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眼虫身体呈梭形能分出前后来,前端有一根鞭毛,靠其搅动能在水中游泳,它最明显的特征是有一个能感光的“眼点”,故名眼虫。它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是寻找泥里的有机物为食;另一种依靠自己体内有叶绿素,和植物一样可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己制造食物。
后一种生活方式反映了在某些环境下它是植物,这说明在原始最低等动物中,动、植物之间的界线还并不明显。
2.有孔虫自我保护方面要比眼虫好,体内分泌粘液粘住沙粒,在体表形成一个硬壳,壳口伸出许多丝状的肉足即伪足,当触到一块食物,伪足就包围住送进“口”吃掉,伪足还能排出废物、使虫体移动。有孔虫通常有两种生殖方式,在发育过程中交替进行,即世代交替。无性生殖是由成熟的有孔虫向外放出大量的配子母体,配子母体成熟后又大量放出带鞭毛能游动的配子,有性生殖是两个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再发育,长大成为新的有孔虫。
3.纺锤虫是一种已经绝灭的动物,生活在大约100米深的热带或亚热带海底。它有钙质壳,壳体随着虫子的长大不断增多,并随着它的演化而不断增大,从发现的化石来看,最小的它不足1毫米,而大者可达到20~30毫米。它最早出现在早石炭世晚期,早二迭世时极盛,不仅数量丰富且种类繁多,构造也变得复杂,但到了二迭纪末期就全部绝灭了。此类动物分布时间短、演化迅速,地理分布十分广泛,更因其体形小,在二迭纪地层划分上已成为十分重要的标准化石。
单细胞的动物之所以被称为原生动物,意思是指它们生来就具备了各部分分化和必备的生活机能。当生命进化到多细胞动物后就称后生动物,即谓卵细胞要经过胚胎发育变形阶段后才能出生的动物。后生动物范围很广,它包括二胚层、三胚层、原口动物、后口动物……随着生命的进化阶段,这些动物都将一一讲到。
多细胞动物
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是两胚层动物、即它们身体是由两层细胞组成的。一是表皮细胞层,一是襟细胞层(它位于体壁内面),两层细胞之间填以胶状物质称中胶层。这类动物分为三个门,即海绵动物门、古杯动物门和腔肠动物门。
1.海绵动物门从距今6亿年的寒武纪以前开始出现并一直延续到现代,它的细胞虽分化为二层但无器官和组织。海绵体壁多孔为入水孔,体腔是空的,上端开口为出水口,水从入孔流进体内,海绵吸收水中有机质后再由出口排出体外。海绵多为群体生活,彼此用胶质连接,生活在海底,专家称为底栖生活,难怪从海里采出的海绵都是一块块的,用力一捏水就流了出来,放进水里又吸满水。海绵体有骨骼支撑,按其大小分别叫骨针和骨丝,只有骨针才能形成化石,有的地层中可以形成几公分厚的海绵骨针灰岩,但总的来说海绵造岩的能力很弱,这与它体内不保存无机质(如硅、钙等元素)有关。
2.古杯动物是一种绝灭了的海底动物,形状如同酒杯,其生活方式和新陈代谢作用基本与海绵类相同,但它是个体动物,一般生活在蓝绿藻当中,最合适的生长环境是在水深20~30米的海底。它从早寒武世开始出现,到了中寒武世就绝灭了。因它对生活环境要求很严,不能在海水浑浊的地方生长,故不用它作为划分对比地层的标准化石。
3.腔肠动物尽管它也是二胚层动物,但要比前二门动物高等,即开始有了神经细胞和原始肌肉细胞的分工并具消化腔,所以叫它腔肠动物。它的身体多为辐射对称,在消化腔口处有一圈或多圈触手,本门动物自寒武纪后期出现至现代,种类繁多,化石丰富,海蜇皮,就是一种大型的腔肠动物。
从以上三门的动物特征上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它们都是二胚层动物,但在进化上也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尤其是在胚胎发育中,海绵动物表现为,小细胞内陷形成内层,大细胞留在外面形成外层细胞,这与其他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恰好相反。以后出现的更高级的动物没有哪一类是由海绵动物门中分化出来的,说明这类动物在生物演化是一个侧支,又称侧生动物。海绵动物不可能再进化了,古杯门已绝灭,那么向后传递生命进化的接力棒就落在了腔肠动物门中,它传递的速度很快,在奥陶纪时就传给了三胚层动物,从那时开始,生命进化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美丽的腔肠动物珊瑚
