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思想独舞
48102800000016

第16章

点评作者的文章传达出一种积极昂扬的人生姿态来,命运其实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你的努力程度、你的人生态度以及奋斗的智慧和方法,都在影响着所谓的“命”!文章很好地纠正了两个误区,并且从个人谈到国家的命运上来,一片冰心在玉壶,忧国忧民之心可见一斑。国家的命运,掌握在谁的手里?

——诉衷

说“命”

“命”,《辞海》里是这样解释的:动植物的生活能力。如生命、性命。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如天命、命相、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如奉命、遵命。给予(名称等):命名、命题。指派,使用。如命官。

今天,想跟大家说一说“命”的问题,但“命”的含义颇多,而笔者所要谈的“命”就是人之生命的“命”,人之命运的“命”。“人生有命”、“富贵在天,生死有命”、“认命吧”、“你只有这个命”,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几句有关“命”的话语,其目的就是奉劝你我不要抗争了,抗争也没有用,命中已经注定就是这样了。

其实,我们知道,人与人,从外观上来看,并没有多大的区别,除了有男女性别差异之外,都是肩膀上架着一个头颅,而这个头颅上都是只有一双眼睛、一对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每个人也都只有两只手、两条腿,没有一个人会比他人多,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富贵,有的人贫穷?为什么有的人过得清闲,有的人累死累活?为什么有的人长寿,有的人短命?为什么有的人当官,而有的人贫民一个?这是因为很多人都没有觉悟过来。于是乎,就有人说这是“命”,每个人的“命”不同,都是上天安排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大声喊出了自己心中的困惑时,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尽管这次农民起义失败了,但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至今都影响着中国人。不认命,不要认命,勇于抗争,就能够改变命运的信念激发了千千万万的后来者。

“好命”、“歹命”、“命不济”、“命不逢时”、“命中注定”……这里的“命”其实说的就是人的命运,尽管命运一词带有迷信或唯心主义的色彩,但是既然是“运”,那么就是一种变化和动态的。一个人的命运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这也就告诉人们,命运是可转变的。俗话说得好: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当一个人背时走霉运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接下来就会时来运转了。可是,如果我们不去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努力去创造和奋发,而是继续听天由命,那么你的霉运之命就会继续。

“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掉下,能够捡到馅饼的人也是那些早起的人。那些自恃生活在高官、富豪家庭的后代们,固然比起那些出生在贫穷、普通的工人、农民、小商人家庭好,但是,如果“官二代”、“富二代”们不能将这种出生优势变成自己人生发展的基础,而是玩物丧志,坐山吃空,那么必定还不如那些依靠自身努力而获得命运垂青的人。这也就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富豪不愿意将财富留给自己的后代,而是捐给社会,捐给慈善机构,正如某位富豪所说的一样:“我的孩子有能力,他就不需要我的遗产,如果我的孩子没有能力,我将企业交给他,他也会败掉的。”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古人早已把“命”中“祸福”智慧传授给了我们,因此,当我们过得幸福时,要考虑到祸害的隐藏,比如,每年都有不少官员栽倒在女人的石榴裙下和商人的金钱陷阱里,也有不少富人因违法犯罪进入了牢房或者死于非命。可以说,那些高官如文强、成克杰,那些富豪如赖昌星、黄光裕,他们的“命”不可谓不好,或拥有权力,或拥有财富,但是在辉煌腾达的背后,文强、成克杰下了地狱,赖昌星、黄光裕进了牢房。由此也论证了人的命运是变化的,你想选择什么样的命,其实并不是天注定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

当今社会,有很多人迷信算命,包括一些达官贵人,而算命先生多半是一些盲人或生活贫困清苦的糟老头。算命先生或出现在街头巷尾,或穿梭于乡前村后,他们依据或生辰八字或面相或手纹或人名,采取“看、问、诱、骗、诈”的方式,来论述命运的好歹、运气的旺弱、仕途的顺逆、财富的厚薄、婚姻的良莠。如果一个人命的好坏能够算出来,那么这些算命先生为什么要依靠算命来生活呢?既然“命”都是算出来的,那需要奋斗干什么,反正“命”就是这样了。

在关于“命”的问题上,我们必须纠正两个错误的观点:

第一、以出生论来确定命运的观点。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有这种观点的,认为自己出生在农民、工人或小市民家里,条件远不如那些“富二代”、“官二代”、“军二代”、“名二代”,于是认命了,不再努力读书,不再去寻找机遇,甚至不愿走出大山。同样那些出生比较好的“官二代”、“富二代”们,不要以为自己占据了投胎的先机,就忽视了后天的努力。人生是漫长的马拉松赛,不是百米冲刺,不到终点,是不能判定胜负的。

第二、听天由命,怨天尤人的观点。有些人在遇到困难、挫折或者感觉自己生活不如他人,就叹息自己命不逢时,命途多舛,或自暴自弃,或埋怨左右,怨天尢人,甚至做出过激行为,报复社会,伤及无辜。

相信“命”的人,其实,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上帝造人可以说是公平的,没有一个人比他人多一个头,也没有一个人的一天比他人多一秒钟,面对的世界也都是相同的,都是光溜溜来到世界,最后也是光溜溜地离开世界,先天的条件都是平等的。人的好命歹命,都必须依靠后天的进取努力。生活的好与坏,所获的多与少,本是人智商的相对差异,或者勤奋努力的区别,或者把握机会能力大小的差异,决非由命运的好歹来决定。

