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活在家庭之中,他无时无刻不在受家庭成员的影响。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好,对孩子的成长会起促进作用;反之,孩子则成长缓慢,甚至不能成才。
具体地说,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就是指处理好下面两种关系。
1.处理好父辈、祖辈与子辈之间的关系
在讲这个关系之前,我先讲一个故事。
那是女儿小春在读小学的时候,一天中午,也是在吃饭的时候,东子捅了一下妹妹,妹妹扭扭身子,摇摇头,眼睛瞟了我一下。我知道孩子们一定有什么事,就平和地问:“什么事?说吧。”
“小妹,快说吧,不要紧的。”哥哥说。
“爸爸,你昨天说北斗星绕北极星一年转一圈,我们老师说你讲错了。”小春说。
“是吗?”我先是一惊。
“是的,是一夜转一圈。”说着,小春把她的小学课本递给我。我接过书来,两条眉毛皱往一处,顿时满脸火辣辣的烫,是因为孩子讲爸爸错了,还是因为一个小学二年级的老师说我讲错了,我也搞不清楚,反正只觉得在孩子面前难为情。
事情是这样的:小春曾问我,北斗星多长时间绕北极星转一圈。当时,我也挺慎重,查看了《四季星座》,看到春、夏、秋、冬四季星图上,北斗星正好在北极星的北、西、南、东四个位置上,我就没再看书中的内容,顺口说“一年转一圈”。而小春的语文课本上有一课《数星星的孩子》,课文里讲的是一夜转一圈。
我当即放下饭碗,查找了有关资料,又把那本《四季星座》查阅了一下。当天夜里,我每个小时出去观察一次,直到凌晨4时,确信“一夜转一圈”是对的。第二天一早,我把这个结果告诉了小春。小春高兴地一把抱住我的脖子,说:“爸爸,你真好!”
这个例子我觉得是比较典型的。它告诉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一切言论、行为以教育为主,家长不要摆架子,要和孩子平等相处。尤其是家长对孩子的提问应当慎重,认真对待,尽可能做到准确回答。如果回答错了,而且孩子当面指出来了,要有勇气承认错误,接受孩子的批评,绝不能强词夺理,甚至恼羞成怒,文过饰非。其实,在孩子面前认错,并不丢人,只会提高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增进两代人的亲近感。
2.处理好长辈之间的关系
家庭是一个集体,除了长辈和子辈之间发生交往,长辈之间也要发生交往。长辈之间的交往,各自的行为和语言,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虽然这种教育不是针对孩子有意去做的,但是这种教育是客观存在、潜移默化、每时每刻都在起作用的。尤其是父亲和母亲,在口头上说的和行为上做的是否一致,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如果家长能言行一致,家长要求孩子的话,孩子就会照着去做。如果父母言行不一,家长对孩子抓得再紧、说得再多、管得再严,孩子也不会口服心服地听家长话的。
例如,1987年暑假,我和孩子的妈妈正好都要去北京出差,因而就想把兄妹俩带到北京去玩玩,见见世面。这时有人说,到学校开个探亲证明,两个孩子都可以买学生票,可以省点钱。
但是,我们两口子商量,且不说这“证明”能不能开到,我们整天在家都对不正之风深恶痛绝,我们自己怎么能这样干呢?我们省了这笔钱,但同时也就失去了在家庭中讲话的权利,失去了孩子的信任,而这信任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以后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教育孩子呢?于是,我们决定让兄妹俩买全票进京。
此外,夫妻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夫妻不和、打架离婚,给孩子成长带来的恶劣影响已经很明显了。用不着我在这里多说。
总之,一个融洽和睦的家庭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为了孩子,我们应该去处理好家庭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早期教育成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无论到什么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总会有为数不少的孩子没有能及时地获得良好的早期教育,错过了智力发展的大好时机,智力发展平平。这些孩子还有没有可能再获得快速发展呢?许多家长为此而焦虑,有的因此而丧失信心。
“早期诱发”的发现和试用成功,对于已经过了学前期的孩子及其家长,无疑是一个鼓舞,可以激发这些家长教育好子女的信心。人们在宣传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时,曾提出过“关键期”的概念,认为错过了学前期,进入小学高年级或上了初中,孩子的智力如果发展不佳,那么这辈子可能都学不好了。我们并不否认“早期教育”的作用,也不否认“关键期”的存在,但是孩子进入少年期后,智力发展能有中等水平,就还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甚至超常发展。
现在年轻的家长们,我想提醒你们:假如您的孩子错过了早期教育的时机,也别着急,您还可以进行早期诱发,它同样能使您的掌上明珠熠熠发光。
第六篇 竞赛:一路竞赛到清华
马秀娟(1946~)母亲。辽宁省辽阳县人。编审、家庭教育专家。1970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曾在黑龙江省通河县林业局、哈尔滨铁路分局玉泉二校、哈尔滨铁路一中担任语文教师。1985 年调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她从孩子出生时起就坚持写教育日记,长年累月观察、思考、帮助孩子的成长。对“母职”有着非同一般的认识。
蓝孝杰(1945~)父亲。山东省即墨县人。1970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现任哈尔滨铁路工程总公司高级工程师。
