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系元末明初士人罗贯中根据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正史《三国志》扩写而成的古白话小说。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黄新亚认为,罗贯中在元末农民战争风起云涌之时就有志图王,但他所依附的张士诚在群雄逐鹿的战争中却败给了朱元璋。后来,他发现三国时期群雄割据征战的历史局面与自己亲历的元末农民战争极其相似,“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三国演义》由此而生。
多年来,学术界对《三国演义》的著者、成书年代、版本、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新材料、新观点层出不穷,争议异常热烈,在不少问题上有新的突破,从而形成了“三国”研究之局面:学术交流异常活跃,研究成果累累,整理出版了此巨著之不同版本,以及形成了一支可观的研究队伍。
正如尧斯所言,一部文学作品应“赋予它以现实的存在”。自20世纪80年代起,《三国演义》成为国外企业界推崇的学习经营谋略书籍之一。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地区,谈三国故事论经营谋略,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文化风景。这对中国企业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方位的建设不断升温,《三国演义》的应用研究作为新课题被提了出来。所谓“应用研究”,即超出纯文学研究的范畴,从应用科学的角度而展开的研究。实际上,也就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故现在有三国文化一说。《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对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杰作,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给人们多方面的启示,也给应用研究提供了形象的思维材料。现已有学者从人生启示录、人才学、领导学、军事科学、经营管理等诸多角度探讨了它的文化价值。
《三国演义》以其雄浑的气势描绘了魏、蜀、吴三大政治集团由弱而强、由盛到衰的历史画卷;成功地刻画出了一系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浓墨重彩地再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同时,在《三国演义》提供给我们的空阔的历史时空中,无论从哪个角度,包括文学的、领导学的,以及人才学的、谋略学的、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都能给人以有益的、深刻的启迪。本章拟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系统阐述和整理《三国演义》中所蕴涵着的管理心理学思想,并“赋予它以现实的存在”——兼议其现代价值。
一、管理心理之分析结论:“天下分久必合”——大“势”所趋
《三国演义》开宗明义,“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周末七国纷争,并于秦;使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于汉……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第一回)。这是总结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这对我们当前的民族心理现实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势”之解读与论述
“势”这个字意蕴丰富,可解析为姿态、权力、地位、时机、法度、情状、规律和运动趋势等。先秦两汉时期,关于“势”及“用势”曾有大量的论述:一类是从社会关系的视野论“用势”,提出了“势治”之说,即主张君主应该凭借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实行法治;还有一类就是将社会关系之“势”和军事用兵之“势”向自然领域扩展,直接把“势”理解为客观形势和社会演变的必然趋势、运动规律以及来自旺盛生机的威慑力。《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明之际,显然受用势学说的影响。三国人主用势思想以及实践,是上述三种学说思想之集大成。
(二)“分久必合”之心理原因:民心思归,天下一统
三国历史人物之浮沉,事功之盛衰,战争之胜负,具体看来均有其因果轨迹可探,但是他们均经历了由松至紧,由散而聚,由分至合的过程。说到底,历史是人的历史,三国史也一样。正如“马恩列斯毛邓”思想雄辩之证明一样: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如是说,称《三国演义》是人学,可能才真正实行了人本思想的重昭和人文关怀的回归,也才是真正“将作品本文从语词材料中解放出来”了。人,是活生生的个体,人是求团结求合作之群体。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人之心理过程就其本质与功能而言可以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人的心理是以不同的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虽然这是后来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但是三国历史中的人物无一能例外,因为这是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治国平天下同样要遵循心理规律和心理学原理。实际上正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求的是个“和”,是个“合”。它们深层次的心理机制相同。这是心理“大势”,而且是民族心理大势。
分裂、征战的三国历史主态使得民心疲惫,不愿久“分”,因而民心思归,天下一统成了民族心理活动中的主音符。这同样对现在国家人民求统一求发展之众望之实现有积极价值。
(三)三国风云中的“势”之演义
倘若没有“分久必合”之“天下大势”所趋,如果谁也不能一统中国,曹、刘、孙等及其集团间的平等斗争岂不意义全无?可以说,三国之主无一不顺历史潮流而动,为统一大势而争。在《三国演义》中,除曹、刘、孙等用势之主外,其辅佐人物在用势方面也成就多多,甚至有些人“用势”之技还略高一筹。譬如,诸葛亮正是正确地把握了三国时代的大“势”,对整个形势有深刻的洞察,才能对当时各大政治集团的力量以及整个大局中的地位有准确的判断。所以,被万人抬捧的“定三分隆中决策”实际上只是顺“势”之作而已。当然,也包括他其他的一些修为。同样,郭嘉、周瑜、鲁肃等,也无一不是用势之行家。
