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将军与故乡
48009200000002

第2章 将军与故乡(2)

从李先念的故居走出来,我们又到迎面只有百余米处的李家大屋水库看了看。这水库的坝上,建有几个描红绘彩的凉亭。站在凉亭旁再观看李家大屋,觉得此处地势却非同一般:10几户人家的房子都面山傍水一字排开,山冲两旁是几座长满松树的青山,其中一座最高的山叫红马寨山。据说,这里原有一座城墙,墙内四门,古时曾有骑红马的人看守过,因而得名。水库左边还有一山,像一条长龙;右边一座山,逶迤向外延伸,昂首挺立,又酷似一个虎头。不少村里人说,这块地方是藏龙卧虎之地。这里还有一个奇特的传闻,说的是李先念年轻时学做木匠,有一次天黑了,回家途中碰上下雨,就在一家小店歇宿。深夜,老板听到他睡的屋里有异样鼾声,便提灯进去察看,竟见床上躺着一只黑虎。老板吓得提灯就跑,众人闻说也都跑来,但谁也不敢向房里细看。次日清早,却见李先念出来,背着木匠工具,并无什么异样。众人更觉惊诧,都说此人日后必定不凡,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这传说似有神化,当然不足为信。但李先念后来参加革命,率领千军万马,英勇杀敌,威振中原,却是名不虚传。李先念当年在家乡从事过地下党的工作,举行过“二次暴动”起义,并率领游击队员惩处给敌人通风报信的“联庄会”头目陈志斌,这些事迹,他家乡的人至今都在广为传颂。

李先念和他家乡人的感情极为深厚。战争年代,他曾和家乡许多革命志士一起,与人民同患难,共生死;解放以后,担任了国家领导人的李先念,又曾多次回到过红安,特别关心家乡人民的生活和建设。1953年,他回到县里,当知道当年和他一块参加革命的同志,家里生活有困难时,他曾解囊相助。1962年,他回过李家大屋一次,又关切地询问群众生活情况,并指示县里、公社一定要多关心社员生活。1988年4月19日,他再次来到红安,整整视察了一天,当晚,他听了省、地、县领导的汇报后,激动地说:“共产党员要顾全大局。将军县更要体谅国家困难。有人说,我这次带了多少钱给家乡,这是那些人自己想的。我是来看看的。再那样说,我可要到《人民日报》海外版辟谣啦!”他一再告诫当地干部,从政要廉洁奉公。曾有一年,他的侄儿到北京找他,想要弄一台拖拉机,李先念没有答应。他说,全国有多少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都给一台,要多少台?又为什么要先给你?你不能因为是亲属就可以特殊啊!李先念从政清廉的高尚品质,在他家乡一直被传为佳话。他家乡的人民近年来坚持自力更生,贫穷面貌已发生了大的变化,他故居所在的李家大屋,全组91口人,1987年人平收入已达392元。村里的20多户人家,现在家家都有了电视机,都安上了自来水,并且都住上了新盖的青砖瓦房。

洪学智将军与故乡

洪学智的故居在全国闻名的三大“将军县”之一——安徽省金寨县的双河镇河口村,这里距县城约有七、八十里。我们去访问的这天,拜访了双河镇党委书记李介堂,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一同驱车驶向河口村。车行五、六里,迎面来到一条小河和一条大河交叉的地方,李书记手指公路脚下的一块河滩地说道:“这里就是洪学智的老家所在地。”只见这里渺无人烟,全是一片荒芜的滩地和倚山而流的悠悠绿水。

在公路稍停片刻,李书记又领我们沿一条小径走下公路,然后穿过一片长得比人还高的麻地,见河滩墈上,尚有一些残垣断壁的印迹。可以辨出这里曾住过人家。可是为何没有。房屋了呢?据李书记介绍:洪学智1929年5月参加“立夏节”起义后,就离开老家加入了革命队伍。后来,他的老家被国民党部队放火烧了,洪学智的大妈也被烧死了,因而这地方也就成了一片瓦砾场。听了这一介绍,我伫立在这一块荒芜的屋基上久久默然无语,可胸中却似那奔腾不息的双河水翻滚不停。

到河口的沙滩旁看毕,我们接着驱车去洪学智的一个亲属家作了采访。据了解,洪学智在双河庄还有4户亲人,即2个侄儿,1个侄女和一个外甥。洪学智的父亲名叫洪仁砡,共6弟兄,他的父亲年龄最小。洪学智早年父母双亡,从小跟大妈长大。他少年时放过牛,烧过窑,还做过多种农活。大妈待他也很好,曾送他上了几年学。他参加革命时年仅16岁,最初加入商城游击队。在革命队伍里,他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军长、兵团副司令员等职。1950年还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方勤务司令员,在朝鲜战场协助彭德怀司令员,组织指挥了极其复杂的作战和后勤工作。在20余年的战火洗礼中,他身经百战,成为我军卓越的高级指挥员之一。

