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漫画无算计不诸葛(下)
48083200000012

第12章 征途无尽(1)

诸葛亮回到成都来见刘禅。老臣我出了祁山,正要攻取长安。忽然被陛下召回,到底是有什么大事呢?

铜牌选手则会觉得如果自己稍有松懈,或运气稍差一点,可能就得不到铜牌了。这两个不同方向的反事实思维,也正是人们后悔感或幸运感的来源。

诸葛亮对刘禅说自己正要攻取长安,仿佛长安唾手可得。而事实上,胜负尚未可知。

但在诸葛亮事后的心理模拟中,这次被阻止的出兵显然应该取得更好的成果。

诸葛亮的这句话表露出了典型的反事实思维。反事实思维就是对过去已经发生了的事件,在事后再来做出相反的判断与决策的一种心理模拟。通常是在头脑中对已经发生了的事件进行否定,然后模拟想象原本可能发生但现实并未发生的心理活动。

奥运会铜牌选手的幸福感要比银牌选手更强一些。银牌选手会觉得如果自己再努力一点,或运气再好一点,就能获得金牌了。

反事实思维我久没有见丞相之面了,心里非常想念,故而把你叫回来了。并没有其他的事情。

都是宦官让我把你叫回来的。我才知道是我弄错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诸葛亮查出是苟安作怪,下令追捕,但苟安早已远投魏国去了。诸葛亮只能将给刘禅出主意的宦官一杀了之,其他有牵涉的宦官全部赶出宫中。

我等实在不知,辜负了丞相信任。

这肯定不是陛下之意。一定是有乱臣贼子说臣有篡逆之心,让陛下生疑了。如果朝内有奸邪之人,我怎么能安心在外讨贼呢?

奸臣在天子面前害我,你们怎么不为我说话呢?

当初重用你们,让你们留守,就是让你们给我管好后方的,怎么会搞出这么大的乱子?!

不如将二十万大军分为两班,以三个月为期,实行轮换。

恩,不错的想法。

诸葛亮再度准备出征。此时,士兵们针对诸葛亮屡屡出兵的怨言开始出现。

诸葛亮之所以敢如此直接斥问刘禅,只能说明他才是蜀汉的真正掌控者。刘备当年的担心不无道理。

这杨仪倒是聪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的工人轮班制最早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中出现。

杨仪的这项建议超前了一千三百多年。

杨祖师爷好。

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前来进犯,料定他是想趁陇西麦熟之际抢收军粮,就相应做了防范。

诸葛亮却令人推出四辆一模一样的四轮小车。每一辆车都配备二十四人,全身穿黑衣,光脚丫,披头散发,仗剑作法,推动小车前行。小车四周,高举七星皂幡。

诸葛亮又令姜维、魏延、马岱等三人各引一千兵马护车,另有五百人在车旁擂鼓助威,分三路而去。

诸葛亮自己却坐了另一辆小车,装备设施全部一样。又叫关兴扮作天蓬元帅的模样,手持七星皂幡,在诸葛亮的车前骑行。

这正是诸葛亮最为善用的光晕效应。司马懿闻报,知道诸葛亮这是在装神弄鬼,急派两千人马前去捉拿。

魏兵急追,诸葛亮掉头缓行,忽地不见。魏兵停止追赶,诸葛亮却又掉转回来。连番几次,魏兵更加惊疑。

而姜维、魏延、马岱另推三辆小车,也扮作诸葛亮的形象,从不同方向出现,令魏兵心神俱裂。

在当时,鬼神之说深入人心。

连司马懿都以为这是诸葛亮的奇门遁甲之术。魏兵闭门紧守。

而诸葛亮却趁这个当儿将陇西之麦尽数收割。

不行。我用兵以信为本。

否则纵然取胜,也不光彩。就让该轮换者先回。

我自有主张。

诸葛亮在实行轮换制时,为了防止军士心生怨言,一开始就立下严令。

两军相持,司马懿又吃了几次败仗。司马懿只得征调大将孙礼,率雍凉二州的二十万大军前来助战。

而诸葛亮方的军士轮换之期已到。魏兵来势很猛,不如将换班军士先留下迎敌,等新兵到来之后再换。

如果士兵们都凛遵奉行,这就意味着诸葛亮必须按时放回已经尽到职责的军士。否则,就会激发怨怼。

如果诸葛亮只顾让他们卖命而不讲信用,兵心必变,反而必败。所以,诸葛亮硬着头皮也要放他们回去。但这样一来,士兵们深感诸葛亮之恩惠,在互惠原理的作用下,反而主动提出留下来。

我们要留下来!

