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伸出来!”爱迪生大喝着,盯着福特的眼睛。福特慢慢地把手伸了出去。爱迪生紧紧地握住福特的手,说,“年轻人,你的设计太伟大了,相信吧,你将成为最优秀的发明家之一。”福特感激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拿过爱迪生的手,放在自己唇上亲吻着,然后连连说:“先生,您给我的帮助太大了。”爱迪生微笑着说:“我不过只说了一句话,能帮助了你什么?”福特说:“不,这是一句价值万金的话,它足以改变我的人生,甚至还会给汽车界带来更大的变化,听了您的话,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一个巨人,一切的困难、压力都成了过眼的云烟。”爱迪生嘉许地点点头,说:“很好,我的目的也是这样,既然你有了信心,那么,我也就宽慰了,你是个有前途的人,希望你好运。”
爱迪生的话给予了福特极大的鼓舞,使他对汽车制造业充满了信心。之后,福特顽强地挺住来自社会上的舆论压力,不断改良汽车类型,1908年,一种设计新颖、价格便宜的T型车问世了,T型车不但奠定了福特世界汽车大王的地位,也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汽车时代。
每个人出生后,上帝都给他铺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但是,只有驾驶自信的方向盘,你才能驰骋到终点,一旦失去信心,即使上帝给你铺上一百条道路,你也会错失一百次机会。
每天跳高一点
镇子上住着一个老人,据说是省城的一位体育教师,退休后住在镇子上。有两个少年慕名而来,拜在老人门下。老人有个怪脾气,每天晚上睡觉时,他习惯把衣服凉在屋檐下,而到了第二天早上,他自己不去取,却让两个弟子去够。大弟子负责够衣服,二弟子负责够鞋子。
两个弟子中,大弟子机智聪慧,二弟子老实憨厚。大弟子伸手够衣服时,发觉衣服离手指有一段距离,如果每天跳来跳去的,很费劲,而且,衣服和鞋子好象还会慢慢抬高,显然,老人在故意刁难他们。于是,他找了一根棍子来,每天早上,当老人要衣服时,他便用棍子将衣服挑下来,然后用手弹去尘土,双手恭恭敬敬地递给老人。取完衣服,大弟子故意把棍子藏起来,不想让二弟子使用。每次看到二弟子跳着高够鞋子时,大弟子就在一旁偷着乐。
一晃,大弟子和二弟子上山三年了。老人却什么也没教给他们。一天,大弟子趁不住气了,说:“师父,我们拜在您门下,本想学上一技之长,可是您每天指使我们干这干那,到什么时候您才肯教我们呢?”
老人微笑着看看他,又看看二弟子,问:“你呢,你怎么想?”二弟子诺诺地说:“我听师父的。”老人笑了笑,说:“世上的事没有一项是轻而易举就能成功的,唐僧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你们每天侍侯我就厌烦了吗?”大弟子低着头不说话,二弟子却连连说:“不敢,我们没有怨言。”
又过了一段时间,大弟子见老人仍旧什么也不教,就卷铺盖走人了。临走,他给老人留下了一张纸条,纸条上说:“我再最后叫你一声师父吧,师父,请不要误人子弟。”老人看看纸条,一笑,然后递给二弟子。二弟子看完脸色一变,说:“师父,我不会走的。”老人说:“你肯继续侍侯师父吗?”二弟子点点头。老人说:“那你师兄的工作以后就归你了。”二弟子说:“是,我一定做好。”
从此,二弟子除了正常的工作外,早上又多了一份替老人取衣服的活。当二弟子开始为老人取衣服时,老人已经悄悄地藏起了大弟子曾经用过的棍子。其实,不必他藏,二弟子脑子从未转过这样的弯。
一晃又两年过去了。这一年,县里举行青少年田径运动会,老人带着二弟子进城了。来到体馆,老人为二弟子报了名。二弟子说:“师父,我什么也不会啊。”老人说:“谁说你什么也不会,你将是这届运动会上最耀眼的明星。”二弟子诺诺地说:“师父,您就别让我丢人了,我丢人不要紧,怕损了您的名气。”老人笑了笑,说:“你就耐心地等着吧,自信些。”这时,老人看到了观众中的大弟子,原来,他也来观看了。