鹏(1974~)儿子。1989 年考入省重点哈三中。1992 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4年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生,1995年被保送为本系核电子学专业直读博士研究生。2000年9月进入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现任职于某跨国公司。
鲲(1976~)儿子。1993年保送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工程系。年年获奖学金或特殊奖学金,连续三年被评为校三好学生,18岁入党。1996年被保送为本系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专业硕士研究生。1999 年考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现留院任职。
王东华按:认识马妈妈已经十年了,这十年,马妈妈从哈尔滨到北京,从在岗到退休,从教育第二代到教育第三代,我们一直在进行着家庭教育方面的交流。对于一个在“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母亲,她的许多所思所想所行是当时的人们所难以理解的,但却让几十年后的人们获益。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非常值得当今的父母们学习和借鉴。
第一点是马妈妈对“母职”的认识。
当马妈妈第一眼面对刚出生的孩子时,她就默默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把他培养成出色的人!马妈妈不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当孩子长大成人时,也才说出这样的话“能够成为母亲,这是女人的幸福;能够成为优秀子女的母亲,这是女人的幸运。这幸运不会降临给所有的母亲,但每一位母亲都有成为优秀子女的母亲的权力和可能,就看你怎样去做母亲。”“我不是一个人格完美的人,更不是一个事业成功的人,我的一生很平凡。由于历史的、时代的以及主观的诸种原因,我的生命中留下许多遗憾。唯一使我感到欣慰的是,作为母亲,也许我是成功的。儿子是我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新的希望。”
第二点是给孩子也是给自己写“成长日记”。
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干的事,重要的是要教育他们。但是如何教育却是一门大学问。马妈妈的教子成功,与她从孩子出生时起就坚持写教育日记紧密相关。这些长年累月的观察、思考让她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也了解自己,从而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的成长。“二十几年了,风风雨雨,辗转迁徙,我不停地为孩子记写,于是关于儿子的历史,写进大大小小几十体笔记,保留下大量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珍贵的资料。当我翻开一页页被岁月风蚀得变黄的笔记,浏览于匆忙中书写的字句间,才又悄然忆起我和爱人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那是我们心血的见证啊!在这些笔记里,大量记载了我和爱人教给孩子的知识,讲给他们的做人道理;还记载了我们对自己职责的思索和教育失误的反思……”
为什么许多伟人都有写日记的好习惯,这是因为日记是一种与内在自我的对话方式,是一种与更高自我的对话方式,这种方式能让自己更清醒更理智。所以给孩子写“成长日记”就像过去的远洋航行要写的“航海日记”一样重要。
第三点是从细节入手,精雕细刻塑造孩子。
马妈妈在孩子上学前,就和自己的先生摸索出了一套很细致的从训练孩子反应能力、听力能力,在观察、模仿中认知事物,在玩中增长知识,由识字、识数逐渐转入写字、计算的循序渐进的训练程序,并采用了听、讲、读、说、写、算、玩等多种手段并用的全方位教学方法。此外,对于孩子的每一个新奇的发问,马妈妈都很重视,并尽量给予正确的回答。孩子的每一个小制作,她也都会去关注。同时鼓励孩子参加各科、各级别的竞赛,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第四点是她的“超前与超常”教育法。
马妈妈认为:要造就一流的人才,就要有不同寻常的育人战略。因此她寓教于乐,从小就让孩子在玩中学,开发孩子的智力。到了上学时,她又在孩子精力有余的情况下要求在学习进度上超越课堂教育进程,在知识的量度和难度上超越课本的程度。
第五点是马妈妈非常珍视孩子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因此她不断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发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即使孩子制造了一些小破坏,她也不会去责备他们,因为在探索未知事物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要远远超过造成的损失。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这项工程的设计师和实施者就是我们的父母们。相信马妈妈的这些教子经验能让有类似孩子的家庭获益匪浅。
能够成为母亲,这是女人的幸福;能够成为优秀子女的母亲,这是女人的幸运。这幸运不会降临给所有的母亲,但每一位母亲都有成为优秀子女母亲的可能,就看你怎样去做母亲。
这是我对“母亲”的一点感悟,我把它献给已经成为母亲和将要成为母亲的姐妹们。
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鹏,清华大学硕博连读后现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二儿子鲲,现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
孩子的成才是我的欣慰,但这一切不完全归功于父母。任何一种成功的教育都是多方合力的结果,包括学校、社会、家庭、个人先天资质和后天的主观努力。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同等的天资条件和教育大环境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