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疑案
47916900000028

第28章 国外历史悬案(12)

也有人认为,巴顿将军的死是他的上司精心策划的阴谋。在二战结束后,据说巴顿一直有亲德倾向,并曾公开批评盟军的“非纳粹化政策”,并在新闻记者面前把纳粹分子和非纳粹分子的斗争,不恰当地比喻成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之争。并且有人说他还在考虑要扶植德国未受损失的几个党卫军部队,然后想挑起一场对苏联的战争,这些原因都可能使他招致杀身之祸。

一些美国历史学家对此甚至提出很多具体的假设,即这位上司就是艾森豪威尔将军。他们认为,艾森豪威尔将军与巴顿将军不和的传闻是众所周知,并且由来已久,巴顿在二战后所做的一些行为与艾森豪威尔的主张大相径庭。艾森豪威尔对他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很有可能派人拔掉这可眼中钉。

巴顿将军的车祸果真是一场预谋话,那么也只有车祸参与者知道其中的个中原因和幕后策划着吧!

圣雄甘地遇刺之谜

1948年1月30日下午5点10分,印度圣雄甘地在别人的扶持下走向通往晚祷会场的草坪,而令他想不到的是这却是他的最后一次晚祷。当甘地走向平台的一刹那间,一个信徒模样的人跑到甘地面前,先向甘地鞠躬行礼,说了一声:“圣父,你好!”然后突然从口袋里掏出手枪,顶住甘地的胸口连开几枪。甘地洁白的衣服立刻被鲜血染红,他双手合十,似乎想迈出最后一步,口中喃喃念道:“神啊——”然后徐徐倒地。

这位终生提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宗教领袖却被暴力结束了他的生命,不能不让印度人民感到痛惜。

甘地为民族独立奋斗的一生

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于1869年10月2日生于印度西部的波尔班达尔城,属吠舍种姓。从祖父开始,甘地家族一直担任当地小土邦的帝万(首相)。他生性腼腆,不善言辞。中学毕业后,他赴英国留学并经过奋发苦读,终于获得了律师资格。1891年他结束了学业,回到印度做律师,但并不很顺利。1893年,接受朋友的建议,他到了南非继续从事他的律师职业,并且一直到他1915年回国。在此期间,他深感种族主义的危害,并下决心要与种族歧视斗争到底。

1915年,甘地回到祖国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他发展了自己在南非时就已经形成的“非暴力抵抗”思想,并发动人们对殖民政府展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为了抗议英国殖民者屠杀阿姆利则城千余名印度人民的暴行,带头绝食。为了吸引印度广大农民参与民族运动,他赤裸着上身,腰间围一块土布,每天亲自纺纱织布半个小时。他的行动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和支持,人们奉他为“圣雄”。为了抗议“食盐专卖法”,61岁的甘地身体力行,竟带领79位门徒步行400公里,到海边举行宗教洗礼仪式。

1947年,在极端分子的挑拨下,加尔各答信仰不同的教徒之间发生了冲突。78岁的甘地为了拯救成千上万个无辜者免于死亡,对外声明决定从9月4日起开始绝食,一直到动乱结束。甘地绝食的消息几小时就传遍了加尔各答城,人们纷纷前往甘地的居所海达利公馆探问甘地的健康状况,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一起在暴行肆虐的贫民区游行,呼吁恢复秩序与平静。9月2日中午,27名市区的极端分子到甘地面前承认了自己的罪恶活动。当晚,全城就恢复了平静。

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和穆斯林的显要人物共同声明,保证阻止宗教仇恨再起。甘地不惜牺牲生命以捍卫和平的举动,终于阻止了加尔各答暴乱的蔓延,并且愈加赢得人们的爱戴。

然而甘地的内心并没有因此变得轻松,他为印度的前途忧心忡忡。印度的分治给他造成致命的创伤;旧日印度的一切落后的东西并未在新生的印度中消失;他终生宣扬非暴力却无法改变印度内乱四起的现状;现在的执政者对他的尖锐言论不满,不肯倾听他的声音……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新德里一些极端分子暗藏杀机,暴乱随时可能再度发生;政府不偿还巴基斯坦国债的举措也令人不满。为了改变这些局面,1948年1月13日,甘地又重新开始了下一次绝食。