洪学智在一生戎马倥偬的生涯中,很少有机会回老家,但他对家乡的建设一直很关心。1986年5月20日,那时他担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因公出差南京,事毕顺便回故乡停了一天。在县城,他不要县里的人多陪同,就径直回到双河镇。在双河区委还参加了一个座谈会,给区里提了三条建设性意见:一要自力更生,不要多向上面伸手;二要发展多种经济,要多栽板栗树;三要大力发展养殖业。这三条意见都是经过调查后提出的,说到了家乡建设的点子上,对区镇的干部很有启发。李书记还特意告诉我,双河镇近几年按洪学智同志的三条意见,大力治穷致富,已取得了不少成效。现在,镇里推广栽种的板栗树已结出丰硕之果;镇里狠抓的蚕桑业闻名全县;镇里大力发展养殖业已普遍取得良好效果。李书记还就此举了一个例子:洪学智老家所在地的河口村,有位叫占承运的农民,全家5口人养了26头猪,仅此一项收入达三千多元。像占承运这样的农户,现在在双河镇已很普遍。

大家在座谈中还谈到,洪学智对家乡几种地方病的防治也很关心。1986年那次回家时,他还特地接见了当时总后勤部派往安徽省军区后勤105医院驻金寨双河区医疗队的全体同志,勉励他们要多为老区人民着想,努力搞好服务工作,治疗好当地的地方病,并和大家合影留念。105医院派出的医疗队的同志,没有辜负洪学智的殷切期望,他们在双河一带轮流巡回医疗坚持3年之久,为当地根治了痴呆、克汀等地方病,并且培训了不少医疗人员,为当地人民留下了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

洪学智不仅对家乡人民的疾苦很关心,对自己老家的亲属要求也很严格。那次回来,他专门召集在乡的亲属开了会,一再告诫他们即使有困难也不要向政府任意伸手,要立足于自力更生,还特别规定,不准他们打着他的牌子,向地方政府提不合理的要求,甚至无理取闹。现在,他家乡的全体亲属都遵照洪学智提出的家规,从严要求自己,并且分别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家乡的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雁洋镇里忆叶帅

一辆旧日本小货车载着我们,在广东梅县通往叶剑英故乡——雁洋镇的柏油路上行驶了约一小时,然后嘎的一声停靠在一栋新落成的楼房前。走下车,一位微胖男子直向我们招呼。经介绍方知他是雁洋镇党委书记黄开龙。黄开龙人很豪爽,见面就怪我们怎么坐这样的车子来,他说雁洋镇里随便派部车子都比这车好哩!黄开龙一面说,一面领我们到镇政府办公室休息。办公室布置得很讲究,我们觉得有些惊奇。一个镇政府能有这样好的房子住,可真不错呀!黄开龙告诉我们,建这办公楼没要国家一分钱,也未靠叶帅家乡这块金牌子沾一点光,靠的是自己。言谈之间,充满着一种自豪神气。

我们一面吃着清甜如蜜的雁洋镇的特产——沙田柚子,一面又仔细听了黄开龙有关雁洋镇情况的全面介绍,传说雁洋镇在很久前是一片湖泊,大雁来湖泊间栖留。后来湖泊消失,这里慢慢有人家居住,形成了一个小小镇子,名字就叫雁洋镇了。解放前,这里非常贫穷,镇里没有学校和医院,更无公路和电灯,村民们生活贫困,许多人靠挑盐卖苦力为生。遇到灾年,大批人只能离乡背井,去外地打工谋生,其中不少人去了海外。如今,光雁洋镇在海外定居生活的华侨有17000多人。

解放后,雁洋镇面貌发生不少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发展速度加快。全镇现有17000多人,工农业总产值已超过一亿元。全镇人均收入达800多元。村村通公路、电话,用上了电灯。还建有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一个,电视差转台5个,完全中学一所,小学18所。村村办有幼儿园和卫生所。目前,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不少户已跨入富裕行列。

听罢黄开龙的介绍,我们感到十分欣喜。在黄开龙提议下,我们驱车参观采访的雁洋镇一家农民办的自行车轮框厂。厂长谢耀文,44岁,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1987年,他曾被评为“当代中国优秀农民企业家”。谢耀文告诉我们,全厂有623个工人,固定资产100万元,流动资金600万元。工人平均工资200元。工厂与上海自行车厂等厂家联系,专门生产自行车轮框,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现在年产值达2800元,每年给国家交税利130余万元,利润200多万元。像谢耀文这样的能人,雁洋镇还有不少。黄开龙另给我们介绍了两个:杨钦欢,在深圳办了一家电视机厂,生产“宝声”牌电视机,每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叶华能,在县城办了一个超级商场,一家客运公司,拥有客车38辆。全镇规模较大的企业有30多家。

