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亚洲怎么了?亚洲金融风暴全景透视
48114900000021

第21章 后果篇(2)

泰铢采用浮动汇率制度迄今已整整8个月,比起改制之前,泰铢已贬值57%,且失守1美元兑40泰铢,现还在续贬当中。泰国政治因之更加动荡,金融体系持续不安,企业业绩恶化、消费停滞,实体经济蒙受重大影响。

货币危机无疑使东南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贸易自由化倒退。稍早,马来西亚发表的年度预算表示将大幅提高汽车进口关税,遭到日本车商批评为保护自身汽车产业的措施。同时,旨在调降区内关税的东协产业合作协定(AICO)也已触礁。

港元遭投机客打压,对其香港不动产业产生沉重打击。东南亚不动产业界所控制的华人资金一向以香港为据点,但因国际持续投机,已带来利率飙升而致不动产市况大幅崩跌,其影响将遍及亚洲各国。

1997年7月香港回归前,由于中资(中国投资基金)的流入,地价激涨超过东京。据香港的日本综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吴军华指出,即使没有投机客对港元的攻击,在1997年年内或1998年初,香港不动产价格也会进入调整局面。在香港,银行对不动产的放款比率占放款总额的大约40%,为历年最高水准。市场有关人士对不动产市况动向的关注,已到了神经质的地步。

国基会等机构达成协议,以钜额资金支援摇摇欲坠的印尼,彰显出国际间意欲阻止全球化的经济恶性循环。然而,东南亚货币的下挫,今后可能透过消费低迷等孔道使当地经济加速恶化。

香港联系汇率代价高

面对国际投机客试图染指港元的炒作,香港不仅不能改变联系汇率,反而要坚守下去。虽然香港特区政府继续守住联系汇率的决心不变,但在亚洲货币普遍贬值的环境下,港元遭受新冲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力度也越来越强。而且,随着香港经济一天天变坏,港元汇价高估的幅度也会扩展,对国际“金融大鳄”的诱惑就相应加大。港府要守住港元联系汇率,其主要手段是收紧港元银根,提高港元利息。这么一来,香港总体经济付出的代价是:利率高涨,短期利率一度超过19%。银行业纷纷调高贷款利率,于是厂商调度资金困难,向银行贷款的厂商与民众被迫付出昂贵的资金成本。一旦将时间拖长,经济增长率必然大受影响。

另一方面的代价是股市大跌。由于市场资金成本过高,使得持有股票的机会成本过于昂贵,抛股求现就成为市场投资人理性的选择。于是,股市行情自然大幅下挫。同样的,如果在利率显着拉升下,股市又跌势不止,不少厂商或投资人可能一方面面临借贷资金成本上扬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在股市遭遇重大的亏损。

香港制造业有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受币值高估的影响较小,因此香港坚守固定汇率的策略必然拉升利率,房地产市场自然大受冲击,进而影响金融业与房地产业者的获利。而这两个行业对香港总体经济与股市的影响不言而喻。如此一来,即使成功扞卫联系汇率,港币不贬,实质上港元的资产价值已经贬值。如果情势延续一段时日,香港经济增长率的减缓是可以预见的。

金融风暴以来,香港住宅价格已普遍跌去2-3成,而且势将进一步下降。股价暴跌拖累楼价,楼价下跌反过来又压低股价,特别是地产股受打击最重。日子最不好过的是那批近两年刚买住住房的中产阶级。他们一面看到自己的房子一天比一天不值钱,一面又要向银行支付越来越高的抵押贷款利息。如果港府为了保持联系汇率而使香港利息长期保持在高水平,甚至进一步上升,楼市可能全面崩溃。

这对特区政府是一个“两难”选择:一方面,仍有许多人无力买楼,另一方面,有越来越多人因楼价暴跌、利息上升而蒙受损失,香港整体经济也可能因房地产业急速衰退而动摇香港经济根基。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发表一份题为《风暴前后的平静》的经济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香港股市及地产市场经过4个月的大幅下调后,近期似有复苏的迹象,这只是个“假象”。香港经济仍存有多项隐懮,其中最关键在于利率走向。若未来3至6个月利率环境未见好转,利率无法显着下降,经济问题将接踵而来,香港经济于1998年下半年将加速恶化。

报告认为,香港同业拆息自1月港元受压以来升上高位后,回落至今只有7周,财政预算案发表后,同业拆息显着回落,整体投资气氛似有改善。但这并非标志稳定日子的来临,相反却是大跌之前的反弹,可能需要准备迎接更大的跌幅。其日后走势须视港元会否再度受压。该行认为,答案几乎是肯定的,因为即使撇除印尼不稳因素,韩国的破产以至泰国的银行问题都很严重。此外,日本及华尔街如有不可预期的震荡,都可能触发港息再度升,利率高企毫无疑问会令资金成本上涨。