“识势用势”是领导成功的重要因素。“用势”包含有极其丰富深邃的内容,主要是:第一,遵循客观规律,全面分析“势”,准确把握“势”,自觉运用“势”;第二,认真挖掘自己潜势,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利用有利于自己的人文环境、自然地理环境,顺应历史潮流进行决策;第三,乘势而上,果断决策,大胆行动。
《三国演义》中,“势”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连《三国演义》本身也像一大“势场”,正在等待开发。
二、目标的战略管理价值
目标是人类社会主体活动的特征,目标管理便是通过目标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一系列的工作,充分发挥目标的心理功能,明确目标管理的心理要求,是目标管理达到预期效果的心理基础。《三国演义》充满了兵家军事战略的治国平天下的管理理论,闪烁着目标战略管理与战略实施运用的耀眼光辉。首当其冲强调战略目标和长期战略规划,其次注重中短期战略计划与战略战术实施相结合的长谋短算的战略管理思想。
《三国演义》中这些军事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从战略分析、制定与实施和战略战术联系在一起,对我们今天的企业战略管理和市场竞争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与实际意义。
(一)解读战略目标管理价值
军事战争与商业战争的“游戏规则”之本质惊人相似。军事战争讲究谋略策划,战略目标制定,运筹帷幄,知己知彼,天时地利人和,战机利用,赏罚分明;商业战争则注重计划决策,目标战略定位,战略实施,制定保障与激励措施。《三国演义》描述的是从黄巾起义到魏、蜀、吴在政治、军事与外交上的明争暗斗。这期间的激烈斗争主要是与三位杰出的军事家——曹操、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军事活动相关联的。正是这些军事家以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制定了一系列的影响深远的战略目标和具体实施。其中,以诸葛亮的军事战略思想与用兵韬略最为夺目,其军事思想构建了系统而科学的整体谋划与策略,折射出了中华管理智慧的光华。
《三国演义》在强调组织总体战略与职能计划、实施与协调的前提下,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的与科学的战略计划体系和战略运作过程。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对刘备所作的“隆中对”三分天下的分析,就没有刘备为完成“中兴汉室”统一大业的战略分析、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的全过程。从“隆中对”具有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难看出战略目标的管理价值。已是“WTO成员的中国”,面对全球化强势渐胜,战略目标管理的深远意义和巨大价值日渐昭显。
所以,没有全局性、过程性、战略性的全程目标战略之管理思想,已成为任何组织、集团、利益共同体以及国家发展的“败局陷阱”。
(二)目标战略管理之解构:相关目标战略的实施
曹操、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战略思想和巧计妙谋的施行并非仅仅凭口头谈谈而已,更主要的是贯穿于一个一个的重大战役之中,如黄巾战争,董卓被伐,官渡之战,赤壁、渭南战争、荆州之争,诸葛亮进南中,孔明攻魏,司马懿平辽东,以及魏灭蜀等。这些具体的过程体现和推演着战略思想和种种谋略。此为统而言之,下面具体解构诸葛亮扶刘备之战略流程全景缩略。
刘备在名士徐庶推荐之下,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诸葛孔明献出了“隆中对”的决策分析。其中包含了对当时国家总体形势和战争形势的解析,也包含了对刘备自身处境、资源能力和各个竞争劲敌的分析,以及刘备应取的长、中、短期战略目标与实施计划。在整合优势利弊之复杂交互关系的前提下,诸葛亮提出了制定可行性战略和如何实施这些长、中、短期战略步骤的具体决策。此后,刘备从火烧博望坡开始,采取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赤壁之战大获全胜;尔后数年节节胜利,取得荆州,平了益州,取了汉中,占领了荆、益之地,三足鼎立格局初现,从而实现了刘备“统一天下”的中期目标。关于具体的战略实施,《三国演义》中可谓是浓墨重彩,如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巧取成都,等等。而具体的战略过程评价和控制,更是宏中见微,不一而足。如用功劳簿记录各个将领和兵士的功过是非来进行古代的“绩效管理”,派遣随军参赞或者随军谋士,有兵马探报,法规军纪,赏罚分明等具体可行的古代军事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由此看来,诸葛亮的目标战略管理大致如下:第一,刘备三顾茅庐提出了“统一大业”愿景;第二,诸葛亮为其确立和整合了统一大业的远景战略规划和目标战略指导思想;第三,进一步综合分析了内外部之政治、经济和社会性环境和资源状况;第四,在得到了充分的理论论证之后,制定了具体的战略,并逐步地将这些战略战术目标付诸于实践。
可见,高瞻远瞩的战略目标需要有脚踏实地的战略战术行动来推动。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从小酷爱《三国演义》,一直到老仍然如此。虽然他的战略眼光要比诸葛亮神明千百倍,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位伟人一定汲取了《三国演义》中的各种精华——包括运筹帷幄的战略思维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乐观实干精神。
(三)《三国演义》的战略目标之现代价值呼唤
中国已加入W TO,市场经济大船正驶向深水区,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正在交换场地,中国市场受到海外产品的冲击越来越大。加之随着差异化战略、低成本战略、集约化战略、资本运营管理和支持创新管理战略等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动,加强管理和提高战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界的不懈追求。
虽然《三国演义》是以军事思想为表现形式,是古人智慧的“合金”,但是它却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实际意义。从商业战场出发,企业管理像军事战略管理一样,同样都需要进行细致的规划和谋划。尤其在市场环境边界模糊,市场生态竞争性趋强,不定因子增多的背景之下,“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你争我斗、你死我活”的商场“三国演义”举不胜举,如“CPU三国演义——英特尔、AMD和威胜之间的竞争”,再如手机市场上的洋“三国巨头”——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索尼爱立信——之间也在演义……
