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心智
48197800000044

第44章 《呻吟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的管理心理思想

一、《呻吟语》的管理心理思想

《呻吟语》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吕坤的代表作之一。吕坤字叔简,号新吾,河南宁陵人。他一生经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分别在陕西、山西、山东及朝中为官多年。吕坤生活的时代,时局较为动荡,封建经济内部虽然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却处处受到束缚与压制。《呻吟语》,顾名思义,即病痛时说的话。吕坤的作品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在风格上也自成一体,既有熔铸百家的胸怀,又具抱独自立的气象,正所谓“不儒不道不禅,亦儒亦道亦禅”。吕坤长期任官的经历使他拥有了与众不同的阅历和开阔的眼界。在其20多年的仕途中,他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管理思想,而且这些思想在现实中得到了不断的修正和总结,对后世的管理者们有着借鉴意义。

《呻吟语》一书作为一部随笔性质的散文体言论汇编作品,涵盖极广,不仅涉猎学术、政治等领域,包含着作者对宇宙、人生、治道、物理、人情等方面的观察和思索,还融入了不少管理心理思想的元素、方法和原理。本章将从心理学的角度系统论述和阐释书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思想、决策心理思想和自我管理心理思想。

(一)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思想

1.知人之“五观”

人是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源。事业的成功往往需要各种人才的参与和共同努力。可以说,人是任何一个组织中最富创造性、最活跃的力量。在中国古代,人们就非常重视人员的选拔。人员甄选又称为“知人”,知人是用人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正确的认识人,才能用人得当。《呻吟语》认为,对一个人的认识不仅要观察他平时的言行,而且要注意在冲突性事件和具有利害关系的关键事件中对他加以考察,总结出了知人的“五观法”。所谓“五观”,即是指“观操存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寸养在纷华时,观镇定在震惊时”。说的是,在面临利害关系的时候,可以观察一个人的操守志向;在饥饿疲劳的时候,可以观察一个人的精力;在高兴或生气发怒的时候,可以观察一个人的度量;在志得意满的时候,可以观察一个人的存心养性;在受到震动惊吓的时候,可以观察一个人的沉着冷静。通过运用“五观法”,可以使选拔人员的管理者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间接地了解、认识所观察对象的价值观、身体状况、心理素质和品德修养。“五观法”作为一种知人的方法,在现代管理中也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应用价值,但遗憾的是,《呻吟语》一书对此未充分展开,进一步提出操作的方法,但这较之《吕氏春秋》、《人物志》等书的“八观”、“六验”也有一定的新意。

2.任人之“七难”

选拔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任用人才。“用人”才是人才管理的关键所在。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人与人之间也是一样。人们在教育水平、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各种能力上都存在着差别。在用人的时候,就特别应该考虑到这种个别差异,使每个人都能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世无全才久矣,用人者各因其长也”,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人是很难找到的,用人关键在于用他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的才能。

在芸芸众生中,天才所占的比例很小,毕竟属凤毛麟角,相对而言,人才却是普遍意义上的。因为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可取之处,真正一点才能都没有的人极少。对此,《呻吟语》中有这样的论述:“世人喜言无好人,此孟浪语也。今且不须择人,只于市井稠人中聚百人而各取所长,人必有一善,集百人之善可以为贤人。人必有一见,集百人之见可以决大计。”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在选才用人的时候,目光更应看到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人,善于从他们之中寻找合适的人选。书中举例说,即便是墨守成规、循途守辙之人,但只要在小处廉洁谨慎,那么在世道太平、局势稳定的时候也可以为官一方,治理好一小块地方。

选而不用、大材小用、用人不当都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怎样才能合理地使用现有的人力资源,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呢?在每一个岗位配备人员之前,首先应该做一个职位分析。看看某一岗位对任职者在知识、能力、性格等方面有什么样的要求。《呻吟语》中有这样一段话:

“任有七难,繁任要提纲挈领,宜综核之才。重任要审谋独断,宜镇静之才。急任要观变会通,宜明敏之才。密任要藏机相可,宜周慎之才。独任要担当执持,宜刚毅之才。兼任要任贤取长,宜博大之才。疑任要内明外朗,宜驾驭之才。”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岗位对任职者的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任务繁重的岗位,需要的是能够把握全局的人;相对重要的岗位,需要的是决策能力强的人;急迫的岗位,需要的是眼光独到、灵活处事的人;涉及机密的岗位,需要的是谨慎小心的人;独当一面的岗位,需要的是有气魄的人;涉及面较广的岗位,需要的是见多识广的人;涉及复杂情况的岗位,需要认识思路清晰的人。所以,在用人的时候根据实际需要,相应地选用了综合之才、镇静之才、明敏之才、周慎之才、刚毅之才、博大之才、驾驭之才这些不同特点的人。书中还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偏长,国家在用人的时候,要选用有各种专长的人才。如果出现任用以后不能把事情办成功的局面,那就要考虑是不是出现了“所用非所长,所长非所用”的情况。如果的确如此,就应该及时地对人员加以调整,避免更大的失误。“以识深虑远者谋社稷,以老成持重者养国脉,以振励明作者起颓敝,以通时达变者调治化,以秉公持正者寄均衡,以烛奸嫉邪者为按察,以厚下爱民者居守牧,以智深勇沉者典兵戎,以平恕明允者治刑狱,以廉静综核者掌会计,以惜耻养德者司教化”,成为《呻吟语》在选才用人方面最为推崇的理想状态。

此外,在人员配置上,不仅要做到量才用人,达到“能与任宜”、“才与政合”的境界,同时还应注意人员的精简,避免出现“天下之财,生者一人,食者九人”的局面,使每一个人才都能有所担当,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节约组织有限的资源。

3.激劝之“有道”

一个组织在得到了所需的人才之后,还应该考虑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作用,为整个组织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关于人员激励问题,《呻吟语》中有大量精辟的论述。书中认为:“治病要择良医,安民要择良吏。良吏不患无人,在选择有法而激劝有道耳”,对激励艺术高明、巧妙的运用,可以挖掘出人力资源中所蕴涵的丰富宝藏。通观全书,可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赏罚激励方法,对现代人力管理中的人员激励问题有着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赏罚激励,就是通过奖励和惩罚等强化手段来激励人。通过奖赏,可以进一步肯定和鼓励积极的行为;通过惩罚,则可以否定和制止消极的行为。合理有效地使用奖惩,才能对被激励者起到强化的作用,达到管理的目标,然而,仅有精神上的表扬和物质的奖励是远远不够的。管理者还需在一定的情况下采取惩罚的措施。惩罚是为了惩前毖后,任何惩罚都会出现“火炉效应”,即当你用手去触摸火炉时,立刻会感到灼痛而迅速将手缩回,同时得到教训,以后不再犯规。《呻吟语》中所论及的奖赏激励部分与中国古代管理心理著作中所涉及的内容没有大的差别,但书中关于惩罚激励的具体措施和原则却有着十分鲜明的特色,以下就对这部分的内容做一简要概括。

