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布瓦洛·戴普雷奥(Nicolas Boileau Despréaux,1636-1711)出布瓦洛生于法国巴黎,其父是法国最高法院的主庭书记官。他早年曾遵从父命攻读过神学和法律。父亲去世后,他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艺研究。他在《讽刺诗》等作品中,曾将矛头直指封建贵族和宫廷。后迫于压力,开始与权势人物交往,力图寻求王室的庇护。而法王路易十四也有意笼络文人为己所用,故而摆出一副宽宏大度、礼贤下士的姿态。布瓦洛大受感动,遂投桃报李,挥笔写出了为王朝服务的《诗的艺术》和《书简诗》等著作。尤其是在花费五年时间创作的诗体论文《诗的艺术》中,布瓦洛力图按照封建王权的政治需求和艺术趣味来规范艺术,从而使这部著作被视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法典”。布瓦洛的文艺见解虽有时代局限,但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亦有许多方面值得肯定。
一、理性是最高准则
和17世纪其他的新古典主义者一样,布瓦洛也把笛卡尔的唯理主义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和指导思想。他在《诗的艺术》中明确宣称:“首须爱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他所说的理性也可译为“义理”,指人先天具有的“良知”,即一种存在于每个人心底的判断是非、辨别美丑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普遍的、绝对的、永恒的,是超越时代、民族和阶级等差异的。故而,布瓦洛在面对艺术创作涉及的许多永恒的矛盾(如情与理、形式与内容、技巧与思想等的关系)时,始终以理性为出发点,强调要用理性来认识一切,把理性看作艺术的最高标准和归宿。
作为诗人,布瓦洛并不反对艺术表现情感,他强调“文词里就要有热情激荡,直钻进人的胸臆,燃烧、震撼着心房”。但是,他又认为模糊的冲动、泛滥的感情和放纵的想象会造成文思晦暗、言辞迂滞,因此只有以理性统率情感,才能实现艺术的完美。在他看来,理性远比情感重要,艺术创作必须以理性克制情感。
与重理性相关,布瓦洛明确提出:“情理和韵脚永远地互相配合,二者似乎是仇敌却并非不能相容;韵脚不过是奴隶,其职责只是服从……韵不能束缚义理,义理得韵而愈明。但是你忽于理性,韵就会不如人意;你越想以理就韵就越会以韵害义。”。
从法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布瓦洛高度推崇理性的文艺主张的公式化、教条化弊端日益彰显,并逐渐成为艺术发展的桎梏。此外,布瓦洛所说的理性未免抽象与绝对,因为在现实中,他无法摆脱社会和阶级的影响,他的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专制君主服务的“理性”。但是,他所强调的理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艺术的规范化建设,尤其对遏制文艺复兴以来出现的情欲泛滥的势头有积极意义。同时,在文学语言方面,他所要求的“典雅”、“细致”,提出的要“提高格调”、“要从工巧求朴质,要崇高而不骄矜,要隽雅而无虚饰”等主张,对当时社会上追求浮华矫饰的文风也是有警示意义的。
理性(reason):reason源自拉丁文reri(意为“思考”)的词根。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陈述理由、解释、说明;二是指人类所具有的前后连贯的思想与理解能力。但后来它的内涵不断发展变化,在中世纪的神学用语中,其含义包括神所赋予的人的智能,有别于纯粹的“世俗理性”;在17世纪的用语中,则有“适度或节制”的含义;到了18世纪,一些思想家认为,凡是符合人性的就是理性,同时也有部分人开始强调其与情感相对的含义,即属于判断和推理的思想活动。
二、模仿自然的原则
布瓦洛除了强调文艺创作要接受理性的控制之外,还要求文艺必须遵守另一诗学原则,这就是模仿自然。其意旨是“永远不稍涉荒诞”,“永远也不能和自然寸步相离”。这一要求在理论上是源之于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的“艺术模仿自然”观,但布瓦洛赋予了“自然”这一术语以特殊的含义。
布瓦洛所说的“自然”,既不是指我们惯常所理解的自然风景或大千世界,也不是指客观现实中人的社会生活,而是指“常情常理”布瓦洛进而指出,艺术的“真”不同于生活的“真”,他提出:“切莫演出一件事使观众难以置信:有时候真实的事很可能不像真情。我绝对不能欣赏一个背理的神奇,感动人的绝不是人所不信的东西。”在这里,“真实的事”指的是事实,是现实中偶然发生的事件,是个别的“真”;而所谓“像真情”是指普遍的、必然的、符合“常理常情”的事件,是一般的“真”。布瓦洛认为,艺术必须真实可信才能打动读者或观众,但这不意味着对现实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因为有时现实中的事虽然是真的,却太过“神奇”,可能“背理”,令人难以置信,也就不能被欣赏和接纳。因此,他追求的是一种经过艺术家理性改造之后的具有“像真情”的真实,它比现实更真实。即艺术表现一种理想化、概念化的现实,也就是他所谓的“自然”。
作为一位诗人,布瓦洛是深谙艺术规律的,但因其维护封建王权的立场,又致使其理论不无自我矛盾。如他虽主张模仿自然,但同时强调诗人要“好好地研究宫廷,好好地认识都市,二者都是经常地充满人性的典式”。说明他注重的是要表现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生活,而反对涉及普通的下层人民生活。他虽意识到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差别,肯定艺术真实比生活真实更高,更具普遍性,主张要表现生活中的“常情常理”,但又强调作家的创作要符合封建贵族、上流社会的“常情常理”,并将其奉为“典式”,导致了其理论的保守性与局限性。