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的确如此,对个性化的企业或组织的成长壮大同样如此。企业的“目标战略管理”就属于企业成长过程中“紧要的几步”——这是个方向问题。否则,南辕北辙的悲剧将一次又一次上演。中国战略管理的研究较发达国家还欠功力,但是一味依赖西方模式化的做法也不行。业界爆炒的“麦肯锡兵败实达”就折射出了管理本土化的问题。尽管麦肯锡和实达两方均有是与非,但是从目标战略管理角度看,“全面西化”式的管理倾向显得十分不明智。因此,管理本土化才是“硬道理”。《三国演义》虽富管理智慧,但并非毫无瑕疵。关键是要挖掘其合理内核,并赋予它现实的存在,同时以扬弃手法丰富它、发展它。在管理领域,中西合璧是发展的趋势。《三国演义》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其拥有的现代价值显而易见,但是其诞生于封建社会,其中的不少糟粕与其光华一样明显。这就需要在新形势下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为中国企业界提供智力支持。
有人很形象地比喻过:
地中海是过去的海洋;
大西洋是现在的海洋;
太平洋是未来的海洋。
可见,亚太地区是全球未来的缩影和重心。作为亚太地区重心的中国,其各领域,尤其是经济领域,就更加紧迫而急促地呼唤战略目标的现代价值。中国成功取得2008年的奥运会举办权后就出现的各种关注体育经济的战略行动足以证明战略目标的现实价值是多么清晰。《三国演义》作为巨而全的管理典籍,其战略价值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而且《三国演义》以其生动形象的笔触演绎着管理的精髓,而《孙子兵法》虽位居兵圣之位,但其语言艰深不易把握,这不能不说是《三国演义》的一大优势。
因此,《三国演义》的战略价值(包括目标战略价值)之呼唤才悄悄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领导心理思想
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受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个因素的制约。领导者在狭义上可称为领导。由于领导者在组织中的特殊地位,研究领导心理有助于他们正确用权,培养品德和才能,讲究领导艺术,有效发挥领导作用和功能,以便实现组织目标,提高组织效率。一个组织的成功与其主要领导者素质密切相关。激烈的竞争其实是领导者斗智和领导者素质的比拼。在《三国演义》展现出的历史画卷中,可谓群英荟萃,人才辈出。其中的主要领导如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司马懿、关羽等更是光彩夺目。有关学者研究证明,《三国演义》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这就更说明,《三国演义》时代的领导的素质与特质有值得借鉴之处。更何况,下文即将提及到的最新领导理论也说明目前领导研究的成果其实早在我国《三国演义》中就已初现端倪。
(一)最新理论之一:领袖魅力的领导理论
领导的归因理论,领袖魅力的领导理论,以及交易型与变革型领导这些关于领导的最新观点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它们都减少了理论的复杂性,而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待领导这一主题,实现了领导理论的人文回归。这里对领袖魅力的领导理论作一简介,并结合《三国演义》中的领导者及领导行为略作阐述。
领导魅力的领导理论(charismatic leadership)是归因理论的扩展。它指当下属观察到某些行为时,会把它们归因为伟人式的或杰出的领导能力。麦吉尔大学的康格(Con-ger)和凯南格(Kanungo)对极具领袖魅力的领导者的个性特点所做的分析最为全面。他们研究表明,具有领袖魅力的领导者有如下的关键特点。
这是学术界所谓的一种最新领导理论。其实,这一理论在《三国演义》中早已有领导原型,而且三国时期的杰出领袖式人物大多具有上述的个性特征。刘备少时就“素有大志”,他三顾茅庐,是“求安邦定国之策”(第三十七回)。孔明问其志向,他慨然对曰:“欲伸大义于天下”(第三十八回)。可见,刘备有“破贼安民,治国安邦”之理想。他的自信、对目标的坚定信念,乐观旷达,胸怀大志,充满必胜信念。曹操在其人卑职微之时,就有“谋董贼孟德献刀”之豪举。行刺未遂,出逃谯郡,虽“朝廷遍行文书捕捉甚急”(第四回),曹操仍不改初衷,后又散家资募义兵,终建成反董同盟。赤壁一战,曹操遭受毁灭性惨败,兵败之际,每到山川险峻之处,仍于马上仰面大笑,足显示出其临危不惧、百折不挠的超人意志。上述之最新领导理论尚不足以展示曹丞相作为杰出政治和军事领导的领袖魅力吧!诸葛亮可说的实在太多,这里就不再赘言。但肯定的是,“万古云霄一羽毛”的诸葛亮比曹操更具领导魅力。孙权虽然没有曹操足智多谋,没有刘备城府高深,但他继承父兄大业,胸怀远图,采纳众议,勇于自我批评,决断果断。而且早在三国时期的孙权就有将其统治集团建成“学习型组织”的举动——劝其部将“多读书以明理”。他称赞吕蒙读书就是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像司马懿、姜维、陆逊等人均是杰出的领导。
(二)领导综合品质
重视领导者的自身修为,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一大特点。根据管理心理学理论,领导者的权利由法定性权力和威望性权力构成。领导者影响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其威望性权力的大小。威望性权力主要由领导的品质、能力、知识和感情等个性因素构成。品质主要包括道德、人格、品行、作风等因素,它们是一个人的本质表现。历史已从三国时代跨越至21世纪,但人们对领导品格的关注却和当年相差不大。2001年,上海本正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向150个企业的总经理就当前企业管理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其中有一项就是关于领导品格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披露,人们最讨厌的上级是具有如下品格的领导:
这一调查再次证明了千古未变的一些领导品格。三国时代,群星灿烂,领袖辈出。他们的领导品格大致亦属此范畴。可见,领导品质修养应注重以下方面:
1.心胸开阔,切忌心胸狭窄
司马光曾赞扬曹操“识拔奇才,不向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这里道出了曹操能够囊揽各方奇才的博大胸怀。而在三国时代,最初惟一能与曹操势力抗衡的袁绍,很快被曹操所灭,不是其他原因,只是因为袁绍心胸狭窄,心里容不下别人。心胸一狭窄就容易嫉贤妒能。袁绍任意排挤和践踏人才是导致袁绍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心胸开阔是深层次的心理根源。许攸是袁氏手下的谋士,袁绍对其不仅言不听、计不从,反而怒骂其为“滥行匹夫”,将其逼到了拔剑自刎的程度。而曹操对许攸却是另一番情形。《三国演义》中这样描述道:“许攸径投操寨,军士忙入寨。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赤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可见,曹操宽大胸怀非同一般。三国领袖中,诸如孙仲谋、孔明、刘备等人均为心胸开阔之人。这些对我国企业家颇有借鉴价值,尤其是民营企业家。