对批评、惩罚,书中总结出如下几大原则:让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对所应遵循的规则心知肚明;遇到违反规则条律的行为,及时处理;在惩罚面前人人平等;批评、惩罚对事不对人;惩罚要适度;不滥用惩罚;惩罚时注意选择适当的场合、适当的用语和适当的时间。如书中提到:“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这“七不责”就是上述原则在现实中的体现和运用,它使批评和惩罚成为了一门值得管理者深入探究和思考的艺术。另外,书中认为,惩罚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上德默成,示意而已。其次示观,动其自然。其次示声色,其次示是非,使知当然。其次毁誉,使不得不然。其次示祸福,其次示赏罚,其次示生杀,使不敢不然”,它可以经历从利用权威影响力,到利用宣传,再到动用惩罚这样一个“三部曲”式的过程,令人深思和回味。

(二)决策心理思想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整个管理过程都是围绕着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而展开的。所谓决策,指的是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作出科学决策是事业成功的必要保证和前提条件。什么样的决策才是成功的决策呢?《呻吟语》将“三能”和“三知”作为了成功决策的两个标准。所谓“三能”即是指:“将事而能弭,当事而能救,既事而能挽”,所谓“三知”则是指:“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知其变”。意思是说,通过有效成功的决策,能使将要发生的事停止,补救已经发生的事,在事情发生以后有所挽回;通过有效成功的决策,能够在事情还未来临时就对它有所预测,在事情进程中对结果进行了估计,了解了事物后就能掌握它变化的规律。可以说,这里对成功决策的要求很高。

怎样才能作出适当的决策呢?《呻吟语》认为“办天下大事,要精详,要通变,要果断,要执持”,有效的决策必须具备四大要素,即具体性、灵活性、时效性和一致性。任何组织进行决策都必须要有详细的目标和内容,这是组织在未来特定时限内所要完成任务程度的标志。“图大于细,不劳力,不费财,不动声色,暗收百倍之功”,图谋大事从细小的地方做起,就不会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在不知不觉中收到百倍的功效,由此可见,决策要具体、精详,“欲理会七尺,先理会方寸;欲理会六合,先理会一腔”,先从小处着手,而后再追求更大的规模。决策是一个过程,而非瞬间的行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组织内部还是外部,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决策的难度,对决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为政者贵因时。事在当因,不为后人开无故之端;事在当革,不为后人长不救之祸”,灵活的作风和适应现实的变化,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是文中所推崇的。如果决策者能够认识到“天下之势,顿可为也,渐不可为也。顿之来也骤,渐之来也远。顿之著力在终,渐之著力在始”的规律,那么在事情发生变化之前,就可以做好预测工作,采取纠偏措施,发出相应的控制信息,提前进行操作,在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决策方案一旦形成,就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把握住大的方向。

获得及时、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是正确决策的前提条件。决策者需要尽可能了解全面、精确、及时的信息,才能就此做出正确的判断,但这对一个个体而言,并非易事。所以,决策人员要充分发动周围的人,“君子之处事有真见矣,不遽行也,有验众见,察众情。协诸理而协,协诸众情众见而协,则断以必行。果理当然,而众情众见之不协也,有委曲以行吾理,既不贬理,又不骇人,此之谓理术”,通过他人的眼睛去观察、借助他人头脑来思考,“遇事不妨详问广问”,言路通畅才能做到集思广益。在决策的信息收集过程中,还要注重对信息进行有效筛选,“轻信骤发,听言之大戒也”,以避免由于听信一面之词而对形势做出错误的估计和判断,导致决策的失误。

决策的实质在于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而选择的前提是要能提供多种可供权衡比较的方案。“非谋之难,而断之难。谋者尽事物之理,达时势之宜,意见所到,不患其不精也。然众精集而两可,断斯难矣。故谋者较尺寸,断者较毫厘;谋者见一方至尽,断者会八方取中”,这段话表达了两层含义:第一,指出了要做出科学决策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决策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二,说明了在决策中,可以集中众人意见的精华,以此作为决策选择性的范围,从而降低决策的难度。

决策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于外界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决策者必须时刻关心、研究这些变化,从中找出可以利用的机会,调整组织的活动,实现组织与环境的动态平衡。进行决策时,需要对多种方案进行评估。一般而言,得失利弊的比较可以作为决策行动的一个重要依据。作为决策者不仅要善于估价眼前的利害得失,更要具备长远的眼光和全局观念,做到深谋远虑,达到最佳的决策效果。对此,《呻吟语》举了一个例子:有两个人都要造房子,其中一人选择用瓦做屋顶,另一人则打算用茅草做屋顶。在用茅草的人眼里,用瓦的人花了比他多十倍的代价造房,而论遮风避雨的效果却是一样的,很不划算。而用瓦的人却说:“茅草十年就腐烂了,而瓦可以用一百年,你在百年之内要换十次屋顶,这不仅要花钱,还要浪费很多精力。”由这个小故事,书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天下之愚,莫大于有坚久之费,贻屡变之劳,是之谓工无用、害有益。天下之愚,亦莫大于狃朝夕之近,忘久远之安,是之谓欲速成、见小利。”

(三)自我管理心理思想

《呻吟语》的自我管理心理思想也较有自己的特色。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修养“五心”

修身养性乃人生佳境。对修养问题,《呻吟语》亦有所涉及。书中说:“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倡导人们以宽阔的胸怀来容纳天下的事物,以谦虚的心灵来接纳天下美好的东西,以平和的心境来讨论天下的事务、以深沉的心智来观察天下事物发展的规律,以镇定自若的心态来应付天下的变化,从而塑造自身良好的人格形象和健康积极的心态。这里提出的“大心”、“虚心”、“平心”、“潜心”、“定心”基本阐述了人们在面临不同处境、处理不同事物时应持有的心理状态。

2.砥砺“五贵”

《呻吟语》认为,作为一个抱经世之才的有志之士,首先要学会“五贵”,即:“贵择人”、“贵达时”、“贵审势”、“贵慎发”和“贵宜物”。具体来说,“五贵”指的就是一个人要取得事业成功所必备的五个条件。首先,要选择好可以共事的人,即一个事业上的好搭档,否则的话,做事就难以尽心尽力,甚至出现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第二,要善于抓住机会。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抓住时机,也就得到了成功的希望。第三,“贵审势”的“势”指的是事情成功的依靠,要善于依托外部的有利环境,造就有利于自己的形势。第四,要做好周密的计划,既注重眼前的利益,又为今后做好长远打算。第五,“贵宜物”类似于现代管理思想中的权变,注重随事情动态的变化过程采取相应对策。在处理问题时,有时应按照惯例来办,有时应当改弦更张,有时则要纠偏补弊,有时适合三令五申,而有时则应不动声色。