当然,我们不否认那些出生在优越条件家庭的人,他们的人生起步确实比一般人要好,但是真正决定人一生命运的还是靠后续自身的努力。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乐观向上,即使在人生困境时,如果能通过主观努力,发挥智慧,把握契机、奋力拼搏,就能够改变或扭转被动的人生局面。这一点对于一个人的命运是如此,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命运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际,只有13名代表参加,全国也只有50余名党员,但是,经历二次大革命失败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逐渐成长起来,通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对国民党的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打败了远超自己力量的日本侵略者和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尤其是近三十多年,中国共产党通过改革开放,领导全国人民一心一意发展经济,中国迅速成为了世界经济总量第二大的国家,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改变了,民族走上了复兴之路。

因此,只要我们秉持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定信念,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依靠自己的智慧,勤奋努力,把握机遇,就一定能谱写自己精彩的人生。

相信自己,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2012年1月17日晚于长沙市,发表日期:2012年1月18日)

点评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年,国家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同时也造就了既得利益集团。文章分析了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对社会财富的分配,甚至对社会安宁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中国改革的进行提出了建议。作者的分析很清醒,分析很透彻。

——靳力

是继续“摸石头”,还是“过河”

“摸着石头过河”本是民间的一句歇后语,意思是说如果想过一条不熟悉的河,且没有外在条件帮助过河的情况下,就只能以身试水摸索着河里的石头,以较为保守甚至原始的方法在逐步摸清情况下设法安全过河。其引申义是做事不要盲无目的地做,要把路和事预先做好准备再做,不要不懂硬做,这样只会失败。

1980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陈云同志所说的“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完全赞同,并提出“要坚决地试,大胆地闯”、“杀出一条血路来”。

而今,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第34个年头,如果说上世纪70年末到80年代的特征是改革,90年代的特征前期是改革,后期是开放,那么最近的10年,改革提得少了,开放的步伐也似乎慢了,而取而代之的是“维稳”与“和谐”的论调。

改革初期,在经济上,由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允许私人从事商业和轻工业等领域,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和改观;在政治上,通过拨乱反正,否定了“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提倡言论自由,极大地释放了民众的思想情绪,解放了思想;接着,加大了开放力度,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加入WTO,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当我们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们似乎已经感觉到了改革处于了停滞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在面对大型国营垄断企业时,不敢进一步行动,而政治体制改革迟迟没有进一步推进,“三公”消费、官员私人财产公布以及人民直选政府都没有进行。

不可否认,如果继续改革,不论是经济上的,还是政治上的改革,都必然会冲击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这些利益集团势必会成为继续改革和开放的阻力,他们不可能放弃已经获得的利益,他们操纵和把持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事务,必然利用公权力进行阻扰任何触及他们利益的改革。目前,由于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社会财富和权力越来越集中在这些利益集团手中,他们阻止改革进一步深入,其目的就是要求把过渡时期的体制定型化,形成使其利益最大化的“混合型体制”,这就是改革为什么会处于停滞甚或倒退状态的原因,于是有人戏谑这是“摸石头摸上瘾了,连河也不想过了”。

“改革开始进入深水区”,这是当今政府的显着认识,这也就告诉了民众,改革靠“摸着石头过河”已经没有可能。在改革初期,提出“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现实的选择,而现在必须凭借胆识和智慧,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要坚决地试,大胆地闯”、“杀出一条血路来”。否则,三十多年的改革就会半途而废,达不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首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大家共同富裕”的目标。

历史其实就是在不断变革中前进的,要改革就必然冲击到某些人的利益,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就必然受损。于是乎,他们藉由“维稳”与“和谐”来拒绝改革。从最近10年所发生的社会矛盾,我们便可以明白,为什么当今社会民众“仇官”“仇富”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什么公众对铁路、电力、石油、电信、能源、国土等垄断性国有企业越来越不满?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这些既得利益集团支配着土地、矿产、金融资源,掌控着涉及遍布全国的基础设施、城市开发、公共工程、农村水利建设以及能源、电力、通信、制造等重要行业,造成了资源分配不公、社会贫富悬殊严重。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最近10年,由于既得利益集团的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步履沉重且日益畸形,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处境艰难,经济活动的民间动力下降,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政府推动,大拆大建,上大项目,办大活动,盖大高楼,修大广场,甚至造大塑像,靠土地买卖来拉动GDP发展,希望在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用发展形成的增量来缓解问题,但是经济增长了,民众不见得会受益;可如果不增长,民众的利益就必然会受损。因此,官民矛盾就越来越集中突出,形成对立,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利的。

另外,既得利益集团不仅仅是阻扰改革的推进,相反,他们还打着改革的旗帜,以改革为名获取利益,如医疗体制改革,采取所谓的医药招标体制,结果药品的价格不但没有通过招标来抑制,相反,招标还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和成本,造成了药价的提高;后又提出“提高医疗价格,降低不合理的高药价来改变‘以药养医’的现象,可是事实是药品价格没有压下去,而医疗价格提高了,这就造成了患者的负担进一步加重了。再比如,铁道部门,快速发展动车,提高了运行速度,然而普通民众的出行成本增加了,因为普通车的发展滞后了;今年春运实行车票实名制,网络售票,想借此打击黄牛倒票,可是黄牛倒票问题依旧存在,百姓购票回家团聚的难题更难了。这些问题的出现就会引起民众对改革的抵触,其结果是,不仅实质性改革受阻,而且继续改革就会失去民众的支持。

因此,面对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碍或者假意改革,民众在发现其丑陋的嘴脸和险恶的心时,必然会引起不满,而这个时候,既得利益集团就会动员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维稳,将一些特殊时期的特殊做法常规化、体制化,以此拒绝实质性的改革。或者故意强调和谐论调,企图将矛盾掩盖或弱化,这种以牺牲民众利益来满足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的和谐,其最终结果必将激化社会矛盾,甚至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矛盾演变为对体制的怀疑和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