2.高瞻远瞩,决策能力强;切忌目光短浅,软弱无主见
领导担任着组织大船的船长,必须高瞻远瞩,否则在航行中就会重演“泰坦尼克号”的世纪悲剧。著名管理心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可见,决策是管理的生命力。领导人切忌鼠目寸光,软弱无主见。这一领导品质在三国时就已有演绎。诸葛亮隆中决策,可谓高屋建瓴,为刘备奠定后世家业。在外交上,他向刘备提出联吴抗曹的大政方针。在围绕既定方略过程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文韬武略,做出了一系列果断决策,如博望坡出奇制胜,下东吴舌战群儒,用奇兵草船借箭,空城计智退仲达……与诸葛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个需要再次提及的三国初期的大人物袁绍。袁绍是三国前期群雄割据中势力最大、声名显赫的人物。十八路诸侯联盟讨伐董卓,他被推为盟主,这本是建立功业的天赐良机,但袁绍好谋无断,色厉胆薄;外宽内忌,听谗惑乱;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是一个缺乏战略远见、鼠目寸光、优柔寡断的败局之将。今日读来,仍不失为诸多想走远一点的领导和企业家的反面教材。
3.坚持过程和结果的公平,赏罚分明;切忌功劳归自己,错误归下级
《三国志·魏书·五帝纪》说:“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可见,曹操坚持赏罚分明的管理原则,毫无将功劳归自己,把错误归下级之倾向。同时,在另一方面,曹操为了更好地彻底执行他“赏罚分明”的管理原则,加强部队的组织纪律性,他在征张绣时,号令三军不准作践百姓的麦田,不准掳掠百姓,违者斩首。征袁绍时,他重申军纪:“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罪。”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更是令人难忘——因战马受惊而无意踩坏了百姓的一小块麦田,身为丞相和一军之帅的曹操“掣所佩剑欲刎”,硬要处己死刑,尽管众将士苦苦哀求免罪,他还是以割发代首的方式严惩了自己。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之《出师表》有一段如是说: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罚,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诸葛亮不仅如是说了,而且还如是做了。爱将马谡失守街亭,诸葛亮没有徇私,而是挥泪斩了马谡。
上面二位丞相之赏罚分明原则与现代西方管理心理学提出的“公平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心理学家亚当斯在研究人的积极性与分配方法的关系时指出:工资、报酬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的积极性有较大影响。
由此可见,《三国演义》中的管理心理思想十分丰富,而且具有实践价值。这也可对现代领导者和管理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4.信任——最强的心理镇静剂;切忌猜疑、欺骗——开空头支票
有人说,日下的中国正出于“信用贫血期”。最基本的诚信原则正在经受冰与火的考验。在企业界,这种矛盾最明显地体现在职业经理人与董事会之间。如被媒体炒得火热的早先的王维樽与喷施宝之间的纷争,再后来闹得更上规模的要数王志东与新浪网之间的矛盾了。虽然此类种种纷争往往事出多头,但是彼此的信任地基不稳定是肯定的。近几年来,业界有不少经理人与董事会之间的始发矛盾也是源于挑战信任基础的做法——董事会开空头支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赘述了。在《三国演义》中,大凡能成就一番大业者,无一不善用“信任”这一“最强的心理镇静剂”,让其手下甘心为其效劳。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三国演义》正是我国一部弘扬信义的典范之作。从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至第八十五回“刘先生遗诏托孤儿”所叙述之故事均阐述了“信任”二字的积极内涵。信任不是“空手套白狼”,而是以细节性的事实根据为依托和支撑。关于信任问题,《三国演义》中的细节很多,刘备之于关张孔自不必多言;曹操之于各等人才也可见一斑;孙氏家族之于周瑜鲁肃等,不一而足。最大的反例非袁绍莫属。袁氏本人刚愎自用,不信左右。其谋士许攸“径投操寨”与曹操“足迎许攸”之行为清晰地阐明了不同人对信任二字的理解。在交通不便、信息不对称的古代中国,人们尚且视信义为立身之道,将其视为人际交往的行为规则,那么在全球化趋势渐强,世界综合化势头日盛的今天,信义这一根本的社会基础之作用就尤为凸显了。只不过,信义内涵也已演变为维护自由、平等的“信誉”和“道义”。今日之信任日趋具体化、法律化和道德化,与三国时代的道义一脉相承。
三国时代信好义,今日世界仍然如此,只不过含义更为深厚、更为宽泛了。
四、战略解构与活用:策谋管理心理思想
《三国演义》中包含有十分丰富的用计用策的心理思想。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God is in details”。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细节,从小事情做起,踏踏实实。计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反映这一思想。古代谋略书籍《黄石公三略》曰:“人主深晓上略,则能任贤擒敌;深晓中略,则能御将统众;深晓下略,则能明盛衰之源头,审治国之纪。”三国之主更是注重“上略—中略—下略”的应用。前面已经讲到了关于战略的指定和实施,这里就注重战术方面的讨论——也就是一些计策。根据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知道,《三国演义》成书时间要早于《三十六计》。而《三国演义》中偏偏又有“三十六计”活跃的身影。这更可以进一步说明三国人主已经非常重视“上略—中略—下略”的交往实践。正如西语所称道的一样,细节非常重要。下面就列举一下《三国演义》中的用计情况,以窥豹一斑。下面以《三国演义》之目录为客串材料,试将绝大多数常见计策予以呈现:
