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重新看见自己
48142000000003

第3章 Part 1(2)

家庭幸福美满的年轻家庭主妇也饱受谣言困扰:“住在我家楼下的长舌妇马太太,到处跟人家说我是先上车后补票,我真想搬家算了,每天看到她那张脸我就有气!”

小心上好奇传话者的当

所谓谣言,就是听的人无聊时觉得挺有趣,但当事人一定会因受诬赖而生气的话。每个人变成流言的受害者的时候,都会像一根接收了过多电流的避雷针,急着把电导出去。很多谣言听来实在不值得生气,造谣的手法也很拙劣,被点到名的人却很难理性地“一笑置之”,往往越反驳越恼羞成怒。

找不到真凶的谣言更叫人生气。其实真正的造谣者未必是那个“我不能告诉你他是谁”的第三人,可能就是那位好奇的传话者,他或多或少也加了油添了醋,抱着看好戏的心情,以一种“我好心才告诉你”的态度,静静地等待你怒火中烧,然后安慰你“不要生气”。

你越生气,他越觉得谣言是真的,不然,你为什么要恼羞成怒呢?这背后必然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

最近,我就听到一个关于我自己的谣言。我经常光顾的一家商店的老板,“好心”地告诉我,我的前男友很缺德,到处说我的坏话,他觉得我不是那种人,于是替我“拨乱反正”。我一把火烧上身,问他:请问“前男友”到底是谁?他吞吞吐吐,说:“……我不能说……我答应我的朋友不能说……”

我更生气的是,第一次不说就算了,第二次我到他店里,他又提起被我忘掉的这个没头谣言。这下子我可要逼出元凶来,他仍然不肯说出谣言出处,只招认是我“前男友”的好友说的,而所谓的“前男友”竟然是我久未见面的一位亦师亦友的长辈,而且这位长辈从未口出恶言,这种乱点鸳鸯谱的造谣功夫真是太离谱了。他还说:“你前男友很缺德,竟然说你有精神病哩……”

“他不是我前男友,他只是我的一个朋友!”我又好气又好笑地据实以告。这位热心人士只仿佛听见我认识此人,马上安慰我:

“你真倒霉,怎么会交到这种男朋友,要小心一点!”

公众人物,一不小心就是“天下之恶归焉”,全算到你头上来。我早已告诉自己,尽量不要随流言波动,但老实说,一个无聊的“栽赃”,还是会让我气上一个晚上。流言企图左右你,你也明白,但想不受流言左右而浮心动气,还真困难。

让谣言止于安然不动的心

有个相传讲述释迦牟尼的寓言故事,对于静止被谣言波动的心相当有用。传说佛陀经过一个村子,有一堆人听说他要来,就在那儿侮辱他。佛陀只是静静地听完,然后问大家:“我现在得走了,你们说完了吗?如果你们还有什么话要告诉我,我可以再回来听你们的意见。”

那些侮辱他的人吓呆了,对佛陀说:“我们不是在告诉你什么,我们是在骂你。”

佛陀说:“如果是十年前,我可能会用愤怒来回应你们的话,但现在我已经是自己的主人,不必处处回应别人的作为,没有什么话能逼我做回应了。”

每次看到这则寓言,我总会会心一笑。如果一个人能做自己的主人,就不必太努力为各种谣言做回应或反弹,不是吗?做自己的主人,要有一颗安然不动的心啊!

是安慰,还是火上加油?

最好的安慰是无言且坚定的陪伴。

有位年轻的妈妈迷上溜滑板,把宝贝女儿带到某公园同乐。某天,遇到一群青少年在那儿打架生事,她吓得半死,赶紧把女儿带回家。看到先生,基于一种需要安慰的心理,把现场状况描述了一遍,没想到先生还没听完,就发起火来:“以后不许你带小孩到那么危险的地方!你自己怎么样是你的事,千万别让任何人伤女儿一根汗毛,否则我就……”

先生那么疼爱女儿,本应高兴才对,但这位年轻的妈妈却痛不欲生,为什么?