运动会开始了。先是短跑,后是障碍、摔跤等等项目,最后是摸高比赛。喇叭里突然出现了二弟子的名字。老人将他推上场去,说:“去吧,祝你成功。”二弟子心中怦怦直跳。但是,既然师父让自己参加,就参加吧。摸高比赛开始了,轮到二弟子时,他快速地助跑,奋力地一跳,居然轻松地摘取了杆子上悬挂的金牌。全场一片寂静,接着是如雷般地掌声。
二弟子将金牌挂在胸前,激动地热泪盈眶,他终于明白了,原来师父每天让他取衣物,本身便是对他的一种训练。
每天跳高一点,离成功也就近一点。一个人如果一年四季,无论寒暑,无论风雨,能够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那么,他肯定会有所收获的。
给对手加油
某学校每年都组织一项攀岩活动。那年,是刘平第二次获得冠军了。比赛后,他来到一名男生前,说:“朋友,加油。”那名男生冲他笑笑,说:“你放心,我会追赶你的。”
那名男生叫张跃,在连续两届的攀岩比赛中,都获得了亚军。也可以说,刘平和张跃之间是对手关系。
第二次输给刘平后,张跃果然加强了训练,一到课间活动,他便去校外的石壁下练习攀岩。放了学,他还要练上一个小时才回家。有时,他在训练时,刘平就走过来,为他鼓掌加油。
一次,明文从壁下经过,见张跃正在壁上爬动着,而刘平站在下面不停地加油。明文奇怪地问:“刘平,张跃可是你的对手啊,你为他加什么油?”刘平说:“我为什么不能给他加油?”明文说:“难道你希望他追过你去吗?如果他训练上去了,获得了冠军,你不一下子名声大落吗?”刘平笑笑,说:“不会的,怎么会呢?”
明文不知道刘平嘴中的“不会”是什么意思,是指张跃不会获得冠军,还是刘平不在乎张跃获得冠军?总之,他对刘平为对手加油的行为大为不解。岂止明文,和刘平要好的同学都曾劝过他,但是,刘平不听同学们的劝告,依然常常来给张跃加油。
当然,刘平不但给对手加油,自己一有时间也去训练。
一晃又是一年。攀岩大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所有的同学都知道这一年来张跃训练刻苦,也知道唐宋为对手加油的事,因此,大多的人看好张跃。
比赛开始了,除了其他班报名的选手,再加上刘平和张跃,共有十八人参加了比赛。十八人分为三组,每组六人,按照规则,谁的速度最快,谁就是本次比赛的冠军。经抓号,刘平分在三组,张跃分在一组。
首先是第一组开始比赛。号令一开始,张跃便像一只狸猫,灵活地顺着绳子向上攀登着,很快,他将其他参赛同学抛在下面。同学们仿佛看到了当日刘平的影子,纷纷为张跃鼓掌,都说:“瞧,张跃这一年速度快了不少,看来,今年的冠军非他莫属了。”
第一组结束,第一名是张跃。
接下来是第二组比赛。第二组看点很少,所以同学们期待的是第三组。
终于轮到刘平所在的组比赛了。比赛号令一下,刘平便像猿猴一样爬了上去,几乎在眨眼间,他就站到了岩顶。
同学们呆楞了半晌,这才想起鼓掌。
三组比赛都已结束,统计结果,刘平仍是冠军,张跃仍是亚军。
校报的小记者采访刘平,问他:“大家都听说你平时常常为张跃加油,作为对手,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刘平说:“不为什么,因为大家既是对手,又应是互相促进的帮手。”
和弱者对抗,即使胜了也不觉得光彩。和强者竞争,即使输了,也有收获。给对手加油,就是给自己鼓劲。当对手变得强大了,自己才会更加强大。
蒙上你的眼睛
少年自小便是个胆小鬼,他不敢黑夜里走路,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甚至,连去厕所也要父亲陪着。
一天,父亲对他说:“孩子,咱们家的果子熟了,你去摘几个来吧。”少年摇摇头说:“爸,我不去。”父亲叹息道:“为什么不去?”少年说:“果园里一个人也没有,我怕有鬼。”父亲说:“那好吧,爸和你一起去。”有了父亲的陪同,少年就不害怕了。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了果园里。父亲指着一棵树说:“孩子,高处的你爬树摘吧,低处的爸在下面摘。”少年像猴子一样爬到了树上,他将篮子挂在树枝上,摘的果子全放在篮子里。过了一会儿,少年摘满了篮子,说:“爸,你接着,我把篮子递下去。”少年说了一声,不见父亲答应,他低头一看,哪里还有父亲的影子。少年大声地叫着,果园里只有风吹树叶沙沙的声响。少年突然害怕了起来,他慢慢地溜下树来,却两腿酥软,根本就跑不动。少年连滚带怕地来到果园边,只见父亲正躺在一棵树上睡觉呢。父亲跳下树来,说:“你啊,真是一点出息也没有。”少年羞红了脸,发誓一定要克服胆小的毛病。