印度教的极端分子们组成了国民公仆团,他们知道了甘地绝食的原因后,对他十分仇恨,他们认为这样做与政治讹诈无异,准备铲除甘地。1月17日晚,甘地大部分时间陷于昏迷状态,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已经开始崩溃。1月18日上午,甘地身体状况十分危险。在这种态势下,印度国大党主席闻讯,紧急派出一帮人到处去寻找甘地所要的签字,自己则亲自前往甘地寓所。不一会儿,各派代表都已聚齐,他们都已在7项声明上签了字,并依次走到甘地卧榻前,亲自确认自己的庄严保证。

处于死亡边缘的甘地并没有停止绝食,而是用尽力气,口述了一项声明。他希望各党派不仅要保证新德里的平静局面,而且应使全印度都能根本消除不安定因素。直到在场的所有人一一俯身表示了他们的庄严承诺,甘地才宣布停止绝食。

1月20日下午,甘地举行晚祷时,有人向平台上投掷炸弹,幸好甘地安然无恙。投掷炸弹的凶手当场被警察抓获。从刺客口中,新德里警察局得知了炸弹案的幕后操纵者及活动计划,但却没有将所有的阴谋分子一网打尽。

寓所被炸后,警方加强了对甘地的安全保障。甘地却不以为然地说:“神是我的唯一保护人,如果他想结束我的生命,任何人都不能拯救。”于是,就发生了1月30日下午那惊人的一幕。

谁害死了圣雄?

经过调查,凶手纳图拉姆·戈德森是一个狂热的印度教徒,同时还是国民公仆团的头目。他出身婆罗门,奉行素食、节欲,早年崇拜过甘地,投身不合作运动,并因此而入狱。

1937年,他受沙瓦迦尔的影响,参加了以复兴印度教统治地位为目标的印度教大会,并创办了“国民公仆团”。在法庭上,他辩白说是为了印度母亲而向甘地行刺的,因为他认为甘地“没尽到一个印度父亲的责任”。

甘地遇刺后,印度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他的遗体被安放在比拉尔寓所一楼的平台上,上面洒满玫瑰和茉莉花瓣,5盏油灯环绕四周。成千上万的人来到他的寓所,悼念他们的救星。在举行葬礼时,送葬行列以4辆装甲车和总督卫队为先导,后面跟着望不到头的送葬队伍。在沿途各处的人行道上、河堤上,到处都是等候与甘地诀别的人群。在亚穆纳河河滨广场,还有10万名群众等候在那里。一代圣雄从此长眠。

对于他的死,很多人困惑不解。既然在甘地寓所被炸后得知了凶手的情况,警方却为何不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甘地?另外,社会上狂热分子已经叫嚣要处死甘地,而印度当权人物都是甘地信徒,又为何对这一严重事件视若无睹?

点击谜团——谁谋杀了黑人领袖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作为一名牧师和其他领袖发动并领导了20万人向华盛顿展开游行,为了争取黑人的权利,他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感谢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并用这一首古老的黑人圣歌结束他充满美好感情和向往的演说,然而谁又能想到,这却是5年后镌刻在他墓碑上的诗句。

1955年12月1日,蒙哥马利市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42岁的黑人妇女因拒绝给白种男人让座而被捕,罪名是“行为有失检点”,罚款10美元。这激起全市黑人(占汽车公司全部乘客的75%)的义愤,他们向公交公司提出严正抗议并宣布“罢乘”,斗争的领头人就是金牧师。最后联邦最高法院不得不宣布:在公共交通事业中不得实行种族歧视。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马丁·路德·金也从此成为举国闻名的人物。

1960年,金牧师被投入监狱,原因是他积极策划和领导了一种反对种族歧视的新招数——黑人到实行种族隔离的餐馆“入座”、到图书馆“入读”、到电影院“入观”、到白人专用海滩“入浴”……在亚特兰大他曾亲率51人到快餐店“入座”。

1968年4月初,金到孟菲斯市支持1300名垃圾清运工(大多数是黑人)已经坚持了2个月的罢工。4日傍晚,他正在旅馆房间外同几个人谈话时,从街对面一幢公寓里传出了一声枪响,子弹穿过金的脖子。

因为非暴力主义英雄的离去,在美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暴力活动的高潮。全美国有168个城镇因黑人暴动而遭破坏,同时有2600起物下半旗志哀,这是对一个黑人从未有过的尊敬表示。