现代的珊瑚虫,生活在热带的海洋里,过独生或群体固着的生活。单体的珊瑚(如常见的海葵),圆柱体状,一端固着于他物,另一端环绕中央的口孔,长有很多触手。珊瑚体的外层细胞能分泌出石灰质(碳酸钙)骨骼,分泌的快慢又与太阳光强弱有关,白天分泌得多,夜晚分泌得少,甚至不分泌。季节的变化也影响着这种分泌的速率。这样,生活着的珊瑚虫,在那昼夜交替、四季循环的漫长历史中,在自己的体壁上留下了一道道粗细不同的生长环纹。有人研究过:从一个最粗的(或最细的)环纹到相邻的另一个最粗的(或最细的)环纹之间,即相当于植物的一个年轮,有365条环纹,这个数目正好和一年的天数相等。
地史上泥盆纪时期是珊瑚繁衍的旺盛时期,专家们发现,该地质年代中的某些珊瑚化石表面上也满布环状细纹,粗细递增递减,交替出现。只是相邻两个最粗(或最细)的环纹之间的环纹数,不是365条,而是400条左右。珊瑚化石外表的这些特有环纹,就像是一种特殊的文字,记载了当时一年有400来天。
所有的珊瑚都属于腔肠动物门珊瑚纲,它包括现代的海葵、石珊瑚、红珊瑚和已绝灭的四射珊瑚、横板珊瑚等,全部是海生(即在海水中长大)。
在珊瑚化石中四射珊瑚是重要的化石,由于它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短,内部结构变化很快并有阶段性,因此古生物学家利用它来作为古生代地层中的标准化石。四射珊瑚从产生到灭绝,骨骼发育很有规律,专家们主要是从它的内骨骼演化上划分时代。珊瑚虫除了分泌钙质形成外壁,还要形成内壁,内壁自下而上,从边缘往中心生长,专家们称它为隔壁,意思是它把体腔隔开了。早期的珊瑚隔壁单一仅一种,称为单带型,生活的时代为奥陶纪和志留纪;以后在隔壁之间又长出骨板叫鳞板,这时的珊瑚化石就称双带型,时代为志留纪和泥盆纪;到了石炭纪和二迭纪时,内骨骼在体腔的中心部位彼此连接、膨大形成了一根从下到上的柱子(学名叫中轴或中柱),这时它就变成了三带型。
三胚层动物
动物在外壁和内壁细胞层之间进而又分化出了一层细胞——中胚层,这就是三胚层动物,不要小看中胚层的产生,它在动物发展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飞跃。中胚层为动物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形成、复杂和完备,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来源于它的肌肉组织强化了运动的机能,使动物与环境的接触复杂化,由此促进了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发育,提高了动物对刺激的反应和寻食的效率;高效率的觅食又使动物增加了营养,新陈代谢旺盛,排泄机能随之加强,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动物形态结构产生了强烈分化;同时,中胚层不仅有再生的能力,而且能贮藏水分和营养物质,大大提高了动物对干旱和饥饿的适应力,为动物摆脱水中生活,进入陆地环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中胚层产生以后,动物的进化产生了两支,一支是原口动物,一支是后口动物。后口动物是进化的主线,从原始的后口动物中,发展出了脊椎动物,最后又在脊椎动物中发展出了我们人类。原口是指细胞内陷形成体腔而留下的与外界相通的孔,这个孔以后就变成了动物美丽的珊瑚的口;后口是指在体腔形成的后期;在原口相反的一端,由内外胚层相互紧贴最后穿成一孔,成为幼虫的口,原口则变成幼虫的肛门。
原口动物虽不是动物进化的主干,但它也分出了不少的门类,而且它们的总数是最多的,以陆地动物为例,除脊椎动物以外,所有的动物都是原口类的。如大家熟悉的蟋蟀、蚯蚓、蜻蜓、蝉、蜘蛛……所有这些都是原口动物。
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尽管日后差别极大,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共同特征的,这除了共同具有中胚层外,还有以下几方面:
1)身体分节仔细看看昆虫,它们的身体是由形状结构大体相同的体节组成,称同律分节,蚯蚓和蚕就是典型的代表。动物身体分节增加了灵活性,扩大了生活领域,加强了对环境的适应性,此外,同律分节又为后来进化的异律分节打下了基础(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
2)雏形的附肢在出现体节的同时,腹部皮肤突起形成疣足,其上有硬毛,每节一对,是运动器官,是附肢出现的最初形式。它是动物强化运动的产物,而产生后又加强了爬行和游泳效能,为扩大动物的生活领域提供了条件。
