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能终身掌握国家最高权力,苏拉不惜践踏民主传统,威慑元老。最后,他终于取得了终身独裁官的职位,将军政财集权于一身。为确保终身独裁统治,苏拉进行了种种“的宪政改革”:取消民众大会原有的否决权,削减保民官权限,将大量自己的亲信安插到元老院里。
但是苏拉取得终身独裁统治权后第三年,突然间就宣布辞职,最后只是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隐居到他的一座海滨别墅里。这真是令人费解。曾经他为争最高权力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曾经他不惜以道德的堕落、国家的灾难、人民的生命为代价而争权夺利。可正当他如日中天之时,却把这种最高权力自愿放弃了,这是为什么呢?
苏拉本人对于引退的原因没有做出说明。据说,决定放弃权力时,他曾经在广场上发表了演讲。演说中,他提出若有人质问他,他愿说出他辞职的原因。但那种情况,绝不会有人去质问他,因为那要敢冒生命的危险。辞职后,有个年轻人曾当面辱骂过他,但是苏拉竟默默忍受了他的辱骂,但他说出一句这样话:“这个青年将使以后任何一个掌握这个权力的人都不会放弃它了。”
苏拉本人并未说明自己引退的原因,所以人们都在猜测:有人说是明智之举,因为他已经进行了3年的独裁统治,应该还政于民;有人说是由于改革无望,他选择激流勇退;有人说是因为他满足权力欲望,厌倦战争、厌倦权力、厌倦罗马,向往田园生活;还有人认为因为他患了严重的皮肤病,无法亲理朝政,无可奈何不得不放弃政权。
人生的价值在过程,而不在于结果;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虽然这么说,但是苏拉从一个权力狂突然之间转变成了归于自然的隐士,这其中可能有他自己的人生乐趣,抑或许有他的难言之隐,我们都没法知道了,其中的秘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印度宝藏之谜
我们早就已经知道,2000年前,步亚历山大大帝后尘,罗马人到过印度。当时,交通不便利、不快捷,如此远的旅行可以说是一项壮举。
不畏千里之途,罗马人千辛万苦冒着风险来到东方。但是,他们的行为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不管是那个欧洲商人只要是他经营了东方的奢侈品贸易,就会有厚利可图。但是,罗马人面对那些与自己文化差异大、又好像无所求于罗马商人的印度人,可以提供什么呢?原来,在印度南部曾经出土过罗马钱币,一般人一听会认为只是零星出土而已,可事实上,一般钱币是大量的埋藏在一块儿的。
罗马与印度的生意往来
当时,国泰民安、商业贸易兴旺发达的罗马帝国渴求各大洲、各地区的奢侈品,多数能满足他们的欲望。商贾们从未开化的北方人那里买进琥珀、皮毛,再从非洲买来香料、象牙、黄金和一些竞技时用的野兽,还从印度次大陆买来一些充满着东方传奇色彩的货物。
公元前27年~公元14年,是奥古斯都在位期间,罗马与印度之间的经济贸易很兴盛。本来从亚历山大大帝时期,人们对到东方发财的故事就已经津津乐道了,到这个时候,这么多印度商旅来到罗马帝国,更是激起了罗马人对于商业贸易的兴趣。一队印度商人带来了奇珍异物,像是天生无手臂的人、大河龟、蛇一类的东西,当然还有“大如秃鹰”的鹧鸪;还有商旅带来珍珠宝石,这才是罗马市面最有代表性的洋洋大观的进口货。当时,每年从受罗马控制的埃及乘季风驶往印度去装运珍贵货物船就有120余艘。
在这种贸易中,最活跃的代理商是罗马帝国的批发商人——一群把亚历山大港作为根据地的希腊人。亚历山大港,在地中海海岸,是西方的一个主要的港口。东方的货物或是原料就是经过这里集散和转运的。在印度,商人们首先沿马拉巴海岸,建立贸易站,在这里采购到大批的香料——特别是胡椒,还有香水、象牙和平纹细布。
一世纪的末期,罗马商人从现在称做斯里兰卡的地方,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采购到珍珠宝石,还从印度商人那里买到远东的产品,当然,最著名的就是中国的丝绸了。
印度的货币方式
要想购买到这些商品,必须有一种方法来付款。但是,当时印度的人民大多数不知到有货币这种东西。罗马商人惯用的钱币,印度人却并无多大所求。所以,买卖时免不了产生如何付款的难题。但是该麻烦最后还是以很巧妙的方法得到了解决。
