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心智
48197800000014

第14章 《淮南子》的管理心理思想

《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是西汉景帝、武帝时期的淮南王刘安组织宾客集体编写的一部理论著作。该书兼采先秦诸家思想,内容庞杂,甚至有时观点互相矛盾,《汉书·艺文志》将它列为“杂家”,究其主要思想倾向,该书接近于先秦老子,是汉初黄老思想带有总结性的一部著作。《淮南子》蕴涵的管理心理思想是对先秦道家的继承、改造和发展。

一、人力管理的心理思想

在重视人才的基础上,汉魏道家对人才的甄选、任用、激励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刻的阐述。

(一)人员甄选的心理思想

1.知人的重要性

人员甄选在古代称为“知人”。《老子》把善于知人作为智慧的象征:“知人者智。”《淮南子》继承了这一思想,“仁莫大于爱人,知(同智)莫大于知人”,并且进一步指出了它在管理中的重要性:“知人则无乱政矣。”

2.知人的困难性

《淮南子》指出在人员甄选中容易把人才遗漏,它用选良马作比喻说明这个道理:“有相马而失马者,然良马犹在相之中。”意思是经常有挑选良马却失掉良马的事,然而良马仍然是在他所挑选的这些马当中。人才识别,对识别者有很高的要求。只有高明的识别者才能鉴别真伪:“玉石之相类者,唯良工能识之。”

3.人员甄选标准

《淮南子》认为人员甄选首先要确定标准。作者指出:“释度数而求之于朝肆草莽之中,其失人也必多矣。何则?能效其求,而不知其所以取人也。”这里,“度数”即选才的标准。作者反对盲目仿效古时贤君选才方法,认为重要的是把握选才的标准。没有它,就不能找到所要的人才。或是把人才遗漏;或是降低标准,所选之人不符合要求。对于人员甄选的具体标准,作者论述不多,但其中对“英”、“俊”、“豪”、“杰”四种人才的界说颇有特色。作者按“智”的水平对这四种人才作了界定,并对“英”、“俊”、“豪”、“杰”的特点。

“英才”的特点是:能明察天道地理,通达人情。博大能够容纳众人,德泽能够使远方之人归服,信誉能够统一异国,智慧能够通达变化。“俊才”的特点是:德行能够教化大众,品行能够暗合于大义,仁惠能够赢得群众,光明能够照耀大众。“豪才”的特点是:言行能够作为仪表,智慧能够决断疑难,廉洁能够把财物分给众人,信用能够守住誓约,做事能够成为法式,出言能够符合大道。“杰才”的特点是:持守职责而不废弃,处理事务符合大义而不相互勾结;看见困难不苟且求得避免,见到利益不苟且得到。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所说的万、千、百、十等数量概念并非实指,但用超出一定数量的人作为衡量的标准,其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现代心理学的智力分类颇有暗合之处。英、俊、豪、杰有各自的特点,他们虽然有作为人才程度上的差异,但并没有高低等级之分,作者的这一思想同样具有价值。

4.人员甄选的原则和方法

《淮南子》主张考察人才要注重行为的细小方面,然后推知总体品行。“故圣人之论贤也,见其一行而贤不肖分矣”,“见者可以论未发也,而观小节可以知大体矣”。具体方法是:

故论人之道,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施,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贫者观其所不取。视其更难,以知其勇;动以喜乐,以观其守;委以财货,以论其仁;振以恐惧,以知其节;则人情备矣。

这里,《淮南子》的主张与《吕氏春秋》的“八观六验”知人法基本一致,只是在考察的内容上要省略一些。《淮南子》选取的是“贵”、“富”、“穷”、“贱”、“贫”这五种境遇,通过观察五这种境遇下的行为反应了解人的品行。“八观”除此之外,还包括对“通”、“听”、“习”这三种情境下的观察。通过人为诱导,《淮南子》重点考察的是“勇”、“守”、“仁”、“节”这四种品质。“六验”除“守”、“节”外,还考察“僻”、“特”、“志”等方面的品质特点。

在人员甄选中,管理者还应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

一是防止“志人之所短,忘人之所修”的求全心理。《淮南子》指出,在当时考察人才中,存在着对人才求全责备的现象,而这样是不可能寻求到人才的:“今志人之所短,而忘人之所修,而求得贤乎天下,则难矣。”考察人才应看其主要方面,分清主次。“夫人之情,莫不有所短。诚其大略是也,虽有小过,不足以为累。若其大略非也,虽有闾里之行,未足大举”。