谋董贼孟德献刀,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未成功。王司徒巧施“连环、美人计”,结果吕布除董卓,王司徒“借刀杀人”大告功成。吕奉先乘夜袭徐郡,“顺手牵羊”易如反掌。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备急中生智,“假痴不癫”。二袁与公孙康,鹬蚌在相争,曹操“隔岸观火”做渔人,最后“渔翁得利”除心患。曹操劫乌巢,“釜底抽薪”烧军粮,终于仓亭破本初。刘皇叔赶忙跃马过檀溪,为何?“走为上”。刘备三顾茅庐,传为天下美谈,实为“抛砖引玉”计,不足挂齿。荆州公子三求计,“上屋抽梯”武侯退无路。长板桥前一声喝,张飞粗中不忘细,喝前已施“树上开花”计,要么身后林中怎见万马奔腾状?群英会蒋干中计,全因周瑜暗施“反间计”。公瑾心欲害孔明,后者奇用“无中生有”计,诸葛亮草船借箭把命全。“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经典“苦肉计”。曹操败走华容道,关云长义释伪丞相,不做“趁火打劫”事。周瑜全力以赴战曹军,刘备“混水摸鱼”取南郡。刘璋邀皇叔,说是齐抗曹,备喜不自胜,正好“借尸还魂”取西川,结果“反客为主”乐煞人!陆逊“笑里藏刀”,关羽大意失荆州,赔了性命又折兵。刘备扎营好辛苦,陆逊“以逸待劳”,一烧连营七百里,刘备落荒而逃命归西。“挽弓当挽强,擒贼(先)擒王”,丞相降孟获,七擒又七纵,正是“欲擒故纵”计,换得蛮王誓言永不反。马谡拒谏失街亭,空城楼上“空城计”,武侯弹琴退仲达。陨大星汉丞相归天,姜维巧施“金蝉脱壳”计,最后“瞒天过海”“走”得很成功……
像其他一些计,如“围魏救赵”、“声东击西”、“李代桃僵”、“打草惊蛇”、“调虎离山”、“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投”、“偷梁换柱”,以及“指桑骂槐”在《三国演义》中均有精彩演绎,这里不一一列述。
在三国之间错综复杂的纷争之中,战略十分重要,但是几个战略还不足以解决问题,有时候往往更需要一种“以小见大”的实际运作——用计,来一步一步实现既定战略。
在《三国演义》中,其谋国料敌,机巧权变,决策果断,虑事明智,可供后人借鉴取法的地方比比皆是。我们有必要去细细揣摩和研习其中的管理心理思想。关于计策和谋略方面的讨论在《〈三十六计〉与管理谋略》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这里以略为宜。
五、人才管理心理思想
“三国演义”之演义,实为动态竞争动态整合之意。说到底,就是三国彼此智慧之竞之合的交往实践过程。对于这些智慧主体——人才,三国各主均有清晰思路,也深知这些智脑的功用价值。直到今日,这一思想未见有衰落的势头出现。相反地,更加得到了重视。百事可乐总裁卡洛尔之认为,其公司成功在于“People, People, People”的“3P”辟见可以佐证一二。这是由于人所共知的人才资源的富匮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组织的前途和命运。
世界上如果真的没有了人这种精灵,恐怕它真的要归于沉寂了。虽然三国中关于人和人才的故事说也说不完,但是它们却给我们在人才管理前进的道路上点亮了借鉴之灯。尤其是其中的一些人才管理心理思想更是令人难以相忘。
人才管理系统复杂,内容丰富。在这里只能选叙一些,不可能面面俱到。
(一)人才战略的宏远价值
《三国演义》描述的魏、蜀、吴的兴衰都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但是得出的却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不仅符合“天地之间人为贵”的人本精神,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部《三国演义》,也是一部人才演义,逐鹿长江流域的魏、蜀、吴三家,无不罗致人才,为己所用,三国可谓人才辈出的时代,刘备帐中的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曹操麾下的许褚、徐晃、荀……;孙权殿前的周瑜、黄盖、鲁肃;或文臣或武将,无一不是俊俊人才,盖世英豪,先夺人才者得天下,三国的领袖们推行惟才是举的人才战略方针,不论出身贵贱,不看社会关系,凡是超凡脱俗的有才能者,一概网罗。刘备三顾茅庐,感动草堂春睡的一代英才孔明,已经成为千古美谈;曹操求贤若渴,广招天下贤才;就连思想比较保守的孙权,为了保卫父辈开创的东吴基业,也能广纳贤士,由于三国首领的开明豁达,人才流动空前绝后,为三国纵横捭阖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推波助澜,谱写了悲壮的历史篇章。
上面这一段人才画卷的绚丽多彩不是凭空而降,而是伟大的战略——人才战略实施后的结果。这就是战略的力量,这就是谋略的威力。战略不同于战术,战略是方向性的、全局性的,是基于未来的,就像下围棋,战略是布局,战术是绞杀时的精算。郭士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个英明的战略性决策引出了IBM今天的荣耀。
实际上,《三国演义》不仅提出了争取人才的战略思想,而且强调了要善于“用才”、敢于“用才”的战略思想。刘备用只有二十七岁的诸葛亮来指挥老资格的关、张、赵。曹操在其族兄与于禁发生矛盾时,根据事实最终奖励了“分辩事小,退敌事大”的于禁。刘备临终前特别嘱咐诸葛亮:“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王。”等。这些用人不疑的经典故事脍炙人口,向企业家展示了企业管理首先是人才管理的意义。
(二)抢占“人才”制高点:一个怪招——“高层做猎头”
在三国之间时时刻刻都在上演一场“猎头会战”。而且在这场会战中的主角就是三国的最高层——这是一个颇为值得借鉴的策略性做法。
曹操起初并无多少实力,比起已经进京控制朝政的董卓、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绍、皇亲刘表、刘璋,孔子后裔孔融,以及袁术、孙坚、吕布等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为了在竞争中取胜,曹操为自己制定了一个最高明也是最有效的战略——抓住一切机会争取人才的“抢才战略”。在整个“抢点”过程中,曹操都是躬亲力行。后来,他麾下的百员虎将就是这一战略成功实施的见证。特别是他对关羽的恩宠礼待,百般争取,更是人所共知,也让人甚为感怀。刘备是《三国演义》维护的“爱才明主”。他曾经一无所有——无权、无势、无钱、无人、无兵。在这种情况下,他发现了一种力量——智慧的价值,从而使得他麾下有了关、张、赵。后来的“三顾茅庐”更是千古美谈——也正是这一步使得刘备从此脱胎换骨,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其实,东吴的孙氏集团应该说在人才战略运作方面走得更早。他们在人才的储备、任用、延续和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成功地系统运作。在东吴,两代皇帝进行权力交接不会引起东吴人才系统的太大波动。这使得东吴几乎没有遇到“才荒”,一直在稳定发展。说得现代一点,东吴的这一做法可以说得上是“古代人力资源管理”。正是魏、蜀、吴三国都非常重视人才战略的实施,这使得它们之间竞合演义延续了很长一段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像曹操、刘备、孙氏家族成员等三国高层都是“猎头”。据报道,珠海惠特曼电子集团的总经理为了在特区的电子行业中有更好的表现,怀揣《三国演义》,八次北上甘肃,在古城兰州游说一名电子专家到珠海共创大业,他亲自为这位电子专家扛煤气罐上下八层楼,以致扭伤了腰,最终感动了这位专家。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贤士遇明君,必学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点很值得现代人借鉴。
