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
虎总是让人充满恐惧同时又使人着迷,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它们生来就是出色的杀手。虎通常捕猎像鹿和野猪这样的动物。它们的体色非常适合追踪和伏击猎物。
虎的斑纹模糊了它的外形轮廓,使它不易被察觉,特别是在草长得很高的地方。虎低低地蹲伏着,抬着头。直到猎物与它之间的距离不足20米时,它才跳出。只需跳几下,虎就可以越过与猎物间的这段距离,将猎物扑倒在地。尽管它很努力,但捕获猎物对虎来说并非易事。通常10只猎物中有9只未受伤就逃脱了。
虎曾经遍布亚洲,但现在比以前少多了。它们的森林家园正在变成农场。由于人类想获得虎骨、虎爪和虎皮,它们遭到了捕杀。在许多国家,买卖虎制品是非法的,但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如此。在一些国家,特别是印度,开辟了专门的保护区来保护老虎。
含羞草
含羞草是一种很有趣的观赏植物,当你用手轻轻碰一下它的叶子,它就会像害了羞一样,把叶子合拢来,垂下去。你触得轻,它动得慢,折叠的范围也小;你触得重,它也动得快,不到10秒钟,所有的叶子全折叠起来。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产生这种奇特现象的原因。在含羞草叶柄的基部,有一个充满水分的叶枕。当你用手触摸含羞草,叶子振动了,叶枕下部细胞里的水分立即向上部与两侧流去,于是,叶枕下部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瘪下去,上部像打足了气的皮球似的鼓起来,叶柄也就下垂、合拢了。当含羞草的叶子受到刺激作合拢运动的同时,产生一种生物电,将刺激信息很快扩散到其他叶子,其他叶子也依次合拢来。不久,当这次刺激消失后,叶枕下部又逐渐充满水分,叶子就重新张开恢复原状。
花鳗鲡
花鳗鲡又称鲈鳗、花鳗、雪鳗、鳝王、乌耳鳗、芦鳗、溪鳗。花鳗鲡体形似鳗鲡,体长,前部粗圆筒状,尾部侧扁。头圆锥形,较背、臀鳍始点间距短。吻平扁。口角超过眼后缘。下颌稍突出,中央无齿;两颌前端细齿丛状,侧齿成行。唇褶宽厚。鳃孔小。鳞细小,排列呈席纹形鳞群,鳞群互相垂直交叉,隐埋于皮下。侧线完全,侧线孔明显。奇鳍互连;背鳍低而长,始点距鳃孔较距肛门近。背鳍始点与臀鳍始点间距大于头长。胸鳍圆形。无腹鳍。脊椎骨100~110块。体背侧及鳍满布棕褐色斑,体斑间隙及胸鳍边缘黄色。腹侧白或蓝灰色,背鳍和臀鳍后部边缘黑色。
虹彩病毒科
感染幼虫或离心沉淀的病毒团块外观呈虹彩光泽的一类病毒,称虹彩病毒。本科成员为二十面体大病毒粒,有包膜,直径125~300纳米、氯化铯浮力密度1.16~1.35。基因组为线状dsDNA(双链DNA),分子量100~250106,有些病毒可能有2个DNA分子,有些具数种酶。本科有5属:虹彩病毒属、绿虹彩病毒属、林蛙病毒属、非洲猪瘟病毒属和淋巴囊肿病毒属。前两属见昆虫病毒,后两属的属名尚未确定。
红细胞血型
红细胞血型是1900年由奥地利的K.兰德施泰纳发现的。他把每个人的红细胞分别与别人的血清交叉混合后,发现有的血液之间发生凝集反应,有的则不发生。他认为凡是凝集者,红细胞上有一种抗原,血清中有一种抗体。如抗原与抗体有相对应的特异关系,便发生凝集反应。如红细胞上有A抗原,血清中有A抗体,便会发生凝集。如果红细胞缺乏某一种抗原,或血清中缺乏与之对应的抗体,就不发生凝集。根据这个原理他发现了人的ABO血型。
豪猪
豪猪又叫箭猪,从它的背部到尾部,均披着猪所没有的、像簇箭一样的棘刺。特别是臀部上的棘刺长得更粗、更长、更多,其中最粗者宛若筷子,最长约达半米。每根棘刺的颜色都是黑白相间,很是鲜明。
花香能治病
