以证明他是个上等的园丁。

美国阔太太有一座私人花园,她想,这位法国老头儿真是百里挑一的好园丁,在美国恐怕出高价也很难找到,现在既然有幸碰上了,为什么不带他到美国去呢?

于是她问那位老头儿,愿不愿意赴美国去做她的园丁,她可以给他高于法国三倍的工资,还可以负担他的旅费。为了说服老头儿,她又把美国吹嘘了一番。仿佛那儿遍地是黄金,外国人去了人人都能发财。

“夫人,”老头儿弯着腰很有礼貌地回答说,“真是不巧得很,我还有另外一个职务在身,一时离不开巴黎。”

“你统统辞掉吧!这些,我都会给你补偿的。你除了园丁,还兼职干什么工作呢?是兼营副业?是送牛奶还是养鸡?”

“都不是,”老头儿微笑着说,“我希望人们下次不要再选我,我就好来接受你给的美差了。”

“选你做什么呀?”

“选我当……”

“你是……”

“我就是安里,我这个园丁兼着法国总统。”

摆架子的人看上去很是威风,但这只会让人产生厌恶的情绪。而很多伟大人物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即使身居高位,但他们仍然用自己的行动表示了,他们从未把自己同普通人区别开来,所以从未端起过架子,也从来没有摆过谱。他们都是下意识、不自觉地就把自己的言行定格在平易近人上了,他们堪称是“放下架子”做人的典范。

2. 友善的力量

《伊索寓言》中加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风与太阳发生了争论,原因是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最强大的。风说:“我认为我才是最强大的,你看下面那位穿着外套的姑娘,我们来打个赌怎样?如果我比你更快地叫她脱下外套,那么你就必须承认我比你强大;如果你比我更快的让他脱下外套,我就承认你比我强大。”太阳同意了风的建议。

风开始使出浑身的力气对着姑娘吹,希望把姑娘的外套一下子就吹下来。可是它越使劲吹,姑娘就把外套裹得愈紧。最后,风只好无可奈何地放弃了。接着太阳笑容满面从后面从云端里走出来,暖洋洋地照在姑娘身上。没多久,姑娘便开始擦汗,并且把外套脱了下来。风对此感到很不解,太阳就对风说道:“相对于强硬的姿态,友善更有用。”

所以,放下自己的架子,用友善的态度对待别人。西方有这样一句谚语:“一滴蜜汁比一加仑胆汁能捕到更多的苍蝇。”友善的人会更容易被人接受,从而能更好的与人相处,获得更多的帮助。

龚遂是汉宣朝时代一名能干的官吏。他性情友善,从来不在身份不如自己的人面前摆架子。当时渤海一带灾害连年,百姓不堪忍受饥饿,纷纷聚众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于是汉宣帝派年已70余岁的龚遂去任渤海太守。

龚遂因对自己的下属友善,那些下属们也都尽心尽力地协助龚遂的治理,几年过去,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后来,汉宣帝召他还朝。他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随他一同去长安,说:“带我一起对你会有用的。”但是龚遂的其他下属却不同意,并说:“这个人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又好大喜功,还是别带他去为好。”龚遂却依旧友善地说:“他想去就让他去吧!”

到了长安后,这位王先生一天到晚就知道喝酒,也不主动去见龚遂。可是有一天,当他听说皇帝要召见龚遂时,便对看门人说:“去叫主人来我的住处,我有话要对他说!”

龚遂也不计较王先生没有主动来见他,而是放下身份去了王先生的住处。王先生问了他一个问题:“天子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你将如何回答?”

龚遂说:“我就说任用贤才,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

王先生却连连摆头道:“不好!不好!这么说皇上会认为大人在夸耀自己的功劳?大人应该这样回答:‘能够治理好渤海,这并非微臣的功劳而是被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

后来,汉宣帝果然问了这个问题,龚遂就按照王先生的话回答,宣帝听后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任以显要而又轻闲的官职。

龚遂的友善使他得到了更多人的帮助,并因此而被皇帝提拔和信任。

罗斯福是个仆人都喜爱他的人,为什么呢?他的那位黑人男仆詹姆斯·阿默斯就曾写过一本关于他的书,取名《西奥多·罗斯福——他仆人的英雄》,阿默斯在书中写了这样一段富有启发性的话:

“我妻子有一次问总统关于鹑鸟的事,因为她从未见过鹑鸟,于是总统详细地描述了一番。不久以后的一天,我们小屋里的电话铃响了。我妻子拿起电话,才知道是总统本人打来的。他特意来告诉她,我们屋子窗口外面正好有一只鹑鸟,如果她往外看,就能看到。罗斯福时常做这类小事。每次他经过我们的小屋,如果看不到我们,他就会轻轻地叫着‘呜、呜、鸣,安妮!’或‘呜、呜、呜,詹姆斯!’。这是他表示友好的一种招呼习惯。”