3.归于“本思”

《呻吟语》认为,人们的思想可以分为九类,它们分别是正思、邪思、越思、萦思、浮思、惑思、狂思、徒思和本思。每产生一个念头,都是孳孳向善,叫正思;每产生一个念头,都想实现自己的欲望,叫邪思;非分之福,期望太高,叫越思;事先徘徊,事后悔恨,叫萦思;东想西想,歧虑百端,叫浮思;事无可以,当断不断,叫惑思;事不涉己,为他人忧,叫狂思;无可奈何,当罢不罢,叫徒思;对自己日常生活、自己的职业、本身的道德修养,朝思暮虑,希望不要旷废,叫本思。对“九思”,书中有这样一段评论:“此九思者,日用之间,不在此则在彼。善摄心者,其惟本思乎!身有定业,日有定务,暮则省白昼之所行,朝则计今日之所事,念兹在兹,不肯一事苟且,不肯一时放过,庶心有着落,不得它适,而德业日有长进矣”,认为这九种思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但善于进行自我管理的人,往往只有“本思”。也就是说,本身有稳定的工作,每天有规定的任务,夜晚思考白天的所作所为,早晨计划今天该做什么事,想做的事就妥妥贴贴地去完成,不肯一事马虎,不肯放松,这样心才会有着落,不会胡思乱想,品德和事业才能一天天地进步。

4.“不就众口”

人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彼此间会难免发生相互的作用和影响。人们往往会在自己与他人的比较中进行自身定位,通过对他人态度的观察,来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呻吟语》也谈到了这个问题:“有人于此:精密者病其疏,靡绮者病其陋,繁缛者病其简,谦恭者病其倨,委屈者病其直,无能可于一世之人,奈何?”乍一看,这个人的情况似乎很糟糕,但深入地思考之后,我们就能发现这样的说法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为,第一,这里每个与这个人进行比较的对象在某一方面都是最优秀的;第二,在比较的过程中,将这个人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比。显然这样的比较是不公平的,也没有意义,所以书中自问自答道:“曰:一身怎可能得一世之人?只自点检吾身,果如所病否。若以一身就众口,孔子不能。即能之,成个什么人品?故君子以中道为从违,不以众口为忧喜”,要求人们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不要苛求自己令每一个人都感到满意,毕竟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就众口”的原则对个体保持心态的平和有着一定的积极性。

5.“学”“达”合一

学习是自我修养的一个途径。“下学学个什么,上达达个什么?下学者学其所达也,上达其达者所学也。”学与达的命题中,下学就是学习各种事物中所蕴含的道理;上达就是把学到的道理融会贯通。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学与达的统一呢?书中提醒人们到实践中去寻找答案。“知是一双眼,行是一双脚”,不光要学会探究事物的精微道理,更要通过实际的行动去窥测事物的发展和进程,达到理论与实际的融合,将知与行变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书中还列举了“不知而行”和“知而不行”的后果,并指出:“知也者,知所行也;行也者,行所知也。知也者,知此也;行也者,行此也。”学与达,或者说知与行的问题,是人们在自我管理中尤其要注意的问题。

二、《小窗幽记》的管理心理思想

《小窗幽记》是明代文人陈继儒的作品,书中收录了中国古代经史杂著及民间流传的众多修身处世格言,按内容分为十二卷,旨在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由于受时代的影响,其中存在着一些封建的教条,但也不乏理性的思考与归纳。骈散兼备,雅俗共赏,浓郁的文学色彩为该书的深邃思想增添了生气与活力,使得读者在享受行云流水般优美文字的同时,细细品味诙谐之处蕴涵的道理,慢慢揣摩平淡之中饱藏的深意。长期以来,人们把《小窗幽记》归为文学类的作品,其实,就其内容而言,这也是一部包含着管理心理思想,特别是自我管理心理思想的作品。然而,由于《小窗幽记》的写作采取了语录体的形式,条目之间不免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许多可贵的思想零散地分布在书的各个部分,没有形成系统,需要对其爬罗剔抉,探幽发微,进行系统的整理。本节拟就书中的人力管理、目标管理、自我管理、时间管理、环境管理等心理思想进行一些归纳和初步研究。

(一)人力管理心理思想

1.“以德为先、以技为本、以识为补”的人才观念

人才这一概念早在先秦时期的《尚书》中就已出现。千百年来,这个词在历代学者、文人的作品中反复使用,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拓展。《小窗幽记》中融会、吸取了历朝至明代各家各派对人才的看法和观点,形成了自己的人才观。书中认为,所谓人才必须做到“以德为先、以技为本、以识为补”,这与我们今天对人才在品德、才能、见识等方面的界定有异曲同工之妙。

品德就是道德品质,作为人的一种个体现象,也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贫士能济人,才是性天中惠泽”。书中认为,能够主动扶危济困,帮助别人是有德之人最自然、最平常的一个表现。对这种行为的褒扬和推崇,无疑是将道德因素放在了人才评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考人品,要在五伦上见,此处得,则小过不足疵,此处失,则众长不足录”,可见,若不符合德的要求,即使在其他方面表现出很多才能,也将遭到无情的淘汰。显而易见,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人才,不仅要看其才能的高低优劣,更重要的是其人格和品德的好坏,这才是第一位的关键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备一定的技能是个体生存、发展、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对人才的硬件要求。“是技皆可以成名天下,惟无技之人最苦,片技足以自立天下,惟多技之人最劳”,由此可见,一个人要在世界上得到立足、发展、获得成功,具备一定的技能是一个关键的要素。人的才能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由知识转化而来,是知识积累到较高层次水平的产物。一般来说,才能的大小与知识摄取的数量、质量密切相关。对此,书中发出了“士大夫胸中无三斗墨,何以运管城”的感慨。“以技立于天下”是书中的一个鲜明的观点。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对人、对事都要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不能人云亦云,缺乏主见,须保持独立的思考空间,即具备一定的识见。其中,宽广的胸怀、开阔的眼界和清醒的头脑最为重要。“士人不当以世事分读书,当以读书通世事”,将所学与所用联系在一起才能体现出人才之所以成为人才的境界。

品德、技能和识见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德是先决条件,才是必备基础,识是保证手段。以德为先,德、才、识并重,是全书对人才的一个界定,也是对人才心理结构的一个简明概括。例如,书中特别提到不畏流言、辅助成王料理国政的周公,并评价到“古之有才者众矣,独称周公为美才,盖能本于德也”。周公的美才已使后世之人难忘其项背,不仅如此,他不骄不吝的言行举止,以德为先的为人风范更让人们叹服。