构成花香的主要成分是一些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极易挥发,能够随同花香散发到空中,在人们呼吸时进入人体嗅觉器官,刺激嗅觉神经,使人感到香味的存在。如檀木发出的优雅檀香味,是一种含有檀香醇的有机化合物;白兰花浓郁的香味伴随着一些有机酸类化合物;还有我们常常嗅到的薄荷清凉香味,主要成分是萜类物质。在闻花香的同时,这些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发生作用,起到消炎、消毒或缓泻等作用,能够灭菌驱虫,达到治病的效果。
花香疗法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这如同吃药打针一样。因为各种香气的化学性质不同,药理作用也千差万别,甚至有些花香还含有剧毒,一旦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引起过敏或休克。
黑猩猩
黑猩猩对于人类可谓劳苦功高。自从上个世纪以来,由于黑猩猩的功劳,数以百万计的人生命得以延续,健康得到了保障。
黑猩猩是人类最亲的“亲戚”,正因为这样,许多新药和新的外科手术,比如肝炎和脊髓灰质炎疫苗都是首先在它们身上做试验;在人类的许多重大技术突破中,从潜艇到宇宙飞船,都有它们的巨大贡献。不幸的是,人类却很薄情寡义。不但那些在试验中死去的黑猩猩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和感激,就连有幸活下来的,其生活待遇也很差,被关在狭窄的笼子里或实验室里,营养常常不足使这些自然寿命与人类相当的动物往往“英年早逝”。
鉴于上述情况,美国一些动物保护人士正在发起一场运动,以建立更多的黑猩猩保护区,使它们能过上更为自由,更有尊严的生活。动物行为研究员琳达·科伯纳是这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多年来她一直在研究黑猩猩离开实验室后如何适应新的生活。目前她正想方设法在路易斯安那州建立美国第一个大规模的黑猩猩保护区——“黑猩猩天堂”,让那些从实验室退休的黑猩猩能安度晚年。
黑熊冬眠的秘密
黑熊又叫狗熊,一般身长近2米,重300多千克。它浑身乌黑,只是胸部有一道V字形的白纹。当它站立走路时,远看仿佛胸部挂了个白环。它会爬树,又会游泳。黑熊颈短、眼小、嘴长、腿短,别以为它模样儿笨拙,其实很聪明,奔跑起来速度还相当快哩!
一到秋天,黑熊就忙着准备过冬了,每天用20个小时不停地吃食,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贮藏营养。它把身体养得胖胖的了,就跑到深山岩洞或者树洞里,安稳地冬眠了。不过黑熊的冬眠,跟失去知觉冬眠的两栖类、爬虫类动物不同,它虽然不吃不动,整天睡大觉,但是,它的听觉却很灵敏。周围一有动静它就会惊醒过来,同对手搏斗。而且仍和平时一样,力大无穷。
冬天,黑熊能足足睡上4~5个月,不吃食,不喝水。有趣的是,在这段时间里,它的体温几乎保持不变,也从不排泄维持自己生命的代谢物。进洞时体重比平时的体重通常增加40多千克。
黑熊在冬眠期间肾脏几乎不产生尿,有很少的一点尿,也被血液吸收了,对肌体一点儿也没有威胁。冬眠后的黑熊血液中的氨基酸、蛋白质、尿素、尿酸和铵的浓度不变。黑熊睡了一个冬天,春天一到,就很快醒来,醒后浑身依然是劲,行动自如,如果继续两周不吃不喝,也不会觉得饿。
有些黑熊冬天躲进树洞或深坑里休眠时,会用树枝、树叶封住洞口。在它的洞口常会看到“白霜”,这是黑熊呼出气体遇冷而凝结的“霜”。
会变色的鼬
鼬的身体很长,腿却很短。奔跑时,它们看上去像是沿着地面在不断起伏。它们是敏捷的猎手。为追击猎物,它们会进洞、钻坑道、上树和下水。它们是完全的肉食者,专吃兔类、鼠类和鸟类。红褐色的毛只要3天就会褪去,所以这种动物的颜色似乎一夜之间就变白了。穿上白色冬装的鼬就是我们所知的貂。
