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开排不久,设计就拿出第一个方案,是一个方形大厅,正面墙有两扇门,两边墙各有一扇门,墙白色,门框淡黄色,干干净净,也比较大气,倒是俄罗斯建筑风格。大家共同商量后,觉得此景稍微呆板了一些,守旧了一些,不够活泼,是否改成圆形,增强喜剧性,门再多一些,最好正中有一扇高的大门,不要完全一样。空间视觉上有些变化,有利于赫列斯达柯夫上场,也有利于最后的宪兵上场。剧本里提到这是一个小城镇,但我想提高级别,变成一座大一点的城市。剧中这个市长贪污了不少钱,市长老婆很讲求享受,住的条件不会太差,市长应是本城的土皇帝,可住高级别墅,气派大一点。否则他怎么能进一步到彼得堡去当将军呢?
第二稿设计改成了半圆形,正面墙有一扇门比其他的门高,整个气势大多了,而且半圆形比较流畅、有动感,整体感很强。但还是有点“堵”的感觉,似乎戏的风格感还不够。因此我建议是否可以把墙拆掉,透气一些,风格化、现代性再强一些。
第三稿设计来了个质变,墙拆掉了,门采用钢管结构,门框用雕花图案,正中大门高大森严,五扇门由构花框架联结,整个图景虚实结合,既写实又抽象,很有气势,有西洋古典美,有文学性,一下子就使景的格调升极。铁的质感极好,生活的东西一下子转化为剧场性的东西,特别有意思,简洁、纯净,极有利于这个戏的处理。设计还有一稿,门框都变形,好像更有讽刺喜剧的特点,风格化更强。但认真考虑下来,我们没有采用。我觉得这样会导致整个戏的闹剧成分加强,演员会引向漫画式的表演,这就会使整个戏追求滑稽效果而走了样。
我觉得整个戏确实要轻松,不能死板,但在轻松的背后要有一种厚重感。而钢铁的框架保持了铁质原色,很有厚重的质感。《钦差大臣》不是轻喜剧、闹剧,而是一出辛辣的讽刺喜剧,结构工整会呈现一种无形的力度,也有利于观众将注意力放在演员身上。第一幕景是市长家的秘密会议室,一张长方形会议桌,六张椅子,极简主义风格。光是暗的、冷的,有点恐怖。
第二幕景在小旅馆。这场景套在大景里,用黑绒布遮起来,正中是窗,也是用铁框架,上场门是床,下场门有一扇立在场上的小铁门,中间一张小圆桌,另有两把椅子、衣架、床头柜、箱柜。
这场景比较简陋,突出了赫列斯达柯夫路上赌钱输光了,只能住在小旅馆里,连吃饭的钱也没有了,大少爷变成了一个“蹭饭者”,可怜巴巴的。
第三幕景,市长家大厅。右边一张圆桌,三把椅子,左边一张长沙发,两边靠墙加了两个插了很多花的高脚大花瓶。五扇门的玻璃上,投射着金黄色的阳光,整个景富丽堂皇。
本来这场景的一套沙发是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借来的,沙发是不久前他们演《超级笨蛋》时花八千元刚买的,淡黄色,金边,我看还可以,只是颜色太浅,轻佻了些,小气了些,不够稳重,和景有些不调和,但资金已经很紧张,不可能再提出要求了。就在第二天,正式彩排要见观众时,焦晃看见了,觉得不行,还是要换。当晚焦晃带着舞美设计李雪松一起到各大家具店,一家一家地跑,直到晚上九点半来电话,说买好了,明天早上十点送到剧场。焦晃自己掏腰包,花两万六千元买了一张深咖啡色镶金边的古典四人长沙发,还配了一张小沙发,一张手扶坐椅,色调统一,质量也一样高档。这部戏的排演,焦晃拉到了部分的赞助,他也是制作人之一。他是个尽责任的人,他要求高质量是对的,关键是他有这种审美要求,有这种魄力。我说这一段花絮,是想说明,一部戏的舞美服装都要有高要求,不能凑合。假如赞助不是他拉,他又不是制作人,而他一定要坚持这么做,恐怕会被人讲“耍大牌”。导演要求这么做,恐怕也不行。我觉得有时候该花的钱,就得花,不能不讲质量。这个戏,没有其他过多的道具、装饰,空空的舞台主要就靠这个大沙发压场,这沙发一摆上去就是不一样。当然,也可以不买家具,自己制作这种道具,省钱。但是,目前没有这样好的舞美装置工厂,这样的道具做不出。
我这个导演手记,和别人写的不一样,不是写个结果,很多是过程,我觉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而且写了很多其他人的想法,因为导一个戏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许多人的事,是大家共同的创造。
