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
48179800000044

第44章 站姿和走姿可以揭示孩子的心理

有古语说:“以行观人。”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有的人从学会走路开始就喜欢走在右边,这是由天生的支配欲决定的,在右边行走,代表掌握主动权,这样的孩子会产生“我去哪他们就要和我去哪”的想法。相反,走在左边的孩子是被动型的,表现为没有主见,无条件服从,愿意听从别人的安排,这样的孩子很难形成自己的个性,经常会委曲求全。

在上一节我们提到坐姿能够反映孩子心理的问题,现在我们再来说说站姿和走姿,它们对揭示孩子的心理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站姿可以揭示孩子的性格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习惯的站立姿势,站姿确实能反映出孩子的性格特点。

站立时喜欢把双手插在裤兜里的孩子成熟,老成,性格偏于内向,保守,不轻易外露自己内心的情绪,警觉性很高,不轻易相信别人。

站立时习惯将双手背在身后的孩子性格特点是有原则,守规矩,凡事习惯按规矩办事,适合当班级的领袖,极富责任感,有耐心,能够接受新的思想和观点,但是有的时候情绪会表现得不稳定,让人不能理解。

站立时经常把双手置于臀部的孩子有强烈的自主心,具有想驾驭一切的野心,做事认真有主见。最大的缺点是过于主观,不爱听取别人的意见,固执己见。

站立时双脚合并,双手自然垂置身体两侧的孩子性格诚实可靠,循规蹈矩,恪守本分,坚毅勇敢,不肯向困难低头。

不能保持同一个姿势站立、总是不断变换姿势的孩子性格急躁,喜欢接受新的事物和挑战,是一个绝对的行动主义者,喜欢不断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但是身心经常处在紧张状态,容易变得神经质。

你仔细观察过孩子的走姿吗

分析了站姿与孩子性格、心理的联系,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走路姿势与孩子心理有什么关联。

大步走路的孩子身体健康,独立心强,心地善良,争强好胜。

以小步快步行走的孩子性情急躁,也可能当时的心情较为急迫。

走路时拖着鞋子的孩子缺乏积极性,不喜欢变化,进取心弱,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特长,容易安于现状,受命运左右。

走路姿态非常柔弱的孩子,没有精神,神经敏感,一旦遭受到什么打击,心理很容易因承受不住而崩溃。

一面走路一面回头看的孩子猜忌心和嫉妒心非常强烈。

行走时步伐凌乱、摇摇晃晃、没有规则的孩子做起事情来也不易抓住重点,没有什么原则,容易半途而废。

培养正确的站姿和走姿

站姿和走姿可以反映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命运。成功的人,大多是“站如松,行如风”的。所以,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在未来也能走向成功,那就从培养孩子良好的站姿和走姿开始。

不良的站姿会导致孩子脊柱弯曲,还有的孩子双肩不一样高,腰背部不平整,这都是不良站姿导致的后果,父母要足够细心,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站姿。

两三岁的孩子走路基本上已经不是问题了,这时候父母就可以开始培养孩子正确的站、行的好习惯了。古往今来,人们常用“站如松”来作为站立的标准,这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站如松”,指根据人体的生理曲线,以脊柱为中轴线,站立时把中心落在两脚。具体来说,就是以腹部为身体的中心,双腿直立,双脚的距离与肩同宽,双手放松贴放在大腿两侧;眼睛看向正前方,两眼平视;微收下颌,腰背挺直,收紧腹肌,感觉到肌肉是向上拉的,盆骨轻松地平放,与身躯保持垂直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腹部千万不能过分向上挺,也不能将上身后弯,否则身体会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增加对脊椎骨的压力。“站如松”还要求脚趾要抓紧地面,就好像自己的身体是一颗大树,而脚趾就是树根,深深地扎进泥土中,给人以稳重的感觉。

正确的走姿,一般来说,应该以腰部为中心,向上带动背部,甩开双臂,向下带动大腿和小腿与脚;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两臂以肩关节为轴心前后自然摆动,上下肢协调动作,两腿脚尖向前,左右交替前进或后退。虽然孩子1岁左右就已经学会了走路,但是走路时经常出现头重脚轻、速度不均匀、动作不协调的现象,这是因为孩子的脚步力量还较差,只能依靠身体重心的前移来带动身体的移动,有的时候孩子走起来类似于跑的动作。因此,在这个阶段就需要父母的帮助和指导。比如可以用手拍节奏或者用音乐伴奏,让孩子随着节奏练习快走、慢走的动作。这样可以提高孩子走路的兴趣,也不至于让孩子感到乏味和无聊,同时还训练了孩子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稳定性。等孩子走得稳了,便可以提高要求,培养孩子正确的走姿了。

走姿训练游戏——“小士兵”走直线。具体做法是:用粉笔在地上画两条平行直线,间距10厘米左右,然后让孩子沿着直线像军人那样昂首挺胸大步向前走,步伐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注意孩子走的时候提醒他挺胸,收腹,目视前方,膝盖要始终向前,稳定重心。这个小游戏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站姿和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