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丛书-语文大观一
48001800000062

第62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谁说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北宋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说的。

范仲淹青少年时代,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刻苦攻读的,他甚至5年未曾解衣就枕。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以后能清廉为官,关心人民的疾苦,同时,也树立了“忧天下”的壮志。

中年的范仲淹做了官,他屡屡上书,对国家政治提出了不少批评意见,因而得罪了宰相吕简夷,被贬职。后因边疆战事紧急,又被召到边疆防御西夏。由于训练有方,指挥有力,多次立了战功。回朝廷做官以后,因为提出革新政治的意见,触犯了腐朽官僚势力的利益,又遭到攻击,被罢官贬到邓州。虽然政治上范仲淹多次受到打击,但是他心中仍装着人民,不敢忘却“忧天下”的责任。

就在他被贬的第二年,他的好友滕子京主持重修的岳阳楼将要落成。滕子京请范仲淹为这件事写一篇文章,范仲淹便写下了传颂千古的名作《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先写了洞庭湖的远景广阔浩淼,景象千变万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这是作者在岳阳楼上所见到的。

接着写了那些被降职远调的人及诗人在观赏景物时的不同心情。

在天气恶劣、湖水“浊浪排空”时,那些离开京城的人,怀念家乡,担心自己遭到诽谤和讽刺,心情悲哀;而在“春和景明”,风平浪静时,他们“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心情变得愉快起来。

最后,范仲淹写道:古代有高尚品德的人,就不像上面说的人那样,为个人利益或喜或悲;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朝廷为官,便为百姓忧虑,被贬到江湖,就为君主担忧。

那么志士仁人什么时候才高兴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说,他们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

以上就是范仲淹的千古名句的由来。这篇《岳阳楼记》表现出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和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一直激励着有志之士为人民、为国家而努力奋斗。就是在今天,仍然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