第四幕景,是赫列斯达柯夫休息的客厅。正面的大门改成窗户,以便商人在窗外投状申冤。右边仅是一张长沙发,左边是一张圆桌,一张精致的手扶靠背椅,赫列斯达柯夫从卧室走出来就在此写信。桌边上有两张靠背椅。官员从右边两扇门轮流出场,打白光。赫列斯达柯夫醒来,从边门懒懒散散地走出来,轻松地写信。灯光慢慢地推上来。
第五幕最后一场景基本上是空的。台口两张小桌,桌子上放着酒瓶和酒杯。台两边,一边有三把椅子。玻璃上打的全是金黄色的光,反射在整个大厅,如在梦幻中。然后五扇门同时打开,客人一齐进来。
《钦差大臣》有五幕戏,每幕戏都需要换景,特别是一幕换二幕,旅馆的一场景变化很大,换景时间拖得长,这对戏剧节奏影响很大。我极不喜欢闭幕换景,而且在研究剧本后,我发现有许多戏在市长家大厅里进行很不舒服,最好有个外景。莎士比亚的戏,场次比较多,地点换得快。中国戏曲的结构也是如此,主场戏中间总夹着过场戏,有个间歇。段落清楚,行动流畅,戏剧节奏可紧可松,这正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所以我要求增加一个二道幕。
八、排练注意事项
1.不要求一步到位。
老演员工作认真,会自己努力准备,但我不要求一步到位,一下子就抓住形象。要认真地研究剧本,读有关资料。即使几十年前看过相应的电影,也不要先入为主,最好忘掉,一切都从零开始。演员是艺术家,不要重复别人的东西,要独立自主地创造,必须抓第一手资料——剧本。演员要从剧本中找到信息,找到使自己心动的地方,找到创造角色的根据。演员创造必须附属于剧作。戏剧家的创作构思是经过选择的,把自然生活形象提炼成艺术形象,演员要深刻地理解它、把握它,而不是空想。一边看,一边想,一边体会,所谓自主,那是演员的生活经历,演员的文化素养,演员对生活、对剧本、对角色的理解,二者之间密切结合才可能产生伟大的艺术家。
2.千万不要早早地去背台词。
一些老师和导演很喜欢学生和演员早早地把台词背下来,有的甚至要演员处理得抑扬顿挫,滚瓜烂熟,到了胸有成竹的时候再走进排练场。这样不好,非常不好,这样很容易刻板化。演员根据什么理解台词呢?戏还没有排,演员就把词背熟了,这是很糟的。排练时,这个演员就会机械地适应,会机械地重复已经背好的东西。他已经有了拐杖,他可以不听对手的台词,就能应对自如。其实,台词是最后的事,是在排练中自然而然地去理解、掌握的。只有感受到了规定情境,在交流中才可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所说的话,才能知道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重点是什么。我们一般在初排之时,不直接进入剧本,而是根据剧本提供的素材,去做有关角色的生活小品,摸索规定情境、人物关系、人物性格,再慢慢地掌握剧本,这样做是防止演员理性的分析。没有感性认识的情况下,就去背台词,这样的表演必然刻板。唯有通过感悟和相互的动作过程,使语言有了视像,成为动作,这个时候才能算适应了舞台。这一次没有做小品,开排时演员可以拿着本子,边走边排,不要急,说得慢一点更好。有的老演员,排了十天之后,词还记不住,我也不着急。如果我一急,就会迫使他们强记台词,使他们刻板起来。演员在排练中,认真听对方的台词,感悟规定情境、感悟角色,揣摩角色的心理,揣摩角色的语气、动作、调试。我作为导演,也在揣摩,也在判断,哪里好,哪里不好。我有时给演员点一点,提一提,他们就调整一下,试一试,时间虽然紧张,但是大家毫无压力,也会互相提意见,创作气氛一直非常融洽。因为大家都是老演员,个个敬业,最后都能很好地掌握了。有的演员记忆力强,看几遍剧本,排一两次就记住了,这自然好。但这不是死背出来的,而是记忆力强,是相互之间的动作促进演员自然而然记住了词,这正是我们所要求的。
3.演员不要等着导演给调度,而是要按照规定情境、相互之间的关系自主地走动。
