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名言“难得糊涂”短短四字言简意赅,却道出了生活的真谛。糊涂与清醒本在一念之间,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观点。别人眼中的糊涂,你自己可能觉得清醒;而自己以为糊涂的时候,人家又认为你沉着冷静。其实,这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糊涂,从而能够来去自如,逍遥自在。
关于“难得糊涂”这四个字,有过这样一段故事:
有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云峰山观摩郑公碑,在一位老人家中借住,老儒自称糊涂老人,言谈举止间气度不凡,两个人交流得非常愉快。老儒有一方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看了大为赞赏。老儒请郑板桥留下墨宝,请人在砚台后面刻字,郑板桥便题写了“难得糊涂”这样的四个字,又将自己的名章盖在了上面:“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由于砚台有方桌大小,还有很大的一块余空,郑板桥便请老儒题写一段跋语,老儒洋洋洒洒地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写完之后也将自己的方印盖在了上面:“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看后,知道老人原是一位有着高尚洁操的退隐官员。看到砚台边上还有空白,便又将以下文字写在了上面:“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后来这段文字流传开来,人们从中领悟到了人生的哲理,便写成横联挂起来,“难得糊涂”一词也渐渐被众人皆知。
生活中,功名、利益、事业、地位和家庭的成就,是每一个人一心向往追求的东西。精打细算虽然有助于事业的经营,办事会更加注重效率和成本,然而过于精明干练的人,却难以获得人们的喜爱。他们在为人处世方面,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阻碍。所以说,对于有些人和事,应该学会糊涂。不过,到底什么时候应该糊涂?什么时候不该糊涂?有什么事是可以以糊涂的心态去面对的?什么事不能糊涂?什么样的糊涂才算恰到好处?这些疑问中有很深远的含义,在什么时机应当“从糊涂中入,从聪明中出”,什么时机应该“从聪明中入,从糊涂中出”,如此出出入入,收放自如,并体会其中的精髓,也就能成为一个心志成熟的智者了。
每一个人都希望赶快到达旅途的目的地,因为路途的艰难令人难以忍受,心情烦躁便更觉路途艰难。如果我们可以保持平静的心态,不把终点作为唯一的目的地,就不会感到疲惫,就会在人生的旅途中有闲暇去欣赏大自然为人们带来的无限魅力,去欣赏路边不知名的野花。珍惜每一天,把每一天当做好日子去过,充实地过好人生中的每一天,牢牢地把握住现在。这就是生活的“糊涂学”。
大凡立身处世,都需要聪明和智慧,而聪明与智慧有时候却要通过糊涂才可以发挥到极致。郑板桥说:“聪明有大小之分,糊涂有真假之分,所谓小聪明大糊涂是真糊涂假智慧。而大聪明小糊涂乃假糊涂真智慧。所谓做人难得糊涂,正是大智慧隐藏于难得的糊涂之中。”
从理论上讲,若一个人的智商高于平均值,就可以说他是一个聪明人。然而,我们却也会发现很多成功的人物并没有超乎常人的智慧,相反,他们可能还曾多少有些愚笨。有统计显示,成功的人物中最多只有10%的人智商超群,而其余90%的智商只是普通人水平。那他们为什么会成功呢?原来,成功的人物会更加看重智慧。
生活中,聪明与智慧确实是两码事,聪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但它往往只是一种表面的光芒,不足以保证人的成功,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自视具有聪明天赋的人往往一事无成。
而智慧就不同了,有智慧的人也许并没有聪慧的天赋,如失马的塞翁,移山的愚公,他们不会放眼于眼前利益,而是看到了日后的好处,为了日后的大利,他们宁愿现在受苦。这样的人可以不是聪明人,却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
智慧和聪明就像主人和仆人的关系。若缺少了仆人的辅佐,主人会显得笨拙狼狈,缺乏效率。然而再聪明的仆人都还是仆人,是永远不会翻身做主人的。仆人需要主人为他指引方向,没有主人的仆人,就失去了用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实践把聪明转变成智慧,将智慧作为行动的基础,这样才能达成目的,成就事业。
智慧和聪明就像主人和仆人的关系。若缺少了仆人的辅佐,主人会显得笨拙狼狈,缺乏效率。然而再聪明的仆人都还是仆人,是永远不会翻身做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