1775年印度首次出土一大批罗马钱币。当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都猜想这窖藏钱币原来是印度商人们的积蓄,因为某种不幸遭遇、意外事故,使得钱币被长久埋没。但是,现在终于搞明白了,原来印度人有兴趣收藏这许多钱币,而不是因为罗马钱币可以用在购货流通上,当时的印度人是完全没有货币概念的,只是把钱币当作金锭或者是银锭来看待的。
因此,每一批窖藏钱币其实都已经被称过了重量,然后又被印上证明的戳记——代表某一定量的金子或银子。当要购买某种整批货物的时候,就能拿出这样的一批钱币来作货款就可以了。就好像现在,在印度市集上,有时侯也称出银首饰的重量,来确定可以交换多少货物。因为罗马的金子、银子已经被分铸为了一个个有着统一标准的金圆或者是银圆,这样一来,印度人在收集和应用时就方便多了,这就大大提高了罗马人的商业声誉。罗马学者普利尼说因罗马钱币的质量不变,虽然上面所铸的是历代帝王的头像,但是,所有钱币的重量是相同的,而且钱币的金、银含量是始终不变的,所以,斯里兰卡国王对此有了好感,他对诚实的罗马商人也是很优待的。
当时,印度人为了避免这些钱币重新被用来当货币,就在钱币的帝王头像上凿上刻痕,印度出土的很多罗马钱币就因此而被毁损的。尽管他们作小额交易用这些钱币,但他们并不忽视钱币上精美可爱的图案,他们更是以这些图案为蓝本,用赤陶仿制首饰,这些首饰是穿孔或带环孔的,有的还镀金后再佩戴,这样的仿制确实是很捧场。
但是,从罗马人的观点来看,钱币不断流向东方而且一去不复返,不是健全的经商之道。因此,很快他们就实施了对钱币的出口限制。后来,暴君尼禄下令降低罗马银币的成色。这样印度人对罗马钱币实在的价值也就丧失了信心,于是就拒绝再接受罗马的任何钱币了。商人也不得不另谋货物交易的代用品了,于是以商品互换就开始了,通用的商品包括精美的餐具、、灯饰、玻璃,亚麻布、珊瑚还有加工的宝石以及酒等。19世纪40年代,在印度的阿里卡梅杜,发掘出罗马人的主要贸易站。在那里,发现了大量地中海地区制的陶器的碎片,这说明罗马商人运用的新贸易策略是十分成功的。在阿里卡梅杜的仓库里,贮藏着意大利的陶罐、碟、美酒以及餐具等等,在那里的作坊内,可以对珠宝进行加工或者织染平纹的细布。
但是,罗马军团想要维持强大的战斗力,想要使罗马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并不是依仗他们与印度的经济贸易。公元3世纪,罗马的内部危机重重,这导致致商业和贸易的衰退。商人们信心不足,于是与印度的直接贸易就暂时停了下来。于是从前充任中间人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就把这块的经济贸易接过来继续做。亚历山大港的商人们,不再顺季风扬帆渡海去做买卖。从那时起,西方心目中的印度,再一次成了充满神秘、难以触摸的“传说之邦”。
公元前336至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在位期间,他东征西讨,开始了地中海居民与印度的互相交往。但是,因为强大的帕提亚帝国(波斯地带)兴起,于是古代横贯亚洲内陆的路线就被阻截了,由地中海到次大陆就不能经陆路往来了。商人只好转向海上,去谋求较安全的商路。
希帕洛斯希腊商人公元前1世纪发现,利用西南季风可以来往于印度次大陆。他并且提供了准确地理资料。于是,其他商人迅即利用希帕洛斯所说的风与东方做着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贸易。7、8月间有40天时间可以供那些会利用季风的商人从阿拉伯港口直航到印度南海岸的马拉巴。12月至来年1月,他们完成交易之后,就经红海或者是波斯湾和陆路返回到地中海。公元1世纪,西方的商船队已经可以绕过印度南端,到达次大陆东岸的贸易站,不用像之前那样经陆路了,从此,地中海与斯里兰卡的直接贸易也就建立了,有些船只更远可以到达至缅甸、马来、越南、中国。
相关链接——印度文明的衰落和瓦解
公元前3000年末,印度河的文明开始衰落。虽对衰落的原因只能做推测,但是,有明显的证据表明,那时候耕种、灌溉的土地和城市地区的面积在逐渐地缩小。约公元前1900年前,洛塔尔港口放弃,其它的大的居住中心,维持的人口也比原来大大的减少了,并且,只是拥挤在正在衰败的城市某个小区域。某些遗址上,人们还发现暴力的迹象:灰烬、未掩埋或无头的尸体……估计他们是被匪帮袭击的受害者,那些城市几乎无力抵御绑匪们的掠夺。