后来,警方查出真实的凶手是詹姆斯·厄尔·雷,他是个抢劫惯犯,曾被判入狱20年。1967年4月成功越狱。他于1968年4月4日早晨住进贝茜太太的出租公寓,傍晚开枪把马丁·路德·金打死。他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被判入狱99年,可是他在审判后不久就反悔了,坚持说自己是被冤枉的。

最让人不解的是,厄尔·雷在1967年是如何成功越狱的呢?他是个三流窃贼,他在打劫杂货店后驾车逃跑被甩出车外,偷打字机时将存折丢下,2次越狱都没有成功。这样—个傻瓜,为何能成功越狱,并很快过上了富有而体面的生活,确实让人费解。有人怀疑联邦调查局参与了此案,因为他们在1964年还制定了“消灭金小组”的计划。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甚至在马丁·路德·金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之后,送恐吓信要他“小心谨慎以谢国人”。

2001年1月,一名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牧师向《纽约时报》记者透露,杀害马丁·路德·金的凶手就是他的父亲。这位61岁的牧师,名叫威尔逊,他对记者说:“我父亲亨利就是枪杀马丁·路德·金的3人小组的头,父亲认为‘为了整个国家的前途’,这样做完全是责任所在。”

然而直到现在,马丁·路德·金之死还是一个谜,他支持的黑人民权运动仍继续进行着,而他的死因谜案却没有任何进展。

日本是否真的偷袭过美国珍珠港

据史料记载,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了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或奇袭珍珠港。

那么,日本是否真的就偷袭过美国的珍珠港呢?还是有其他的阴谋呢?

窃取密报

1935年,美国陆军重组监听机关——信号情报处,是由密码专家威廉·弗里德曼领导的。人们将信号情报处与随后成立的海军通信保密科冠以“魔术”的代号。

一直到1941年,“魔术”仍旧可以截获并且破译绝大多数日本人的“紫色密码”外交电报,这些电报是用九七式打字机发出的。到了1941年底,他们每周破译的秘密外交电报平均多达200多页。其中就包括很多关于珍珠港的情报,并且每次都及时将最重要的情报递交给军政首脑——总统、陆军部和海军部的部长、作战部长、情报局长、国务卿,其他人几乎不可能接触到这些情报。

可是,美国当时的总统华盛顿并没有将与珍珠港有关的情报通知给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海军上将和夏威夷基地司令肖特陆军中将。后来,金梅尔将军在接受调查时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海军部扣下了珍珠港将可能遭受袭击的有关情报,太平洋舰队被剥夺了一次战斗机会,导致1941年12月7日的灾难性局面。”

而对于这般反常行为,斯塔克的解释是:“我不希望通知金梅尔司令,因为这样会泄密。”那么,他怕泄露的到底是日本人的秘密还是华盛顿的秘密呢?

珍珠港事件的真实内幕

其实,就算美国高层害怕泄密,也应在大战将来临之时加强珍珠港上太平洋舰队的军事实力。然而在1941年初,太平洋舰队的1艘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7艘驱逐舰——这相当于1/4的作战力量都被调给了大西洋舰队。而且,海军部把舰队中素质最好的指挥官和水兵也调到了大西洋舰队。因为这个,金梅尔曾经多次向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陈述加强太平洋舰队实力的重要性,但海军部却未加理会他的呼吁。更为奇怪的是,在日本飞机在上空对珍珠港狂轰滥炸之时,太平洋舰队的主力——3艘航空母舰恰巧全部外出,当然它们也因此逃过了这次劫难。

1995年9月5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收到一名名叫海伦·哈曼女士的来信。她在信中称父亲史密斯曾经向她讲述过许多关于珍珠港事件的惊人内幕。

二战时,她父亲是美军后勤部副主管。他说,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的不久,罗斯福总统曾经紧急召开过一个只有极少数军官参加的秘密会议,在会议上透露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美国高层已预见到日本海军会偷袭珍珠港,并与见到可能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罗斯福总统命令参加会议得人尽快准备把一批医务人员以及急救物资集结到在美国西海岸的一个港口上,以便于随时待命出运。他还特别强调,禁止将该次的会议内容向外人透露。他的解释是,只有当美国本土遭到攻击时,现在犹豫不决的美国民众才会同意他宣布投入二战。此信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由于哈曼的父亲史密斯已经在1990年去世了,人们无法从那里得到更详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