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叮嘱,告诉孩子“要认真”根本就没有用,只会让孩子产生听觉疲劳,孩子知道不认真就会犯错,可是就是不知道怎么才能认真起来。只有把认真具象化,让孩子有清楚的认识,他才能知道怎么才能认真起来。
典型案例
朋友李清,是一位刚工作的小学数学老师,她最苦恼的事情,就是孩子们的马虎问题。
她跟我说:“每次上课,我都要跟孩子们强调,看题目一定要认真,不要丢掉漏掉任何一个信息,否则就会影响你的答题效果。考试之前,我也这样嘱咐孩子们,可是他们就是难以改掉马虎的毛病。”
我和李清做了个实验,我问李清班上的同学——这些学生大约十岁左右——我问他们什么叫认真。
孩子们给了我这样的答案:
认真就是不马虎。
认真才不会做错题目。
认真就是细心。
认真就是……认真。
……
我又问孩子们怎样才能做到认真,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
李清一下子就明白了,她在旁边解释说:“就是认真看题目,多看几遍,细心一点。”
说完之后,李清看着孩子们狐疑的目光,也觉得这个解释有点太单薄,还是难以让孩子们理解。
李清问我:“到底怎么才能解决孩子的马虎问题呢?”
我说:“孩子之所以不认真,可能是因为无法专注,可能是因为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可能是因为疲累。而且,最重要的是,孩子大脑里没有一个具体的”认真“的形象,即认真没有具象化。”
“什么叫具象化?”
我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转身问孩子们:“我刚才从门口进来的时候,都做什么动作了?”
孩子们立刻活跃起来:
“先推开门,然后走到讲台上。”
“走到讲台上之前,先冲着大家笑了一下。”
“不是,不是,我知道,成老师进来时,好像眼前飞过一只苍蝇,他用手在空中摆了一下。”
“还有,还有,成老师上讲台之前,他把粉笔盒里的几支粉笔倒出来,然后又装进去了。”
李清忽然感叹道:“你们做这个观察做得倒是很认真啊!”
学生都笑了。
我说:“孩子有认真的潜质,关键看你怎么训练他。你在平时就要多训练孩子的关注力、观察力和细节识别能力。这些训练之后,认真变得具象化了,孩子就不会马虎了。”
你应该了解的教育奥秘
1.学习方式和唠叨有什么关系?
孩子的学习,是所有的父母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据调查显示,父母唠叨的内容里,有85%都是关于学习的。
父母唠叨,当然是希望孩子能够专心学习,提高各项技能。可是你知道吗?唠叨很容易毁掉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方式。
因为唠叨很容易让孩子听觉模糊、记不住要领、关注力下降。
2.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方式到底是什么?
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教育孩子,其实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正确的环境。因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带着一种天然的学习方式出生的。
孩子的天然的学习方式,就是利用各种器官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比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为什么所有的小孩子都喜欢把东西放进嘴里?
因为他们想要用品尝来感知学习手中的物品,不要小看这个可笑的动作,它可以帮助孩子了解物品的软硬度、质地、味道。而这些父母是没法告诉孩子的。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的各种器官都得到了锻炼,眼睛、耳朵、嘴巴、手脚等,都发挥各自的功能,帮助孩子全面而具体地了解周围的世界。
3.为什么唠叨对孩子的学习方式有损害?
既然视觉、听觉都在帮助孩子了解这个世界,为什么唠叨反而会损伤孩子的学习方式呢?
孩子虽然已经开始学习说话,理解话语的内容,但是4岁以前的孩子,都是直观思维。所谓直观思维,就是你把勺子放在他前面,告诉他这是勺子,他才能明白。
随着直观思维的发展,孩子才会在脑子里有形象思维。所谓形象思维,就是孩子学了勺子这个词汇,然后你问他勺子呢,他会在脑子里形成一个勺子的形象,然后再根据这个形象在周围寻找与之相对应的物品。
形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知识的迁移。比如勺子,有的是木头把,有的是铁的,有的是钢的,有的是平的,有的是弯的,孩子需要把这些东西汇总,然后给勺子一个准确的定义。
这就已经发展到抽象思维了。一般的孩子,到6岁左右,抽象思维才会萌芽发展。
也就是说,6岁之前的孩子,你教育他要分享呀、要孝顺啊,他都很难理解其中真正的意义,只能凭本能、凭感知父母的态度来理解。
在孩子6岁之前,父母要是不断在孩子面前唠叨,孩子只会学会一些重复的单词,对他的思维发展是一种阻碍,尤其是抽象思维的发育,因为没有铺垫很多形象,会受到阻碍。
那么6岁之后,就可以对孩子唠叨了吗?
也不是,6岁以后的孩子,抽象思维还很稚嫩,而且其发展依然依赖于形象思维的不断铺垫。也就是说,这时候,孩子的学习方式,还是更多地依赖眼睛,而很少依赖耳朵。
父母做什么事情,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而且很快就会进行模仿练习。
对于父母唠叨的话语,孩子可能只是凭本能进行感知,很多东西都难以理解其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