2.“知人而善任”的人才机制

(1)“知人须谨慎”

“知人”是选拔优秀人才的第一步,即了解所要挑选的对象。对此,《小窗幽记》有许多精到的论述与见解。大致可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留心点滴”识人心。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会因各自性格、脾气、生活经历等因素的不同而显示出很大差异。因此,在点滴的小事中,也能反映出整个人的面貌。《小窗幽记》的《集醒篇》和《集豪篇》中有很多这样的描写:具有“家徒四壁,一掷千金”的胆魄,常常“兴酣落笔,泼墨千言”,并声称“我才必用,黄金复来”的人,一定性格豪放;一般的平民百姓“在大处不走作”,而豪侠之士则往往“在小处不渗漏”;“假英雄专不鸣之之剑,若尔锋芒,遇真人而落胆;穷豪杰惯作无米之炊,此等作用,当大计而扬眉”,虚张声势的人一旦遇上名副其实的高手,就会立刻偃旗息鼓,落荒而逃,而真正的人才在关键的时刻则会充分显出其本色,大显身手。

“以人为镜”辨本性。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性质对立的人群之间往往是相互排斥的。“淡泊之士,必为禾农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忘”。意为清心寡欲之人,肯定被豪华奢侈之人所疑心;坚定谨慎之人,必被妄为者所嫉恨,“禾农艳者”、“放肆者”对“淡泊之士”、“检饰之人”的态度的不友好是显而易见的。“大豪杰舍己为人,小丈夫因人利己”,在对他人的态度中,使两种人的人格充分表现出来。“君子于人,当有过中求无过,不当无过中求有过”,“君子处身,宁人负己,己无负人;小人处事,宁己负人,无人负己”,一种是礼让谦和、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另一种是自私自利,不顾他人安危,两者孰优孰劣,谁是谁非,一眼即可明了。

“见微知著”识本质。书中对不同类型的人身上带有的特征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以此作为认识人的途径之一,简便易行。“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意思是,办事毛毛躁躁的人,看问题往往没有什么深度;整天怕这怕那的人一定缺乏远见卓识;私欲膨胀的人,就不会充满正气和刚强;喜好夸夸其谈的人必定不够踏实;喜欢勇武的人在文学方面往往有所欠缺。

“借景生情”试人心。要想认识一个人,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情景,依据被观察者在其中的表现来判断其为人。对此,《小窗幽记》也有独到的见解:“读诸葛武侯《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正是对这种方法的运用。又如,书中的《集灵篇》谈到“闻谤而怒者,谗之讹;见誉而喜者,佞之媒”。《集法篇》则描述了君子在不同情况中的表现:“君子对青天而惧,闻雷霆而不惊,履平地而恐,涉风波而不疑。”

(2)“用人犹积粟”

人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众多资源中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自古以来,人们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才使今天的人才管理形成了如此规模和效益。《小窗幽记》在人员的任用问题上不乏真知灼见。

人员甄选是人力管理的基础,人员任用则是人力管理的关键。如果任用不当,不仅达不到知人的目的,也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因此,任用人员一定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原则,考虑到个体能力的差异、不同岗位的差别、政治形势的要求,使人才扬长避短,在最有利的位置上发挥效益。就这个问题,《小窗幽记》谈到:“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故安刘氏者,必绛侯也;谨慎之人,方能成大功,故兴汉室者,必武侯也。”说的是,周勃为人忠厚老实、质朴刚毅,所以可委以重任;诸葛亮神机妙算、谨慎过人,因而能托以大事。

“国家用人,犹农家积粟。粟积于丰年,方可济饥;才储于平时,乃可济用”。人才是立国之本和创业之源。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提早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形成一个人才蓄水池,在关键时刻避免人才的匮乏。“世无乏才之世,以通天达地之精神而辅之”,建立起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外部环境,将有利于人才的成长与成熟。正如《小窗幽记》的《集醒篇》中所言:“怜微才者,乃有驰驱豪杰之心”,珍惜每一个人才,挖掘他们身上的每一个优势,给潜在的人才创造表现的机会,使“脱颖之才”能够“处囊而后见”,不至白白浪费,才能为组织和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和成果。

在现代管理模式中,创设完善的人才机制是人才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人才库形成并不代表人才能够发挥其效应,还需要创设相应的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协调处理好方方面面的问题,否则,人才或者会因为得不到合理的使用,面临能力的退化;或者会选择离开。“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其中,当忘利害之虑”,人才的分工、职责要明确。“有快捷之才而无所见用,势必乘激愤之处,一逞雄风;有纵横之论而无所发明,势必乘簧鼓之场,一恣余力”,人才一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英雄无用武之地”,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对待人才不应苛责,否则即使别人想有所作为,也会因此而离去。这就是书中《集法篇》中提及的“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

“遗子黄金满箧,不如教子一经”,物质的激励固然需要,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的培养,将产生更为积极的效果。人无完人,每一个人才都不可能没有缺失的地方,适当的引导与善意的提醒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如:“才智英敏者,宜以学问摄其躁”,对某个领域有一定实力的人,要让他认识到,在这方面还有更出色的人物,“山外青山楼外楼”,学无止境,从而更为严谨踏实。又如:“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才人之行多放,当以正敛之;正人之行多板,当以趣通之”,“不能受言者,不可轻与一言”。对于不同的对象,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态度,并选择不同的措施。再如,《集醒篇》写道:“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指出别人不对的地方时,应考虑到其承受力,不要把话说得太严厉,避免伤害其自尊,打击人才的积极性。

(二)目标管理心理思想

1.“志不可堕”与“行合道义”

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所要达到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期望标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所期望达到的成就和结果。“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和既定的目标,就会目光短浅、畏首畏尾,是绝不可能有所作为的。“志要高华”,行动的目的越明确,意志表现的水平就越高,就能自觉克服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朝着既定目的走去。这体现了动机对人行为的引发、加强推动和导向作用。《集法篇》所声明的“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日放”的原因也在于此。可见设立目标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行合道义,不卜自吉;行悖道义,纵卜亦凶;人当自卜,不必问卜”,行动符合社会价值观,进行将会很顺利,反之,则不然。所以,人在行动之前,首先要扪心自问,看看自己行动的目标是否恰当,是否违背应遵守的惯例。“凡事韬晦,不独益己,抑且益人”,《集法篇》中也同样表达了目标的实现既要有利于自己,也要能使他人从中获益的观点。这与现代社会的“双赢”法则颇有暗合之处。此外,目标还应有远期与近期之分,“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点点滴滴做起,先完成手边的一件件具体工作,日积月累,自然聚沙成塔,最终目标也就指日可待了。

2.“不求顺境”与“百折不回”