我们来到叶帅故居下虎村参观,下虎村坐落在镇中心的一座小山下,故居门前绿树成荫。一栋由两位华侨捐资30万元修建的陈列室正在抓紧施工。叶帅故居是砖木结构的房子,狭窄而又矮小,从正门进去,有三间房子,第一间是厨房:旁边一间是叶帅父母的卧室,叶帅诞生在这简陋的木屋里。另一间是叶帅小时的住室,叶帅青少年时读书学习之地。据说叶帅小时读书很用功,又常常做家务事,邻居都夸他是个聪明、勤劳的好孩子。

在叶帅故居旁,我们访问了下虎村50多岁农民叶喜腾,他是下虎村有名的水果专业户。叶喜腾告诉我们,下虎村变富了,他承包了140多亩山地,其中栽沙田柚30亩,香蕉40亩,甘橙,三华李70亩,1988年收入可达8万多元,除去成本,能获科5万多元!黄开龙说,像叶喜腾这样的农户,在村里算是大户了,但雁洋镇里的一般农户,几乎家家都建有“小庄园”,家家都种有几亩地的水果,一般收入都是很可观的。

告别雁洋镇,我们在心底默默祝福:雁洋镇呵雁洋镇,但愿你如那展翅的大雁,在幸福富裕的辽阔天宇欢快翱翔!

秦罗庄里话将军

初秋,一个太阳朗照的上午,记者在湖北省红安县民政局长刘金汉的热情相陪下,驱车到国防部长秦基伟的故里——秦罗庄去采访。

秦罗庄距县城近40公里。车行约一小时后,我们的车在一栋砖木结构的旧房前停住了。走下车来,刘局长一扬手说:“这就是秦将军的故居,现在是他的侄儿们住着。”我细看这房子,占地面不大,屋也显得很陈旧普通。门前几树草垛堆着,有鸡鸭在坪地啄食。故居四周则是一片丛林,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正观看时,有位妇人走出屋来,招呼我们进屋坐,大家便到了屋内。刚入坐,有人又叫来了一位叫秦绍卿的老人。这老人过去当过大队支书,知道很多情况,记者便请他和刘局长一起座谈了一阵。

据老人说,秦罗庄原叫罗庄,是一个姓罗的庄园。后来姓秦的人将姓罗的庄园买下了大部分,这个村子就叫秦罗庄了。秦基伟的祖辈都是种田人。祖父秦懋友,父亲叫秦辉显,母亲周氏。秦基伟曾有5弟兄,后只有他一个了。大约10岁左右,秦基伟的父母便相继去世了。秦基伟小时在哥嫂家长大,什么农活都干过。他也曾上过3次学,但都没有读下去。18岁那年,秦罗庄里来了红军,秦基伟与村里7个年轻人一起报名参加了红军,从此便浴血战场,从班长排长一直升任到上将和国防部长。1957年12月,任昆明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曾与爱人回过一次家,住了一晚两天。那次回来,村里的年轻人向他要一套锣鼓器乐,他拿出40元钱给几个年轻人买了一套,此外还给福德小学买了几个足球和兰球。

1957年后,秦基伟就没有回家乡了。但是,村里的人和县里的人还经常去看他。他也时常惦记着家乡,每逢家乡的人去,都要热情接待。对于家乡的事,他能帮助解决的就尽量解决,不能帮助办的事,他就不办。譬如,秦罗庄里有位失散红军,名叫秦基绪,是和他当年一块报名参加红军的8个人之一。后来秦基绪打散回了家,多年来生活一直很困难。1980年落实政策,秦基绪找他作证明人,秦基伟便如实地给县民政局写信作了证明,使秦基绪享受到了应有的照顾。70年代末,有一次大队支书找到他,问他要抽水机和拖拉机,秦基伟说:“从北京买里程太远了,运不了,我又不是管这个事的,你要枪支弹药就有!”秦基伟没有答允老乡的请求,但他对家乡并没有忘记,他鼓励家乡的干部,要靠自力更生去创造物质财富,而不要眼睛向上,依赖国家的照顾。秦罗庄的人记得他的嘱托,而今,村里依靠自己构力量奋力脱贫致富,村里有了电灯电话,又有了自来水,大部分农民住上了新房,原来落后的面貌就已有了很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