该行认为,香港现正经历一个低通胀期,但与此同时,实质利率却大幅上升。在预期全年最优惠利率平均高踞于11%的水平,而通胀率只处于2%,香港的实质利率高达8至9%,是自1984年以来最高的。这不仅对房地产市场构成压力,更会是房地产市场反弹的最大障碍。

此外,日资金融机构将海外资金调回本国,则对香港经济构成压力。日资银行在港贷款占总体海外贷款的6至7成,也占总体香港贷款的3成,并且以长期资金为主。其资金撤走将造成银行体系中长期贷款与短期存款错配不相称的状况进一步恶化,而同时欧资银行也作出相类似的撤资行动,这个资本市场结构的转变,将令香港金融体系的压力增加,而对房地产发展商的打击更会首当其冲。过去4个月,海外金融机构在港的放款已下跌44%,该行预期放款将继续减少。

该行又指出,目前专业人士及中级管理层失业人数是历来最高的,而且数字续有增加,有能力购置私人楼宇者仅占香港高收入家庭20%,其对房地产高产市道的打击不容忽视。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认为,香港经济不会崩溃,但衰退却无可避免。故该行仍维持1998年香港经济增长为2.2%,1999年更将减慢至2%。

百万勤“王国”的一朝倾覆

独领香港金融界风骚10年、业务遍及亚洲、美洲和欧洲三大洲的百富勤集团“王国”Peregrine,因承受不了最近亚洲金融风暴打击而倒闭。一如它在香港金融界传奇般发迹,它的传奇般倒闭一时间也被坊间传为最热烈的谈论话柄。

百富勤是受金融风暴所累,资金无法周转,短期内又找不到“白武士”注资,最后被香港证监所下令取消会籍,限制一切替客户买卖股票和融资活动,终走上破产一途的。这家以香港为基地、土生土长的证券集团将成为历史名词。百富勤的创办人之一、在香港股坛上享有“红筹股之父”盛名的梁伯韬及其“点石成金”的神话,也与一朝倾覆的百富勤一样由过往的灿烂归于平淡。

据《华尔街日报》披露,风暴中心的印尼是百富勤最大的滑铁卢。百富勤在印尼一家计程车公司投资了2亿6千8百万美元。此外,百富勤在另一个亚洲“重灾区”──南韩也有大笔投资,而它在缅甸和孟加拉的投资不是关闭就是惹上官司。甚至连梁伯韬也承认,自1997年东南亚货币如骨牌般相继贬值后,身为区内首屈一指的亚洲货币债券商,百富勤蒙受了巨大损失。

早在1997年底,百富勤就因财务困境而在与苏黎世集团谈洽协议,以2亿美元的代价,售出24.1%的百富勤股权。这项交易同时使得梁伯韬和另一个创办人杜辉廉拱手让出第一大股东之位。岂料就是这一“壮士断臂”,仍难挽救王国的命运。挥之不去的亚洲货币风暴最后还是吓跑了瑞士金主,苏黎世集团最后终于宣布取消了这项协议。

据香港《信报》报导,香港最大的证券银行公司──百富勤的兴起和衰落,特别令香港证券业人士黯然神伤,因为百富勤两位创办人杜辉廉和梁伯韬都是在香港股市打出名堂的财经精英,他们脱离外资证券行另立门户,终于在短短10年间崛起。除此之外,百富勤带头披荆斩棘,安排多家中国国企H股上市,为国企筹集了大笔外汇。1997年5月安排北京控股上市甚至获得1200多倍超额认购,更成为百富勤历史上最为风光灿烂的日子。

一家屡创佳绩、领导层目光远大的证券公司,竟步上倒闭的命运!百富勤之败北主要是过份信赖亚洲债市的收益。百富勤在1994年4月成立定息工具部门,主要为亚洲企业以亚洲货币发行债券集资。按照百富勤发展目标,至2000年左右,定息工具部门将是集团的重大盈利来源,该公司1997年7月公布的半年业绩显示,定息债券部门经营溢利增长达1.4倍,十分惊人。