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才成长的道路不是平坦、笔直的,往往充满荆棘和坎坷,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逆境,《小窗幽记》告诉我们,“知天地皆逆旅,不必更求顺境”,说的是既要正视眼前的困难,又不安于现状,有改变困境的信心与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具备面对层出不穷变化应付自如的能力,正所谓“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更何况“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应得志时”,一个人遭遇磨难时往往更容易下定“破釜沉舟”的决心,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事实证明,好的环境往往不像逆境那样能磨炼人的意志、锻炼人的能力、完善人的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逆境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3.“先忧于事”与“熟思缓处”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好与坏两个方面。因此无论做什么事,既要考虑有利的一面,也要兼顾其不利的一面。“无事如有事时提防,可以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时镇定,可以销局中之危”,许多事情如果不事先考虑在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而加以准备的话,等到碰上麻烦而无法进行,就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在《集素篇》中有这样的归纳“忧先于事故能无忧,事至而忧,无救于事”。由此可见,全面、辩证地思考问题,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必不可少,对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早下对策,将增强对事态的预测控制能力,及时应对,不影响目标的实现。

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除了长远的规划外,对要遇到的各种无法预料的因素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可急于求成,“奋迅以求速者,多因速而致迟”,凡事欲速则不达,需尊重客观事实与事物的变化规律。“处事最当熟思缓处”,经过深思熟虑,才能细致、全面地分析处理问题。《集峭篇》举出“观人题壁,便识文章”的例子,意思是说,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事物局部现象的观察,推知其特征,这正如看别人在墙上题字来推断他文章的优劣一样。《集法篇》里“圣人成大事业者,从战战兢兢之小心来”,是说要脚踏实地,再就是提醒我们:小处不可轻视。与此同时“一失脚为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局部往往牵连全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书中告诫我们:凡事当三思而后行,防患于未然。

(三)自我管理心理思想

1.宽舒圆融的处世态度

《小窗幽记》的文字常在不经意中散发着一种宁静、淡泊的气息,特别是其中的《集醒篇》,使人感受到在纷扰繁杂的世事中应以退为进,保持心态的平和。篇中提到,“淡泊之守,须从禾农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一定的社会经历有助于自身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寻求心灵的平静与安宁。“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对人生路上的种种际遇,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十分重要。“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时运不济时,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辛苦劳顿时,保持心情的宽舒;际遇不佳时,则加强自己的识见,体现出一种顽强的与命运抗争的积极心态。“不能缩头者,且休缩头;可以放手者,便须放手”,为人应坦荡磊落,虚怀若谷,在面临逆境时绝不怨天尤人,做到处顺境而不乐,处逆境而不忧,既能够知足常乐,又不放弃努力。

注重自我调适也是《集醒篇》的一个重点。篇中有这样的描述:“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容人自觉味和,宁静自觉天宁”,心平气和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健康,也使自身成为他人乐于交往的对象。“处事不可不斩截,存心不可不宽舒。持己不可不严明,与人不可不和气”,说的是做事要干脆,为人要磊落,心胸坦坦荡荡,并能与人为善。除此之外,这里还归纳出“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四法,建议人们保持达观的心境,平和地为人处世。“宇宙内事,要担当,又要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世间之事,既要能够承担责任,又要善于摆脱纠缠,可见,立于世间须拿得起放得下,拥有一份睿智与超脱。

2.平和达观的为人原则

(1)“守道德、不为恶”的名利观

道德是中国传统社会历来提倡的重要内容之一。《小窗幽记》的《集豪篇》和《集灵篇》分别指出,“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变者,凄凉万古”,“我如为善,虽一介寒士,有人服其德;我如为恶,纵位极人臣,有人议其过”。的确,一个人的为人在于其自身的德行,权高位重并不等于品德高尚,对名对利的过分追求,往往会导致道德的沦丧。“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恃才放旷,玩世不恭者,不仅害人,而且也会伤害自己。因此,要懂得节制,加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

(2)“近人情、查物情”的宽容态度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把宽容列为现代人所应具备的美德和素养。其实,《小窗幽记》中也不乏此类观点:“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不查物情,一生俱梦境”,“平易近人,会见神仙济度;瞒心昧己,便有邪祟出来”,对人须多一份宽容,多一点体谅,以诚相待,对己则应严格要求,这就是“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若将目光过多地拘泥于他人的缺失之处,就会失去许多可以学习他人所长的机会。任何事物都有美的一面和丑的一面,如果仅仅根据自己的好恶去取舍,见到不好的就不要,那会连好的一面也否定了。其实,对待事物如此,为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3)“常向闲中检点”的自省意识

在西方文明的背景下,人们会常常引用古希腊先贤流传千古的一句名言“你要认识你自己”,来阐释自我认识的重要性。而深深植根于儒家思想的中华古籍库中也时时刻刻闪耀着这种理性的光辉。对个体而言,能否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自己进行恰当的自我定位,是个体在社会中得以立足和发展的基础。孔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只有清晰地认识自我,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人,取长补短,完善自我。然而要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并非易事,不仅要做到“忙处常向闲中检点”,还要有敢于自我批评的勇气,追求“心事无不可对人语”、“行事无不可使人见”,方可达到“完得心上之本”,“尽得世间之常道”的境界。

(4)“入暗室而不欺”的慎独精神

古人云:“君子慎独也”。意思是说,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能谨慎从事,遵守规范。可以说,这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一种人生境界。“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同至人之无迹,怀明义以应时”,反映的就是这种自律的精神。在无人监督、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能自觉、主动地严格遵守道德规范的要求,不做违背准则的事,这犹为可贵。

(5)“相反亦可相成”的辩证思想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温、良、恭、俭、让”作为美德,一向为国人广为赞赏、普遍推行,但书中认为:“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谦,多出机心”。可见,为人应讲原则,但若超过一定的限度,往往过犹不及。这也是《集法篇》中所言“处事宜宽平,而不可有松散之弊”的原因。可见,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遵循适度原则。

3.诚心以待的交往原则

(1)以侠交友,素心为人

信任朋友是交往的首要原则。“交友之后宜信”,朋友之间相互信任非常重要,但“交友之先宜查”,信任必须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心可以交万友,二心不可以交一友”,以诚待人,朋友遍天下,而虚情假意的人是没有真正的朋友的。朋友之间的关系也是循序渐进的,“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而且,“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可见,朋友之中鱼龙混杂并非好事。“人之交友,不出趣味两字”,说的是人交友要有一定的品位,切忌人云亦云,没有主见,趋从潮流。另外,书中还指出,“交友须带三分侠气,作人要存一点素心”,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多一份为他人着想之心。在与人的相处中,只要不涉及原则性的大事,谦让别人是一种美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在交往的过程中,要给予对方足够的理解,正如《集醒篇》中所言:“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人无完人,不应攻击他人的缺点和短处,飞短流长。

