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哭跟成人说话一样,是表达其要求或情感的方式。年龄越小,哭的时间越多,因为他不会说,所以只好用哭来表达自己的心里想法。所以不要总觉得孩子的哭是无缘无故,没有任何意义和目的的。
家长一
爽爽刚出生没多久,活泼可爱。但让我和老公发愁的是,她总是周期性地无缘无故地大哭大闹。尤其是每到晚上睡前,她总会大哭大闹,哭的时候,双脚不停地互擦,怎么逗她都不奏效,直到哭累了为止。这究竟是一种病,还是心理问题呢?我真担心。
家长二
我的儿子从小就是个“哭泣包”,一点儿鞭炮声就能让他从睡梦中惊醒,哇哇大哭。稍微长大一点,他经常会用大声哭喊来吸引我的注意力。走近一看,原来他连一滴眼泪都没有,刚才的哭泣纯粹是他的面部肌肉运动。
家长三
阳阳3个月了,长得壮壮的,我们全家人都很喜欢。但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一被放在床上就哭闹不休,夜间必须得抱着才能睡觉,弄得大人们心烦意乱、疲惫不堪。我和老公、爸爸妈妈都以为孩子身体不舒服,得了什么病,可是到医院儿科去检查,却未发现任何躯体疾病,孩子身体挺健康的。后来在儿科医生的推荐下看了心理科,医生详细地了解了病史,原来阳阳在两个月前生过一次病,受到了大人们的特别照顾:抱在怀里哄逗、举起来摇晃,真是百依百顺,结果病愈后一放到床上就哭闹不休。
一旦新生儿睡醒,睁开双眼审视呈现在他面前的美丽新世界时,他就会开始断断续续地哭闹。惊吓、饥饿、冷或热、疲惫、纸尿裤湿了、枯燥、生气、吸入空气等原因都会让他顷刻间大哭起来(当然是无泪的,因为泪水在宝宝 1个月大的时候基本不会出现)。由此可见,婴儿哭闹的原因与成人哭泣是不同的。
许多家长一听到宝宝的哭声就认为宝宝是难过或者疼痛,当无法平息宝宝的哭闹时,就会非常内疚。其实大可不必。哭闹是婴儿表达自己需求的唯一方式,并不只是疼痛和难过。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你在面对新生儿的哭闹时就不会手足无措了。
小的时候,即刚出生不会说话的婴儿,他们的饮食、情绪、大小便等,都只能通过哭来告诉大人,这就是他们思想的展现。这样的哭往往声音洪亮,时间短暂,有时候还可能根据心理需求的不同,有一些附加的反应,比如饥饿时头不时左右转动,口唇做吸吮动作,双脚紧蹬,并有啃拳动作,如给其喂奶,哭声立即停止;如果是困倦时,可能会出现开始哭声响亮,渐渐变为细小无力,两手揉眼,不愿睁眼,只要能让他安静或放到床上,很快就会入睡;还有一些病态的情况,孩子哭的同时可能出现气急和面色青紫、发烧等情况。所以说很小的孩子就有了思想,就知道了表达,只是大人不太明白而已。
宝宝情绪不佳时也会哭闹。刚出生的小婴儿心情不好时会哭泣,不过,很多大人会说:“他(她)的情绪好不好,我怎么知道呀,反正一哭就得抱着哄,再不就喂奶,有时候还不一定管事。”这时候大人要观察,孩子的表现是有一定的特殊性的,比如孩子的哭声时高时低,边哭边手舞足蹈,抱起或爱抚他时,哭声自然停止。也可以将宝宝抱在怀里,横卧在大人左臂,抱紧宝宝片刻(切忌拍、摇),当宝宝听到熟悉的母亲的心跳声时,有了安全感就会停止哭闹。如果这样能止住孩子的哭闹,即说明孩子的哭是一种情绪不佳的表达。
当然,大些的孩子哭的意义就理性多了,表达的意思也就更丰富了,尤其是当孩子学会简单的说话之后,这时候的哭多是一种辅助表达行为,因为他会简单说话了,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了,哭只是一种武器,或者是一种情绪、一种思想的表达而已。
了解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就要改变观念,即在新生儿哭泣时,针对他的心理需求进行援助,具体的做法如下。
1.在行动上给予孩子心理支持
孩子哭时,不要无动于衷,要知道对孩子的反应冷漠的家长,孩子长大后的性格会变得冷漠、孤僻,甚至出现更糟糕的情况。所以当孩子哭时,条件允许的话,家长要及时去看看宝宝,抱起来拍拍哄哄,看看出了什么状况,解决一下。就算条件不允许,也要应腔,比如说:“宝宝,妈妈在这里,一会儿就来!”这样会在宝宝的心理形成安全的依靠,有益于亲子关系的良好建立,也对培养孩子信任感打下基础。
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哭泣,大人要及时过去安抚,问明情况,尽快解决,引导孩子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2.通过孩子的肢体语言,体会他的需要
由于 0~3 岁的孩子他们的词汇还不多,所以他们跟人的沟通是有限的,但他们还是有很多需要和愿望要满足,所以当他们觉得其他人没有接收到他们的信息时,他们就会大哭大闹。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手语等肢体语言来跟他们沟通,家长通过孩子的肢体语言去了解和体会他们的需要。
3.孩子哭时轻抚孩子背部,安抚孩子的情绪
孩子无缘无故大哭大闹,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父母抱抱孩子,只要宝宝一哭就要尽快地把他抱起来,让他趴在妈妈的肩膀上或者膝盖上,轻轻地抚摸他的背部。宝宝会因为立刻被抱起来而感受到浓浓的母爱,同时享受到心灵的滋润。这个方法可能是家长最不想做的,但这个方法确实能够有助于孩子安静下来。因为抱孩子能让孩子感觉很安全,同时孩子也能感觉到爸爸妈妈是爱他的,这样孩子的内心得到了安抚,一般就不会再大哭大闹了。
4.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0~3岁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家长可以在孩子大哭大闹时采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利用其他的事物或者玩具等来吸引他的兴趣,让他可以忘记自己大哭大闹的原因。假如你是在超市里面,孩子为了要买一件玩具而哭闹着不肯离开的话,你可以跟他说:“我们要去买蛋糕了,你可以帮妈妈选一种口味吗?”孩子通常很快就不再哭闹了。
练习时间
游戏名称:拍娃娃。
训练目的:培养宝宝逻辑思维能力。
操作过程:
1.妈妈准备一个能发出声响的玩具娃娃。展示给宝宝后,妈妈用手在娃娃的肚子上轻轻拍一下,让娃娃发出“哭声”。
2.反复演示几次,让宝宝注意使玩具娃娃“哭”的反复,并鼓励宝宝用手拍娃娃,请宝宝自己拍一拍娃娃。当宝宝成功地拍响了娃娃的时候,妈妈要用语言或者亲吻等动作给宝宝以鼓励。
3.向宝宝说明,一定要做个乖宝宝,不能够无缘无故地哭泣,能不哭就尽量不哭。
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开始喜欢上拍东西,做这个游戏的时候要选择敏感性强、易发出声音的玩具娃娃,否则很容易让宝宝失败,并且感到疲劳。