欧洲、亚洲和北美洲都有鼬。在冬季下雪的北部地区,鼬的颜色会完全改变。通常,它们背部是红褐色的,腹部则为黄色。这使它们能巧妙地伪装起来,使自己的颜色同捕猎时所处的树林和灌木丛的颜色一致。
冬季,在旧的皮毛下会长出一层新的白毛。这样,它们的身体又成了与雪同样的白色。春天到了,白毛又会换成原来那种熟悉的红褐色。
海椰子
海椰子属棕榈科。相传在塞舌尔群岛被发现以前,岛上椰果随印度洋季风漂到印度和爪哇等处。渔民捞到了椰果的空壳,见它硕大无比,以为是海底椰树结的果,故名海椰子。后来人们在塞舌尔群岛的第二大岛普勒斯兰岛发现了原始椰林,才找到它的故乡。
海椰子雌雄异株,雌雄树总是并排生长在一起,树干高耸挺拔,树叶硬而扁平,长达6米。雄树高达30米,比雌树高6米多,一高一低,形影不离。
海椰子生长缓慢,生长25年后才结果,再经过7年果实才成熟。一次结果几十个,能连续结果850年,树的寿命长达千年。雌树雄树都结果,但果实形状不一样。雌树果大而圆,横宽35~50厘米,重达25千克,外面是海绵状纤维质,剥去外壳才是坚果。坚果好像合生在一起的两瓣椰子,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为双瓣椰子或复椰子,塞舌尔人将它誉为“爱情之果”。雄树果为长棒形,略弯曲,长1米。有趣的是,当地人常在厕所门上分别画上雌雄椰子,以区别男女厕所。
海椰果成熟后,汁液香醇,可作甜食。果壳坚硬黝黑,可雕刻成工艺品,叶子可制席、织帽和作建筑材料。
海豚注意自我形象
1998年,在纽约水族馆正在进行一个实验。实验中,研究人员在馆内培育的两条大鼻海豚身上,先用真的墨水笔在海豚身上胡乱画一些圆圈和三角,再用装了水的墨水笔假装乱画一气,每画一次都放它们到水里游一会儿,这样没有规则地重复,真真假假全算在内,每条海豚被画了16次。
泳池里安装了镜子,研究人员发现,海豚每次身体被画后,都会到镜子前“驻足”良久,它们扭转身子,务求看清面颊上和身上的图纹。而在真被画上花纹后照镜的时间,又比被虚画后照镜的时间为长。研究人员因而推断,海豚跟人类、猩猩一样,有自我意识。
纽约州大学一名心理学教授曾对猴子、大象和非洲灰兔等动物作了有关研究。最初这些动物会对镜中的自己不是表现冷淡,就是狂急得像凶神恶煞。在适应了镜子后,它们会窥视镜子四周的情况,而非审视自己。只有数种猩猩被发现照镜后意识到镜中的形象是自己。
研究人员指出,如果能证实大鼻海豚确有自我意识,则关于脑和智力进化的理论就有可能重写。因为灵长类动物的脑和海豚的脑进化相差6000万年。
海洋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生命现象、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海洋科学的一个主要学科,也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海洋生物学主要研究海洋里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物的分类和分布、发育和生长、生理、生化和遗传,特别是海洋生态。其目的是阐明生命的本质,海洋生物的特点和习性,及其与海洋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海洋中发生的各种生物学现象及其变化规律,进而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
核内有丝分裂
核内有丝分裂指核腊不消失,也不形成纺锤体,仅染色体直接在核内发生有丝分裂变化的现象。在正常的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正常复制一次,但至分裂中期时,核膜仍未破裂、消失,也无纺锤体的形成,因此,细胞分裂未能进入后期和末期,没有细胞质的分裂,结果细胞内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形成了四倍体,即核内有丝分裂。