你一定知道原因。

太太和妈妈吵架,夹在中间的儿子左右为难,太太跑回娘家后不回来,先生只好厚着脸皮去劝她:

“你不要那么不懂事啦,妈妈年纪大了,多说几句话有什么关系,你就让她嘛,不要让我难做人,我当夹心饼干也不好过……我是偷偷来找你的,妈妈还在生气呢!她说:你要不要回来随便你,叫我永远不要求你回来……你就回家吧……”

如果你是这个离家出走的老婆,你会想跟他回去吗?

很遗憾的是,所有恳求离家妻子回家的说辞,都与上列陈述八九不离十。

女朋友在整理讲义时,不小心细白的手指被锋锐的白纸边缘割了一道,一丝丝鲜血慢慢地渗了出来,她竖起手指对男友娇嗔道:

“你看,好可怜哦!都流血了!”

她还眼巴巴地以为他会亲她的手指呢。

男友只看了她的手指一秒钟:

“别大惊小怪,这一点伤口没什么啦,一下子就好。昨天我骑摩托车跌倒,伤口比你大一百倍,我连叫都没叫!”

大约有一半的呆头鹅,会如此安慰女友。他说的是事实啊!

男人被最好的朋友倒了会,假装镇定地告诉自己的女人。

女人叹了口气说:“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我叫你不要跟他的会,你偏要!果然……我说得很准吧!没关系,再赚就有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她当然也为那笔钱心痛,但她安慰他之后,男人竟只想把对那个朋友的气找机会往她身上撒。

把角色对调过来想一想

有些安慰,是火上加油。老实说,如果你真的不会安慰人,不如很沉默地用小狗般善解人意的眼神凝视着他就算了,何苦加深人家的创痛?

他需要安慰时,你可不可以暂时忘掉“我”的看法、“我”的立场、“我”的经验,设身处地想想“他”的需要?那才是真正的体贴,别把自己马上扯进里头。

很多“好人”都吃亏在一张嘴。没有恶意,只是搞不清楚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反而把事端扩大,得罪人。你说得没错,但他只能恨你。

他是来寻求安慰的,还是来听“训话”的?对朋友,我们的安慰话反而居心仁厚;对于亲密的人,我们竟然如此“直言无讳”。

把角色对调过来,将我心比你心,想想他的需要,你便知道该讲什么话。

先生只要对惊慌失措的太太说:“让你受惊了,真希望那时我在你们身边。”劝太太回家时只消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但我真的很爱你。”(别提那暂时无解的婆媳问题,好吗?)男朋友只需学法国骑士吻吻她可怜的小指头,说:“哇,好痛哦,对不对?”她会说:“还好啦,没事。”

对被倒会的男人,可别说:“我早就告诉你……”即使你心里是这样想——除非你也想跟他说再见。还是说:“钱还是可以赚回来的。”好了。反正,你已经连带性地成为苦主了,你的沉默,会更叫刚愎自用的他有反省的机会。

下次不想跟他约?

不守时的罪过在于,不只浪费自己的生命,还浪费了别人的生命与焦虑。

有没有发现,和某些人说话,压力很大?

我偶尔会有这样的感觉:和某个人吃过一顿“其实也没什么要聊”的商业午餐,从喝汤到喝完咖啡,不过是短短的个把小时,却比参加三个小时的座谈会还累,一个头有如千斤重。走出咖啡厅互道再见,忽然有一种被解放的感觉。努力地深呼吸,企图把胸腔中所有的窒闷感全部消释掉。

也许会暗自发誓,下一次,再也不要跟他约了,跟他吃午餐,完全不是在休闲,仿佛是在备战状态。但仔细想想,自己乱无理的,他明明是个好人啊!