(2)穷交能长,淡交如水

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在人与人的接触中,彼此间如果没有利益的介入,在平静无求中交往,才能做到心心相印。“彼无望德,此无示恩,穷交所以能长”,没有地位上的高低贵贱之分,彼此的相处才能更为和谐、友好。在人格上保持平等,尊重他人,是交友观人的正确方法。“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构千楹而招徕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想要帮助他人,首先须了解谁最需要帮助,需要些什么帮助。锦上添花固然漂亮,但雪中送炭更为可贵。提供给别人的,不仅可以是物质上的援助,还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关怀,“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危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功德无量”。

(3)将心比心,言而有信

现代人际关系要善于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克服自我为中心,能够增进彼此的理解与沟通。“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不以施予者的形象出现,摆出一副怜悯的表情,否则就会与他人之间产生无形的心理距离。“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情”。在享受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不应忘记身边的其他人。自古而今,人们对“言必信,行必果”的行为准则推崇备至。《小窗幽记·集法》中亦指出:“不可乘喜而轻诺”,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办到,不能因为一时高兴而轻易许诺,却再无下文,长此以往,自身的信用将不复存在,也会因此失去许多朋友。

(4)交友亦慎,揆理而信

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如何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呢?《小窗幽记·集醒》告诉我们:“遇嘿嘿不语之士,切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徒,应须防口”,碰上沉默寡言的人,不能小看,他可能只是深藏不露;而对夸夸其谈的人则不应多与他交往。“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好议事者,不可图事”,喜欢到处传话的人,往往夸大其词、添油加醋,所以不能把重要的事情告诉他;偏好议论闲事的人,经常夸夸其谈,因而不能与之共商大事。“言不可尽信,比揆诸理”,则警示人们:别人说的话不应不假思索就完全接受,一定要按理性加以判断、衡量,验证之后方可相信。

4.修身养性的生活态度

“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养在前,谋事在后,可见个人修养被放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小窗幽记》的格言中亦不乏对此或直接或间接的描述与评论。

“忠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短短十二个字即对一个人才所应具备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提出了要求和界定。书中《集法篇》里“精神精旺,境境都有会心”的说法,以及《集素篇》中“守恬淡以养道,处卑下以养德,去嗔怒以养性,薄滋味以养气”的归纳,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道德、气性的培养非一日之功。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读书不独变气质,且能养精神,盖义理收摄故也”,“万事皆易满足,惟读书终身无尽”。不仅是读书,悠闲的生活亦有益于修身养性:在下着小雨的天气里“种竹”,关起门来“锄花”,改改旧诗,泡一壶新茶,对这样的生活,书中发出了“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始是闲”的感慨。的确,人的生活中,工作固然重要,但工作之外的闲情逸致亦不能舍弃。从古到今,人们都欣赏工作生活两不误的人。真正懂得做学问的人,既要有勤奋的精神,又要有潇洒自由的情趣,活得洒脱、自如。

习惯体现了人的修养,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人生的基本保证。就小的方面而言,“饥乃加餐”、“倦然后睡”,会使“菜食美于真味”,“草蓐胜似重茵”,及时满足身体的需求,会达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所以书中发出了“快欲之事,无如饥餐,适情之时,莫过甘寝”的感慨,一点都不足为怪。“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缓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金;怡神寡欲,肾水自足”,《集素篇》和《集灵篇》中要求人们能够忙里偷闲、早睡早起、适时运动、节制饮食的思想,都是科学的养生观念。就大的方面而言,“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遇到人生中的大风大浪,能临阵不乱,泰然处之,不失去生活的信心,保持平静的心境,保证生活的品质,也是格外珍贵的。

(四)时间与环境管理心理思想

除上述管理心理思想之外,《小窗幽记》中还涉及时间管理、环境管理等思想。

1.时间管理心理

时间是稀有资源,也是其他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人类对时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小窗幽记》的文字中体现出古代文人对时间的认识:“韶光去矣,叹眼前岁月无多,可惜年华如疾马。”人生短短几十年,时间因其有限而更显珍贵。光阴匆匆,好像过隙之白驹,悄然而逝,无法再追回。

时间的一维性与不可储藏性让人们认识到要对它倍加珍惜。“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志”,有远大志向的人,一定争分夺秒,不让时间从身边轻易流走,“驷马难追,吾欲三缄其口;隙驹易过,人当寸惜乎阴”。如何安排好时间?书中说,“冬起欲晚,夏起欲早;春睡欲迟,午睡欲少”,充分考虑到人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科学的安排作息时间,使人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发挥出最高的效率。此外,《集奇篇》中指出:“夜者日之余,雨者月之余,冬者岁之余,当次三余,人事稍疏,正可一意学问。”的确,在夜晚秉烛读书,神志较为清醒,环境也非常安静;雨天则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读书,此时有雨声相伴,更使人心无旁骛;而冬日天气寒冷,在寒气中精神更为振奋。夜晚、雨天、冬日这些零碎的时间都是值得珍惜的。

2.环境管理心理

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围绕在人们周围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对人们产生着这样那样的影响,特别是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自身的心理发展的方向和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就自然环境而言,“一片秋山,能疗病客”,大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取凉于,不若清风之徐来;激水与槔,不若甘雨之时降”,在山明水秀中徜徉,让人胸怀舒畅。在《集峭篇》中有这样的描写,“从江干溪畔箕距,石上听水声,浩浩潺潺,粼粼冷冷,恰似一部天然之乐韵。疑有湘灵,在水中鼓瑟也”,登高山则能听高山的雄伟呼唤,临溪流则能闻溪流的窃窃私语,甚至闲坐家中也能神游物外,用心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会让人神清气爽,内心宁静,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就居住环境而言,“居轩冕之中,要有山林气味”,“居处寄吾生,但得其地,不在高广”,居住的地方不在于豪华堂皇,重要的是要有清新的品位与不俗的情趣。

就心理环境而言,“家居苦事物之扰”,没有世事的烦劳,生活将更和谐宁静。“白沙在泥,与之俱黑,渐染之习久矣”,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要注意周围的环境,避免受到不好的影响。然而,《小窗幽记》中还进一步指出:“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惟在自持者两得之。”白莲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人生活在污杂的环境中同样可以保持清白的本性。相反,有外界不好的环境作比较,人才会更注重对自我的约束与规范,从别人的身上吸取教训,避免错误在自己身上再度发生。

三、《围炉夜话》的管理心理思想

(一)概述

《围炉夜话》为清代学者王永彬所著,是继吕坤的《呻吟语》、洪应明的《菜根谭》之后的又一部语录体作品。全书以安身立业为主题,抒写了作者对人生的洞悟与思考,散发着浓郁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耐人寻味,被后人誉为“处世奇书”。