(三)系统管理:选才有道,致才有方
《三国演义》的历史画卷恢宏博大。其中出色的管理者,在考察、选拔、罗致人才上都有一套办法。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以丰富的事例和令人信服的情节,从正反两个方面突出宣扬了选贤任能的正确标准——即惟才是举,也突出了选贤任能的操作性方法体系。现代成功管理者的选才标准和方法上与其可谓是一脉相承。这种古今的认同和暗通说明了“惟才是举”选才标准和各种选才方法的本质是恒定的。
(四)“用才”的左膀右臂:“用己”和“用人”
人是主体,人才也一样。人才是指有才能而且能发挥出才能的人。强调“用人”,并非工具层面上的使用,而是人本层面上的“人尽其用”。
1.请“别忘了自己”:王者之道
领导者或者决策者也是人才,他们不能只把眼球面向外而忽视了自身。从某种程度上讲,影响领导者成就大小的诸多因素中的首要因素当推“用己”。用己是指充分发挥领导者自身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在领导活动中,“用己”在哲学层面上是强调事物的“内因”。内因是变化之根据。古语说:“胜人者先胜己。”关于这一点,《三国演义》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参考答案。
可见,“用己”之战略价值不可小视。要想跑,必须自己先会走。
2.用己的延伸:用人
杜拉克认为,管理者的任务,就“在于运用每一个人的才干,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发生相乘的效果”。选才是为了用才。用才是对人管理的核心。如果说,管理在理论上是门科学,在实践上是门艺术,对人有效的管理是艺术中的艺术,那么用好人才则是更进一层的艺术中的艺术。因此,管理者必须孜孜以求于用才的艺术。
用好人才,一要使用得当,根据一个人才能的方向和大小安排适当的工作,并搞好人才匹配;二是要尽其所能,通过激励充分挖掘人才才能的潜力;三要允许人才在一定情况下的流动。
一部《三国演义》随处可见用才的警句名言和驾驭人才的艺术描写,从而引导现代管理者结合自己企业的实践,去咀嚼,去琢摸,去深思,从正面吸取宝贵的借鉴,从反面引起足够的警觉。下面浅析一下三国中的一些“用人”思想:
(1)专业对口,用人之长: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策临终前给孙权遗言: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这正反映了在识人基础上的用人之长。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血气方刚,才华横溢,不愿受制于人。他这种性格对于协调内部人际关系可能欠佳——不能有效地调节内部各方面的意见,但反映在对外事务上,特别是面对强敌入侵时,却总是表现为富于进取,坚强不屈,敢于抵抗。赤壁之战前后可以看出“外事不决问周瑜”的嘱托,的确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张昭这个人老于世故,缺乏进取,在对外方面总是立足于守,大敌压境时甚至打起个人的小算盘。赤壁主降的代表人物是他,彝陵之战前夕过高估计刘备、反对任用陆逊的还是他。让这样的人负责外交事务,免不了要丧权辱国。但他长于处理内部事务,因此孙策才有“内事不决问张昭”之说。
诸葛亮之错用马谡也是一个经典反例——错就错在用其所短。马谡自幼熟读兵书,颇通谋略。但从能力上看,此人缺乏实践经验,没有统率大军独当一面的本领。诸葛亮让这样一名“专业不对口的秀才”去执行带大兵的任务,是弃其长而用其短。其结果也只能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
从上面的案例及《三国演义》中其他典型人物和案例可以看出,应该在现代人才管理上强化如下观点:
人才不是全人,更不是超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才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首先表现在能力上有差异。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
人才不是完人,更不是圣人。一般说来,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也往往越显著。周瑜才高而量狭,孔明谨慎而躬亲,关羽神威而矜持,张飞勇猛而暴烈……如果吹毛求疵,就会像古语所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永难找到可以重用的人才。本文前面提及的关于本正公司的调查结果称,现在企业高层认为,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最大问题就是招不到合适的人。恐怕就是这个问题。
(2)职能相称,量才任用:从“庞士元非百里之才”言开
现代组织管理也有一条重要原理,即能级原理。它说,在现代管理中,人员、制度、机构都有个能量问题。能量既然有大小之分,就可以进行分组。
在三国中,刘备在正反两方面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他把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安排到军师和丞相的位子上,总揽军政大权,是其正确把握能级原理的结果。但在庞统任用问题上,他却不见得高明。诸葛亮、鲁肃均认为庞统“非百里之才”。刘备却以貌取人,让他当了个小小的县令,由此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最后导致人才流失,贻误事业。
因此,管理者必须在动态中实行能级对应,才能实现人才的最佳效能。
(3)科学匹配,绩效喜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妙用员工关系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民间俗语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今日管理中颇为看中的“人才整体性匹配”的重要性。
《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中描写的张辽、李典、乐进三人同心协力守合淝、张辽威震逍遥津这次战斗较有说服力。曹操派人送木匣至合淝前线,上面写道:“贼来乃发。”当孙权来攻时,张辽等取匣来看。书中指出:“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当时曹操远在千万里之外的汉中,为什么要送个木匣,对守卫合淝做出如此具体的安排?这会不会脱离实际?曹操极善用兵,为什么要违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军事原则?这样会不会影响指挥呢?