二是排除“求同乎己者”的个人偏好心理。《淮南子》认为,考察人才应排除主观偏好。认为大凡人们都把他们所喜欢的人作为贤人,推举与自己相同的人。而根据自己的私好求贤,最终得不到贤才。这种考察人才过程中的“惺惺惜惺惺”式的自我认同,往往使人才的举荐失之偏颇。《淮南子·缪称训》记载:

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世莫不举贤,或以治,或以乱。非自遁,求同乎己者也。己未必贤(原文:“己未必得贤”,据王念孙校改),而求与己同者,而欲得贤,亦不几矣!

作者主张的是抛弃偏见、私好,广选人才。作者认为,历史上不肖的君主就是举用和自己兴趣相同的人而导致亡国之恨:“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秦王任用李斯、赵高而灭亡就是例证。“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反对“求同乎己者”的思想,对今天的人力管理不无启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才群体应强调其结构的互补性,才能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且相得益彰。“求同乎己者”则使群体结构雷同,无法发挥其互补互助的功能。

(二)人员任用的心理思想

人员甄选是人力管理的基础,人员任用则是人力管理的关键。

《淮南子》认为人才任用十分重要,它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成败。而人才的任用得当与否,关键在领导。作者指出:

是故人主之一举也,不可不慎也。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乖,群臣怨,百姓乱。故一举而不当,终身伤。得失之道,权要在主。

1.管理者用人心理障碍

除了充分认识人员任用的重要性,管理者还应克服自身存在的用人心理障碍。用人中的心理障碍有:

第一,“好自为之”、“专任己才”。《淮南子》的作者认为,管理者个人的智能是有限的,管理者事必躬亲,包揽一切,必然带来无效管理和管理资源的困顿枯竭:“君人者不任能,而好自为之,则智日困而自负其责也。”因此,用人之道在于领导者不“任己之才”,充分发挥下属的聪明才智。正所谓:

是故贤者尽其智,而不肖者竭其力,德泽兼覆而不偏,群臣劝务而不怠,近者安其性(生),远者怀(归)其德。所以然者,何也?得用人之道,而不任己之才者也。

与领导者自身不任己之才相联系的是善用众智、众力。《老子》曾有“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之说。《淮南子》对此作了新的阐释,指出善用众智、众力是实现“知天下”、“见天道”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乘众势以为车,御众智以为马,虽幽野险涂,则无由惑矣……是故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知天道。乘众人之智,则天下之不足有也。专用其心,则独身不能保也。”晋代葛洪也认为充分发挥众多人才的智慧,各项事业的兴办,都不在话下。“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

第二,“专恃人材”。人才固然重要,但若凡事都要等待英才俊士来解决,这就走向了问题的另一个极端。《淮南子》作者主张开发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排除“专恃人材”的盲目等待心理。认为盲目等待所谓的英才俊士,其结果如同一定要等待要、飞兔这样的千里马才乘坐,而没有车子可乘;一定要等待西施、毛嫱这样的美人做配偶,而终身不能成家:

夫待要飞兔而驾之,则世莫乘车;待西施毛嫱而为配,则终身不家矣。然非待古之英俊,而人自足者,因所有而并用之。夫骐骥千里,一日而通;驽马十舍,旬亦至之。由是观之,人材不足专恃,而道术可公行也。

着眼于现有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思想具有合理性。但不能就此忽视高级人才的重要作用。高级人才可以发挥几倍于一般人员的作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忽视这一点,是缺乏管理效率观念的表现。

2.人员任用的原则

管理者除了克服主观心理障碍之外,还应遵循人才任用的两个基本原则。

(1)因资而用

道家强调尊重人的自然本性。这一思想体现在用人上,就是要尊重人的不同特点,根据人的不同才能、特长任用人。《淮南子》提出“因资而用”的主张:“是故圣人举事也,岂能拂道理之数,诡自然之性,以曲为直,以屈为伸哉?未尝不因其资而用之也。”