孙礼人马,远奔而来,兵困马乏。诸葛亮所部却受了激励,人人奋勇,将孙礼杀得大败。

诸葛亮得胜收兵,却收到了永安李严的一封急信。

如果东吴进兵,后果不堪设想。诸葛亮只能再一次在形势大好之际安排退兵。司马懿派先锋大将张郃追赶,被诸葛亮射杀于木门道。

诸葛亮退回汉中,五出祁山无果。

李严却向刘禅告了诸葛亮一状。

我这边粮草要运往前线,丞相却突然回师,不知是何道理?

李严诬陷诸葛亮也是有缘故的。他和诸葛亮同属托孤大臣,但诸葛亮全盘掌控了军政大权,自己却日渐靠边站,心理很不平衡。

近闻东吴令人入洛阳,与魏连和;魏令吴取蜀,幸吴尚未起兵。今严探知消息,伏望丞相,早作良图。

无论刘禅多么懦弱,但要是有人威胁到了他的位子,他也会勇敢地予以反击。我两头捏造谎言,让刘禅对诸葛亮下手,我不但不会因置办粮草不力而受罚,而且还可以趁机上台。嘿嘿。

这次李严受命在后方筹备粮草,却没能及时完成。他担心诸葛亮会借此机会压制自己。李严想起上次苟安散布诸葛亮的流言,而懦弱的刘禅竟然果断地下诏令诸葛亮班师回朝,这让李严看到了一丝扳倒诸葛亮的希望。

但李严显然高估了刘禅而低估了诸葛亮。刘禅不敢采取激烈的行动,他只是派费祎去汉中询问诸葛亮。两相对照,李严拙劣的谎言不攻自破。

诸葛亮大怒,派人查明实情后,决定将李严斩首。但费祎却提出李严也是托孤之臣,杀了他会引发不利的舆论。诸葛亮就将其贬为庶人。

心理感悟:强求而不可得,不求反而必得,世上的事情往往如此。

看起来,诸葛亮经常无辜受到内部人的污蔑陷害,但他其实应该好好想一想了,为什么自己老是后院起火?

诸葛亮在汉中经营三年,觉得再次出征的时机成熟,就来到成都面见刘禅。

相父啊,现在三国鼎立,互不侵犯,不是挺好的吗?你也一大把年纪了,为什么不好好休息呢?

诸葛亮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对北伐念念不忘、孜孜不倦呢?真的是为了完成先帝刘备的重托吗?真的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姜子牙张良都要强吗?

这些理由曾经是对的,但却不足以解释诸葛亮近乎偏执的屡败屡战。要知道,蜀国是三个国家中实力最弱的,却偏偏采取最为消耗实力的进攻战略。西川易守难攻,如果蜀汉着眼于防守,维持目前的鼎足之势,倒是最为适应的战略。

以诸葛亮的智商与眼光,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为什么还要一次次兵出祁山呢?原因在于诸葛亮已经深深陷入了投入陷阱。

所谓投入陷阱,是指人们往往会因为先前已经投入而继续追加投入,而不会理智地重新衡量追加投入是否明智。这实际上是一个欲罢不能的恶性循环。

投入陷阱我出5倍价!我再加1倍!

马丁·舒比克在1971年设计了一个“拍卖1美元”的游戏。在游戏中,1美元被拍卖给出价最高的人。游戏之前,没有人认为自己会用超出1美元的价格来竞拍1美元。但实验的结果是,参与拍卖的人,特别是价格最高的前两位,往往愿意用诸葛亮显然陷入了比刘备当年更大的投入陷阱。我们也再引用一个升级版的美元竞拍案例。

好几倍的价格来拍到这1美元。

哈佛商学院的马克斯·巴泽曼教授将1美元的标的改成了20美元,并在哈佛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一些公司管理者之间多次做这个实验,结果大同小异。