盔蜥亚科
盔蜥亚科属美洲鬣蜥科的一科。有时把盔蜥亚科独立分出来成科,与美洲鬣蜥科并列。盔蜥亚科有3属9种,分布于墨西哥到厄瓜多尔,体型较大,大者可接近1米,是行动敏捷的树栖蜥蜴,也擅长游泳,并可以在水面上用后肢奔跑一段距离。
蝴蝶兰属
蝴蝶兰属是附生草本。根肉质,发达,从茎的基部或下部的节上发出,长而扁。茎短,具少数近基生的叶。叶质地厚,扁平,椭圆形、长圆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通常较宽,基部多少收狭,具关节和抱茎的鞘,花时宿存或花期在旱季时凋落。花序侧生于茎的基部,直立或斜出,分枝或不分枝,具少数至多数花;花苞片小,比花梗和子房短;花小至大,十分美丽,花期长,开放;萼片近等大,离生;花瓣通常近似萼片而较宽阔,基部收狭或具爪;肟瓣基部具爪,贴生于蕊柱足末端,无关节,3裂;侧裂片直立,与蕊柱平行,基部不下延,与小裂片基部不形成距;中裂片较厚,伸展;唇盘在两侧裂片之间或在中裂片基部常有肉突或附属物;蕊柱较长,中部常收窄,通常具翅,基部具蕊柱足;蕊喙狭长,2裂;约床浅,药帽半球形;花粉团蜡质,2个,近球形,每个半裂或劈裂为不等大的2爿;粘盘柄近匙形,上部扩大,向基部变狭;粘盘片状,比粘盘柄的基部宽。约40种。
怀头鲇
怀头鲇属鲇形目,鲇科,鲇属。怀头鲇体长,尾头侧扁。头长,平扁。吻钝圆。口大,亚上位,上颌较下颌为短,后伸超过眼后缘;上颌须1对,伸达胸鳍;下颌须2对,前须较后须长。眼小,侧上位,体无鳞,背鳍小,无硬刺;胸鳍硬刺较弱,前后缘光滑,伸达腹鳍;腹鳍位于背鳍基后方,伸达臀鳍;臀鳍基部长,臀鳍条83~90,略连尾鳍;尾鳍圆截形。体背侧淡黄灰色,腹侧较淡。
怀头鲇喜生活于主河道及支流中,不喜到湖区及泛滥地带,为中、下层鱼类。性不很活泼,白天多栖息于水体底层,夜间游至浅水处觅食。秋后则居于深水或在污泥中越冬。冬季摄食强度减弱。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以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为食。性成熟年龄为3冬龄或更大。生长速度较快,2冬龄的体长可达50~80毫米左右,3冬龄可达675~685毫米。据记载最大个体体长达2米,体重40千克。
黑龙江茴鱼
黑龙江茴鱼属鲑形目,茴鱼科,茴鱼属。俗称斑鳟子、红鳞鱼、鱼华、海罗茨。黑龙江茴鱼体长而侧扁,尾柄发达,吻钝且短,口端位,上下颌等长。口裂倾斜。上颌游离,末端可达到眼正中的垂直线下方。上下颌各有一列细齿,舌上无齿。眼大,鳞细小,侧线鳞80~98,侧线平直。背鳍长且高大,背缘圆凸,呈旗状;脂鳍小,位于臀鳍起点之后上方;雌体的背鳍、臀鳍较雄体为大。背部和体侧紫灰色,体侧散生有许多黑褐色小斑点;生殖时色彩明显,成鱼体侧有许多大的红色斑点,各鳍赤紫色。背鳍上有2条由赤褐色斑点形成的纹带,幼鱼体侧除斑点外,还有数条暗色横斑,随着生长而消失。腹部色淡,整个体色较鲜艳。
黑龙江茴鱼系冷水性鱼类,为北温带一种典型的山涧溪流栖居的鱼类,游动范围较小,常年不进入大江和湖泊。夏季多生活在支流的上游,喜在水草繁茂、昆虫众多、水色澄清、水流较急的河川中;冬季即在山溪深水处越冬,仍不停食。每年有短距离的生殖、适温及索铒的春季洄游,以及一个为躲避干旱和冰冻的秋季洄游。茴鱼以无脊椎动物为主要食物,捕食时间多在夜间,夏季喜在浅水处捕食水生昆虫和落入水中的陆生昆虫。成熟年龄为4冬龄,繁殖季节约在4月中旬至5月初,此时亲鱼集群游到清澈而湍急的水流中产卵,卵常黏附着在河底的砾石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