任何文明,存在很多世纪之后,都有可能出现衰退的迹象,但是,印度河的居民遇到的却是沙漠或者半干燥的环境所引发的特殊的、短时间内就可以变为很难克服的难题。任何干旱地区,经过长期的灌溉之后,必然会逐渐积累盐碱,这些是因为水蒸发,但又没有雨水有效的冲刷而留下的。因为灌溉,地下水位提高,甚至会上升到作物的根部。积累的盐碱到对作物有害的程度,或作物根部被淹没时,农业就会突然结束。
在印度河流域古代耕种过的地区中,有大片地块看来就是因为这些原因而被放弃的,由于古代耕地表面有白色沉积物。另外,反复发生的洪水和江河改道,不仅直接威胁着城市,洪水携带的淤泥破坏、堵塞渠道(它们是给农田供水)也间接地危及农业的基础。江河改道,还可能使城市或灌溉区失掉水源。所有这些都是不稳定河流(它们一般源自山区,流经少树沙漠地带)的行为特点。虽然有人无视相反证据,断言如此,但是不少证据表明曾造就城市、滋养艺术的剩余农产品减少了,终至消失,残余的人口居住在曾经辉煌城市的废墟里,从幸存的、生产低下的农田里“榨取”些许收获,加上点狩猎、采集,他们过着简单的生活。这种衰退状况,使得他们越来越无力保护自己,免遭外来人的袭击。之后到这里的雅利安移居者,从来没有看到过印度河文明曾经的鼎盛时期,多以他们不可能是印度文明瓦解的原因。
大概创造了印度河文明的人以及后代们带着他们的文化、技术向东疏散,到了恒河流域或者是向南迁徙到了印度半岛。
匈奴人阿提拉是欧洲的恶魔吗
史学家称之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406~453)是古欧亚大陆匈人最伟大的领袖,他曾经多次率大军入侵东、西罗马帝国,对两国进行了很大的打击。率领军队,他曾经两次入侵到巴尔干半岛,包围了君士坦丁堡;也他曾远征到高卢(今天的法国)的奥尔良,最后,在夏隆之战后,停止了向西进军。然而,后来他却攻向了意大利,公元452年,他攻陷了当时西罗马帝国首都拉文纳,赶走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这样西罗马帝国也就名存实亡了。
当时,只要一提到阿提拉,人们心中就立即浮现出恶魔般野蛮人的恐怖形象,一个凶狠的骑士,当者辟易,无可幸免。这是1500多年前的事了,当时阿提拉率领千军万马与罗马帝国大军对垒,为的是要证明他才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武士。然而千百年来,他留给人的印象却只是个恶魔。为什么呢?阿提拉真那么可怕吗?而阿提拉的真人和传说,到底有多大的区别呢?
阿提拉其人
阿提拉本人为他同时代的人留下了一个深刻并极骇人的印象。一位罗马历史学家,在公元449年曾经前往阿提拉的根据地瓦拉齐亚(现今罗马尼亚东南部一个区域)进行访问,于写下的史书中谈到许多有关阿提拉宫廷的情形:这位罗马历史学家把那个匈奴王说成一个面目可憎的侏儒,肩部宽阔,头大,扁鼻子,疏疏落落地长了几根髭须。
至于另一位亲眼见过阿提拉的历史学家则说:“匈奴王高视阔步,表示他常常自以为高人一等,非世上其他人能及;他还有骨溜骨溜猛转眼球的习惯,好像对他所造成的恐怖,怡然自得。”
阿提拉迷信鬼神,而且目不识丁,但是罗马人统称为“野蛮人”的所有部落民族,亦莫不如此。然而阿提拉一定非常聪明,善于驾驭蛮人,并且人人都听从他发号施令。
一般人常将阿提拉的名字,与另一个世界征服者、13世纪那个强横的蒙古霸王成吉思汗相提并论,但这对伟大的匈奴王阿提拉却颇为不公。成吉思汗纵容部下四处抢掠,并且虐待俘虏;可是阿提拉行军打仗,并不残暴,他知道毁坏战利品有害无益。与其屠杀俘虏,不如要他们做些有益的事。阿提拉追求绝对权力,跟成吉思汗一样不择手段。毫无疑问,在公元445年,阿提拉曾将共同掌政11年的兄弟布赖达杀死,但对于为他所败的文化较高的敌人,阿提拉要比成吉思汗和其他野蛮民族更懂得加以礼待。
在攻下了罗马帝国广大地区的同时,他甚至在自己朝廷里,任用罗马训练的官员。虽然他最后获得的财宝远远超过贫穷之时最荒诞的梦想,但这些财富始终没有使他败坏。批评他是“面目可憎的侏儒”的罗马历史学家,对他自奉甚俭也不得不表示钦敬,说他用的是木盘子,吃的是普通肉食,他的僚属则以银盘盛放“珍肴美味”,尽情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