“因资而用”,首先是认为人都有其才资,管理者合理利用,这样就无“弃才”可言。“天下之物,莫凶于鸩毒,然而良医橐而藏之,有所用也。是故林莽之材,犹无可弃者,而况人乎!”这一思想与老子“无弃才”的用人思想是一致的。作者认为,每个人,即使是残疾人,只要有一能者就应发挥其作用:聋者可令筋,而不可使有闻也;

者可使守圉,而不可使言也。形有所不周,而能有所不容也。是故有一形者处一位,有一能者服一事。

“因资而用”,还要反对以贵贱尊卑论人。《淮南子》认为管理者应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不以贵贱尊卑论人。作者指出,只要说得正确,即使是割草打柴的山野之人,其主张也应该采纳;假如说得不正确,即使是公卿、宰相、人君,其言论也不能采用:

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刍荛,犹不可弃也。使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是非之所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是明主之听于群臣,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

现代管理注重听取员工的合理建议,主张员工积极参与管理活动。《淮南子》的思想与之颇有暗合之处。

(2)人得其宜

“因资而用”,重视的是人的不同特点,强调的是管理者充分了解不同人的特点,根据人的才能任用其人。“人得其宜”重视的是管理者提供合适的岗位,强调人员在岗位上要能胜任。“因资而用”与“人得其宜”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用人之道,只有根据人的特点、才能用人,才能达到“人得其宜”的境界。管理者不仅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人的才能,取得工作的最大效果,而且同时考虑人在其岗位上能否胜任,是否适宜。“人得其宜”不仅重视工作,而且重视人。不难发现,《淮南子》提出的“因资而用”与“人得其宜”的思想,与现代管理心理学提出的“人适其职,职得其人”的境界,是完全一致的理论。

“人得其宜”要求管理者所提出的任务、提供的职位与人员才能相匹配。

第一,用之所适,施之所宜。在用人上,道家把尊重人的自然本性、把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看做是最重要的事。甚至提出了“不尚贤”的用人主张。《淮南子》对此作了阐发。作者认为,智者有所短,愚者有所长,“故愚者有所修,智者有所不足”。这样,是否任用贤人显得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用之所适”、“施之所宜”。作者指出:“马不可以服重,牛不可以追速……各用之于其所适,施之于其所宜,即万物一齐,而无由相过。”作者认为老子所说的“不尚贤”,指的就是这种用人主张,并非指贤才不重要,“故老子曰:‘不上贤’者,言不致鱼于木,沉鸟于渊”。

如何做到“用之所适,施之所宜”呢?一是在团队中,要合理安排,发挥各自的才能,安其本性,不相互干扰:“故伊尹之兴土功也,修胫者使之跖钁,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准,伛者使之涂,各有所宜,而人性齐矣。”二是在人的才能与职位上,避免出现错位和混乱:“故古之为车也,漆者不画,凿者不斫,工无二伎,士不兼官,各守其职,不得相奸,人得其宜,物得其安,是以器械不苦,而职事不女曼。”

第二,大才大用,小才小用。《淮南子》作者针对当时社会大才小用,小才大用的现象作了批评,认为这是用人失宜的表现。作者明确指出,大才不可小用,小才不可大用。主张“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柱不可以摘齿,筐(高诱注:应作”簪“不可以持屋”。大小人才都各得其用,那么对工作任务就能驾御自如,不致出现力不从心的问题:“力胜其任,则举之者不重也;能称其事,则为之者不难也。毋小大修短,各得其宜,则天下一齐,无以相过也。”

(三)人员激励的心理思想

1.赏罚激励

《淮南子》把奖赏和惩罚作为人员激励的有效手段。在惩罚问题上,体现出鲜明的道家色彩。先秦道家主张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反对用苛刑暴政控制人的行为。《淮南子》继承了这一思想。《缪称训》指出,法令苛繁只会引起百姓的混乱,“水浊者鱼,令苛者民乱”。作者主张刑法威严但不行使杀戮,放置而不去使用,条文简约而不繁琐。“是故威厉而不杀,刑错而不用,法省而不烦,故其化如神。”认为这样做能有效地控制人们的行为,东、南、西、北“莫不听从”,“法宽刑缓,囹圄空虚,而天下一俗,莫怀奸心”。作者指出,缓慢、无声的鞭策胜于急切、严厉的做法,因为前者影响更深远:“故急辔数策者,非千里之御也。有声之声,不过百里;无声之声,施于四海。”