竞拍以2美元起价。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拼命地报价。当报价到了12~16美元时,其他人都退出了竞拍,只剩下了两个报价最高的人。

20年间,巴泽曼教授多次做这个实验,屡屡得手,总共赚进了3万多美元。后来,巴泽曼把标的提高到100美元,最后竞拍的结果也是大同小异。人们都愿意为自己先前的投入而投入更多的资源。

最终的成交价在20~70美元之间。巴泽曼教授主持的竞拍游戏的最高成交价甚至达到过204美元,另外还有15次突破100美元。

而这不过是为了得到仅仅20美元。

显然,参与者已经失去理性了。他们已经不再权衡得失利弊,而是为了竞拍而竞拍了。

如此两者竞相加价,直到报价超过了20美元。

这时,旁观者们会哄然大笑。但两个参与者却毫不理会,继续加价。

这两人此时已经进退维谷了。一个报16美元,另一个立即报17美元。因为如果不报,那么就将白白付出报价而毫无所获。而一旦自己的报价逼退了对手,至少还可以得到作为标的的那20美元。

我出价23!

谁怕谁呀!

我豁出去了!

诸葛亮五次北伐,为此投入整个蜀国层面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他本人最为宝贵的黄金年华、智略谋划。而每一次北伐,都是对上一次的追加投入。

不能出兵啊!

但谯周又怎能说服这个精通天象,被投入陷阱恶魔深深缠绕的天纵奇才诸葛亮呢?

我受先帝托孤之重,当竭力讨贼,岂可以虚妄之灾氛,而废国家大事耶!

近有群鸟数万,自南飞来,投于汉水而死,此不祥之兆;臣又观天象,见奎星躔于太白之分,盛气在北,不利伐魏;又成都人民,皆闻柏树夜哭。有此数般灾异,丞相只宜谨守,不可妄动。

刘禅不敢反对,但还是有人反对。

这个人当然还是谯周。

如果诸葛亮不追加投入,实现恢复中原的终极目的,那他此前所有的投入都将血本无归。

诸葛亮坚持己见。这次出征前,他先到太庙去祭奠刘备,希望刘备的在天之灵能够给他护助。

这也说明,诸葛亮内心的无助感又渐渐萌生了。

还记得习得性无助吗?这一终极规律也已经渐渐逼近了诸葛亮。

周瑜臣夜观天象,见中原旺气正盛,奎星犯太白,不利于西川。今孔明自负才智,逆天而行,乃自取败亡也。臣托陛下洪福,当往破之。

诸葛亮回到汉中。大军整装待发,噩耗传来,关兴病故。诸葛亮哭昏在地,众将将他救醒。

可怜忠义之人,天不与寿也!我今番出师,又少一员大将也!

诸葛亮大军开拔。曹睿得知后,连忙叫来司马懿。

蜀兵三年不曾入寇,如今诸葛亮又出祁山,该如何应对?

谯周、司马懿都看到了同样的预兆,诸葛亮却偏偏逆天而行。这一份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凄怆,千年之后回想起来,仍然令人不胜唏嘘。

心理感悟:放弃也许比付出更能决定你的命运。

诸葛亮六出祁山第一阵却吃了一个大败仗,折损人马万余。诸葛亮正在忧闷,杨仪过来打魏延的小报告。

魏延私下发牢骚,对丞相不满。

大多数领导都喜欢听小报告。

但在一种情况下例外,那就是领导者本人心情不佳的时候。

我心中自然有数,你不要在我面前进谗言!

两军僵持之际,诸葛亮在祁山之前渭水两岸察看地形。忽见一座山谷形如葫芦,里面可容纳一千多人,两个出口却仅容一人一骑通过。此处就是上方谷。

诸葛亮大喜,令五百人守住谷口,一千人在谷内隐秘施设。两班人马绝不替换,以防走漏消息。诸葛亮一连十多天,亲自在谷内安排指挥。

杨仪来报,说如今粮草搬运极为不易。诸葛亮又命人制造木牛流马。不到半月,木牛流马制造成功,就如活物一般,上山下岭,搬运粮草极其方便。

木牛流马的出现让司马懿的拖延战略落空。他当即派人抢了几匹回来,原样仿制了一大批,果然行走如飞。

诸葛亮派王平率兵去劫魏营的木牛流马。等到魏国援兵赶来,就将木牛流马口中的舌头一扳,牛马就不能行走。而等魏兵放弃木牛流马,蜀兵再扭一下舌头,牛马再度行走如飞。

诸葛亮又派大将张嶷率五百人马埋伏在山旁。

只等抢回木牛流马后,装神弄鬼,施放烟雾,让魏兵以为蜀兵有天神护佑。

司马懿果真中计。蜀军将谷口堵塞,山上火箭齐射,引爆谷内所埋的地雷。一时间火光冲天,爆声阵阵。

完了!咱父子三人就要命丧于此了!