带着这些疑问先来看看三位将军:张辽坚决执行曹操以攻为守的指令,表示自己亲自出击,和敌人“决一死战”,展示了广阔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李典“素与张辽不睦”,对于张辽提出的建议,起初“默然不答”,后为张辽的行为所感动,立即表示“愿听指挥”,反映了公而忘私、勇于捐弃前嫌,豪爽直率的性格;乐进是个中间人物,态度模棱两可,对张、李二人都不敢得罪,并有些怯战。但由于张辽的模范行为,使三个人的隔阂顿时冰消瓦解,在危急关头戮力同心,把不可一世的吴军打得七零八乱,一战令“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可见,曹操这样做,清楚地了解三位将军的作战能力、用兵特点、性格修养,并且知道三个人平时有些隔阂,预料到大敌当前,三个人难以形成统一的决策,更无法协同作战,发挥各自的特长。正是从实际出发,目的在于促成张、李、乐三人性格互补,以团结对敌,在团队中谋求最佳的整体效应。从另外一个方面讲,也是对员工关系的妙用。
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之前,虽然武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一流人物,但不成气候,其原因司马懿说得好:“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人”,就是在“人才整体性匹配”这一人力资源的核心组织上缺少建设。孔明一至,“药到病除”。人才正是在交相辉映中才闪现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因此,在“人才整体性匹配”中要注意年龄匹配、知识匹配、能力匹配、性格匹配以及气质匹配等诸多维度。
(五)长在人事管理专家身上的“暗疮”:诸葛亮几点略显不称职之处
杜甫在《蜀相》诗中写道: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由此可见,历史上多少仁人志士、文魁墨客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及其高度负责的精神所折服。但是,不要忘记的是,他们也为他积劳成疾过早谢世而深感惋惜。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诸葛亮本人虽然是一个军事家,一个实践家,但他却算不上是一个具有战略视野的人事管理专家。他在蜀国的人力资源运作过程中也有很大的失误。
1.无可持续性人才战略:人才资源库赤字,战略发展眼光近视
今人仍好用“孔明再世”来形容人之聪慧,可见其之雄才的确无人能否认。但是,他却未能建立起一个资源储备丰富的“人力资源库”。对蜀国的发展而言,这却是一个致命的内伤,也是一个硬伤、——无可持续性人才战略。
从当时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形势看,蜀汉地处西南一隅被封闭在群山峻岭之间,国小民贫,相对来说,人才来源是比较少的。诸葛亮肯定明白这一点,但他为什么就是不行动。到了后期,一批杰出的文臣武将相继死去,人才尤为缺乏,以致出现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情况,这一内伤的灾难性后果终于爆发。造成人才缺乏的原因固然很多,而诸葛亮在有生之年没有抓紧提拔和造就年富力强的文武将才来继承事业,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由于后继乏人,不仅“统一中国”的愿望毫无实现可能,而且还使得已经建立起来的蜀汉政权也无法保存下来,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历史教训。
在现代企业发展中,这也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一关过不好的话,得到的结果和李自成进北京的结果几乎没有二样。
2.刍议授权:诸葛亮的死角——“用己”过度,“用人”不够
笔者自疑,难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仅仅阐释为诸葛亮自己的实际行动——“用己”过度,“用人”不够——吗?从一定意义上说,用人之道就是明责授权。一个领导者即使再有本事,也不可能独自包揽一切。因此,越是高明的领导人,越愿意授权于下级。什么时候授权,授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收回等,都有考究。特别是对于远离指挥中心、独当一面的负责人,更应通过授权这一手段来发挥他的独立负责作用。而且,授权也能充分锻炼手下,让他们得到独当一面的机会。这从长远的角度看,利己也利人,最大地是有利于授权者所在的组织。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领导者要消除此疑虑:授权不是交权,更不是大权旁落。
诸葛丞相的躬亲的作风一直受到人们的褒扬,但是笔者认为,诸葛亮事无巨细皆躬亲的工作作风不值得借鉴,今日管理者对此更应该采取“扬”多于“弃”的务实态度。因为今日社会分工之细之专业非三国时期所能比,更何况今天的企业和组织中领导者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他的能力达不到。
诸葛亮作为一举世大儒大贤,他肯定能从理论上认识到授权之重要与必要,但是他为什么不能在实际行动中实现呢?他的这种行为不仅值得思考,而且他的这种行为还要透视至现代组织管理中的相关情况,今日情况大有改观吗?
如前所述,2001年上海本正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调查结果披露,有27.78%的人们最讨厌不愿分权的上级(注:这些人本身就是经理级人物。他们有这样的回馈,从反面说明了实际生活中的授权基本面并不尽如人意)。领导必须能力强,但是这不意味着万事都要由领导事必躬亲。更何况,现在社会已经开始步入“后哺社会”——这时的上级之于下属就像孩子之于父母,前者未必比后者差。因此,必要的授权将使事情更容易做好。
所以,请别认为指望一个人就能将海洋煮沸。
3.非“奉职循理”者不用:用人标准呆板
王夫之说:“虽有英特之士,然摧其生气,以即于瓦合,奚可恃也!”这虽是王夫之的一家之言,但这个评论很有见地,大体符合西蜀官吏的实际情况。
在人才的识拔和使用方面,诸葛亮的确有偏颇之处。这种偏颇之处,主要表现在执行用人标准的问题上。诸葛亮所要求和赏识的贤能之士,基本上是司马迁口中的“奉职循理”的循吏,在西蜀官员中也以这种循吏居多。他们忠于职守,奉公守法,办事殷勤,能取得清廉的治绩。
客观上是应该肯定的,但是,由于诸葛亮把循吏作为最高的似乎是固定不变的标准来要求官员,结果使得一些本来有雄才大略的人变得谨小慎微起来,只知道循规蹈矩,照章办事,往往缺乏勇气。依靠这样的人又怎能开创新的更大的局面呢?由于孔明过分强调把“循吏”作为衡量是非、优劣的标准,就难免会忽视人才的多样性。对于有棱有角,又有作为的人,往往求全责备,因其短而弃其长,未能发挥其作用。魏延就深受其害。魏将军“勇猛过人”,善待士卒,很会带兵打仗,其功勋卓著,却蒙冤受戮的下场令人寒心,这里不再赘言。这里关于魏延将军只说一点,关于“反骨”一说不可靠,更不可信。这在现代更应该受到唾弃。
诸葛亮一生秉持这一标准,不禁让人自问:诸葛亮是想别人成为自己,还是不希望别人成为自己?