《淮南子》还提出了实施赏罚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以国家利益为重是行使赏罚的出发点。作者认为,实施赏罚要以国家利益为准则,而不是出于个人的目的。迎合自己但是对国家没有功劳的人,不应施加赏赐;背离自己但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不应施加惩罚。《缪称训》说:

明主之赏罚,非以为己也,以为国也。适于己而无功于国者,不施赏焉;逆于己便于国者,不加罚焉。

第二,按照实际行为表现和法度规矩实施赏罚。作者认为,不根据实际行为进行赏罚,会造成上下离心。《主术训》说:“赏不当功,诛不应罪,上下离心,而君臣相怨也。”赏罚应根据法度,领导者的喜怒感情不应掺入其中。这样做,下属就知道得到赏罚全在于自己行为本身,这样就会努力勤勉工作,不在领导面前阿谀奉承。《主术训》写道:

是故明主之治,国有诛者而主无怒焉,朝有赏者而君无与焉。诛者不怨君,罪之所当也;赏者不德上,功之所致也。民知诛赏之来,皆在于身也,故务功修业,不受赣于君。

第三,奖励要合乎情行,名副其实。奖励过分,会带来损害,同样不能有效控制人的行为。《缪称训》说:

是故禄过其功者损,名过其实者蔽。情行合而名副之,祸福不虚至矣。

2.利民激励

利民,是道家的一个基本思想。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淮南子》中“利民”概念随处可见:

世之主有欲利天下之心,是以人得自乐其间。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先王之所以应时修备,富国利民,实旷来远者,其道备矣。

利民激励,就是通过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给下属谋福利,避免对其伤害,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利民是赢得民心的前提,能得到百姓的拥戴。《主术训》写道:“是故人主覆之以德,不行其智,而因万人之所利。夫举踵天下而得所利,故百姓载之上,弗重也;错之前,弗害也;举之而弗高也,推之而弗厌。”认为管理者爱、利下属,天下可从;否则,会带来严重的危害。《缪称训》写道:“善御者不忘其马,善射者不忘其弩,善为人上者不忘其下。诚能爱而利之,天下可从也。弗爱弗利,亲子叛父。”

如何运用利民激励呢?一是管理者对自身的行为要谨慎。因为对下属一人做了有利的事,会感召众人;对一人做了有害之事,会挫伤众人的积极性。《主术训》说:“故义者,非能遍利天下之民也,利一人而天下从风;暴者,非尽害海内之众也,害一人而天下离叛。”二是管理者应把利民之心时刻记在心上,因为这样会完备自己的职守。《主术训》说:“欲利之也不忘于心,则官自备矣。”三是应对民取予有度,节制自身欲望。《主术训》说:“人主租敛于民也,必先计岁收,量民积聚,知饥馑有余不足之数,然后取车舆衣食供养其欲。”

3.情感激励

《淮南子》重视管理者对下属的情感影响,主张通过管理者的真诚之情去激励下属。《缪称训》指出,管理者真诚的情感能打动下属,对行为产生激励作用:“诚出于己,则所动者远矣。”真诚之心具有“动化”的作用,因此,管理者应培养这种真诚之心:“圣人养心莫善于诚,至诚而能动化矣。”

作者对情感激励作用的重视,与对情感这一心理过程的认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齐俗训》认为,内心的情绪(喜、怒、哀、乐),会通过表情动作显示出来:“且喜怒哀乐,有感而自然者也。故哭之发于口,涕之出于目,此皆愤于中而形于外者也。譬若水之下流,烟之上寻也,夫有孰推之者!”一个“推”字,形象地说明了表情动作是由于内在情绪作用的结果。正因为外在的表情由内在的情绪推动而成,因此,没有内在的情绪而强作表情,是不能传递情感的。“故强哭者虽病不哀,强亲者虽笑不和。情发于中而声应于外。”作者指出了这一心理规律在管理中的应用,即是领导者礼节周全不如心怀诚挚,真诚之心可以使远方人归附:“故礼丰不足以效爱,而诚心可以怀远。”