为什么有人会给朋友“下次不想跟他约”的厌倦感呢?原因大致如下:

他说话的语调太急,永远在抢拍子似的,每个句子之间的距离“间不容发”,使人心跳加速,感觉实在很累。

他说话如同疲劳轰炸,吐出的话语像强力胶企图把你整个人粘在椅子上;他也不会看出你想上厕所,如果你不“用力”打断,他的话似乎不会有句点。你完全置于被动的挨打状态,他并不关心你的感受,如果他面前坐的是别人,你知道,他也一样会如此滔滔不绝。

他对你过度好奇,有一连串“为什么”的问题,不断地在质疑你。最累的莫过于你还要跟他的价值观辩证。每个人选择的生活形态与自己的人生密切相关,每个问题或许轻如老榕树上的新叶,但真要回溯起来,你可能必须挖出巨大的板根,才能真正回答他的问题。而这位好奇宝宝又似乎不太在乎问题的答案,只在乎他自己的下个问题和下下个问题。

他对某些人的八卦太感兴趣,又想把对那人并不关心的你,拉进同一个“调查局”。

不管别人在说什么,他永远会把问题拉到自己身上。人家在聊宠物,他一定要说到某个姨妈的妹妹所养的狗。非得与此话题有“切身关系”不可,而且只在自己说话时才眉飞色舞。

他酷爱探寻隐私,非常关心你:“为什么和上任男友分手了?”“为什么年纪到了还不结婚?”交浅言深,使你穷于应付,你心想:“拜托,你以为你是谁啊?”还要镇压自己不悦的感觉,看着他认真的脸庞勉强答两句。

他老是在批评,每一句话都饱含着负面情绪。全世界都不是好人,万事万物都在和他作对。你怕自己也被他恨到,只好很诚恳地当他的情绪垃圾筒。

如何拥有好人缘?

是的,就是因为这些原因,你发誓“下次再也不要跟他约”,但想想,他的本质真的还不坏,很照顾你,或很热心公益,你并不想跟他翻脸,于是你又跟他约了。

我还忘了提出另一个非关言语的重点,那就是:如果一个人有迟到的惯性,朋友们会自然而然不敢跟他约,尤其是单独约,因为没有人喜欢苦候,更没有人会因被放鸽子而快乐!

如何有好人缘?在订下一个约会时,观察自己有没有上述惹人讨厌的特征,改过就是。

如果你不得不跟上述人类进行闲暇时的约会,那么最好学会“看来认真听讲,实则神游太虚”。万一被他抓到你神不在焉,你只消微笑地找台阶下:“后来怎样?”“你的看法如何?”“我在这方面没什么经验……”这些话可是万灵丹哪!

无往不利的柔性绝招

我们深爱的一切,会变成我们的一部分。

——海伦·凯勒

或许,有些人天生谈恋爱的智商就比较高。

我认识一位绝对可以说是“驭男友有术”的女子,虽然没有出色的容貌,在情场上总是很得意,男人老是被她吃得死死的,几年来她也未曾吃过恋爱的亏;即使她在情场上“另有高就”,被抛弃的恋人在伤心之余也都对她念念不忘。

相反地,许多美丽女子却常在恋爱中吃尽了亏,恋爱以惊天动地开始,以乌烟瘴气作结。

我观察她很久,如果要谈条件,只有她动人的声音谈得上颠倒众生。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她以自信的微笑回答:“很简单啊,只有三个绝招。第一,每一次有事相求于他时,我都会说:‘有你在真的太好了,你认为这件事该怎么办呢?’我一定征求他的意见或帮忙,不让他觉得我在强迫他。当他帮忙完或发表完他的看法后,我就以手抚胸,很庆幸地说:‘谢谢,没有你我就完了。’如果是我犯了点小错,他脸色不好看,我一定很诚恳地说:‘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我真是罪该万死!’你这样说,人家就会觉得,都认错了,别再打落水狗啦!”

这三句话虽然简单,倒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现学现卖。不少人真是“刚毅木讷”到要他说对不起,像要砍了他的脖子;要他说谢谢,仿佛他就要赔掉一生的尊严似的。两个人熟了以后,许多事情变成“理所当然”,变成责任与义务,礼貌性的致意全被归类成恶心肉麻的“客套话”。

原本含情脉脉的眼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交通警察的眼睛,只会看见你违规该罚的部分。

说一声谢谢,道一声歉吧

有多少妻子和母亲,辛辛苦苦做完三餐,没有得到一声谢谢?她情绪哪里会好?难怪男人稍稍说了一句:“今天的菜怎么这么咸?”她便大发脾气:“不喜欢吃你可以自己煮!”