(六)其他
在《三国演义》中关于人事人才管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可说、可写之处。比如说,像曹操、诸葛亮在赏罚方面的成功经验(这属于绩效考评和激励方面的内容),从大意失荆州说关羽,马谡之死谁之过,袁绍刘表之通病……
三国演义不仅仅是一部文学著作,它是人学,更是人才学,值得借鉴和学习。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愿《三国演义》伴中国各界,尤其是企业界,走过风雨走进辉煌。
六、环境、信息以及时间管理心理思想
《三国演义》这一历史宏卷展铺范围十分广阔,西起西蜀东至东吴,北及中原南达南疆,个中蕴涵有非常丰富的环境、信息以及时间管理心理思想。这里作一简要阐述。
(一)环境管理心理思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国演义》是人学。其中之人不是消极地适应环境,而是在积极地改善环境和制造环境。
大家都知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物理环境)和非自然环境(非物理环境)。而心理环境就是非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环境划分中较为深层次的维度。《三国演义》中就有不少有关环境管理的心理思想。
只知道环境的分类是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的,更为关键的是要能够掌控环境,也就是管理环境。在《三国演义》中,各国将帅和军师在勘察、布防、攻城略地中自然少不了对物理环境的研究和运用。但是我们知道,除了观察分析环境外,我们还要在此基础上善用环境,将环境和人的心理联系起来才能达到环境运用的较高境界。
在《三国演义》中,心理环境和自然环境达到珠联璧合之境界有一个千古流传的代表作——“空城计”。这一管理心理思想在该计中演绎得淋漓尽致。“空城计”被公认为成功心理战的典型。实际上就是对心理环境的成功运用。这一计策是指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将空城环境暴露给对方——“虚者虚之”,这样敌方就会产生怀疑,便会踌躇不前——“疑中生疑”,因为敌人怕城内有埋伏,不敢进城,从而使得我城得以保全。此计实施过程涉及诸多心理层面的因素,如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等。再如,张飞长坂桥桥前一声喝的精彩描写以及他在其身后使用的“树上开花计”都蕴含着对物理环境和非物理环境的成功运用。另外,精彩的“蒋干中计”也是周瑜对物理环境和非物理环境的和谐应用。在《三国演义》中,至于像“草船借箭”、“赤壁之战”等中对环境因子的把握和运用一类的情况,这里不再赘述。
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展现在中国面前的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环境。研究国际环境已经成为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加上中国的心理学,尤其是应用心理学的研究还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紧紧跟上。而环境心理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组块值得重视。这里说说《三国演义》中的人和事,更多的还是想能够找出这些人和事在现代生活中的影子。也希望宜古宜今的《三国演义》分析能够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二)信息管理的心理思想
奈斯比特认为,在我们的新的社会里,战略资源是信息。他不是惟一的资源,但却是最重要的资源。“全球化”的数字之路——“信息高速公路”正在将路的触角延伸至世界的任何角落,它正在给我们传递着一种新的暗示: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宝贵的战略性资源。可以这样讲,在企业管理领域,没有清晰完整的信息战略的任何企业战略都是不完整的,或者说企业战略和信息必须融为一体。现代管理学早已论证过,信息是成功决策的基础。中国古代对信息管理的思想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解和运用。《三国演义》对信息有着全面意义的理解,它不仅强调“知彼知己”,还强调“知天知地知人”,以及掌握环境、时机等诸方面的信息。战争中信息管理非常重要。这种信息不仅仅是指军事情报,也包括内部传递的各种信息。
1.充分收集信息
三国各家在战争中都非常重视信息的猎取和收集。每逢大战来临,都会有侦察部队先行,他们出行的重要任务不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是去获取敌人的军事和民用情报。《三国演义》中这种情况很多。
2.机动地妙用信息
这是指指挥员和战场将领能够非常灵活地对战场上和后方传递过来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很好的利用。将计就计往往就是这样,如“蒋干中计”的过程可以说是典型的妙用信息。这在《三国演义》中有极多的演绎。
3.释放烟雾信息
在战争中释放假信息至今仍在沿用,不管是前方还是后方,这一做法都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三国演义》中,战斗当场就释放假信息的也很多,如张飞长坂桥一战中采用的“树上开花”计就是典型的释放假信息。黄盖的“苦肉计”也是释放假信息的一个例子。在使用“离间计”中,释放假信息也是达到离间敌方之目的的有效途径。曹操就曾因假信息而错杀过两个忠心耿耿的水军将领,等等。
总之,虽然在古代战争中,信息管理没有现在这么成系统、成规模,手段也没有现在这样先进,但是当时的一些信息管理心理思想已经相当成熟,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光大。
(三)时间管理心理思想
时间已经成为稀缺性资源。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就显得很有必要而且价值明显。《三国演义》中已经体现出了有关时间管理心理思想,这些思想大致可以简略地归结为以下方面:
1.捷足先登:抢得先机
所谓“先”就是要争取在灾难来临之前、事情发生之前,就能够先做好准备,在时间上赢得一个“提前量”。“先”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就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胜利。在《三国演义》中,有时“先”还体现在古典管理倡导之一大因素——计划(在三国中就是策谋和谋略了)上,孙子称此为“先胜而后战”。诸葛亮的许多神机妙算均可以证明这一思想的实用性和正确性。关于许多大小战役中的“捷足先登”之举就不详细阐述了。
是为“先”——用行动之速度来阐释时间。
2.速战速决:速度取胜
所谓“速”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发现目标、接近目标、实现目标。
这一时间管理心理思想强调的是在事物发展的关键时刻必须把握机会,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就是对时间更为精确的把握了。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结束战役,所以,偷袭成了三国军事将领的拿手好戏。自古以来,夜战性偷袭和白天偷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没有人统计过《三国演义》中有多少次偷袭,但是肯定不是一个很小的数目。当然,这还只是其中之一。速战速决的军事管理心理思想至今都还在发展。
3.张弛相宜:快慢结合
这同样是对速度节奏的把握,也就是对时间的管理。
所谓张弛相宜是指在应该缓慢的时候就缓慢,应该快速的时候就快速,相互配合。这在《三国演义》中有体现。
《三国演义》吸纳历代之精华,处处散射出古代先贤深邃而高远的管理智慧,让后人备悟中华管理智慧之宏远。它对现代企业管理者和管理理论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人类在21世纪初已迎来知识管理的崭新时代。《三国演义》对中国企业界和华人企业圈就更具现实价值。《三国演义》以其特有的管理心理思想不断昭示着中国各界人士尤其是商界人士去拼搏。如果说《三十六计》中的刚柔、进退、攻防、奇正等权变谋略的思想,在市场营销、价格战等方面大有可为的话,那么《三国演义》中的管理心理思想就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战术和谋略、市场权术等辩证智慧,也提供了更具王者之道的恢宏背景。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实用性的管理典籍,必能助中国企业在商战中“致人而不致于人”。尤其是其中的管理心理思想和心理智慧,一定能在业界培养出更多的诸葛丞相。
《三国演义》在国家建设中一定会找到它自己的“现实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