这些装神弄鬼的道具、举动果然奏效,抢来魏兵粮草无数。而且,魏兵将木牛流马视为神物,再也不敢觊觎。

诸葛亮紧接着安排上方谷之谋。

他令大将高翔假装往上方谷内运送军粮,又令魏延接连诈败,将司马懿引入上方谷中,一举歼灭。

但突然间大雨倾盆,满谷之火全被扑灭。

地雷无声,火器无功。司马懿大喜,立即带领部下,拼死杀出谷口,死里逃生。

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诸葛亮本来的打算是要毕其功于此役的。他首先是将劲敌司马懿父子歼灭。这样,消灭魏国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其次,司马懿既然死了,魏延的勇猛无敌也就派不上用场了。正好也在上方谷中一同把他烧死。

眼看大功告成,却被一场滂沱大雨浇灭。这大雨同时也浇灭了诸葛亮心头那最后一点自信。

诸葛亮最擅长使用小概率事件了。当年,他利用了大雾草船借箭,利用东风火烧曹兵,都是得益于对小概率事件的精准把握和精到利用。

将马岱推出斩首!

而同样幸运的还有那位一直不走运的魏延。

魏延根本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出自诸葛亮的安排。

马岱早早将谷口堵死。我兵诱敌深入,也无处逃生。要不是天降大雨,我们也没命了。

诸葛亮叫来马岱狠狠斥责。我叫你去烧司马懿,你怎么连文长也一起困在谷中?如果文长有个闪失,岂不是又伤我一臂?

但这一次,诸葛亮竟然没有推算出天降大雨这一小概率事件。这只能说明,天时确实已经站到司马懿那边去了。

好吧,看在各位的面子上,就将马岱杖责四十,削去官职,贬为散军。

诸葛亮几句话就把自己洗清了。马岱正在想要不要分辩,诸葛亮已经下令。

在这个节骨眼上,就看出马岱在政治投机上的敏锐感了。马岱很清楚,诸葛亮亟须有人为他“顶罪”。

但马岱判断诸葛亮绝不会真让自己死的。只要有人为自己求情,诸葛亮就会饶过自己。

果然,帐下一大堆人纷纷跪下为他求情。

马岱暗暗庆幸自己捡回了一条小命。看来,帮着领导者去做见不得人的事,并不代表信任与看重,而是意味着极大的风险啊。

正在此时,樊建受了诸葛亮的密令前来见马岱。

次日,马岱拖着伤体来见魏延。

非我之罪,全是杨仪指使的呀。

魏延一听,顿时将满腔怒火转移到杨仪身上了。

我现在不过是一个散军。我也知道自己错了,愿意跟着将军将功赎罪。

马岱没想到诸葛亮竟然也会有如此阴狠毒辣的心肠。随后他又庆幸不已,因为今天自己赌对了,丞相更加信任重用自己了。

丞相知道你忠义,所以故意用了这条计策。现在丞相又吩咐,你要如此如此。日后功成,你是第一功臣。今天的事,你可以推说是杨仪让你做的,这样魏延就不会再恨你了。

在魏延侥幸不死后,诸葛亮又捏造出一篇谎言,人为制造出魏延与杨仪之间的矛盾,并在魏延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魏延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要求诸葛亮将马岱划归于自己部下。

他这次差点累你送命,把他划到你部下,你是不是要整死他啊?

魏延表示绝无此事。诸葛亮在用不情愿卖家策略拒绝了几次后,同意了魏延的请求。魏延却没有想到,他要来的不是一个部将,而是一个掘墓人。

心理感悟:你可以用光芒包装平庸,却不能用光明掩盖阴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