作者认为真诚之情较之言语对行为更具影响力。作者以婴儿为例,指出三个月的婴儿,虽不知道什么是利害,但能领略慈母之爱。因此,“言之用”是非常小的,“不言之用”却是非常大的。《缪称训》说:“三月婴儿,未知利害也,而慈母之爱谕焉者,情也。故言之用者,昭昭乎小哉!不言之用者,旷旷乎大哉!”管理者大呼大语,不如心行真挚。“故舜不降席而天下治,桀不下陛而天下乱,盖情甚乎叫呼也。”真诚发自内心,那么即使没有言语,对行为也会产生影响力。“上意而民载,诚中者也。未言而信,弗召而至,或先之也。”作者进一步指出,管理者只有施以真诚,其号令才能推行。离开了真诚之心,号令即使明确也不能发挥作用。正如《淮南子·泰族训》所说:

赏善罚暴者,政令也;其所以能行者,精诚也。故弩虽强不能独中,令虽明不能独行,必自精气所以与之施道。故摅道以被民,而民弗从者,诚心弗施也。

二、领导心理思想

(一)领导者品质特征

《淮南子》指出管理者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并对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管理者素质内容作了阐释。书中写道:

詹何曰: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矩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为员。身者事之规矩也,未闻枉己而能正人者也。原天命,治心术,理好憎,适情性,而治道通矣。原天命则不惑祸福,治心术则不忘喜怒,理好憎则不贪无用,适情性,则欲不过节,不惑祸福,则动静循理,不忘喜怒则赏罚不阿,不贪无用,则不以欲害性,欲不过节,则养性知足。凡此四者,弗求于外,弗假于人,反己而得矣。

从以上文字中可发现两个基本观点:第一,身治才能国治,身乱会导致国乱。这里指出了管理者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管理者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的成效。管理者“身治”,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实施有效的管理,即“治道通矣”。管理者不仅通过制定方针、政策去实施管理,同时,管理者自身又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力,具有表率作用。不提高自身素质,其影响力就会降低,即使再好的管理意图也难以贯彻,显然,“枉己不能正人”。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原天命,治心术,理好憎,适情性。“原天命”是指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动静循理,不为外界纷繁复杂的变化所迷惑。“治心术”是指实施赏罚,根据法律条令。不感情用事,不妄喜妄怒。“理好憎”是指用理智去控制好憎的感情,不贪求感官享受,这样不会因嗜欲危害恬淡无欲的本性。“适情性”是指欲望要适度,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此外,重民、爱民也是《淮南子》突出强调的方面。指出民是国之根本,“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作者还把民比做“城之基”、“树之根”,认为基础牢固,在上才能安宁。“国主之有民也,犹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

(二)领导者的决策心理思想

所谓决策,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对面临的问题所采取的对策。科学决策需要充分和及时的信息,同时需要高效率的信息管理。专制制度下,国家的最高决策权掌握在君主一人之手。要保证做出正确决策,需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在《淮南子》中,虽没有科学的信息管理和决策理论,但有关的思想十分丰富。

1.正确决策的重要性

《淮南子》指出了决策的重要性。书中指出:“运筹于庙堂之上,而决胜千里之外矣。”意思是在指挥所筹划决策得当,即使战场在千里之外也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决策是否正确,关系到一个组织的兴衰、存亡。正确决策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作战中,大至治国安邦,小至经营管理,无不需要正确决策。

2.正确决策的心理品质要求

《淮南子》提出领导者应着眼于全局性的、重要的问题,不应在小事上逞能和过分纠缠。《泰族训》写道:“小快害义,小慧害道,小辩害治,苛削伤德。”意思是在小事上逞一时之快会伤害大的原则,耍弄小聪明会危害治国大道,计较小事会有害大治,过分苛刻会伤害大德。《说林》认为做大事就不要计较小的得失,以免因小失大:“逐鹿者不顾兔,决千金之货者不争铢两之价。”

面对众多的意见,领导者应善于觉察常人所忽视的要点,提出切中要害的独到见解。《淮南子》提出作为将领要有“独见独知”,它说:“将者,必独见独知。独见者,见人所不见也;独知者,知人所不知也。”意思是说,将领必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知识。独到的见解,就是能洞察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独到的知识,就是知道别人所不知道的事物。

《淮南子》还反对专断独行。它说:“人知之于物也,浅矣;而欲以照海内,存万方,不因道之数,而专己之能,则其穷不远矣。”意思是,人对于事物的了解是肤浅的,领导者应按客观规律办事。专断行事,只能走向日暮途穷。好的决策常常是在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方案中进行选择。领导者对此不能以己为“是”,以他人为“非”。应该鼓励反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