舞台上杂乱无章地乱走,这是近来很多演出的通病。在这类演出中,演员在舞台上稳不住,他们坐不住,也站不住,没有一个有机的、相对稳定的空间,没有一个富有美感的画面。不幸的是,有的导演就喜欢让演员在舞台上盲目地走来走去,使表演非常混乱、非常碎。实质上,按照事件和人物关系、行动逻辑,总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活场面,有一个舞台构图。这一个场面转到另一个场面,根据角色的行动线,最好是在排练中自然而然地、合乎逻辑地走出来。一场戏,开排的时候景的地位要摆好,上下场要明确。角色基本地位确定一下,演员就在排练中拿着本,边对边走,极度自由,我鼓励演员大胆地走,不想走就别走,站在那儿说、坐在那儿说都可以,我看着、听着、想着,等到关键地方,动作和调度必要时提示一下就顺过去了。
这些老演员有个优势,他们有几十年的经验,沉得住气,该走就走,不该走,他们不会乱动,而且他们懂得应用舞台空间,找到自己恰当的地位,一场戏走上两三次,我的心里就很清楚了,演员也清楚了。这些舞台调度,不是导演摆出来的,也不是某一个演员想出来的,而是在相互动作中,自然而然形成的,然后加以调整、确定、强调,基本上是高度有机的相互适应。
4.要狠抓相互交流,进入正确的创作状态。
演员表演首先不要追求精彩,而是要求有正确的创作状态。唯有在正确的状态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生动活跃的形象来。正确的状态是什么?正确的创作状态,就是“进入规定情境,感受规定情境,有机地和对手交流”,也许讲起来,这是基础的基础了,但它是演员一辈子的事,老演员有技术,也容易忽视。所以我要求,不论你走、你跑、你谈、你唱,你都要全身心地进入那个“创作的空间”。你的手、足、身体、头脑,全身心的每一个细胞都应该处于“松弛”、“开放”的状态,都应该进入“想象的空间”,感受这个想象的空间,这个空间不是“空”的,而是那个环境,那个“活的对手”,你要接受他的刺激,你要进行创造性地想象,把对手“变得”可爱、可憎、可恨。你对他动作,他对你动作,相互动作,相互适应起来。交流不光是“看”,而且要“看见”,要用角色的眼光看,这就进入了创造。根据表演的创作原理,这个时候“内心”、“外表”、“形体”都在“变”,都在进行新的“适应”。看起来我好像在讲一年级的基础课,其实这种正确的创作状态中的有机交流适应,是演员一生的事。请注意这一个完整的句子,“交流适应”不要忘记适应二字,我们往往只讲交流,不注意适应。这不只是所谓的A、B、C,基本功,其实这是演员创造角色最有效的基本功。人物的性格、思想、形象、品格,往往就在交流适应那一瞬间呈现出来。
赫列斯达柯夫问陶布钦斯基和波布钦斯基:“这里有没有打牌的地方?”没有等他们来得及回答“有”的时候,市长马上接话:“没有。”随之他还补上一句:“绝对没有!”又说了许多严令禁止打牌赌博行为的话。这一机智的适应是多么的精彩,这个适应说明这个市长精明、果断,同时又多么虚伪、无耻、狡诈,多么会奉承、说谎,多么会为自己涂脂抹粉!这个人物的本质就在这句话中彻底暴露。许多演员创造角色,往往只会外加一些构想,贴上一些标签,而忽视从有机交流适应中揭示人物的思想本质。我可以举出许多例子来证明这一点,演员如果能够抓住角色的贯串动作,正确地组织起这条相互动作线,形成角色的行动总谱,也就是和对手斗争的行动总谱,这个角色就有可能有机地完整地体现出来。
5.注意很好地掌握和观众直接交流的技巧。
这个戏有很多旁白,这也是这个戏的风格。过去我们害怕和观众直接交流,害怕切断角色的思路和体验,有时就把旁白也处理成内心独白的自言自语。实际上,旁白是戏剧表演的一个艺术手段,中国戏曲、莎剧中有很多旁白,此时此刻,演员把观众当做自己的知己、朋友,对他们说出心里话,拉近角色和观众的距离,观众会有参与感,会更亲切地走近角色,进入作品中去。即使是独白,也并非完全的自我交流,即所谓脑和心的交流,理智与情感的交流,也并非完全是自我思考和自我斗争。此时的表演,需要把内在的思想放大,有时也要面朝大厅,好似呼天问地,其实是在和观众交流,向观众诉说自己的痛苦,诉说自己的内心斗争,把观众吸引过来和自己一起思考,实质上,观众此时一定会在潜意识里与角色同步思考。虽然观众此时没有和角色对话,但他在自己的脑子里也会产生对话,判断角色的思想和行为。所以,这样的表演对演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