作者王永彬为清咸丰时人,其主要活动年代正是清朝的多事之秋,内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外部西方列强凭其坚船利炮频频扣击中国门户。政治、军事上的忧患背后往往蕴藏着意识形态的剧烈变动。西方文明的汹涌而入,必然与中国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传统的主流文化发生撞击与磨合。身为封建士大夫阶层一员的王永彬同许多有识之士一样,积极寻求着兴国之路,在对社会现实洞若观火的基础上,对传统与现代、东西方文明、变与不变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炉夜话》出炉了。全书既承载着儒家伦理道德的命题,也融入了近代西方文明中的一些管理理念,不仅反映出强烈的时代特点,也体现了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倡导世道人心的社会责任感。在作者眼中,所谓“安身立业”,就个体而言,“安”的是“自身”,“立”的是“家业”、“事业”;就社会和国家而言,“安”的是“邦”,“立”的是“天下之业”,是“国业”。近代以来,该书影响颇大,究其缘由,不外有二:小而言之,它为个体的立业修养、为人处世提供了众多弥足珍贵的建议;大而言之,书中提出的不少策略方法可为国家管理者加以借鉴、使用。

《围炉夜话》包含着丰富的管理心理学思想。然而深奥的思想由于编著形式的原因,分散在各条目中,难以形成严密的系统。因此,本节拟对该著作中所蕴含的管理心理思想要义逐一阐述与解析,以挖掘其在现代管理中值得参考、借鉴之处。

(二)管理心理思想之要义

1.以德为先

中国古代思想家历来重视伦理道德的培养,常以道德论人性和人生修养,乃至社会和国家的管理。王永彬认为,要使国家强大,除了引进先进的外来技术外,更重要的是对制度和道德的改造和建设。面对世人,他大声疾呼:“风俗日趋于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朴之君子,力挽江河;人心日丧其廉耻,渐至消亡,安得有讲名节之大人,光争日月”,对大多数人深受社会腐败风气影响而随俗沉浮不自知的局面,要求重视德治,改变不良风气,提倡崇尚气节,注重廉耻的道德观念。

文中把“立德”作为安身立业的根本,道德的主体意识可以激发个体在道德追求上的自觉性,从而促进自我的完善。以德为先成为《围炉夜话》最鲜明的一个特色。书中写道:“生资之高在忠信,非关机巧;学之美在德行,不仅文章。”天分的高低取决于人诚信与否,学问的深浅要以德行为准绳。对道德重要地位的再三强调,进一步表明:在管理过程中,非智力品格因素,即对人的道德力量特有功能的认可和强化。这便使得管理的道德化倾向进一步明朗化。如:对人才选拔与培养问题上德的强调,领导人非权力影响力量的凸现。

人们在年轻时就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体系,这与其所处的家庭,所受的教育以及所在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道德观的培养宜从小开始。《围炉夜话》中“教子弟于幼时”、“检身心于平日”的句子正强调指出了幼年是道德教育关键期的观点,同时指出德育宜在平常、宜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德育之“严”,严格作为经验的总结,也体现在该书的字里行间:“每见待子弟严厉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败行,则父兄之教育所系也。”人生道路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后天的培养教育和自身的努力,运用严格的强化手段,对品德行止进行塑造,将获得不一般的成效。据现代研究表明,上级或权威的行为对个人道德或不道德行为的出现具有最强有力的影响,因为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密切观察注意着他们的言行举止,并在无意中将之作为可接受和被期望的标准。“王者不令人放生,而无故却不杀生,则物命可惜也”,说的是,君王虽然不命令人们去放生,但他不无缘无故滥杀生灵,以显示出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其结果当然是上行下效,形成一股尊重个体、尊重生命之风。正由于高层管理者们能以身作则,将道德准则贯穿于自身的行动之中,因而建立起了一个可供其社会成员效仿的基本的行为模式,或更确切地称之为道德范式。

仁义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要求人们广施仁爱之心,讲求道义。“讲仁讲义,不必远求”。《围炉夜话》继承了儒家传统,意识到个体行为对整个社会系统产生的直接影响,从而提出了“讲仁讲义”从我做起的管理理念。这与西方管理者在商业经营中既注重盈亏(Profit-Loss),又关注个人、善于营造爱的氛围(Pelple-Love)的举动颇有相似之处。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现代的西方管理理念中,既不回避利益问题,承认“获利”的合理性,又反对唯利是图,而趋向于追求义(道德)与利(利益)两者之间的平衡。

古往今来,人们常把信誉放在很高的位置。“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无也;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终身可行也”。信就是诚实,“言必信,行必果”。恕就是宽容,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诚信为个人修养之上策,也是组织经营管理的良方。诚实守信的人往往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同样,客观实际的推销策略、信守承诺的经营原则以及处处为顾客着想的服务理念将会使一个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赢得越来越多的客户和消费者,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光靠诚信远不能立足社会。目前,既尊重客观规律,又灵活多变的权变式管理模式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追随者。

2.立志笃行

在管理中,正确地认识与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必要前提。只有学会观察、学会预测、学会调控,才能真正达到“明乎理,辩乎由”的境界。观察,即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观规模之大小,可以知事业之高卑”,看规模的大小,就可知这项事业本身宏大还是浅陋。看一件事的起点如何就可知道将来的发展。因此,要建造坚固的楼宇,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细致的观察力是一个管理者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同时也告诉我们,管理规范、模式的确立,管理方法的选用须慎之又慎,因为长久之计,影响深远。在观察的基础上,还应善于预测。预测是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或结果的预先推测。“事但观其已然,便可知其未然”,只要观察已经发生之事的情形,就可以预知将来要发生的情况。准确的预测为正确管理策略的选用和实施提供了保障。观察与预测作为手段,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对组织和个体加以调控。“莫之大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忍就是自控。为人处事,不能情绪激动,不顾场合,否则不但会发生判断失误,拿不出正确的应对方法,更可能造成无法补救的后果。调控还表现在不仅在险要关键处小心谨慎,平凡细微处也不能掉以轻心,书中以山丘间没跌倒,却在平地小土堆前摔倒的实例说明了“细微宜防”的重要性。在自我调控方面,《围炉夜话》特别提出“闻人誉言,加意奋勉;闻人谤语,加意警惕”的信条,认为宠辱不惊是修养身心的最佳途径。如何做到明辨呢?从书中的描述,不难归纳出其两大基础:其一是准确的自身定位,其二是善于学习、不断学习。

人贵有自知之明,应该既了解自己的长处,同时也知道自己的不足,因为“知道自家是何等身份,则不敢虚骄矣”,对自己的能力大小和内涵虚实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就不会虚浮骄傲了。真正了解自己,才能在创业中量力而行,所谓“立业无论大小,总要此身做得来”。只有根据现实情况,树立目标,才能有实现的一天。内因是万事万物变化的决定因素,外在的环境只是变化发生的必要条件或催化剂,所以书中特别强调“靠自己,胜于靠他人”。说的是依靠他人只能是暂时的,一个人只要自身立得起,无论外界因素如何改变,都能依靠自己,通过自力更生而立足于世。