按照百富勤管理层披露的资料,该公司定息工具部门的客户主要是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而投资者则来自韩国、台湾、日本等。百富勤选择发展亚洲债务市场,原因之一是区内的债市由1993年起急速扩展,亚洲区内的印尼、马来西亚和韩国发行的国际债券数额增幅最高。近期这些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债券也受牵连变得一文不值。由于亚洲区公司评级偏低,而百富勤亚洲货币债券业又多属于私人交易,即先由百富勤购入企业发行债券,再转售投资者,一旦债市逆转,市场无人问津,百富勤便要承担大部分的风险。

百富勤的失败经验,相信不但使亚洲区内中央银行家感到沮丧,也使国际投资者对亚洲货币资产更缺乏信心,即使亚洲区内的央行也不敢贸易投资区内的金融工具。百富勤看好亚洲市场,并全力投入亚洲市场,但却以失败告终。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即使专业的投资机构在金融风暴中也难逃一劫,令人唏嘘。

物价下跌通货紧缩

金融大风暴使亚洲地区正面临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仅见的经济难题:物价下跌造成的通货紧缩。

尽管物价下跌短期内有其好处,例如消费者物价下降,可以暂时纾缓房地产和股市困局等。但是,物价下跌一旦扩大,经济会因此停顿。许多经济学者越来越担心,亚洲已进入自30年代来最严重的物价下跌期,而且还有由亚洲波及全球经济的可能。尤其是亚洲国家过去10年来过度投资导致的产品生产过剩。根据《亚洲华尔街日报》报导指出,多年来,亚洲各产业在经济增长快速带动下,无不增加雇用员工与设备投资,以推升产能。然而,随着经济日渐低迷,消费大众消费意愿低落,产能过剩情况也益趋严重。其结果,使得库存大增。例如,中国上海最大的冷冻仓库,目前还有9000吨冷冻鸡胸肉、鸡翅膀等,其库存量几乎为两年前的一倍。其中部分鸡肉库存期限已达一年。与此同时,再加上巴西、泰国以及美国鸡场生产过剩,使得中国鸡肉价格在1997年就下挫了25%。

此外,从印尼到上海,到处都见得到空置的公寓及大型别墅。印尼有太多的银行、泰国钢铁工厂内有如冰箱大小的钢板堆积如山,大部分都还是数年前生产的。

库存的增加已对木浆、铜、玻璃以及钢铁价格造成下挫压力,石化价格也告走低。南韩甚至调降钢铁价格,以出清库存。而分析家们则担懮,值此经济增长减缓之际,亚洲各产业一窝蜂地以降价减少库存,势将导致企业债务大增,从而形成通膨紧缩压力,使得亚洲经济与金融情势更加恶化。

然而,欧洲和美国能否大量低价吸纳亚洲产品,尚有很大疑问。截至目前,亚洲货物价格下跌的影响对其他地区经济仍属良性,对于进口亚洲货物的国家来说,有助降低通膨和利率。然而,一旦亚洲物价下降延长的话,恐怕会使西方世界也卷入通货紧缩的漩涡中。

这段物价下跌期到底要持续多久,是决定其对该地区经济影响的关键。《中国分析家》预测,物价下跌的压力可望在一年内消除,但前提是日本和中国得守住他们的汇率才成。经济学者总结指出,到目前为止,这波东亚物价下跌已造成日本经济硬化、中国和南韩经济增长减速、东南亚货币贬值和香港股市重挫。

其实,亚洲出口价格自1996年初就开始大幅下降,1997年以来已下降近4%。南韩电子业者1997年接单数比1996年同期减少了40%。三年来,中国桑塔纳汽车价格跌了一半就是例证。

专家指出,亚洲国家房地产过度开发的情势将会使得物价下跌的速度加剧,从曼谷到汉城,房地产和股价近来都纷纷重挫:泰国住家平均售价换算成美元只剩下1996年售价的五分之一,香港股价已从1997年8月的高峰下跌了40%。

随着亚洲经济在金融风暴下益趋低迷,消费者消费意愿更形低落,结果导致产品普遍滞销,各产业库存大增,通膨紧缩压力也因而更形加重,亚洲经济情势更加恶化,复苏时机因而需大大延后。

不动产价格急降

据《国际前锋论坛报》指出,监于建筑股是许多东亚股市的主要类股,近年来且带动该地区建筑业的繁荣,因此房地产价格下挫后,股价与经济增长将更加一蹶不振。

摩根投资公司新加坡办事处亚太经济分析家艾希威勒声称,东南亚股市下滑是个早期警讯,紧接而来的将是房地产价格钜幅缩水。分析家指出,东南亚股价大跌是地产价格大跌前的预兆。由于许多亚洲国家的房地产价格过度膨胀,一旦价位崩落,将使一些地产业者为之祖产,提供此等业者贷款的银行也将因而面临严重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