一天,少年听说镇上有一位心理医生,于是天一亮就出发了。来到镇上后,少年见到了医生,诉说了自己的苦恼,他说:“大夫,我不是不知道自己的毛病,就是无法克服,请你帮助我吧。”
医生说:“夜里你为什么不敢走路?路上到底有什么?”少年说:“我也不知道,总之,我就是害怕。”医生将少年带到山前的一片空阔处,说:“你往前走一百步,然后再走回来。”少年走了一个来回,很轻松,他不解地看着医生。医生从兜里掏出一块黑布,蒙在少年眼上,说:“你再走一个来回。”少年张着大手,一步也不敢迈。少年说:“大夫,我什么也看不见。”医生说:“你虽然看不到,却不会不知道,你前面是一片空阔的平地,什么也没有吧?”少年迟疑着,慢慢地迈出腿,却又抽了回来,说:“大夫,我还是不敢。”医生说:“你摘下黑布。”少年将黑布摘了下来。医生又让他走了一个来回,然后说:“你仔细看好了,前面可否有凹凸处?”少年说:“没有?”医生说:“你再蒙上黑布试试。”少年将黑布蒙上,却仍是不敢迈步。医生说:“你胆小的问题就在这里,本来世界上没有鬼,是你心里有鬼,正像前面的开阔地一样,本来,这里一片平坦,你一蒙上眼睛,就担心脚下突然凹了下去,或凸了起来,其实,什么都没有。”
听了医生的话,少年终于大着胆子,迈出了一步,接着又迈出一步。少年继续向前迈着,他的步伐越来越快,终于一百步到了。接着,少年又快速地迈了回来,然后摘去了蒙布,高兴地看着医生。医生说:“你成功了。”
从此,少年像变了一个人,他喜欢探索,喜欢猎奇,喜欢上了大自然,常常一个人背上行囊外出。长大后,少年成了一名探险家,并写出了洋洋洒洒数十万字的《旅游日记》。
有人说过,征服畏惧最快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成功为止。蒙上眼睛走路,练出的是胆量,也是自信。
低头的人生
那天,莫斯科某商报要做一期经济人物周刊,报社领导让记者普克金去采访一个叫托夫斯基的皮鞋商人。莫斯科的冬天特别冷,普克金裹在咖啡色的大衣里,向车站走去。托夫斯基住在圣彼得堡,但是,在这种恶劣的天气里,普克金是不想出行的。经过一家网络公司时,普克金突然想,反正领导要的是一份资料,何不去网上搜?于是,普克金走进了那家网络公司,向里面的管理人员热情地打了招呼后,就在一台电脑前坐了下来。靠墙的位置有个壁炉,红彤彤的,普克金感到了一股暖意。果不其然,关于“托夫斯基”的介绍,网络上有不少,普克金浏览了几个网页,把最详细的一份打印了下来,然后回了报社。
谁知,领导看完资料,颇为不悦地说:“你弄的这份资料,既然网上可以看到,那么还做什么周刊?我需要的是托夫斯基的创业金钥匙。”
普克金出了一身冷汗,他不敢再有取巧之心,坐车去了圣彼得堡。圣彼得堡是俄罗斯仅次于莫斯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是彼得大帝所建,城内古建筑迷人,辉煌的街道风光如同舞台布景。
普克金下了车,居然看到街头有一个擦皮鞋的摊儿,就走了过去。擦皮鞋的是个青年,高个,卷发,皮肤很白。普克金注意到,青年的双手非常细嫩。普克金把脚踏在支架上,说:“请帮我擦一下。”
青年友善地看看他,然后低下头擦起来。擦到第二只时,普克金和他搭讪:“你知道托夫斯基住在哪儿吗?”青年抬头一笑,说:“知道。”由于分心,青年手中的擦布碰到了普克金的袜子,污了一块黑点。“对不起。”青年赶紧诚恐地道歉。“没事。”普克金大度地说着,就要掏兜。“不。”青年拦住了普克金,说:“我的工作出现了失误,所以钱是不能收的,为了补偿,我带你去找托夫斯基吧。”
普克金跟着青年,穿过一条街道,来到一栋小楼里。普克金惊奇地发现,青年对这里轻车熟路般。走进大厅,里面坐着一个50来岁的男人,须发斑白,正凝神看着一份报纸。
“这就是托夫斯基,我的父亲。”青年向普克金介绍。
普克金一愣,原来青年竟是托夫斯基的儿子。可是托夫斯基资产数亿,怎么会让他儿子在街头擦皮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