学习是现代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不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需掌握学习的技能,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并认识到学习的无限性。从他人身上获得启迪与吸取间接经验是一条捷径,正如《围炉夜话》中所描述的那样“闲看他人行事,眼前即是归箴”,人生有限,不可能事事亲历。这在时间上不容许,而且有时代价也很高。所以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观察他人行事,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提高做事的效率。人常言:学海无涯。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学习中必须具有的心理素质。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认识到这一点,在学习中更应该“心不外弛,气不外浮”,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围炉夜话》的作者还认识到学习的无限性和包容性,“川学海而至海,故深道者不可有止之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习就要不断融百家之长,汇聚精华于一身,这样才能达到浩博的程度。

缜密的思考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在创立事业之前,一定要再三权衡与考虑,以免做出错误的选择。“创业还须深虑”,非常值得我们留意。

生活中或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措手不及的突发事件。这就考验到人们的应变能力,是能够从容面对、沉着应付,使事情得到妥善处置;还是表现得六神无主,抑或不知所措,不了了之。《围炉夜话》提到“凡遇事物突来,必熟思审处,恐贻后悔”,主张愈是情况紧急,愈要沉得住气;愈是突发事件,愈要深思熟虑,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分析清楚,在权衡利害得失的基础上,做出最佳选择。这句话的内涵与现代管理中的危机管理所要求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谨慎从事的行事原则颇为相似,且都强调处变不惊的心理能力。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了系统思考的新概念。《围炉夜话》也认为一个天生不太聪明的人,如果能够全面系统的考虑问题,那他也可能成为能力很强的人,这就是“生资虽少智慧,而虑事精详,即是能人”。学会系统的思考,由片段看到整体,掌握动态的平衡搭配,不仅可以弥补自身的一些欠缺,还能更好地解决和处理棘手的问题。

不打无准备的仗,没有把握不贸然行事。“古今有为之士,皆不轻为之士”,古往今来有所作为的人,都不会轻率地行事,而笃行的前提就是我们以上提到的明辨和慎思,只有经过细致的观察和周到的准备,方能成就大事。事无大小,处处稳扎稳打,“无论习何等业,总不可有粗浮心”。笃行不仅是一般人进行有效自我管理应遵循的原则,也是领导者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书中写道:“成大事功,全仗着秤心斗胆”,“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这表明,对一个领导者而言,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胆识,同时也要有实干能力,说到做到,这样才能一言九鼎,树立起威信。

如何才能把“笃行”落到实处?树立目标,建立可行的实施方案是首要的一步。“有不可及之志,必有不可及之功”,有不能轻易达到的志向,一定会建立不同凡响的功业,立志要高远。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目标值适当高于自身的实际能力时,最能激发起个人的自信,开发和挖掘其潜在的能力。树立目标的同时,还应定一个实现的日期,“人生光阴易逝,要早定一成器日期”。无论对个人还是组织而言,时间是赢得生存和成功的基础,面对风云变幻的社会,必须分秒必争。因为在许多时候,现代社会的成功规则已被改写为:不仅要比别人做得好,而且要比别人先做到。在追求成功的同时,注重效率的观念无疑是本书管理心理思想的一个亮点,其中包含着时间管理的元素。当然,在“立志”的问题上,本书表现出一种辩证的眼光,“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这里的“志”,指的是理想、目标或愿景,“心”指的是“立志之心”,即实现理想的心态。远大的志向必须通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奋斗的目标必须与实际能力相符,不切实际地好高骛远,会一事无成。因此,在追求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既要有长远的方向,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时时处处要适度。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激励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常思某人德胜于我,某人学问胜于我,则可以自惭矣”,善于将自身与他人进行对比,树立榜样,就易见贤思齐、奋发努力。这也提醒管理者要注意用好的榜样去影响和激励下属。一个组织或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来自内外的各种阻碍,所以管理者要善于运用暂时的不利境况,使下属在一种危急的情况中得到锻炼,激发其危机感和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内在潜力,这就是文中所说的“常人突遭祸患,不决再兴,心动于警励也”。

《围炉夜话》中虽没有十分明确的目标管理的概念,但零散于各条语录中的类似思想却较为丰富,值得我们加以注意。

3.权变管理

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了“权变理论”。该理论认为,管理者的实际工作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因此,管理者应在现实的基础上,灵活地选用相应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围炉夜话》的管理心理思想则体现出变与不变的融合。在管理活动中,既要遵循基本的原则和规律,又要依据特殊情况采取相应的变化。“凡事谨守规模,必不大错”。人们在多次重复的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而形成的规则和模式,往往凝聚了大量智慧和人生哲理,所以只要不是特殊情况,依此而行,一般不会出现大错。王永彬生活的时期,人们常常非常相信命运,对此,他的解释是:“数虽有定,而君子但求其理,理既得,数亦难违;变固宜防,而君子但守其常,常无失,变亦能御。”命运虽然有定数,通达的人以自己的才能见识掌握事物的规律,依理行事,只要不悖于常理,就不会因运数的限定而无所作为,也不担心命运的好坏,这样运数也不会违背理数。不变是变的前提,而变是必然的。“无执滞心,才是通方士”,不固执,凡事通达、不拘泥于原来的框框,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变是有原则的变,“事当难处之时,只让退一步,便容易处矣;功到将成之候,若放松一着,便不能成矣”,固守成规行不通时,就可以换一个角度进行,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一旦到关键时期,就应把握既定的方向,不再改变。

(三)结语

在寒冷的冬夜,守着温暖的炉火,畅谈人生、事业、立身、处世……《围炉夜话》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诗一般宁静悠远的意境,那暖暖的一炉火,围炉而坐的王永彬的智慧与领悟也通过这薄薄的一册书穿越了时空,呈现在今人的眼前。

纵观全文,《围炉夜话》最大的特色在于一个“德”字。“重德”是《围炉夜话》管理心理思想最鲜明的一个特征。“安身立业”以德为先,并将道德因素渗透于管理心理的理念之中。明辨、慎思、笃行、诚信、权变都是德在管理中的表现和体现,使生存智慧与管理艺术巧妙地融于一体,这与当代企业管理中盛行的理念与思潮有着惊人的相似。如《幸福》杂志列出的1000家公司中,有90%都有一套明文的道德规范,其中把诚实守信、尽职尽责、言行一致、协作、建设性、公平、实事求是、遵纪守法都纳入了道德的范畴。

综上所述,《围炉夜话》蕴涵着众多值得进一步挖掘、研究的管理心理思想,这些真知灼见对人们的管理实践有着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