仆人怎能不喜欢一个像他这样的人呢?任何人都不会不喜欢他。

有一天,卸任后的罗斯福到白宫去。不巧的是,塔夫脱总统和夫人都不在。这时,他那种真诚对待身份卑微的人的态度完全体现出来了:他同所有的白宫旧仆人打招呼,而且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连厨房里的姑娘也不例外。

当他见到厨房的阿丽丝时,问她是否还烘制玉米面包。阿丽丝回答,她有时为其他仆人烘制一些,但是楼上的人都不吃。

“他们的口味太差了,”罗斯福颇为不平,“等我见到总统的时候,我会这样告诉他。”

阿丽丝端出一块玉米面包放在盘子上给他,他一面吃着一面向办公室走去,经过园丁和工人的身旁时,还不断跟他们打招呼……

“他对待每一个人,还和以前一样。”仆人们互相低声讨论着。而一名叫艾克·胡佛的仆人眼中含泪地说:“这是近两年来我们惟一的愉快日子,我们任何人都不愿拿这个美好的日子去换一张百元钞票。”可见,大人物之所以成为大人物,就是因为他们永远不会受到孤立。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幸福的秘诀是让你的兴趣尽量扩大,让你对人对物的反应,尽量地倾向友善。”友善能让自己幸福,也让别人快乐。只有那些与人为善的人,才有真正的朋友。许多时候,温和、尊重更胜过激烈狂暴,阳光下的一个笑脸,就能有效的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

世上最伟大的力量,绝非高高在上,也非握紧拳头,而是友善。

3. 助人就是助自己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放下架子去满足别人的愿望,给别人以帮助,这是在付出,然而却也是一种得到。

唐朝时,萧宗有一天问功臣李泌:“将来天下平定,你打算要什么封赏?”李泌说:“只要能枕在陛下的大腿上睡一觉就心满意足了。”萧宗当时听了哈哈大笑,并没有许诺什么。

后来,萧宗要驾临保定,李泌像往常一样,为萧宗打点好行宫。因久等萧宗不到,就先在自己的床上睡着了。然而,等他一觉醒来,睁开眼睛看到周围的情形时,大吃一惊:自己居然枕在萧宗的大腿上。李泌连忙倒地请罪。萧宗搀起他笑问道:“现在爱卿的愿望已经实现,天下何时才得平定?”

唐萧宗的行为让李泌感动得涕泪俱下,在后来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李泌简直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地步,成为唐萧宗最得力的一位助手,帮助他平定了天下。

唐萧宗如果不肯放下自己的作为一个君主的架子,就不会将一个臣子的心愿放在心上,更不会真的帮李泌实现他的心愿。但是他放下了架子,以自己一条大腿付出片刻之劳为代价,用这种方式换取了李泌的一片忠心,这种平易近人的力量,是任何领导摆“官架子”都做不到的。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帮助他人,实际上也是在帮我们自己,当我们为别人铺平道路,扫清障碍的同时,或许也正是在为自己的将来铺路。

我国清朝的著名商人胡雪岩,在他20岁左右的时候,遇见了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名叫王有龄。这个书生很有才华,也很有抱负,但是缺少进京的盘缠和做官的“本钱”。胡雪岩当时和他并不熟悉,但还是毅然将自己讨债讨来的500两银子借给了王有龄。因为这500两银子,胡雪岩失业了;也因为这500两银子,他认识了自己生命中的贵人——王有龄。

后来,王有龄考取功名,被封了官职。喝水不忘掘井人,王有龄发达以后,一直惦记着要报答胡雪岩。当他听说胡雪岩当初为了帮他,把钱庄的差事丢了,生活失去了着落,心里便觉得十分愧疚。几经周折,他终于在杭州城找到了胡雪岩。

再次遇到王有龄以后,胡雪岩的生命开始发生巨大的转变,他自立门户,开始在官与商之间如鱼得水,成为有名的“红顶商人”。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别人也就等于帮助自己。我们应该时时伸出热情的手,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因为我们的帮助,不仅能助人一臂之力,而且能给对方带来力量和信心,使他们有更大的勇气去战胜困难。特别是当一个人遇到挫折,处于逆境之中时,如果我们能热情相助,那将犹如雪中送炭,别人也定会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激。“危难中见真情”,很多人在受到别人真诚的帮助后,总能以更真诚地感激报答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