3)具有体腔体腔是指消化道与体壁之间的腔,体腔中充满体腔液。体腔的出现使内脏器官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并使它们具有运动的可能性(如肠子的蠕动、心脏的跳动等),因而大大加强了新陈代谢作用,是运动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体腔有原生体腔(假体腔)和真体腔(次生体腔)之分,中胚层与内胚层(消化道)外壁之间没有膜的称原生体腔,有膜的为次生体腔。在低等的原口动物中是原生体腔或根本没有体腔,高等的动物具有次生体腔。
海洋奥秘在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分化过程中,还出现了一类中间动物,它们这些方面像原口动物,如具有次生体腔,生殖细胞是从体腔膜上产生的,但它们的体腔形成方式却与后口动物相同。这说明在动物分化初期,还没有显示出优劣势的情况下,万物竞争,走哪条进化道路任意选择。这类过渡动物有苔藓动物和腕足动物。对苔藓动物(形状似苔藓植物而得名)我们比较陌生,但对腕足动物就较为熟悉了,我们吃的淡菜(一种贝类肉)、海豆芽都是腕足动物。
由于它们都生活在水里,没有同陆地上过渡动物和侧生动物一样遭到绝灭,也使我们得以品尝到了它们的美味。
动物的本能行为
如果有人问:老鼠为什么怕猫?蜜蜂为什么也能采花酿蜜?母鸡为什么能像母亲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地爱护小鸡?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因为这都是动物的本能行为。本能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也是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一种最基本的行为。
动物为了种族的延续,都有产卵育幼的本能,而雏鸟索食本能表现得特别突出。一窝小雏鸟出生约十天,便有主动面向亲鸟张口索食的行为,其实雏鸟并不认识亲鸟,这只是一种张口索食的本能行为。
哺乳动物一般都有疼爱下一代的本能。母牛生下一头小牛,老牛一步都舍不得离开孩子。后来,人们把小牛牵走了,老牛便显露出很悲伤的样子。为了宽慰老牛,人们在牛棚里放了一个肚子里装满草料的小牛标本,老牛以为自己的孩子又回来了,不停地舔吻这头“小牛”。当标本的外皮裂开,露出里面的草料时,老牛似乎忘记了“母爱”,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直至把“小牛”吃光。
由此可知,老牛对小牛的关怀只是一种本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本能就会消失。
杜鹃总是把自己的蛋下在其他鸟类的窝里,由这些鸟代劳孵化。为使这些鸟分辨不出它的蛋,杜鹃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本领,能使自己蛋的大小和颜色,与为自己孵蛋的鸟的蛋一模一样,使其不能分辨。这是一种非常绝妙的本能。
鲸类“集体自杀”令人费解。当一头鲸在遇难搁浅时,成群结队的鲸都会冲上海滩。原来,鲸在遇难时会发出一种超声波,在附近海域的同伴们接到这种信号,就会奋不顾身地游向遇难的同伴。分析鲸类的这种行为,最好的解释就是出自保护同类的本能。
动物的语言
动物和人类的很重要的区别是动物不会说话,但这并不证明动物之间没有“语言”,其实动物有它们自己的表达方式,一个地区的同类动物甚至有自己的“方言”。
非洲长尾猴的叫声是它们相互沟通的语言。它的叫声结合其不同动作表达不同的意思:
当它抬头仰天叫时,意通知同伴要注意,天上的老鹰来了;而俯视地面叫时,则是发现地上有蛇叫同伴快躲开;既不望天又不低头时的叫声,是表达它要上树。所以,动物的叫声很多时候是遇到天敌,借以通知同伴的一种方式。
鸟鸣叫的内容也很复杂,能表达高兴,烦恼、领域防御、取食、进攻等多种含义。可以利用几个基本单音的组合,表达不同的信息。最简单的组合方式是利用停顿,如鹅发出“嘎”的叫声超过6次,表达的信息是:“吃的东西很多,留在这里吧!”5次表示“加快步伐”,4次表示“全速前进”,而3次的意思为“拼命跑啊,飞起来吧!”在繁殖季节,雄鸟发出的鸣叫声,还有吸引雌鸟和驱逐竞争对手双重功能。雄金鸡在求偶时,会把翅膀抬起,同时把背部五光十色的羽毛充分展开进行炫耀,希望引起雌金鸡的注意。这时,雌金鸡如不加理会,雄金鸡便会挡住它的去路,更加卖力地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同时发出“嚓”的鸣叫,意思是恳求雌金鸡:“再好好看看我!”这样的情形要持续半个多小时,直至雌鸟接受了雄鸟的求爱,双双离去。
生活在我国黄海及渤海的黄花鱼群,生殖季节也会发出声势浩大的“咕咕”声,可以传得很远,以至于过往客船的旅客以为是海怪而睡不安稳,而过了它的繁殖期,便听不到这种声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