“像真情”是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提出的一个美学概念。他认为,艺术模仿的标准在于像真,而不在于写真;文学的可信性在于艺术的“像真情”,而不在于生活本身的真实性。这一概念的提出,一方面表现出布瓦洛认识到艺术真实比生活真实更高、更具普遍性,强调了艺术的典型化,重视了艺术的能动性。但另一方面,他把“像真情”解释为合乎理性的绝对性、恒常性和普遍性,而拒斥相对的、偶然的、个别的事物,其中亦不无片面性。这样易导致文学背离现实,亦会使文学丧失应有的丰富性。
三、崇尚古典的原则
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宣称,要遵循理性、模仿自然,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古希腊、古罗马的作品为典范。他高度推崇古典艺术,要求艺术家对古典作品“应该爱不释手,日夜地加以揣摩”。布瓦洛之所以要求当世作家崇尚和学习古典艺术,主要是因为:
第一,他认为艺术要符合理性,而理性是普遍的、永恒的,艺术也就应该具有普遍永恒的标准,因此判断作品的优劣就要看它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历史已经证明,荷马、维吉尔等人的作品是毋庸置疑的经典之作,正如布瓦洛自己在《朗加纳斯《论崇高》读后感》中所说的:“我尊敬这类作家,并不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流传得这样长久,而是因为它们在这样长久的时期里博得人们的赞赏。”
第二,布瓦洛认为古典本身就是自然,学习古典就是学习古人模仿自然的本领。他相信古希腊、古罗马诗人对自然的模仿达到了最高程度,“荷马之令人倾倒是从大自然学来,他仿佛向维纳斯盗得了百媚宝带”。所以模仿古典也就成为模仿自然的最好方法。
第三,布瓦洛通过对当世作家的研究,认为法国当时最优秀的作品都是成功地借鉴和仿效了古希腊、古罗马经典作品的成果。他说:“形成拉辛的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莫里哀是从普拉图斯和泰伦斯那里学得他的艺术里最精妙的东西。”
值得注意的是,布瓦洛尊崇古典,但并非严守古典规范,他曾以赞许的口吻这样评价过高乃依的作品:他的“许多最美的剧本……越出了亚里士多德的一些规则,没有想到要像古代悲剧诗人那样去引起哀怜和恐惧,而是要凭借思想的崇高与情致的优美,去在观众的心灵里引起一种惊赞(或欣羡),对于许多人,特别是青年人来说,这种惊赞(或欣羡)还比真正的悲剧情绪更合口胃”。可见,布瓦洛在强调学习和模仿古典的时候,并不完全是要求复古,同时也以进取的视野强调了文艺的创造性与超越性。
布瓦洛《诗的艺术》中崇尚古典、崇尚理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许多具体主张,基本是直接照搬了贺拉斯的《诗艺》。但与贺拉斯相比又有明显区别。例如,贺拉斯认为“理智判断”可以经过后天的学习和锻炼培养形成,而布瓦洛认为理性是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与实践经验并不相关;贺拉斯把古希腊文学作为典范,同时也重视其中的情感和想象,而布瓦洛更尊崇古罗马文学,竭力主张情感要受理性规范,只字不提想象的功能,等等。这些差异是布瓦洛用笛卡尔的唯理主义重新梳理贺拉斯观点的结果,目的是为法国封建王朝服务。笛卡尔的唯理主义主张排斥感觉、轻视想象、强调理性,适应了当时法国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和强化王权的要求。所以,布瓦洛几乎是全盘接受了笛卡尔主义,并将其运用到了文论主张中。
四、遵循道德的原则
在布瓦洛看来,真善美是统一的,创作的目的就是“处处能把善和真与趣味融成一片”。因此,艺术要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除了服从理性、模仿自然、崇尚古典之外,还必须遵循道德。这就需要作家提高自身的修养。
布瓦洛认为,一位成功的作家必须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保证前者,才能拥有后者:“一个有德的作家,具有无邪的诗品,能使人耳怡目悦而绝不腐蚀人心:他的热情绝不会引起欲火的灾殃。因此你要爱道德,使灵魂得到修养。”
与重道德相关,布瓦洛主张作家要有社会责任感,他告诫作家:“你的作品反映着你的品格和心灵,因此你只能示人以你的高尚小影。危害风化的作家,我实在不能赞赏,因为他们在诗里把荣誉丢到一旁,他们背叛着道德,满纸都是诲盗诲淫,写罪恶如火如荼,使读者喜之不尽。”。
布瓦洛所强调的道德原则虽然是从维护封建王权的立场出发的,但他鄙视钻营、傲视权贵、超脱利欲、反对低俗之类的主张无疑又具有超时代的积极意义。中外文学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一位作家只有如此,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17世纪的欧洲诸国正处于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期,此时仍然得势的封建王权虽为新兴资产阶级所不满,但国家的统一与社会秩序的完善毕竟是人心所向,因而理性思潮的兴盛也就具有了历史必然性。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17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是对文艺复兴以来文学艺术中欲望和情感泛滥之势的一种反拨,对整饬文坛上的混乱局面、建立统一的民族文学也是有一定贡献的。只有结合这样的历史背景,我们才能对布瓦洛重理性的文艺观予以正确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