他觉得她小题大做、无理取闹,不了解问题的症结在于:她实在需要一点成就感,最爱的人却只懂得打击她。

多少丈夫在交出薪水时,也没得到一声谢谢。从前还有薪水袋,沉甸甸地放在老婆手上,老婆还会灿烂一笑;现在的薪水,无声无息进了账户,身为妻子如果没有发现钱少了,大概也不会和丈夫提起薪水的细目。他怎么会觉得辛苦有了代价?难道他不值得一声谢?

越能让对方感觉他是良性地被需要,感情越能历久弥新。

有一位退休的老先生告诉我,在他太太去世后,他最怀念的是,从前每一次拿薪水袋回家,受日本教育的太太总会用两手接过去,以感激的眼神仰望他,说:“谢谢你为这个家这么打拼!”被需要的感觉、被肯定的甜蜜是那么温馨,每一次想起她,总是泪湿衣襟。

我们都得在日常生活中寻寻觅觅,找到一点生命的尊严。如果你从现在开始,眼尖一点,愿意发现那些被感谢遗忘的地方,轻轻说一声谢、道一声歉,感情世界永远不会令人绝望。

沉默未必是金

我最珍藏的,是我从没说出口的话。

——Orson Rega

她和他与朋友们相约出去郊游,男友开车,她坐在驾驶座旁边,一路上,两人习惯性没讲话。坐在后座的三个好友,觉得气氛怪怪的,问她:“你们是不是在吵架?”

“没有啊!”因为,她老早习惯了他的沉默。

在风景区,肚子饿了,她要男友买烤鱿鱼给大家吃。怕他买的味道不称心如意,她又跟了去。只听见小贩问男友:“要不要辣?”

男友没说话,点点头。

“要不要胡椒?”男友也没说话,点了点头。

“要不要烤焦一点?”男友又点点头。小贩看了看男友,笑了笑,开始比起手语来……男友一头雾水愣在那。

原来,小贩是学过手语的,把她男友当成聋哑人士!

她又好气又好笑,怎么样打破沉默的僵局都不是。

“他是比较沉默没错,但他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追我的时候,他打电话给我,我们可以从午夜聊到黎明,可是现在,他简直比石头还安静。”她说。

无言的过程,必然走向无言的结局

有些男生,把女友追到前和追到后,说话的频率差很多,他会觉得“革命已经成功,我已不需努力”,但这样的人不算太多,多数是在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沉默起来。

通常,他身边都有一个渐渐变得唠叨、对他的操控欲越来越大的女人。许多维持了20年婚姻的伴侣,说话的次数都相当地“互补”。这种“后天性的哑巴”都有令人同情的形成原因,在家庭中或两人相处时,他可能很沉默,但换了个空间,他却可能口水多过茶。

为什么他会变成哑巴?

原因大约如下:

1.他总是说不过你,只好把沉默当成最有利的沟通利器,表达他无言的抗议。

——你是不是在沟通上太霸道了?习惯把谈论当辩论?

2.他完全认同你的看法,反正你反应比他快,你说得都对嘛!

——但是,如果你没有学习留些话给他说,这种状况会再恶化下去。

3.他和你话不投机半句多,你老是要他百分之百同意你的看法。他并不打算按照你的意思去做,但又想避免纷争,只好闭紧嘴巴。

——为什么你要控制他的想法和生活?虽然共同生活,但你们毕竟是两个人。此时别强迫他讲话,越强迫,他越恨你。

4.他的专长和你不同,在这个领域里,他怕一说出话来,就让你觉得他很无知。

——鼓励他也说说他的专长领域吧,练习在你不擅长的地方也当个倾听者,多话的人要体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含义。

不管是什么原因,无言的过程必然会走向“无聊”的结局。假如说话的比例相差太过悬殊,到了你自己也受不了的地步,两人的语言沟通已经亮起警讯。

沉默有时是金。但在两性关系中,沉默未必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